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主張和親的西漢大臣,竟然也是大敗匈奴的名將

漢武帝建元六年(西元前135年), 匈奴派使者來漢朝請求和親。 西漢自高祖白登山被圍之後, 文、景兩帝, 包括女漢子呂後, 都奉行“無為而治”的國策:一邊給匈奴送女人——所謂的“和親”, 一邊窩在家裡老老實實搞生產。

這次請求和親, 到底是像往常一樣同意還是趁機翻臉開打, 漢武帝和一眾大臣在朝堂商議。 主戰派與主和派爭論不休, 這時, 一位御史大夫跳出來說:“咱們軍隊跑到千里之外——那麼遠的地方去打仗, 就如同強弩之末, 到那裡也沒勁了。 再說, 匈奴那地方離咱太遠, 得到也沒什麼用處, 無利可圖, 打這仗幹嘛?所以,

還是和親吧, 天下太平!”

主和派的官僚們立即齊聲附和, 最後力壓主戰派, 和親一事順利談妥。 從歷史來看, 漢匈戰爭前的最後一次和親, 就這麼被這位御史大夫極力促成了, 這位御史大夫名叫韓安國。 不論是當時的主戰派, 還是後世的熱血青年,

都對主和的韓安國恨得牙根癢, 說上許多理由, 其實就是不敢打, 妥妥一個投降派。 但實際上, 韓安國和親主張說明, 他對當時國家的軍事實力有準確的估量。 而他本人, 更是一位擁有謀略、計策的能臣, 在景帝、武帝時期, 出鏡率相當高。

一、一戰成名

韓安國是梁國成安縣(今商丘民權縣)人, 早年拜師學習《韓非子》和其它學說。 他聰明好學博採眾長, 成長為遠近聞名的集學問、辯論于一身的能人, 並被梁王(景帝之弟劉武)慧眼識珠, 請入朝中擔任中大夫。 而韓安國很快就顯露能力, 成為梁王不可或缺的重要謀士。

景帝三年(西元前154年), 七國之亂爆發, 叛軍一路高歌挺進到梁國。 危難之中, 韓安國被梁王劉武任命為將軍, 抵禦叛軍的圍攻。

韓安國穩固防守, 另一位將軍張羽則奮力廝殺, 將士的拼死抵抗使叛軍無法繞過梁國這一防線, 因為牽制住叛軍的主力, 為最後平息叛亂七國之亂貢獻了力量。 韓安國因此一戰成名, 梁王劉武也更加倚重於他。

受梁王的重用, 韓安國也忠心而侍, 為梁王排憂解難。

二、斷“家”務事

俗話說, 清官難斷家務事, 而這“家”還是皇家——竇太后、景帝與梁王, 他們之間越來越僵化的關係, 事情更加棘手。

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景帝和梁王, 竇太后更偏愛小兒子梁王, 不論權力還是財物, 都大力賞賜。 景帝是孝子, 對母親的做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而梁王以為有母親撐腰, 漸漸地有恃無恐, 在封地內大興土木, 出行的動靜弄得比皇帝還大, 這就讓景帝有所不滿了。 太后得知後, 遷怒于梁國派來的使臣。

這次梁國派來的使臣恰恰是韓安國, 這下他可撞到槍眼上了——太后、景帝、梁王關係僵持, 一不小心就是掉腦袋的事。 韓安國清楚當下的處境, 他沒有直接向太后、皇帝請罪, 而是去找了館陶公主——竇太后的女兒。

一見到公主, 韓安國就哭著說:“從前七國叛亂時, 各諸侯都起兵, 梁王一想起太後跟皇帝在關中就流眼淚水, 他知道跟皇帝最親, 所以拼命抵抗, 因而叛軍才無法向西進軍, 這不都是梁王的功勞嗎?而現在, 梁王用皇帝賞賜的車子、旗幟出行, 雖然排場大了點, 但不過是向小地方的人炫耀, 自己的父兄都是皇帝, 母后與兄長都愛他, 這又有什麼過錯呢?太后因此苛責他, 他知道後整日淚流不止, 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太后為什麼不體恤一下做兒子孝順、做臣子忠心的梁王呢?”

館陶公主將這些話告訴給竇太后, 太后大喜, 並把這話原封不動地告訴景帝。 景帝心結打開, 對韓安國等使者大大獎賞, 從此對劉武更加寵愛。 不能不說,韓安國的詭辯很厲害,把黑的都說成了白的,他這手親情牌打得更漂亮,巧妙地化解了一場家庭危機,也是政治危機。

“春色滿園關不住”——韓安國的能力、名聲正如這“春色”一般,從梁國傳到了朝廷,受到景帝與太后的信任。

三、死灰復燃

不過韓安國不是完人,有一次,他就因為犯事被捕下獄。“虎落平陽被犬欺”啊,獄卒言語間對韓安國多有侮蔑。韓安國聽了不受用就說:“你小子知不知道,死灰有可能會複燃嗎?”不料那獄卒答道:“就算它複燃,我也能一泡尿給它澆滅了!”

