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中國芯為何沒崛起?華為、小米給出答案,阿裡、紫光終於出手!

中國晶片也發展緩慢, 尤其是諸多的核心科技技術被美國限制, 致使像聯發科、華為等廠商研發的晶片都要提前得到美國的技術授權, 也正是因為此, 華為的麒麟處理器和聯發科的晶片並不能提供給中興使用, 當然, 中興早前也沒有要給友商使用麒麟處理器的想法。 這樣一來中興的處境就很被動, 雖然中興表示自己也是有一些核心技術的, 奈何其並沒有與美國科技巨頭抗衡的實力, 此次制裁對於中興的打擊就是致命的。 那麼, 為何中國芯沒有能崛起?

國產晶片的實力也不差, 主要差距是在於加工的環節, 類似於航太、軍工領域都是使用的國產的晶片, 外國的晶片也不會去使用的。 從設計角度和封裝、應用的角度來看, 國產晶片實力並不差, 目前國產比較成熟的是在40nm左右的技術, 基於28nm的技術正在研發試驗中, 對比國外的7nm級別的技術,

相差還很大, 但是並不代表以後沒有機會實現趕超。

半導體界的摩爾定律是每隔18個月半導體中電晶體密度提高一倍, 即提升一代。 如果我們每隔12個月就提升一代, 則12年後我們追上國際水準。 所以, 我們不能總是按部就班的追趕, 需要跳躍式的追趕。 比如商業兼併;或者技術上突破現在的模式, 不用光刻;或者不用這種半導體材料等等, 但是跳躍追趕難度就更大了, 除了時間的要求還有技術實力和研發人員的投入等。

全球前十的晶片設計企業中, 有一大半是華人, 博通的掌門人是陳福陽, 英偉達的掌門人是黃仁勳, 聯發科的掌門人是蔡力行, 華為海思的掌門人是何庭波, AMD的掌門人是蘇姿豐, 此外還有XilinX、MARWELL、展銳、聯詠科技等, 占比達到了90%, 這說明國人還是有智慧在晶片領域建立優勢的, 起碼研發能力是不差的。

國產晶片產業為何沒有能崛起?

華為和小米雖然都是後來才進行晶片研發的, 可是不同的是華為麒麟970已經可以和高通驍龍845抗衡, 小米的澎湃S2晶片也即將發佈,

從這裡可以看出, 並非國產晶片沒有實力, 只是側重點不同, 其中錯根盤結的利益關係導致如今的國產晶片行業始終不慍不火, 實屬無奈。

除此之外, 中美兩國的市場環境差異也很大, 國內市值最高的上市企業是銀行、石油、保險、茅臺等企業, 而美國市值最高的則是蘋果、亞馬遜、穀歌等高科技企業,

對於科技企業的重視程度以及發展方向的引導上差異太大, 自然很容易受制於國外的企業科技技術, 怨不得別人。

好在, 此次中興制裁事件引發了國產巨頭的高度重視, 阿裡和紫光紛紛出手, 阿裡達摩院開始投入到智慧AI領域的研發, 馬雲更是手中已握有5家做晶片研發的企業;而紫光集團也表示會在未來的幾年裡投入約1000億來進行晶片研發工作, 相信在不就得將來, 國產晶片行業必然會有所突破。

令人驚詫的是在中興遭遇困境的是, 國內一流的大學如“985”“211”高校等並沒有出來發聲, 一些科研機構也沒有能力研發晶片, 有著頂尖人才實力的機構卻坐視不理, 實在是寒心。 究其原因,就是如今的高校科研文化氛圍太差,難以和國外相比,在人才的利用上大多是放任其進入社會,反而碌碌無為,實屬尷尬。

所以,我們還是很期待他們的表現的!

究其原因,就是如今的高校科研文化氛圍太差,難以和國外相比,在人才的利用上大多是放任其進入社會,反而碌碌無為,實屬尷尬。

所以,我們還是很期待他們的表現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