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上海市房管局:計畫今年四季度啟動第七批共有產權房申請受理

【編者按】

4月16日至27日, 上海市民政局、市住建委、市水務局、市衛生計生委、市教委、市食藥監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委、市旅遊局、市文廣局、市環保局、市房管局的負責人將輪番走進“2018上海民生訪談”直播間, 結合大調研活動, 向聽眾問需問計。

此次“2018上海民生訪談”直播節目由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主辦, 澎湃新聞將全程進行關注報導。

4月27日, 上海市房管局局長胡廣傑做客“2018上海民生訪談”節目。 東方網 汪偉秋 攝

2018年第四季度, 上海計畫啟動第七批次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申請受理工作。

4月27日, 上海市房管局局長胡廣傑做客“2018上海民生訪談”節目時透露, 自2000年以來, 上海已累計開展了六個批次的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供應工作, 總計簽約購房家庭將達到13萬戶左右。

同時, 2018年上海全市將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套, 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 上海已出讓租賃住房用地31塊,

累計土地出讓面積超過8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196萬平方米, 約3萬餘套。

據胡廣傑介紹, 目前上海已基本明確了“一個定位、兩大體系、三個為主、四位一體”和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框架。 一個定位, 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兩大體系, 就是聚焦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三個為主, 是深化以居住為主、市民消費為主、普通商品住房為主;四位一體, 是優化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徵收安置住房的住房保障體系, 完善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重點聚焦兩類人群的居住問題

據胡廣傑介紹, 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住房民生改善工作。 經過30多年的努力, 2017年上海市城鎮居民人均建築面積已超過36平方米。

“當前, 服務廣大市民群眾住有所居、安居宜居, 我們重點聚焦兩類人群。 ”胡廣傑說, 一類是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另一類是常住人口中在上海創業、穩定就業的, 包括各類人才、新就業職工在內的新市民。

對於第一類人群的居住問題, 上海主要通過“四位一體”的住房保障體系解決。 其中, 廉租住房要對城鎮戶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行“應保盡保”。 截至2018年3月底, 上海廉租住房累計受益家庭已達11.9萬戶。

共有產權保障住房, 上海自2000年以來, 已累計開展了六個批次的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供應工作, 總計簽約購房家庭將達到13萬戶左右, 並計畫於2018年第四季度啟動第七批次申請受理工作。

公共租賃住房, 截至2018年3月底, 上海全市公共租賃住房(含單位租賃房)累計供應房源約12萬套,

入住保障對象超過20萬戶, 歷年累計保障物件(含已退出)超過30萬戶。

“對於第二類人群的居住問題, 主要通過培育和發展租賃住房解決。 ”胡廣傑透露, 2018年, 上海全市將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套, 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套。 上海已出讓租賃住房用地31塊, 累計土地出讓面積超過87公頃、規劃建築面積196萬平方米, 約3萬餘套。

上海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將逐步完善

上海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已於3月31日上線試運行, 並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

來自上海市房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 截至4月26日, 該平臺網站的訪問量已超過170萬, 日均訪問量7萬左右;可租房源數4萬套(間)左右, 日均更新房源近4000餘套(間);個人註冊用戶6400餘人。

7月1日後, 年租賃合同網簽量預計在40萬以上。

據胡廣傑介紹, 近期該平臺主要提供三大功能:

一是主體管理。 要求企業進行備案和入網認證;對個人運用人臉識別、手機驗證進行實名認證。

二是房源發佈。 依託企業自我規範和管理部門資料核驗, 確保平臺房源真實。

三是合同網簽。 以合法合規為前提, 以合同示範文本為基礎, 提供便捷的合同網簽服務。

此外, 平臺一期還引入了法律、金融、租金查詢等公益服務專案, 建立了市、區兩級住房租賃服務中心, 提供線下支撐。

“平臺平穩運行一段時間後, 將按照分期開發, 逐步完善的原則, 逐步實現租賃合同網簽、備案一體化。 ”胡廣傑說, 同時為規模化、機構化、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提供集中備案服務, 還將陸續推出相關公共服務配套功能和信用評價等功能。

還將陸續推出相關公共服務配套功能和信用評價等功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