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像白百合一樣的人,你真的以為她們不知道自己在逃避?

很久以前聽李松蔚老師講過, 人在遇到困境或者危險的時候, 往往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例如戰鬥(正面上!), 木僵(呆在原地), 或者逃跑。 而每當要做出重大選擇的時候, 很多人都會感到慌亂, 因為擔心選擇錯誤的後果, 就會想要逃避或者拖延。

我以前覺得, 這種逃避和拖延是因為內心缺乏勇氣和力量, 不敢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 所以每次我想逃跑的時候還會自責。 今天這篇文章裡崔璀卻說, 面對問題選擇不去解決, 先等一等, 也許也是一種策略, 甚至是一種智慧和能力。

是不是聽上去不夠「正能量」?看完文章,

我卻覺得心頭舒展了很多。 如果你看完有一些想法, 來評論區和我聊聊吧!

文 | 崔璀

有心小姐最近非常非常忙, 除了睡覺, 都在工作。 當然, 睡覺時間也很短很短。

我們很久沒見了, 即使偶爾遇到, 也多是匆忙點頭, 一句話分兩次說, 因為手機不斷不斷地響。 兩三年前, 還能徹夜長談, 她烤餅乾給我們吃, 說話時專心致志。

近幾年, 每一次見面, 她都比之前胖一些, 我不好意思說她的臀部快要變成正方形了。 就像她也不好意思說我已經快要前胸後背分不清一樣, 因為我越來越瘦。

生活真是王八蛋, 我恨恨地想。

「比如, 談戀愛和減肥?」沒等我反應, 她接了一句。

有心小姐已婚, 丈夫比她還忙。

「唉……我就隨便說說。 」她自己結尾。

有心小姐前段時間換了新房子,

媽媽從老家來看她, 大包小包, 滿懷期待。 住了3天, 說什麼也不住了。

「她一個人在我家, 無聊死, 我沒空陪她。 事情太多了。 」

「我老公也沒空, 我跟他常常各自出差, 好像在兩個世界。 」

我忍不住問她:「你要不要跟他談一下啊?」

有心小姐不屑一顧:「談什麼談啊?等我賺夠了錢, 就把他給休了。 」

過了一會兒, 她低低地說, 「我是在逃避吧?」

我猜, 她心裡已經指責了自己很多遍。 像是一隻淋透了的貓。 沒了驕傲。

媽媽滿懷期待地來到她的新家, 卻發現她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嶄新的樣子;想要減肥, 停止發胖, 但是體重只增不降;在乎的那段關係, 期待讓它更順暢更親密, 但不知道怎麼辦, 甚至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

失戀三十三天白百合

我們又不是宇宙大帝, 以破壞世界為己任。 誰不想一切昂揚向上, 往「更好」的地方發展, 怎麼偏偏就做不到呢?

不僅做不到, 我們竟然還不去解決……

最大的失望就是對自己:「你啊, 根本是在逃避。 」

逃避解決不了問題。 是, 有心小姐自己也知道。 大道理講起來,

誰不是一套一套的。 「現在把自己扔進工作裡, 暫時不去看那些問題, 一天兩天可以, 時間一長, 那些問題最終會以其他形式回來的。 」

「逃避是沒用的。 我這樣太蠢了。 」有心小姐被這句話擊中, 從一隻貓變成了鴕鳥, 腦袋深深埋起來。

前幾天, 我參加了一期視頻節目的錄製, 主題是「收入多少最幸福。 」

主持人問我:「創業是不是讓你對財富有了不同的理解?」

我對她說, 順序是反過來的。 在我對財富有了不同的理解之後, 才走到創業這一步。 我身邊有一些朋友會說, 等我做這份工作賺夠了多少錢, 就去幹嘛幹嘛, 我就出國讀書, 就去環遊世界, 之類的。 聽到這些話的時候, 我會想一想, 是真的嗎?聽上去他是因為財富不自由才不能做選擇,

但很多時候再問下去, 你會發現, 不是錢的事兒。

「也有可能, 是因為內心的某種不確定, 我們總想把時間往後拖一拖, 等到錢更多了, 我就做好準備了。 財富被拿來當了擋箭牌。 」

這就是在逃避啊。 說這些話時, 我想到的是有心小姐。

有心小姐常常說:等我賺夠了錢……

把老公休了, 當然是一句玩笑話。 但有心小姐確實對未來有很多的美好設想, 她想出國讀書, 去遙遠的地方看一看。

她拼命地工作啊工作啊, 都是為了「那一天」。

我參加的那期節目, 還有一位京東快遞小哥, 他代表藍領階層發表觀點:「我的目標是買房子, 然後把孩子接到上海。 」

上海的房價……幾乎不需要什麼數學運算, 擔心明擺在那裡。 幾位嘉賓發問, 你這份職業打算再做多久?有沒有算過房子要多少錢?

