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時評|中國需要“海南經驗”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中國經濟週刊》特約評論員 葛豐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週刊》2018年第17期)

4月13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鄭重宣佈,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這是中國改革開放歷程中又一重要里程碑, 因為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開放層次最高的經濟功能區, 中央決定海南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與制度體系, 充分彰顯出中國加速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的堅定志向、堅強決心。

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不僅僅是海南一地的重大機遇。 回顧中國40年改革開放走過的道路, 不難發現“先試點, 後鋪開”的成功範式, 每每在中國處於新舊發展階段轉折時期, 推動中國由點帶面迅速突破發展瓶頸, 及時接續上新發展階段新發展動能。

這樣的案例俯拾皆是, 譬如上世紀80年代深圳經濟特區橫空問世, 憑著“大膽地試, 大膽地闖”的精神, 率先吹響了中國改革開放大進發的號角;再譬如10年後, 上海浦東新區作為全國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以國際化思路探索建立較為完善的要素市場體系和新型行政管理體制, 為中國改革開放再上臺階樹立了又一個新的標杆。

如今海南被賦予了新的時代重任, 其所肩負的突出使命, 是要通過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 未來這塊“試驗田”的成功樣貌, 應當是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中國需要海南早出經驗、多出經驗。 因為現階段中國客觀面臨的主要挑戰, 在於歷經多年發展後, 經濟社會體制中較容易改的方面已經基本都改完了;當此之時, 唯有通過更大力度的以開放促改革, 倒逼自身進一步適應與引入國際化的市場規則與體系, 破除利益藩籬糾結不清所導致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

深水區前行尤需謀定而動。

海南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經濟特區, 又是毗鄰我國港澳臺地區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海洋大省, 同時還是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 因此具有建設開放新高地的獨特優勢, 可以在成本盡可能低、收益盡可能高的相對較寬鬆約束條件下, 為中國打造出一個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標杆。

一招棋活, 滿盤皆活。 通過海南先試先行形成的經驗, 可以供全國其他地區迅速拿來與本地情況相結合, 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拓展“海南經驗”後續創新的可能性邊界, 而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 可在此更高起點上發起的“經驗累積—創新—再次經驗累積—再次創新”的良性迴圈過程中, 獲得持續不斷的動力源泉。

所以海南當以比之一省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創新實踐,

早出、多出可複製可推廣的“海南經驗”。 這些經驗未必只能來源於成功, 從失敗中總結的教訓同樣也是寶貴的經驗。 我們祝願海南像當年的深圳、浦東一樣,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為新時代中國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

關注《中國經濟週刊》頭條號

請回到文章頂部, 點擊右上方“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