不過,這位獄卒很快就後悔了。梁國內史空缺,因為之前在太后那裡留下好印象,韓安國被竇太后任命為太史,從一名囚徒翻身為年俸二千石的官員。獄卒聞訊,職位也不要了,撒腿逃命。韓安國下令,你不回來就任,我就滅你宗族。無奈,這位獄卒回家安排好後事,向韓安國謝罪來。沒想到,韓安國大笑道:“你可以撒尿了!”獄卒不知所措之際,韓安國又說:“這事不值得我懲辦你,回去好好工作吧。”

相比李廣對待霸陵尉,韓安國的胸襟,不得不讓人佩服!

四、替梁王收拾“爛帳”

話說回來,梁國內史這職位,梁王屬意的人還真不是韓安國,而是“新寵”——齊人公孫詭。公孫詭不斷遊說梁王,向皇帝申請做皇位接班人,並增加封地。對於立劉武為儲君一事,景帝似有此意,但朝中袁盎的反對聲最高,在梁王的授意下,公孫詭將袁盎暗殺。

景帝知道後,派使臣去梁國務必捉拿公孫詭。但使臣來了十批,卻一批一批空手而回——根本找不到人。人的去向,韓安國心知肚明,他來到梁王宮中,一看到梁王就哭起來:“大王沒有好的臣子輔佐以至到這種地步,既然抓不到公孫詭,請您賜我一死吧!”

梁王不允許,韓安國繼續兩眼淚流,從太上皇劉太公與高祖的關係、景帝與廢太子劉榮的關係說起,勸誡梁王,治理天下,不能以私情亂公事,就算是親父子也無法保證不會有變化。如今皇上因為太后不置辦您,如果太后去世了,您還能依靠誰?

一語點醒夢中人,梁王痛哭流涕交出公孫詭。公孫詭畏罪自殺,景帝既往不咎,梁王派人殺袁盎的這筆爛帳,算是被韓安國一把抹乾淨了。從此,景帝與太后更加看重韓安國。

五、抵禦匈奴

除了是一名頗具謀略的謀士,韓安國還是一員大將——在梁國時曾參與平叛七國之亂,入朝後也曾領兵前往閩越平亂。後來,韓安國到朝廷為官,因主張與匈奴和親,而被人認為是窩囊的投降派。但是到了漢武帝決意要打匈奴時,韓安國卻勇敢地沖在了第一線。

武帝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有人獻計在馬邑伏兵收拾匈奴單于。韓安國擔任最高統帥——護軍將軍率兵埋伏于馬邑,最後計策洩露,馬邑之圍無功而返。丞相田蚡死後,韓安國擔任代理丞相,漢武帝有意將他扶正,哪知韓安國時運不濟,竟然從馬車上摔下,跌跛了腳,只得家中養病,漢武帝只好改任他人。

韓安國病好後,擔任材官將軍,駐守漁陽。馬邑之後,漢朝與匈奴等於撕破了假面和平,匈奴單于為了報復,帶軍攻打漢朝,而漁陽正是最前線。有一天,韓安國抓到幾個匈奴俘虜,得知匈奴軍隊已經遠去。於是,他上表漢武帝,請求暫時停止屯軍,趁著農耕時節都回家進行農業生產。

可誰知匈奴玩了花樣,沒多久轉身又回來攻打漁陽,韓安國軍營裡只有不足千人,被打得措手不及,從未吃過敗仗的他,這次遭受慘敗,匈奴劫掠兩千多人與財物揚長而去。漢武帝得知後,專門遣使將他一頓責備,再調他向東駐守右北平。韓安國感到,皇帝的寵信越來越少,加上被匈奴打敗,損失嚴重,恥辱,失意,鬱悶......百感交集,只短短幾個月後,韓安國就生病吐血而亡。

只是,韓安國不知道,正是他在漁陽的堅守,牽制住匈奴的部分軍力,使得大將軍衛青有機會兵出北郡,採用“迂回側擊”的戰術,繞到匈奴後方對其造成大包圍態勢,活捉敵軍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取得河套大捷。

河套大捷成了漢匈戰爭的重要轉捩點,此後大漢一雪舊恥,揚眉吐氣吊打匈奴;漢軍“全甲兵而還”,衛青因功被封為長平侯,而所有這些榮光的背後,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韓安國以一員老將的身份,在漁陽的浴血堅守,在抗匈前線站好了最後一班崗,他也是漢朝雪恥匈奴的大功臣。

不能不說,韓安國的詭辯很厲害,把黑的都說成了白的,他這手親情牌打得更漂亮,巧妙地化解了一場家庭危機,也是政治危機。

“春色滿園關不住”——韓安國的能力、名聲正如這“春色”一般,從梁國傳到了朝廷,受到景帝與太后的信任。

三、死灰復燃

不過韓安國不是完人,有一次,他就因為犯事被捕下獄。“虎落平陽被犬欺”啊,獄卒言語間對韓安國多有侮蔑。韓安國聽了不受用就說:“你小子知不知道,死灰有可能會複燃嗎?”不料那獄卒答道:“就算它複燃,我也能一泡尿給它澆滅了!”