快遞小哥顯然有點兒緊張,他想買200萬的房子。

「那即使首付三成也要60萬,按照你現在的收入情況,你覺得什麼時候能達到呢?」

「我之前做小生意也有些積蓄,而且我們公司公積金這些福利都很健全。」快遞小哥不服氣,「我去年已經買了輛小貨車,這樣就不用電瓶車送貨了,效率更高了。」

有其他嘉賓出來圓場:「他一定會成功的,他善於思考,優化工具,只要把當下的工作認認真真做到極致,沒有什麼不可能的。」還有人從精神上為小哥點贊:「我覺得現場最幸福的就是這位快遞小哥,他是目標最明確的。」

氣氛稍微有些尷尬。那些「圓場」的話背後,也藏著沒說出來的擔心:「你覺得現在每天低頭幹活就夠了,可能你根本沒仔細考慮過,到孩子上學的年紀,也許你還沒辦法達到預期,到時候你怎麼辦呢?」

「你現在不去想,其實就是在逃避。」

節目結束時,所有嘉賓合影留念,快遞小哥站在角落看我們,不知道該不該上前。他明明也是當期嘉賓。我招呼他,來啊,一起。

他笑了笑,靠過來。

那嘴角勉強的笑,在我心裡動了一下。

是的,他其實清楚得很。

大家忙不迭指出的那句「你沒意識到你在逃避嗎?」他怎麼會不知道?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可能是盡力之後的無能為力,也可能是不知該如何面對的無措,我在逃避什麼,要應對什麼,每一個人心裡都清清楚楚。

就像有心小姐,心裡什麼都知道,但知道又能怎麼樣?

失戀三十三天劇照

生活總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不把它放到「以後」,又能放到哪裡呢?

現場還有一位嘉賓是跨國公司副總裁,年薪過百萬,海外留學背景,有兩個孩子。他說,他今天來,其實是代表不幸福的那個群體。「因為人生到了這個階段,反而覺得很迷茫。」他說得很真誠,但我知道,出了演播廳,他仍舊會繼續在完美先生的身份下過每一天。

那也是一種逃避吧,但或許也可以說,那是他在與之相處的方法。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能夠指點別人的人生,好像真的知道所謂更「正確」的方式是什麼。但也許,不去解決,也是人家的解決方式。

不正面面對問題,也是與問題相處的一種方法。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是不是都有一個正在逃避的故事。它可能是一段已經出問題的親密關係,一份並不滿意的工作,一種想要突破的生活,一個不夠喜歡的自己。我們帶著它,獨自走了好久。

有時候它太隱秘了,沒有辦法與人訴說。在很多無法入睡的夜晚,我們悄悄看著它,對它說,「等著啊,等我準備好了以後……」

在這些話裡,我們安放的是某一部分自我,它殘缺,坑窪不平,像我們的每一步,跌跌撞撞,姿勢難看,可是,這就是我們正向前走。

如果再讓我回答主持人的問題,也許我會說:「我覺得財富也好,工作也好,有時候是我們強行為自己安置的一個目標,一個前進的方向。至於走到那個位置,它還是不是那麼重要,其實不一定。我有個朋友,一直說等到她賺夠錢,就出國讀書,重新開始一段新生活。我們一直都說她是在逃避,說她真正應該解決的問題不是這個。但也許那就是她的智慧吧。畢竟很多時候,需要面對的問題太大了,太難了。要把心放在一個確定一點的地方,才能有一種當下的意義感,在生活中慢慢發力。說是逃避也可以。但之所以逃避,也是因為這個東西太重要了。」

想起來有心小姐跟我說過:工作多好,我多花一分精力,它就回報我多一分。是啊,在不確定的世界裡,能抓著這麼一份確定,也是一種心安啊。——想到這裡,忍不住要嘲笑我們的發胖和消瘦,我們忙得團團亂轉的樣子,還有我們那個遙遙無期,卻又近在眼前的夢。可是,沒關係啊,那就是我們的生活。

