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商丘市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 百城提質、文明城市創建實施專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城市工作會議精神, 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深入推進商丘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百城提質和文明城市建設, 制定本專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圍繞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城市基礎設施不健全、城市公共服務不完善之間的矛盾,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改革創新, 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

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增強城市綜合競爭能力, 加快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文明城市, 加快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建設, 全力推進城市建設提質增效,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支撐。

(二)主要目標

圍繞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百城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等工作, 重點做好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 背街小巷和老舊社區提升改造, 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大力開展廁所革命、城市四治等工作, 確保交通擁堵等“城市病”現象得到緩解, 老城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全面實現城市規劃提標、建設提質、管理提優、產業提升,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顯著提高。

二、重點任務

(一)完善規劃體系, 深化城市設計

以全面改善提升老城區人居環境品質為核心, 以開展“城市雙修”為抓手, 以老舊社區和背街小巷整治提升為重點, 編制完成城市生態修復專項規劃、舊城區改造提升規劃和舊城區城市設計。 市中心城區和夏邑縣於2018年6月底前完成城市總體設計、各類專項規劃的修編完善, 12月底前完成重點地區的城市設計。 其他縣於2018年底前完成總體規劃的修編, 加快開展城市總體設計和各類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

(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 增強承載力

1.加快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按照“構建大交通、培育大物流、發展大產業、促進大發展”戰略部署, 本著域外暢通、域內快捷、聯通環城路的原則,

全力打造高鐵普鐵“雙十字”鐵路樞紐, 構築國道、高速“米字型”公路樞紐, 實施“三環九放射”快速通道, 加快推進商丘機場、沱澮河航運、惠濟河航運等工程建設, 建成集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為一體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為實現商丘經濟跨越發展決勝全面小康提供交通保障。 加快推進建成區快速公交、軌道交通等項目建設, 融入全省1小時交通圈, 打造市縣40分鐘交通圈。 2018年, 計畫開工建設交通重點項目22個, 確保商合杭高鐵商丘段專案順利建設, 開工商丘新區站和火車站南站房工程, 力爭京雄商高鐵商丘段上半年開工建設。 做好商丘航空港規劃, 開工建設商丘機場, 推進永城、民權通用機場前期工作。
加快沱澮河航運工程建設。 保障陽新高速商丘段專案施工環境。 加快“三環九放射”已開工5條路的建設進度, 做好剩餘4條路開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持續優化運輸服務, 加快提升與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城市相適應的保障能力。 大力實施公交優先戰略, 基本實現城市規劃區公交網站500米全覆蓋, 市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30%以上, 縣級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20%以上。

2.加快城市修補步伐, 實現城市有機更新。 按照“街面整潔、立面清爽、地下通暢、空氣清新、文化融入”的原則, 做好老城區背街小巷和老舊社區的聯動整治工作, 大力推進環境淨化、綠化亮化、美化文化、立面整治、供暖供氣、供水、雨污水管網及強弱電規範管理等重點工作,

高標準改造提升一批老舊街區和背街小巷。 各縣(區)政府(管委會)要在2018年4月底前制定背街小巷和老舊社區的聯動整治工作方案。 2018年底前, 市中心城區完成10條以上背街小巷和5個以上示範街區的整改工作, 各縣完成3條以上背街小巷和2個以上示範街區整改工作。 制定老建築維護加固措施, 完成城市規劃區內違法建設分類處置。 2018年年底前, 市中心城區、各縣分別高標準完成3條、1條以上主幹道沿線標識景觀的規劃建設和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工作, 完成看板匾、街道立面改造等綜合整治工作。 在實施背街小巷、老舊社區綜合整治過程中, 要將文化建設有機融合其中, 利用街道立面、街巷牆體, 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孝善文化、廉潔文化和商丘豐厚的歷史文化。大力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工作,深入挖掘老舊街區文化價值,以修舊如舊、修古復古為原則實施修復,打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傳承優秀文化,延續歷史文脈。2018年6月底前,完成本地所有歷史建築的公佈確定、掛牌和建檔工作,積極探索歷史建築的合理利用工作,採取區別於文物建築的保護方式,在保持歷史建築的外觀、風貌等特徵基礎上,合理利用,豐富業態,活化功能,實現保護與利用的統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歷史建築的保護和利用。有資源條件的縣(區)2018年年底前完成1條以上歷史文化精品特色街區建設。