不過,這位獄卒很快就後悔了。梁國內史空缺,因為之前在太后那裡留下好印象,韓安國被竇太后任命為太史,從一名囚徒翻身為年俸二千石的官員。獄卒聞訊,職位也不要了,撒腿逃命。韓安國下令,你不回來就任,我就滅你宗族。無奈,這位獄卒回家安排好後事,向韓安國謝罪來。沒想到,韓安國大笑道:“你可以撒尿了!”獄卒不知所措之際,韓安國又說:“這事不值得我懲辦你,回去好好工作吧。”

相比李廣對待霸陵尉,韓安國的胸襟,不得不讓人佩服!

四、替梁王收拾“爛帳”

話說回來,梁國內史這職位,梁王屬意的人還真不是韓安國,而是“新寵”——齊人公孫詭。公孫詭不斷遊說梁王,向皇帝申請做皇位接班人,並增加封地。對於立劉武為儲君一事,景帝似有此意,但朝中袁盎的反對聲最高,在梁王的授意下,公孫詭將袁盎暗殺。

景帝知道後,派使臣去梁國務必捉拿公孫詭。但使臣來了十批,卻一批一批空手而回——根本找不到人。人的去向,韓安國心知肚明,他來到梁王宮中,一看到梁王就哭起來:“大王沒有好的臣子輔佐以至到這種地步,既然抓不到公孫詭,請您賜我一死吧!”

梁王不允許,韓安國繼續兩眼淚流,從太上皇劉太公與高祖的關係、景帝與廢太子劉榮的關係說起,勸誡梁王,治理天下,不能以私情亂公事,就算是親父子也無法保證不會有變化。如今皇上因為太后不置辦您,如果太后去世了,您還能依靠誰?

一語點醒夢中人,梁王痛哭流涕交出公孫詭。公孫詭畏罪自殺,景帝既往不咎,梁王派人殺袁盎的這筆爛帳,算是被韓安國一把抹乾淨了。從此,景帝與太后更加看重韓安國。

五、抵禦匈奴

除了是一名頗具謀略的謀士,韓安國還是一員大將——在梁國時曾參與平叛七國之亂,入朝後也曾領兵前往閩越平亂。後來,韓安國到朝廷為官,因主張與匈奴和親,而被人認為是窩囊的投降派。但是到了漢武帝決意要打匈奴時,韓安國卻勇敢地沖在了第一線。

武帝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有人獻計在馬邑伏兵收拾匈奴單于。韓安國擔任最高統帥——護軍將軍率兵埋伏于馬邑,最後計策洩露,馬邑之圍無功而返。丞相田蚡死後,韓安國擔任代理丞相,漢武帝有意將他扶正,哪知韓安國時運不濟,竟然從馬車上摔下,跌跛了腳,只得家中養病,漢武帝只好改任他人。

韓安國病好後,擔任材官將軍,駐守漁陽。馬邑之後,漢朝與匈奴等於撕破了假面和平,匈奴單于為了報復,帶軍攻打漢朝,而漁陽正是最前線。有一天,韓安國抓到幾個匈奴俘虜,得知匈奴軍隊已經遠去。於是,他上表漢武帝,請求暫時停止屯軍,趁著農耕時節都回家進行農業生產。

可誰知匈奴玩了花樣,沒多久轉身又回來攻打漁陽,韓安國軍營裡只有不足千人,被打得措手不及,從未吃過敗仗的他,這次遭受慘敗,匈奴劫掠兩千多人與財物揚長而去。漢武帝得知後,專門遣使將他一頓責備,再調他向東駐守右北平。韓安國感到,皇帝的寵信越來越少,加上被匈奴打敗,損失嚴重,恥辱,失意,鬱悶......百感交集,只短短幾個月後,韓安國就生病吐血而亡。

只是,韓安國不知道,正是他在漁陽的堅守,牽制住匈奴的部分軍力,使得大將軍衛青有機會兵出北郡,採用“迂回側擊”的戰術,繞到匈奴後方對其造成大包圍態勢,活捉敵軍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取得河套大捷。

河套大捷成了漢匈戰爭的重要轉捩點,此後大漢一雪舊恥,揚眉吐氣吊打匈奴;漢軍“全甲兵而還”,衛青因功被封為長平侯,而所有這些榮光的背後,我們不能忽略的是,韓安國以一員老將的身份,在漁陽的浴血堅守,在抗匈前線站好了最後一班崗,他也是漢朝雪恥匈奴的大功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