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沒中、美這麼大的統一市場,歐盟人工智慧發展面臨雙重挑戰

為在人工智慧領域追趕中美兩國, 近日, 歐盟將2020年前對人工智慧(AI)的投資額增加約70%, 至15億歐元。

歐盟希望到2020年底, 整個歐盟在AI技術領域(包括私人和公共)投資總額至少達到200億歐元, 以確保歐盟能追上中國、美國, 在人工智慧領域保持強大競爭力。

然而這並不容易, 歐盟不像中美, 擁有統一的市場, 5億人口, 分散在28個國家, 難以形成合力。

歐洲人工智慧發展落後中美

全球風投動態跟蹤機構CB Insights統計, 在全球230家獨角獸企業中, 美國和中國分別有115家和65家, 歐盟只有26家。

歐洲雖然擁有兩家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公司,

瑞士的ABB和德國的庫卡(Kuka)。 但中美兩國的科技業巨頭們擁有雄厚的實力, 不僅能夠資助昂貴的研究, 而且還能夠收購部分的歐洲人工智慧初創公司。 如庫卡被中國的美的集團收購, 而穀歌則收購了英國的人工智慧企業DeepMind。

除投資落後於中美外, 歐盟的市場過於分散也是另一問題, 5億人口分佈在28個國家, 且支撐人工智慧研究的大學和資金等要素都是脫節的。

2017年, 全球資料中僅有4%存儲在歐盟, 而且僅有25%的大企業和10%的中小企業使用大資料分析。 相比之下, 中國的企業可以在其市場上挖掘14億潛在客戶的資料, 美國的Facebook也在全球擁有超過20億用戶。

歐洲由於沒有互聯網巨頭公司, 所以能夠接觸到的資料量相對於中美的公司會少很多。

現在最火的機器學習演算法, 比如神經網路, 都是基於大資料的分析和處理。 可以說大資料量是最近幾年機器學習演算法火起來的基礎, 畢業于倫敦大學學院(UCL)機器人專業的李盎然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歐洲人工智慧的“倫敦現象”

歐洲獨角獸企業中, 一半是來自英國。 英國擁有歐洲最強大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 其次是德國、法國和西班牙。 倫敦也是歐洲排名第一的AI公司集聚地, 其次是柏林、巴黎、馬德里、斯德哥爾摩和阿姆斯特丹。

相較於中美人工智慧企業借助於大資料發展的模式, 英國人工智慧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演算法領域的核心技術。 倫敦被收購的初創企業也主要集中於基礎演算法領域。

以倫敦為中心的密集高校群為英國人工智慧演算法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厚的基礎。

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等。 倫敦大學學院電腦科學系副教授、機器人專業負責人丹尼爾·斯托亞諾夫(Danail Stoyanov)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稱。

斯托亞諾夫說, 目前, 英國目前在歐洲擁有最強大的人工智慧業務。 在建立早期工程專業知識方面, 吸引頂尖人才和提高競爭力非常有利。 英國脫歐對歐盟的人工智慧發展帶來了一些風險, 但希望這些會得到緩解。

負責英國布里斯托爾數字創新中心的副教授法裡德·戴拉米(Farid Dailami)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在明年英國脫歐後, 我們目前也不清楚歐盟的資金是否還會將英國囊括在內。 ”

歐洲人工智慧發展戰略方向

鑒於歐盟目前在人工智慧發展領域的困境, 歐盟委員會在近日稱, 希望建立一個由數百個數位創新中心組成的網路, 如英國布里斯托爾的數位創新中心, 從而説明歐洲公司和科學家共同努力, 促進研究和獲取新技術。

負責歐盟數字統一市場建設的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安德魯斯·安西普(Andrus Ansip)也表示, “歐盟要採取協調行動去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 才能站在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前沿。

在今年3月, 歐洲政治戰略中心發佈了題為《人工智慧時代:確立以人為本的歐洲戰略》的報告,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承諾將為AI技術提供15億歐元的公共研發資金。 4月10日, 歐洲25個國家共同簽署簽署了《人工智慧合作宣言》, 希望通過加強協調,

確保歐洲人工智慧研發的競爭力。

同時, 為培育本地區 AI 人才和防止這些頂級人才外流, 歐洲的頂級 AI 科學家們也于4月23日聯合發表公開信, 提議在歐洲創建一個大型跨國研究所, 專門開展世界級的人工智慧研究。 擬建的AI研究所被命名為“學習和智慧系統歐洲實驗室”(Ellis)。

斯托亞諾夫說, 儘管美國和亞洲在資料方面可能遙遙領先, 但歐盟擁有一些領先的人工智慧研究機構, 且在一些社會結構體系也有很大優勢, 如英國的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可以收集國民的健康資料。 同時, 歐盟近期也在資料保護方面取得了進展。

“人工智慧”概念除了機器學習, 還包括了諸如電腦視覺、自動駕駛等很多概念。 在這方面, 歐洲也有一定實力。 比如慕尼克工業大學在電腦視覺領域,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MPI)等都有一些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成果。在自動駕駛領域,奧迪是第一家在量產車上推出Level 3自動駕駛系統的(搭載在最新一代奧迪A8上)。

比如慕尼克工業大學在電腦視覺領域,德國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MPI)等都有一些世界領先的人工智慧成果。在自動駕駛領域,奧迪是第一家在量產車上推出Level 3自動駕駛系統的(搭載在最新一代奧迪A8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