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能上能下”的老一輩革命家:粟裕推辭當司令

不論是在槍林彈雨的戰爭年代, 還是在社會主義和平建設時期, 一大批老一輩革命家不為名不圖利, 不計較職位高低,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為黨的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現根據筆者所搜集的資料, 把數位“能上能下”的老一輩革命家簡介如下, 以饗讀者。

不嫌職務低的陳毅

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時, 陳毅正在武漢。 起義的第二天, 他奉命從武昌乘船沿江東下, 急赴南昌。 可是, 當他克服沿途阻撓與艱險到達南昌時, 起義部隊已於前一天撤走了。 他又不顧一切艱險, 日夜兼程地向南追趕, 闖過了沿途軍閥部隊、地方民團的盤查和搜捕,

終於在臨川、宜黃地區趕上了起義部隊。 南昌起義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找陳毅談話, 分配他到二十五師七十三團去當指導員。 陳毅於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2年入團, 1923年入黨, 在武漢時是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黨組織負責人。 周恩來對陳毅是瞭解的, 便笑著對他說:“派你幹的工作太小了, 你不要嫌小。 ”陳毅爽朗地回答道:“什麼小不小哩!你叫我當連指導員我也幹, 只要拿武裝我就幹。 ”他領受了任務, 當即上任去了。 後來, 陳毅協助朱德, 經過艱苦鬥爭, 終於把失敗了的起義部隊帶上了井岡山。

粟裕

甘居下級之下的羅榮桓

1934年9月, 羅榮桓調任新成立的紅八軍團政治部主任。 曾經是他部下的一個連長任軍團長, 過去他領導過的一個團政委任軍團政委。 命令下達後, 他毫不計較, 堅決服從組織決定, 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崗位, 在軍團長、軍團政委的直接領導下, 兢兢業業地為黨工作。 當時, 不少同志認為羅榮桓資格老, 德才兼備, 作戰指揮能力和政治工作能力都很強,

組織上這樣安排不公平。 羅榮桓知道後對他們說:“我們參加革命, 為的是打倒反動派, 建立新中國;為的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 不是為了當官。 今天我領導你, 明天你也可能成為我的領導。 不要論資排輩, 要服從組織的決定。 不應該計較地位高低, 更不要隨便散佈不滿情緒, 以免影響團結。 ”

新中國成立後, 羅榮桓感到責任重大, 更加努力地工作。 但他患有心臟病和高血壓, 還曾患過腎癌, 1946年做了腎臟切除手術。 為此, 毛澤東曾批示:你宜少開會甚至不開會, 只和若干幹部談話及批閱檔, 對你身體好些, 否則難以持久, 請考慮。 1956年9月2日, 羅榮桓感到身體實難支持, 便寫了一封親筆信通過彭德懷轉中央軍委並報毛澤東。

信中說:我長期身體不好, 不能工作, 而又掛名很多, 精神上極感不安, 請求解除我總政治部主任及總幹部部部長等職, 以免妨礙工作。 信中還建議由譚政任總政治部主任, 李志民任總幹部部部長, 如李不能調離志願軍, 而又無其他適當人選時, 賴傳珠長期在總幹部部工作, 情況熟悉, 亦可以任總幹部部部長。

推辭當司令的粟裕

粟裕在戰爭年代曾指揮過許多重大的戰鬥、戰役, 打了許多勝仗, 是解放軍優秀的將領之一。 1945年, 中共中央決定成立華中軍區, 擬定由當時任新四軍第一師師長兼政委、蘇中軍區司令員兼政委的粟裕任司令員, 由張鼎丞任副司令員。 但粟裕一再推辭, 建議任命張鼎丞為司令員, 自己當副司令員。

他說:張鼎丞同志在中央工作多年, 對中央的方針政策理解深刻, 當司令員合適。 由於粟裕再三要求, 中央最後批准張鼎丞為司令員, 粟裕為副司令員。 後來, 在副司令員的崗位上, 粟裕積極主動地配合張鼎丞工作, 任務完成得很好。 1955年, 粟裕被授予大將軍銜。

情願任副職的徐海東

1931年3月, 徐海東被調到紅四軍十三師三十八團當團長。 在一次戰鬥中, 他不幸負傷, 被送進紅軍醫院。 手術後一個月, 他便拄著棍子回到了部隊。 當時三十八團天天打仗, 不能沒有指揮作戰的團長, 組織上又不知徐海東何時出院, 於是就任命了一位新團長。 徐海東回來後, 一時成了沒處安置的幹部。 師政委要他留在師部等待分配, 徐海東卻向師政委提出:“我當副團長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