3.深化城市生態修復,提高生態環境品質。加快河堤生態修復、城市防洪排澇、雨汙分流、污水污泥處理等項目建設,實現河湖渠庫互聯互通,形成生態型迴圈水系。對被破壞的水體開展生態修復工作。按照因地制宜、適宜適度的原則,穩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新區、新建專案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舊城區要結合舊城改造、積水點改造、老舊社區改造,實施海綿化改造。推進城市排水防澇補短板三年行動,加快實施內澇積水點整治,2018年年底前消除80%以上的易澇點。積極創建綠色城市、綠色社區、綠色機關、綠色校園,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推進建築節能。加強園林綠化建設,積極創建園林城鎮、園林單位(社區)、綠化達標公園(廣場、道路),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完善街頭遊園和社區公園建設。按照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綠地率達到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的標準,努力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級或省級園林城市,提高生態環境品質。加快文化主題公園建設,完善“商丘好人”主題公園和志願服務文化主題公園功能,儘快建成商丘文明公園,編制實施全市區各類文化主題公園建設規劃,將文化與生態、文化與環境有機融入連結,促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8年6月底前制定完善生態修復方案。

4.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提升環衛保潔水準。按照沿主要街道服務半徑不大於300米,一般道路服務半徑不大於500米,濱河公園服務半徑不大於800米的要求,加快城市公廁建設。公廁選址困難的區域應利用沿街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改建公廁或在城市綠化帶內選址建設公廁。城市車站、公園、廣場、商業區、風景名勝區域的公廁,要按照I類的標準進行改造,沿城市主要幹道的公廁要基本達到II類標準,其他一律不低於III類標準。加快推進垃圾收運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清掃保潔,建成區主次幹道機掃率達100%,並實行以克論淨,達到“雙十雙五”標準。鞏固提升道路揚塵治理效果,2018年年底前市中心城區建成投用30座垃圾中轉站。

5.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開展節水城市創建。加強水源地保護,加快實施老舊水廠改造,實現供水水質全面達標;加強供水管網監管,強化二次供水管理,有效防控飲用水污染;加強安全應急管理,落實供水安全監管職責,切實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優化供水服務,規範水質資訊公開,提升供水行業服務水準。2018年年底前,市中心城區研究出臺二次供水管理辦法,加強二次供水監管;全市完成不達標水廠改造工作。開展水質提升工程,市中心城區鞏固省級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力爭2018年年底,申報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鼓勵和支持各縣創建省級節水型縣城;加快實施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城市公共管網漏損率低於11%,市中心城區、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5%以上、81%以上。鼓勵開展污水再生資源化利用,加快再生水配套管網建設,2018年年底前市中心城區、各縣再生水利用率分別不低於25%、10%。健全節水制度建設,推廣節水器具設施,完善水資源利用迴圈,積極開展節水型社區單位創建,全面落實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目標。

6.完善熱力燃氣設施,強化民生服務效能。進一步加大城市供熱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擴大城市集中供熱覆蓋範圍,原則上城市新建社區、單位和完成改造的城中村、棚戶區,要同步配套集中供熱管網及設施。有條件的縣要積極向城邊村、城郊村延伸,讓更多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熱。要以大氣環境污染治理為契機,加快推進分散燃煤鍋爐替代,大力發展熱電聯產和其他清潔能源的集中供熱方式,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供熱水準。鼓勵有條件的縣(區)發展生物質能、太陽能、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方式供熱,有效替代散燒煤採暖。要統籌完善燃氣管網和儲配設施,推進高壓管道、高壓球罐、液化天然氣儲氣站等多種儲氣調峰設施建設,提升城鎮燃氣調峰、應急、儲備能力,努力保障城鎮居民正常供氣。