保留問題,也是一種智慧。可能是更大的能力。

想知道更多不一樣的觀點,記得關注我們哦

快遞小哥顯然有點兒緊張,他想買200萬的房子。

「那即使首付三成也要60萬,按照你現在的收入情況,你覺得什麼時候能達到呢?」

「我之前做小生意也有些積蓄,而且我們公司公積金這些福利都很健全。」快遞小哥不服氣,「我去年已經買了輛小貨車,這樣就不用電瓶車送貨了,效率更高了。」

有其他嘉賓出來圓場:「他一定會成功的,他善於思考,優化工具,只要把當下的工作認認真真做到極致,沒有什麼不可能的。」還有人從精神上為小哥點贊:「我覺得現場最幸福的就是這位快遞小哥,他是目標最明確的。」

氣氛稍微有些尷尬。那些「圓場」的話背後,也藏著沒說出來的擔心:「你覺得現在每天低頭幹活就夠了,可能你根本沒仔細考慮過,到孩子上學的年紀,也許你還沒辦法達到預期,到時候你怎麼辦呢?」

「你現在不去想,其實就是在逃避。」

節目結束時,所有嘉賓合影留念,快遞小哥站在角落看我們,不知道該不該上前。他明明也是當期嘉賓。我招呼他,來啊,一起。

他笑了笑,靠過來。

那嘴角勉強的笑,在我心裡動了一下。

是的,他其實清楚得很。

大家忙不迭指出的那句「你沒意識到你在逃避嗎?」他怎麼會不知道?在生活的某些方面,可能是盡力之後的無能為力,也可能是不知該如何面對的無措,我在逃避什麼,要應對什麼,每一個人心裡都清清楚楚。

就像有心小姐,心裡什麼都知道,但知道又能怎麼樣?

失戀三十三天劇照

生活總有無能為力的時候,不把它放到「以後」,又能放到哪裡呢?

現場還有一位嘉賓是跨國公司副總裁,年薪過百萬,海外留學背景,有兩個孩子。他說,他今天來,其實是代表不幸福的那個群體。「因為人生到了這個階段,反而覺得很迷茫。」他說得很真誠,但我知道,出了演播廳,他仍舊會繼續在完美先生的身份下過每一天。

那也是一種逃避吧,但或許也可以說,那是他在與之相處的方法。

我們常常以為,自己能夠指點別人的人生,好像真的知道所謂更「正確」的方式是什麼。但也許,不去解決,也是人家的解決方式。

不正面面對問題,也是與問題相處的一種方法。

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底,是不是都有一個正在逃避的故事。它可能是一段已經出問題的親密關係,一份並不滿意的工作,一種想要突破的生活,一個不夠喜歡的自己。我們帶著它,獨自走了好久。

有時候它太隱秘了,沒有辦法與人訴說。在很多無法入睡的夜晚,我們悄悄看著它,對它說,「等著啊,等我準備好了以後……」

在這些話裡,我們安放的是某一部分自我,它殘缺,坑窪不平,像我們的每一步,跌跌撞撞,姿勢難看,可是,這就是我們正向前走。

如果再讓我回答主持人的問題,也許我會說:「我覺得財富也好,工作也好,有時候是我們強行為自己安置的一個目標,一個前進的方向。至於走到那個位置,它還是不是那麼重要,其實不一定。我有個朋友,一直說等到她賺夠錢,就出國讀書,重新開始一段新生活。我們一直都說她是在逃避,說她真正應該解決的問題不是這個。但也許那就是她的智慧吧。畢竟很多時候,需要面對的問題太大了,太難了。要把心放在一個確定一點的地方,才能有一種當下的意義感,在生活中慢慢發力。說是逃避也可以。但之所以逃避,也是因為這個東西太重要了。」

想起來有心小姐跟我說過:工作多好,我多花一分精力,它就回報我多一分。是啊,在不確定的世界裡,能抓著這麼一份確定,也是一種心安啊。——想到這裡,忍不住要嘲笑我們的發胖和消瘦,我們忙得團團亂轉的樣子,還有我們那個遙遙無期,卻又近在眼前的夢。可是,沒關係啊,那就是我們的生活。

保留問題,也是一種智慧。可能是更大的能力。

想知道更多不一樣的觀點,記得關注我們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