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紀念京張鐵路之父詹天佑誕辰157周年

4月24日是詹天佑先生誕辰紀念日詹天佑先生(1861年4月26日至1919年4月24日), 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 我國近代史上的科技界先驅, 傑出的愛國工程師。

紀念丨詹天佑誕辰157周年

赴美留學

詹天佑的童年正值清朝末期, 清政府內憂外患交織, 國力日頹。 為尋求救亡圖存之道, 以“自強、求富”為口號的洋務運動興起, 掀起了學習西方先進科技的熱潮。

1870年, 著名的教育家容閎向曾國藩條陳派遺幼童出洋章程。

1871年, 曾國藩、李鴻章按容閎建議, 奏准派幼童出洋學習技藝與法律。

少年留學

△少年詹天佑

12歲的詹天佑天資聰穎, 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到首批官派幼童赴美留學的資格,

從此闊別故土, 漂洋過海。

△1872年, 美國耶魯大學就讀期間與同學梁敦彥(右)的合影

詹天佑在美國完成了小學、中學的學習, 學習成績十分優異, 順利考取了美國耶魯大學謝菲爾德學院土木工程系, 主攻鐵道工程專業。

但由於清政府的腐朽, 所有的留學生學業被終止, 這些掌握了先進技術的“犯人”, 最終被水兵一路押送, 黯然回國, 又被禁閉在以“格致”命名的書院中。

投身鐵路

1888年, 詹天佑經留美同學鄺景陽介紹, 進入天津中國鐵路公司任幫工程司, 修建關內外鐵路。 他採用氣壓沉箱法成功解決了關內外鐵路灤河大橋打樁難題,於1894年被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吸收入會,是我國工程師入此學會之始。

1888年,詹天佑經留美同學鄺景陽介紹,進入天津中國鐵路公司任幫工程司。

慈禧太后因“庚子事變”西逃回京時,自正定坐火車北上,決定修一條鐵路專用于前往易縣西陵祭祖。

1903年,詹天佑被任命為總工程師,用時四個月建成了全長43公里的新易鐵路。

一提起詹天佑先生,大概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這條最能代表詹天佑先生這一生的京張鐵路。這條鐵路不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一筆!

清政府考慮到張家口在軍事和經濟上的重要地位,它是連接京城與內蒙古的要道,是我國北部的經濟大動脈,在政治軍事上尤為關鍵,但是由於地勢地理原因,修建中遇到的困難重重!

這條全長125英里的鐵路,有許多難題!其中最為棘手的,莫過於八達嶺隧道。

△八達嶺隧道竣工

京張鐵路於1905年10月2日開工建設,沿線中隔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嶂,加大了工程難度。尤其以南口經關溝修至岔道城這段最難,其上行坡度達千分之三十三。

詹天佑先生非常巧妙地在青龍橋站採用“人”宇形的折返線,縮短了開挖八達嶺隧道的長度。

同時引進大馬力的機車,解決了全線爬坡越嶺的關鍵問題。

京張鐵路於1909年9月24日全線竣工,費用較原計劃節省28萬多兩白銀,工期縮短了兩年。

竣工後,在南口、張家口等地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典禮。

京張鐵路的勝利建成,轟動中外,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社會歷史的深遠影響已遠遠超出工程技術領域。

△京張鐵路

首訂技規

1913年,詹天佑任交通部技監,主持技術工作,參與規劃路網。

1916年全國交通會議期間,他主持研究通過勘測全國鐵路、制訂標準,因成績昭著,曾獲交通部名譽獎章。

從1917年起,他主持制訂鐵路工程標準及法規,為我國早期鐵路標準化和法規建設,奠定初步基礎。

巨星隕落

詹天佑先生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鐵路事業,直至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抱病堅持工作。

1919年2月,為爭取國家利益,維護國家主權,詹天佑先生受命遠赴參加遠東鐵路會議。會議期間,因腹疾嚴重,緊急回國就醫,於1919年4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59歲。

同一個起點,同一個終點

百年後,中國高鐵成為了中國速度的新名片,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在新的時代中奮起的中國鐵路事業,終於實現了詹天佑“將不以歐美為前驅,豈反偕扶桑而並騎”的百年夙願。

△中國高鐵

在同一個起點和終點

一百多年前

詹天佑主持了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和建造的

第一條鐵路

京張鐵路

一百年後的今天

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

京張高鐵

要在這條歷史之路上

開世界智慧鐵路之先河

這是一場意義深刻的歷史對話

撫今追昔,一起緬懷我們的鐵路之父——詹天佑。

他採用氣壓沉箱法成功解決了關內外鐵路灤河大橋打樁難題,於1894年被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吸收入會,是我國工程師入此學會之始。

1888年,詹天佑經留美同學鄺景陽介紹,進入天津中國鐵路公司任幫工程司。

慈禧太后因“庚子事變”西逃回京時,自正定坐火車北上,決定修一條鐵路專用于前往易縣西陵祭祖。

1903年,詹天佑被任命為總工程師,用時四個月建成了全長43公里的新易鐵路。

一提起詹天佑先生,大概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這條最能代表詹天佑先生這一生的京張鐵路。這條鐵路不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上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一筆!

清政府考慮到張家口在軍事和經濟上的重要地位,它是連接京城與內蒙古的要道,是我國北部的經濟大動脈,在政治軍事上尤為關鍵,但是由於地勢地理原因,修建中遇到的困難重重!

這條全長125英里的鐵路,有許多難題!其中最為棘手的,莫過於八達嶺隧道。

△八達嶺隧道竣工

京張鐵路於1905年10月2日開工建設,沿線中隔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嶂,加大了工程難度。尤其以南口經關溝修至岔道城這段最難,其上行坡度達千分之三十三。

詹天佑先生非常巧妙地在青龍橋站採用“人”宇形的折返線,縮短了開挖八達嶺隧道的長度。

同時引進大馬力的機車,解決了全線爬坡越嶺的關鍵問題。

京張鐵路於1909年9月24日全線竣工,費用較原計劃節省28萬多兩白銀,工期縮短了兩年。

竣工後,在南口、張家口等地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典禮。

京張鐵路的勝利建成,轟動中外,增強了我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社會歷史的深遠影響已遠遠超出工程技術領域。

△京張鐵路

首訂技規

1913年,詹天佑任交通部技監,主持技術工作,參與規劃路網。

1916年全國交通會議期間,他主持研究通過勘測全國鐵路、制訂標準,因成績昭著,曾獲交通部名譽獎章。

從1917年起,他主持制訂鐵路工程標準及法規,為我國早期鐵路標準化和法規建設,奠定初步基礎。

巨星隕落

詹天佑先生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鐵路事業,直至生命的最後階段,仍然抱病堅持工作。

1919年2月,為爭取國家利益,維護國家主權,詹天佑先生受命遠赴參加遠東鐵路會議。會議期間,因腹疾嚴重,緊急回國就醫,於1919年4月24日與世長辭,享年59歲。

同一個起點,同一個終點

百年後,中國高鐵成為了中國速度的新名片,走在了世界的前沿。在新的時代中奮起的中國鐵路事業,終於實現了詹天佑“將不以歐美為前驅,豈反偕扶桑而並騎”的百年夙願。

△中國高鐵

在同一個起點和終點

一百多年前

詹天佑主持了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和建造的

第一條鐵路

京張鐵路

一百年後的今天

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建造的

京張高鐵

要在這條歷史之路上

開世界智慧鐵路之先河

這是一場意義深刻的歷史對話

撫今追昔,一起緬懷我們的鐵路之父——詹天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