(三)強化城市管理,提升精細化水準

1.開展交通秩序整治,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全市組織實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畫”,重點圍繞“治亂疏堵”,推動治理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等“城市病”,綜合整治違規違法車輛上路行駛、違章占道等突出問題。加強對非機動車輛違規行駛、亂停亂放的管理,深入實施電動自行車、代步車等非目錄車輛的整治。深化科技資訊技術應用,加強重點時段、重點路段車流管控力度。大力開展文明交通宣傳和“禮讓斑馬線”活動,全面提升機動車駕駛人及城市居民文明交通意識,不斷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2018年底前,市中心城區、夏邑縣分別建設10條、3條以上“文明交通示範街”;市中心城區完成非目錄管理代步車輛集中整治工作,其他縣完成城區三輪車非法運營專項整治工作。

2.推進市容衛生整治,美化城市整體形象。強化環境衛生治理,不斷創新環衛保潔模式,集中解決城鄉接合部、背街小巷、老舊社區、各類市場、城中村等重點部位積存垃圾、衛生死角等突出問題。強化市容市貌治理,加大沿街“四亂”整治力度,推進違規違章私搭亂建的拆除,實施臨街立面提檔升級,扮靚重點街道,樹立城市文明形象。強化占道經營治理,實施“退路進店”,加快建設、轉移、重組、提升一批專業市場,切實解決城區“髒亂差”問題,全面營造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2018年底前完成城區沿街違章建築、構築物的拆除工作,主次幹道完成占道經營和戶外廣告集中整治任務,市中心城區完成達標街區10個以上,各縣完成達標街區3個以上。

3.強力推進污染攻堅,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繼續實施大氣、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改善城市環境品質。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控煤、降塵、治汙、管車力度,支持有條件的縣率先實現清潔供暖全覆蓋。進一步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力度,持續推進汙水處理廠和污泥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雨汙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汙水處理廠處理效率。市中心城區啟動初期雨水設施規劃建設,探索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市中心城區建成區內全面消除水體黑臭現象,其他縣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體的截汙納管和排污口整治工作,並建成規範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

4.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服務水準。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創新政務服務方式,打造便民服務通道,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促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提高公共服務品質和效能,積極推進“減證便民”,為辦事群眾和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加快完善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推進數位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級。

(四)保障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功能

1.強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教育教學條件。全面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增加優質教育供給總量。按照初中服務半徑不超過1000米,小學服務半徑不超過500米的標準,與服務人口規模相適應,擴充城區義務教育資源,著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完成擴充義務教育資源五年規劃當年專案。根據學齡前兒童就近就地入園需求,做好新建社區配套建設幼稚園工作。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發展民辦教育,滿足基礎教育需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

2.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準。優化醫療公共衛生資源配置,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以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為目標,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優先發展縣辦醫院。以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急救等為重點,提升公共衛生保障水準,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改造提升現有綜合性醫院和中醫類醫院,50萬人口以上的縣適當規劃增加公立醫院數量。居民社區應設置健康門診,滿足群眾就近就醫看病需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加大養老服務供給,積極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市中心城區要打造3個以上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配套完善6個以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各縣要打造2個以上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配套完善3個以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3.統籌推進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滿足公眾身心發展需求。進一步改善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設施條件,推進街道、社區、鄉村基層綜合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形成佈局合理、梯次清晰的文化設施網路,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確保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常態化、有效化。遵照《河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要求,加快推進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兩場三館)建設。構建城市15分鐘健身圈,不斷完善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路體系,新建居住區符合國家規定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推動城區大型體育場館、專業比賽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公眾開放,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圍繞生態功能區、公共綠地、城市公園等公共休閒場所,打造命名一批健康主題公園,規劃建設較大規模的自行車騎行道、健身步道,不斷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4.落實社區公共服務各項制度,提高物業管理水準。全面落實《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要求,將物業管理納入城鄉治理體系,新建社區水電氣暖專業經營設施全部移交專業單位管理服務,老舊社區依託城市更新或改造對水電氣暖專業經營設施進行改造後移交。新建社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新建城中村改造安置區、新型農村社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國有企業家屬區物業管理分離移交達到100%。市中心城區、各縣要分別成功創建兩個市級或一個省級物業服務(居住物業)示範項目,住宅社區業主大會成立比例達到30%,在2—3個住宅社區開展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兼任業主委員會成員試點工作。

