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外問“中國人還有什麼不吃的?”我們是不是被冤枉了!

還有什麼是中國人不吃的?這是褒貶雙含義的, 在我看來這是讚揚我們中國飲食文化的多樣性, 有眾多的可選擇性。 從品種上說還真的找不到不敢吃不想吃的東西, 連龍肉和鳳肉都寫到功能表上面來了, 那還有什麼禁忌?其實, 正是這個百無禁忌, 才讓正宗中國人的文明繁衍到今天, 只有兼收並蓄來者不拒的精神, 才能壯大發展順延我們自己的文明, 才讓我們的文化能適應不同的時代。 不像國外天天牛奶, 麵包、牛排、魚類等等外國人認為可以食用的食物。 除了那些野外生存的人什麼都敢嘗試以外,

其餘的一般保持著不變的飲食方式。

很多外國人來到我們中國都感歎中國美味太多, 中國食物舉世聞名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極端美味, 二是不可思議。 因為中國人都有“民以食為天”的概念。 那麼, 飲食文化告訴你天上飛的地上走的, 中國人不吃什麼?

比如一隻雞或鴨子處理完以後, 我發現除了雞毛或鴨毛不能吃以外, 其他的都可以吃, 不過它們的毛可以留下做雞毛撣子和羽絨服, 真是一點都不浪費。 可能由於農耕文明靠天吃飯, 經常會有氣候不好的年景, 造就和養成了農耕文明的人儲蓄、省吃儉用、未雨綢繆的習慣。 在豐收年景貯藏穀物食物, 以備饑荒之用。 家禽家畜需要吃糧食, 所以, 肉類對於農耕文明而言是奢侈品。 利用率高是必然的。 我仔細想了想, 豬身上肉除了膀胱、牙床, 其餘都吃, 不過這也造就了中國人高超的廚藝。

的確, 從飛禽走獸到草木蟲魚, 無論是天上飛的, 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 咱們中國人是一個海陸空無所不吃, 無所不吃其極的民族。 在中國, 一般見到人打招呼的方式就是“吃了飯沒有?”朋友在一起就請客吃飯;遇到紅白喜事, 也借機大吃一頓;甚至拜祖宗, 祭鬼神, 供菩薩, 掃墓也都少不了吃。

這些問題只能說明中國文化的多樣性, 因為在中國狗肉, 內臟, 雞爪, 臭豆腐等, 有人非常喜歡,

有人一輩子都不會嘗試, 外國人的思想卻把中國人想成一樣的群體, 這是因為他們自己飲食太相同了, 你能想像要求全中國人民統一起來吃什麼, 不吃什麼嗎?但是歐美居然都能相對的比較同意, 中國人被嘲笑洗腦, 是不是很是冤枉。

然而外國人也不是什麼內臟都不吃,

法國依然有鵝肝醬和牛舌, 其實咱有些也不吃, 布吉納法索有吃活蜘蛛的, 你會求吃麼?義大利有蛆乳酪, 你會去吃麼?坦尚尼亞有爛泥餅, 你會去吃麼?顯然你都不會, 這只是一個飲食習慣而已, 你不吃不代表別人也不吃, 你覺得可怕或者噁心, 但是換到另外地區在他們眼中可能就是一種美食, 什麼外國人不吃內臟, 中國人什麼都吃的, 真的麼?這只是一個誤區而已, 只是一種感覺罷了, 世界就是因為多樣化所以才美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