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未來已來 無處不在的物聯網將如何改變世界?

如今, 物聯網這項革命性的技術已經影響了交流、教育、製造業、科學、商業等領域。 準確來說, 物聯網已不再停留在紙上談兵, 它真正走入了我們的生活中, 並且影響著很多工業和生活的運行發展方式的轉變。

物聯網不是烏托邦

一個手勢就能打開家門;家中有陌生人闖入時, 設備自動報警……這不是好萊塢大片中的鏡頭, 而是物聯網世界裡每一天都有可能發生的的場景。 GSMA Intelligence(GSMAi)預測, 到2025年全球將有250億台物聯網設備, 而同時期的智慧手機的數量則遠遠低於這個數字。

大到智慧城市小到智慧家居或者我們身邊的遊戲控制器, 物聯網無處不在。 簡單來說, 物聯網就是利用局部網路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 把感測器、控制器、機器、人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 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 實現資訊化、遠端系統管理控制和智慧化的網路。

物聯網的增長將由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建築和智慧企業等使用案例驅動。

GSMAi預測, 到2025年, 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31億, 其中包括18億個授權LPWA連接。 迄今為止, 已有20多家移動運營商在全球範圍內推出了40多個使用NB-IoT和LTE-M標準的LPWA網路。

GSMA把物聯網分成了兩大領域:消費級物聯網以及工業級物聯網。 消費級物聯網包括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庭、遊戲控制器、智慧電視、機上盒、車聯網等領域。 GSMAi預測, 消費級物聯網的連接數將從2017年的46億到2025年飆升至114億。 而工業級物聯網包括公共事業、製造業、智慧建築、智慧城市、車隊管理、零售業等領域, 根據預測, 工業級物聯網連接數將從2017年的29億到上升到2025年的137億。

物聯網在中國

“物聯網”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樂公司的網路可樂販售機——Networked Coke Machine。

經歷了長達近三十年的發展, 物聯網的概念已經成為了“中國製造”的概念, 它的覆蓋範圍與時俱進, 已經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報告所指的範圍, 物聯網已被貼上“中國式”標籤。

物聯網作為一個新經濟增長點的戰略新興產業, 具有良好的市場效益。 根據工信部的資料, 2014年我國物聯網產業規模達到了6000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22.6%。 預計到2020年, 中國物聯網的整體規模將超過1.8萬億元。 面對物聯網龐大的市場前景, 國內三大運營商都在不斷的轉型, 以期在物聯網時代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當然, 物聯網不僅僅在中國獲得重視。 據GSMA預測, 到2025年, 北美國家的物聯網連接將有58億、而歐洲將會出現近56億的連接、拉丁美洲將有13億、中東非洲將有14億。 當然, 最大的市場還是在亞太地區, 這裡將會出現109億的聯網設備。

目前, 全球物聯網發展勢頭都很強勁, 各國都在加快推進物聯網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 物聯網產業已基本涵蓋基礎材料生產、晶片製造、元器件生產、終端設備製造、系統集成、網路運營以及應用服務等各環節。

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正帶動我們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