5.持續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民生服務水準。持續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規範化建設,確保2018年規範化建設縣級完成率達到80%以上。進一步健全以就業、社保等為重點的公共服務體系,主動運用資訊化手段統領各項業務,加快推進“互聯網+人社”建設。

(五)提升住房品質,加快棚改安置

科學編制住房規劃,使各類房屋建設總量、空間佈局和建設時序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水準相適應。提高商品房供應品質,各縣居住用地容積率指標一般應控制在1.8以下,市中心城區應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執行。加大商品住房周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鼓勵房地產企業順應市場需求,全面推行商品住房成品住宅化,加大住宅的科技含量、節能效果、智慧化水準。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示範專案創建活動,支援建設單位通過引入高等級資質企業、開展品牌合作、顧問等形式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水準。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專案,2018年全市棚戶區改造專案計畫實施41個,徵收66712戶,徵收房屋建築面積1418.48萬平方米,新開工任務70569套(其中,貨幣化安置9795套,新建住房60774套)。圍繞穩市場、控房價的總體要求,合理引導住房需求,規範市場秩序,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結合商品住宅消化週期、棚改居民意願等,合理確定棚改安置方式。新建的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要從規劃結構、功能佈置、道路交通、景觀設計等方面優化建築方案設計。加快在建公租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配套基礎設施與住房同步規劃設計、同步建成、同步交付使用。對已建成分配的保障房社區,鼓勵成立專業保障房運營公司或政府外包、委託專業機構進行保障房的運營和管理,提高保障房後期管理和服務水準。

(六)開展文明創建,提升市民綜合素質

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堅持“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全面創建”,著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社會文明風尚,使城市成為創業之都、宜居之城、幸福之家,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打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商丘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和道德滋養。

1.引導市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平臺開闢專題專欄,弘揚文明新風尚,通報曝光不文明行為,形成充滿正能量的輿論環境。在城市社區普遍建立道德講堂,在公共場所和設施設置公益廣告宣傳平臺,普及公民文明禮儀和公共場所行為規範等知識,努力提高市民特別是新進城市民的城市文明素養。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路,納入相關課程和教學考核,加強未成年人道德品質和文明禮儀培養。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塑造開放、包容、和諧、博愛的城市。

2.深化各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五大創建”評選活動。不斷深化文明服務、文明執法、文明經營、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等“六文明”活動。著力打造商丘好人道德品牌,深化“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開展各行業“最美人物”和“文明的士”“十佳駕駛員”等評選工作,廣泛普遍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和“我為正能量代言”活動。推動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宣傳常態化,組織道德模範“三巡”活動。建立和完善幫扶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長效機制,樹立好人好報價值導向。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主題,推動全市志願服務活動制度化、常態化。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健全“紅黑榜”發佈機制,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與重點人群的信用資訊公開和共用機制。分期分批建設誠信示範街、示範店、示範視窗、示範市場等。深化文明細胞創建活動,強力推進文明社區、文明視窗、文明樓院、文明景區等文明細胞創建水準不斷提升,充分發揮文明標杆的示範帶動作用,以眾多細胞的個體文明帶動社會的整體文明。

3.進一步提升創建水準。深入推進創建工作標準化建設,確保年底前各類測評專案工作水準大幅度提高。鞏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等創建成果,不斷擴大城市的影響力。按照中央文明辦的考核要求,認真做好2018年度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迎檢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健全由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多部門參與的工作運行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職能。健全完善辦公機構,做到“辦公人員、辦公經費、辦公場所”三到位,保證辦公室運轉有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及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市直相關單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按照本方案確定的工作要求,於2018年4月底前研究制定各自實施方案,確定工作重點,量化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標準,建立工作臺賬,落實工作責任。

