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理州堅持分類試點強化制度設計 建立自然村村民自治長效機制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建鎮打竹村戶長會制定村內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在促進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等方面產生很好作用。 洱源縣三營鎮鄭家莊成立了村民自治治安聯防隊,建立每戶值班一周的村民聯防制度,近30年來該村未發生任何治安或刑事案件。 大理市龍龕村堅持立會為公、辦事為民,組織村民發展觀光農業、旅遊業,鄉村旅遊發展欣欣向榮。 南澗彝族自治縣無量山鎮發達地村村民自治組織,在推進深化農村改革、扶貧開發、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4年,大理白族自治州率先在大理市、巍山縣、彌渡縣、南澗縣和漾濞縣5個縣市15個自然村開展了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工作, 2016年10月,加大試點力度,共完成了1439個自然村村民自治試點工作。

通過試點,提高了村民的組織化程度,為廣大村民提供了參與村民公共事務管理的平臺和機制,激發了廣大村民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建設的主體作用的發揮。 大理州按照“積極穩妥、不斷完善”的工作思路,在取得成功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擴大試點範圍。

大理州自然村村民自治試點工作起步早,行動迅速,牢固樹立“堅持党的領導、堅持村民主體地位、堅持依法治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簡便易行”五項原則,強力推進以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工作,通過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制度設計,分類分步推進,一手抓擴大試點,一手抓鞏固提高。

推進自然村村民自治試點工作中,有一村多組、一村一組、一個村委會就是一個自然村等各種類型,大理州始終堅持因村制宜,充分尊重民意,村民自治試點工作實施方案、規章制度和選舉文書樣本,由縣市結合實際情況修改後再交由村民討論,結合村情修改和完善,使之最大限度地符合自然村的實際。 始終堅持党的領導,有機地將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融入村民自治規章,轉化為廣大村民的共同意願。

大理州自然村村民自治工作不斷總結完善提升試點經驗,努力建立村民自治組織正常運轉和村莊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激發了廣大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 村民自治組織的工作領域不斷拓展,在推動環境衛生、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空心村”整治、宅基地改革、易地扶貧搬遷、產業發展、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雲南日報 記者王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