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家居>正文

盆栽芍藥花怎麼養?

盆栽芍藥花怎麼養?

1、土壤:選擇疏鬆、肥沃而又略帶酸性的砂質土壤進行栽植。 如果土壤鹼性過大, 會引起葉片黃化, 甚至萎縮枯死。

2、澆水:芍藥比較耐寒, 一般不需經常澆水, 只需開花前後或者春旱時才適當澆幾次水, 以補充土壤水分, 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多。

3、施肥:控制施肥, 每年施肥三次, 第一次在新梢迅速抽出。 葉及花蕾正伸展時, 以施速效肥為主, 稱之為促花肥。

4、整形:栽植2~3年即可進行定幹、修枝、除芽、疏蕾、剪除殘花等工作, 對生長勢特強, 生長旺盛的品種, 可以修剪成獨幹的芍藥。 對生長勢弱, 發枝數量少的品種,

一般剪除細弱枝, 保留強枝。

5、病蟲:芍藥病蟲害以早期預防為主, 一旦有病蟲害發生, 要根據發生程度按上述用藥劑量, 適當縮短噴藥間隔期, 增加用藥次數。

芍藥的修剪方法

1、修剪時間:每年春天發芽後的半個月左右, 要進行一次適當的修剪。

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花蕾期, 摘掉花蕾和部分開花芍藥的殘花, 可以減少養分的消耗。 秋末, 要進行第三次修剪, 剪掉弱枝、病枝、枯枝、殘葉, 及時清園並集中燒毀, 減少病蟲的發生。

2、修剪方法:把弱枝全部去掉, 只留粗壯枝條。 每個枝條上只留一個比較健壯的花蕾, 或者留兩個較大的花蕾。 枝條上只保留5~7片葉子, 其餘可全部剪掉。

3、疏枝:每年都需修剪, 花才會開得更漂亮。 所以在萌芽前要對部分的老枝進行短截, 使株型整齊, 有促進新芽的萌發。 萌芽之後, 將過密的枝條進行疏剪, 保證良好的通風透光性。

芍藥的澆水方法

1、澆水原則:幹透澆透。 花盆裡的土壤有大大小小的裂縫, 這為幹透, 但在澆水前要對土壤進行鬆土, 把裂縫全部封上,

在分幾次進行澆水, 觀察花盆下面的小孔, 若有水留出, 則為澆透。

2、澆水注意事項:芍藥的根入土很深, 可以吸收深層土壤的水分;所以就算盆中的土壤表層已經偏幹了, 也先可以不用澆水。 但過於偏幹, 也會影響其正常生長, 例如花朵的顏色不豔麗, 花朵偏小且少等。 在芍藥的花期前後與過冬前澆水尤為重要。 一定要保證水分的充足, 但不能出現積水現象。 進入冬季, 在封土前要澆一次水。

芍藥的施肥方法

1、栽種基肥:在栽種芍藥前, 要給花盆做好充足的基肥, 基肥以腐熟骨粉、廄肥和堆肥為主, 上面覆土。

2、花謝後施肥:在花謝2個星期後, 要進行施肥。

3、冬季施肥:在秋季與冬季時期, 可以追加施肥一次, 為次年開花做準備。

4、施肥技巧:觀察土壤的顏色判斷是否缺肥, 土壤的顏色若為深色, 可減少施肥。 若植物顏色、飽滿度都有所不同, 則要增加施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