(二)加強業務指導,提高工作成效

市直相關單位要加強對各縣(區)的業務指導,定期開展觀摩和業務培訓,創新工作思路,激發工作熱情,提升各縣(區)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能力。要建立完善監管、考評、獎懲機制,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有獎懲,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確保發揮最大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三)創建融資模式,提升融資能力

建立完善投融資體系,依法規範融資。利用好各類產業基金,充分發揮各類基金作用,鼓勵各縣設立子基金。創新和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推動地方融資平臺轉型改制進行市場化融資,有效防範地方性債務、信貸等方面存在的風險。積極爭取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援,更好地服務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造良好融資環境,提高社會資本的參與度。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項目建設基金、土地出讓收益等資金向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傾斜。要認真研究中央政策,積極探索投融資新路徑。市中心城區、各縣要在2018年4月底前編制完成資金綜合平衡方案,按照經營城市的理念,盤活資源,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實現投入和還款來源的平衡,形成投融資良性迴圈。

(四)加強督導考核,強化責任落實

圍繞目標任務,加強督促檢查,嚴格工作考核,強化責任落實。定期組織觀摩,鼓勵先進,樹立典型。開展考核考評,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工作開展情況每年考核兩次,考核結果向社會公佈,作為評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綜合考核等次的重要參考。建立獎懲機制,對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縣(區)、單位及個人,各級政府要積極進行獎勵,對不認真履行職責,不敢擔當,推諉扯皮,不能積極完成承擔任務的縣(區)和成員單位,按照有關程式,依規依紀對其主要負責人約談、問責。

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孝善文化、廉潔文化和商丘豐厚的歷史文化。大力推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歷史建築保護與利用工作,深入挖掘老舊街區文化價值,以修舊如舊、修古復古為原則實施修復,打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傳承優秀文化,延續歷史文脈。2018年6月底前,完成本地所有歷史建築的公佈確定、掛牌和建檔工作,積極探索歷史建築的合理利用工作,採取區別於文物建築的保護方式,在保持歷史建築的外觀、風貌等特徵基礎上,合理利用,豐富業態,活化功能,實現保護與利用的統一。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歷史建築的保護和利用。有資源條件的縣(區)2018年年底前完成1條以上歷史文化精品特色街區建設。

3.深化城市生態修復,提高生態環境品質。加快河堤生態修復、城市防洪排澇、雨汙分流、污水污泥處理等項目建設,實現河湖渠庫互聯互通,形成生態型迴圈水系。對被破壞的水體開展生態修復工作。按照因地制宜、適宜適度的原則,穩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新區、新建專案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舊城區要結合舊城改造、積水點改造、老舊社區改造,實施海綿化改造。推進城市排水防澇補短板三年行動,加快實施內澇積水點整治,2018年年底前消除80%以上的易澇點。積極創建綠色城市、綠色社區、綠色機關、綠色校園,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推進建築節能。加強園林綠化建設,積極創建園林城鎮、園林單位(社區)、綠化達標公園(廣場、道路),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完善街頭遊園和社區公園建設。按照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綠地率達到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的標準,努力爭創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級或省級園林城市,提高生態環境品質。加快文化主題公園建設,完善“商丘好人”主題公園和志願服務文化主題公園功能,儘快建成商丘文明公園,編制實施全市區各類文化主題公園建設規劃,將文化與生態、文化與環境有機融入連結,促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018年6月底前制定完善生態修復方案。

4.大力實施廁所革命,提升環衛保潔水準。按照沿主要街道服務半徑不大於300米,一般道路服務半徑不大於500米,濱河公園服務半徑不大於800米的要求,加快城市公廁建設。公廁選址困難的區域應利用沿街行政事業單位辦公用房改建公廁或在城市綠化帶內選址建設公廁。城市車站、公園、廣場、商業區、風景名勝區域的公廁,要按照I類的標準進行改造,沿城市主要幹道的公廁要基本達到II類標準,其他一律不低於III類標準。加快推進垃圾收運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城市道路清掃保潔,建成區主次幹道機掃率達100%,並實行以克論淨,達到“雙十雙五”標準。鞏固提升道路揚塵治理效果,2018年年底前市中心城區建成投用30座垃圾中轉站。

