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一脈呢?

西元960年, 後周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將後周年僅八歲的兒皇帝柴宗訓趕下了台, 自己以接受禪讓的形式, 黃袍加身, 取代後周, 建立了宋朝, 史稱北宋。 從此, 官家姓趙, 天下就成了趙氏江山。

按照中國人傳統的子承父業、父子傳承的規律, 趙匡胤仙逝之後, 應該是其子繼位, 之後再子傳孫, 子子孫孫, 代代相傳。 然而, 976年冬天, 趙匡胤好沒來由地突然去世, 他的弟弟趙光義兄終弟及, 繼位於深宮之中, 登基于屍骨未寒之時, 讓人大出意外的同時, 也不得不接受這個已然的事實。 從此, 宋朝江山就在趙光義的子子孫孫中綿延傳遞。

那麼, 建立了南宋的宋高宗趙構, 作為趙光義一脈的後代, 為何又要將皇位傳給宋太祖趙匡胤一脈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者, 趙光義後代無人可繼位;二者, 趙構膝下荒涼。

為什麼說趙光義的後代無人呢?1127年, 金兵攻破汴京,

將這個“括天下之美, 藏古今之勝”的皇都洗劫一空, 從此, 汴京如一座鬼城, 史稱“靖唐之難”。 而最關鍵的是, 金人戰勝後, 除了擄去大量的金銀財寶之外, 還將宋徽宗、宋欽宗和他們的皇室宗族後代、妃嬪、能工巧匠等統統抓到了北方, 再也沒有回來。

這裡可以看出,

宋徽宗、宋欽宗作為趙光義一脈的後代, 不但這兩位皇帝被俘北去再也未歸, 就連他們的子孫也一併抓去, 再也沒有回來。 所以, 趙光義的後代在“靖唐之難”中, 幾乎滅絕乾淨。 不過, 幸運的是, 金人破開封時, 作為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 趙構因受命在外組織兵馬勤王而倖免被捕, 於1127年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 改元建炎, 成為了南宋皇帝。

只是, 作為南宋皇帝, 趙構接手的, 是一個百孔千瘡的江山, 不但自己手裡無錢無兵, 就連基本的安全都沒有。 金人滅宋後, 冊立北宋原宰相張邦昌為大楚皇帝, 讓他以金國附庸的形式, 代宋統治黃河以南廣大地區。 但他們聽說趙構稱帝的消息後, 又迅速集結軍隊, 渡過黃河, 發動了第三次南侵,

一路勢如破竹, 甚至深入到江南腹地, 欲剪除剛剛草創的南宋政權而後快。

於是, 趙構從即位之日起, 就開始亡命天涯, 從應天、鎮江、揚州、杭州、江寧、杭州、越州、明州到昌國、至溫州, 一路南逃, 忙忙似喪家之犬, 急急如漏網之魚。 趙構南逃期間, 金人發動了“斬首行動”, 趙構逃向哪, 金人就殺向哪。 趙構很如同驚弓之鳥, 惶惶不可終日, 從此喪失了男性功能。

趙構本來有一個兒子, 叫趙旉, 苗傅和劉正彥發動兵變後, 軟禁了趙構, 扶持趙旉當了皇帝, 後受驚嚇而死。 從此, 趙構再也沒有生過兒子。

後來, 為了後繼有人著想, 趙構便從宋太祖趙匡胤一脈中, 找到趙匡胤的七世孫趙伯琮, 改名趙昚, 收為養子, 後繼位成為南宋第二位皇帝,

是為宋孝宗。 從此, 皇位就又傳給了宋太祖趙匡胤一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