5.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開展節水城市創建。加強水源地保護,加快實施老舊水廠改造,實現供水水質全面達標;加強供水管網監管,強化二次供水管理,有效防控飲用水污染;加強安全應急管理,落實供水安全監管職責,切實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優化供水服務,規範水質資訊公開,提升供水行業服務水準。2018年年底前,市中心城區研究出臺二次供水管理辦法,加強二次供水監管;全市完成不達標水廠改造工作。開展水質提升工程,市中心城區鞏固省級節水型城市創建成果,力爭2018年年底,申報創建國家級節水型城市,鼓勵和支持各縣創建省級節水型縣城;加快實施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城市公共管網漏損率低於11%,市中心城區、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分別達到95%以上、81%以上。鼓勵開展污水再生資源化利用,加快再生水配套管網建設,2018年年底前市中心城區、各縣再生水利用率分別不低於25%、10%。健全節水制度建設,推廣節水器具設施,完善水資源利用迴圈,積極開展節水型社區單位創建,全面落實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目標。

6.完善熱力燃氣設施,強化民生服務效能。進一步加大城市供熱管網建設和改造力度,擴大城市集中供熱覆蓋範圍,原則上城市新建社區、單位和完成改造的城中村、棚戶區,要同步配套集中供熱管網及設施。有條件的縣要積極向城邊村、城郊村延伸,讓更多居民享受到集中供熱。要以大氣環境污染治理為契機,加快推進分散燃煤鍋爐替代,大力發展熱電聯產和其他清潔能源的集中供熱方式,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供熱水準。鼓勵有條件的縣(區)發展生物質能、太陽能、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可再生能源方式供熱,有效替代散燒煤採暖。要統籌完善燃氣管網和儲配設施,推進高壓管道、高壓球罐、液化天然氣儲氣站等多種儲氣調峰設施建設,提升城鎮燃氣調峰、應急、儲備能力,努力保障城鎮居民正常供氣。

(三)強化城市管理,提升精細化水準

1.開展交通秩序整治,改善城市交通環境。在全市組織實施“城市道路交通文明暢通提升行動計畫”,重點圍繞“治亂疏堵”,推動治理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等“城市病”,綜合整治違規違法車輛上路行駛、違章占道等突出問題。加強對非機動車輛違規行駛、亂停亂放的管理,深入實施電動自行車、代步車等非目錄車輛的整治。深化科技資訊技術應用,加強重點時段、重點路段車流管控力度。大力開展文明交通宣傳和“禮讓斑馬線”活動,全面提升機動車駕駛人及城市居民文明交通意識,不斷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2018年底前,市中心城區、夏邑縣分別建設10條、3條以上“文明交通示範街”;市中心城區完成非目錄管理代步車輛集中整治工作,其他縣完成城區三輪車非法運營專項整治工作。

2.推進市容衛生整治,美化城市整體形象。強化環境衛生治理,不斷創新環衛保潔模式,集中解決城鄉接合部、背街小巷、老舊社區、各類市場、城中村等重點部位積存垃圾、衛生死角等突出問題。強化市容市貌治理,加大沿街“四亂”整治力度,推進違規違章私搭亂建的拆除,實施臨街立面提檔升級,扮靚重點街道,樹立城市文明形象。強化占道經營治理,實施“退路進店”,加快建設、轉移、重組、提升一批專業市場,切實解決城區“髒亂差”問題,全面營造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2018年底前完成城區沿街違章建築、構築物的拆除工作,主次幹道完成占道經營和戶外廣告集中整治任務,市中心城區完成達標街區10個以上,各縣完成達標街區3個以上。

3.強力推進污染攻堅,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繼續實施大氣、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改善城市環境品質。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強化控煤、降塵、治汙、管車力度,支持有條件的縣率先實現清潔供暖全覆蓋。進一步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力度,持續推進汙水處理廠和污泥處理設施建設,加快推進雨汙分流改造及污水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汙水處理廠處理效率。市中心城區啟動初期雨水設施規劃建設,探索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市中心城區建成區內全面消除水體黑臭現象,其他縣基本完成城市黑臭水體的截汙納管和排污口整治工作,並建成規範的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

4.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服務水準。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構建服務型政府。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創新政務服務方式,打造便民服務通道,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促進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提高公共服務品質和效能,積極推進“減證便民”,為辦事群眾和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創新城市管理體制,加快完善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推進數位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級。

(四)保障公共服務,提升城市功能

1.強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教育教學條件。全面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增加優質教育供給總量。按照初中服務半徑不超過1000米,小學服務半徑不超過500米的標準,與服務人口規模相適應,擴充城區義務教育資源,著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完成擴充義務教育資源五年規劃當年專案。根據學齡前兒童就近就地入園需求,做好新建社區配套建設幼稚園工作。積極鼓勵、引導社會力量發展民辦教育,滿足基礎教育需求,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

2.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準。優化醫療公共衛生資源配置,加快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以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為目標,按照“填平補齊原則”,優先發展縣辦醫院。以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急救等為重點,提升公共衛生保障水準,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改造提升現有綜合性醫院和中醫類醫院,50萬人口以上的縣適當規劃增加公立醫院數量。居民社區應設置健康門診,滿足群眾就近就醫看病需求。建立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加大養老服務供給,積極發展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市中心城區要打造3個以上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配套完善6個以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各縣要打造2個以上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配套完善3個以上社區養老服務中心。

3.統籌推進文化體育設施建設,滿足公眾身心發展需求。進一步改善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設施條件,推進街道、社區、鄉村基層綜合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形成佈局合理、梯次清晰的文化設施網路,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確保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常態化、有效化。遵照《河南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6—2020年)》要求,加快推進全民健身基礎設施(兩場三館)建設。構建城市15分鐘健身圈,不斷完善三級公共體育設施網路體系,新建居住區符合國家規定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推動城區大型體育場館、專業比賽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公眾開放,促進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圍繞生態功能區、公共綠地、城市公園等公共休閒場所,打造命名一批健康主題公園,規劃建設較大規模的自行車騎行道、健身步道,不斷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4.落實社區公共服務各項制度,提高物業管理水準。全面落實《河南省物業管理條例》要求,將物業管理納入城鄉治理體系,新建社區水電氣暖專業經營設施全部移交專業單位管理服務,老舊社區依託城市更新或改造對水電氣暖專業經營設施進行改造後移交。新建社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新建城中村改造安置區、新型農村社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國有企業家屬區物業管理分離移交達到100%。市中心城區、各縣要分別成功創建兩個市級或一個省級物業服務(居住物業)示範項目,住宅社區業主大會成立比例達到30%,在2—3個住宅社區開展社區居民委員會成員兼任業主委員會成員試點工作。

5.持續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民生服務水準。持續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層服務平臺規範化建設,確保2018年規範化建設縣級完成率達到80%以上。進一步健全以就業、社保等為重點的公共服務體系,主動運用資訊化手段統領各項業務,加快推進“互聯網+人社”建設。

(五)提升住房品質,加快棚改安置

科學編制住房規劃,使各類房屋建設總量、空間佈局和建設時序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水準相適應。提高商品房供應品質,各縣居住用地容積率指標一般應控制在1.8以下,市中心城區應按照《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範》執行。加大商品住房周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力度,鼓勵房地產企業順應市場需求,全面推行商品住房成品住宅化,加大住宅的科技含量、節能效果、智慧化水準。鼓勵物業服務企業開展示範專案創建活動,支援建設單位通過引入高等級資質企業、開展品牌合作、顧問等形式提高物業管理服務水準。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專案,2018年全市棚戶區改造專案計畫實施41個,徵收66712戶,徵收房屋建築面積1418.48萬平方米,新開工任務70569套(其中,貨幣化安置9795套,新建住房60774套)。圍繞穩市場、控房價的總體要求,合理引導住房需求,規範市場秩序,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結合商品住宅消化週期、棚改居民意願等,合理確定棚改安置方式。新建的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要從規劃結構、功能佈置、道路交通、景觀設計等方面優化建築方案設計。加快在建公租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確保配套基礎設施與住房同步規劃設計、同步建成、同步交付使用。對已建成分配的保障房社區,鼓勵成立專業保障房運營公司或政府外包、委託專業機構進行保障房的運營和管理,提高保障房後期管理和服務水準。

(六)開展文明創建,提升市民綜合素質

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堅持“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全面創建”,著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程度、社會文明風尚,使城市成為創業之都、宜居之城、幸福之家,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實現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目標,打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新商丘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和道德滋養。

1.引導市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平臺開闢專題專欄,弘揚文明新風尚,通報曝光不文明行為,形成充滿正能量的輿論環境。在城市社區普遍建立道德講堂,在公共場所和設施設置公益廣告宣傳平臺,普及公民文明禮儀和公共場所行為規範等知識,努力提高市民特別是新進城市民的城市文明素養。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路,納入相關課程和教學考核,加強未成年人道德品質和文明禮儀培養。廣泛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塑造開放、包容、和諧、博愛的城市。

2.深化各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五大創建”評選活動。不斷深化文明服務、文明執法、文明經營、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等“六文明”活動。著力打造商丘好人道德品牌,深化“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開展各行業“最美人物”和“文明的士”“十佳駕駛員”等評選工作,廣泛普遍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和“我為正能量代言”活動。推動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宣傳常態化,組織道德模範“三巡”活動。建立和完善幫扶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的長效機制,樹立好人好報價值導向。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主題,推動全市志願服務活動制度化、常態化。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健全“紅黑榜”發佈機制,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與重點人群的信用資訊公開和共用機制。分期分批建設誠信示範街、示範店、示範視窗、示範市場等。深化文明細胞創建活動,強力推進文明社區、文明視窗、文明樓院、文明景區等文明細胞創建水準不斷提升,充分發揮文明標杆的示範帶動作用,以眾多細胞的個體文明帶動社會的整體文明。

3.進一步提升創建水準。深入推進創建工作標準化建設,確保年底前各類測評專案工作水準大幅度提高。鞏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等創建成果,不斷擴大城市的影響力。按照中央文明辦的考核要求,認真做好2018年度全國城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迎檢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健全由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多部門參與的工作運行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職能。健全完善辦公機構,做到“辦公人員、辦公經費、辦公場所”三到位,保證辦公室運轉有效,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及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市直相關單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按照本方案確定的工作要求,於2018年4月底前研究制定各自實施方案,確定工作重點,量化工作目標,細化工作標準,建立工作臺賬,落實工作責任。

(二)加強業務指導,提高工作成效

市直相關單位要加強對各縣(區)的業務指導,定期開展觀摩和業務培訓,創新工作思路,激發工作熱情,提升各縣(區)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能力。要建立完善監管、考評、獎懲機制,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考核、有獎懲,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確保發揮最大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三)創建融資模式,提升融資能力

建立完善投融資體系,依法規範融資。利用好各類產業基金,充分發揮各類基金作用,鼓勵各縣設立子基金。創新和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推動地方融資平臺轉型改制進行市場化融資,有效防範地方性債務、信貸等方面存在的風險。積極爭取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援,更好地服務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創造良好融資環境,提高社會資本的參與度。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項目建設基金、土地出讓收益等資金向百城建設提質工程項目傾斜。要認真研究中央政策,積極探索投融資新路徑。市中心城區、各縣要在2018年4月底前編制完成資金綜合平衡方案,按照經營城市的理念,盤活資源,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實現投入和還款來源的平衡,形成投融資良性迴圈。

(四)加強督導考核,強化責任落實

圍繞目標任務,加強督促檢查,嚴格工作考核,強化責任落實。定期組織觀摩,鼓勵先進,樹立典型。開展考核考評,對各縣(區)政府(管委會)工作開展情況每年考核兩次,考核結果向社會公佈,作為評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綜合考核等次的重要參考。建立獎懲機制,對工作中成績突出的縣(區)、單位及個人,各級政府要積極進行獎勵,對不認真履行職責,不敢擔當,推諉扯皮,不能積極完成承擔任務的縣(區)和成員單位,按照有關程式,依規依紀對其主要負責人約談、問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