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下個迪士尼樂園”不好做 利潤下降天氣“背鍋”?

中國的主題公園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 已經引發四次投資熱潮, 如今主題公園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躍躍欲試”的步伐仍未停止。

運營方早已發現, 將樂園逐步發展為集休閒娛樂、影視傳媒、地產住宿等於一體的泛產業整合模式, 是一條更成熟的路。 但是, 這條路仍然走得戰戰兢兢, 資本、IP、持續更新……還有眾多的要素, 才能實現持續性盈利。

在經營之外, 還需要注意的是, 一天多達數萬人次的入園人數是否真實反映了市場前景?業內人士認為, 部分行業資料還需去偽存真。 除去一些假像, 才更能看到行業的真實情況。

運營數字 持續性盈利是第一難題

今年的清明小長假, 愛冒險的年輕人成為常州中華恐龍園的主力軍。 據常州電視臺報導, 清明小長假期間常州地區的環球恐龍城情況如何呢?

從公佈的資料來看, 華強方特從2014年至2017年, 淨利潤穩定在6.5~7.5億元, 並沒有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 華強方特在2014年、2016年遊客人數上, 呈現了明顯增長。

不過, 華強方特也有被一些投資者詬病之處。 華強方特也曾遭遇過資本市場的兩次關閘, 早在2012年, 華強方特就已開啟IPO計畫, 但歷時3年最終未果, 在2015年底投奔新三板。

據華強方特2017年年報資料顯示, 報告期內與公司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3.2億元, 約占華強方特當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43%。

同時, 從會計政策變更前的資料來看, 2014~2016年華強方特分別獲得政府補助3.37億元、2.47億元、3.53億元, 占淨利潤比例為47.39%、37.79%、49.65%。 政府補貼的在業績中所占的高比例, 就是華強方特被一些投資者詬病之處。

對於政府為企業“輸血”的現象, 林煥傑認為, 做主題公園其實就是雙贏, 地方政府引進品牌主題公園, 可以拉動地方經濟促進就業;而對於企業來說, 也能為打造研發、生產、行銷全產業鏈服務降低成本。 但是近50%的盈利占比反過來會導致存在業績不穩的風險, 補貼並非長期的固定收入, 一旦剔除, 要健康發展還得“自身造血”, 提高經營指標才能創造更多的效益。

那麼什麼是啟動細胞自身造血的關鍵條件?林煥傑建議, 主題公園的生命力需要更多的回頭客來維持,

因此在建設中, 一定要注意保持更新升級, 推出新項目引起遊客再次遊玩的衝動。

恐龍園招股說明書截圖

資本窺覷 地產、影視、煤炭等跨界文旅

截至目前, 專注做主題公園的企業在A股市場還只有幾家, 但不可否認的是, 主題樂園作為文旅專案的重要場所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資本家的青睞。

根據大連聖亞出資2750萬元(註冊資本占比55%)成立新公司, 嘗試佈局室外主題樂園業態。 光線傳媒(300251, SZ)也在去年底有了新動作, 將在揚州建設一個集影視拍攝製作、教育培訓、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等多元業態於一體的影視產業綜合體。

行業反思 是人氣爆棚還是資料失實?

林煥傑坦言, 從最近的情況看, 主題公園投資確實有點過熱, 誰都想分一杯羹。 企業一定要清醒認識到, 自身以及區域究竟適不適合做主題公園, 而不是一哄而上。

如今, 一些自身不具備IP的主題公園投資商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他們發現建設主題公園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 那麼, 是什麼讓這行當初看上去並不難呢?

在與林煥傑的交談中, 有一段話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個行業虛假數字很多, 雖然大家看起來這個市場非常火爆, 但是其實我認為以後還是要真真實實地去反映一些事情, 讓這個市場能夠走上正軌。 ”

多日後, 林煥傑再次向記者作了詳細的解釋, 他認為, 有一些主題公園開發商誇大建設期投資額, 還有一些主題公園運營主體虛報實際入園人數或者經營收入, 行業中有存在投資、經營資料失實的現象, 易誤導市場。

“一般情況下, 一個投資額為十幾億元的主題公園, 如果能夠在10年內收回成本是比較成功的。 ”林煥傑說道。 記者粗略地算了一筆賬, 假設一個總投資為15億元的主題公園專案需要10年收回成本, 在不計任何折舊攤銷以及期間費用的情況下,每年需要獲得利潤1.5億元,假設以萬得統計的25%的行業銷售淨利率計算,一個主題公園的營業收入必須達到6億元,而從目前單體主題公園的平均營收而言,遠不能達到這個數字。

有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我在第一線的時候也經歷過虛假數位的報表,非常清楚其實投資額是誇大了,不僅投入和產出不能成正比,占地面積和客流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春節等長假期間,報導中的公園入園人數事實上遠超它的接待能力。”這位人士還認為,這是行業裡存在的一些亂象,稍微懂一些行業知識的人一聽就知道有些資料是失實的。

看到一些行業亂象的同時,我們更關注未來的走向。

萬達主題娛樂公司行銷中心總經理段冬東向記者表示,對中國主題公園行業來說,當下仍處在賣門票的初級階段,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將遊客消費體驗從“賣門票”升級到“賣場景”。

曾參與迪士尼主題樂園建築設計的美國FIDA建築設計公司創始人于曆明曾表示,成功的主題公園首先必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核心目的是吸引人、留住人、再留住人。目前國內大多文旅專案存在的問題是有資源缺品牌,有元素缺整合,有文脈缺主題,有潛力缺驅動。

在不計任何折舊攤銷以及期間費用的情況下,每年需要獲得利潤1.5億元,假設以萬得統計的25%的行業銷售淨利率計算,一個主題公園的營業收入必須達到6億元,而從目前單體主題公園的平均營收而言,遠不能達到這個數字。

有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我在第一線的時候也經歷過虛假數位的報表,非常清楚其實投資額是誇大了,不僅投入和產出不能成正比,占地面積和客流也是如此,尤其是在春節等長假期間,報導中的公園入園人數事實上遠超它的接待能力。”這位人士還認為,這是行業裡存在的一些亂象,稍微懂一些行業知識的人一聽就知道有些資料是失實的。

看到一些行業亂象的同時,我們更關注未來的走向。

萬達主題娛樂公司行銷中心總經理段冬東向記者表示,對中國主題公園行業來說,當下仍處在賣門票的初級階段,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將遊客消費體驗從“賣門票”升級到“賣場景”。

曾參與迪士尼主題樂園建築設計的美國FIDA建築設計公司創始人于曆明曾表示,成功的主題公園首先必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核心目的是吸引人、留住人、再留住人。目前國內大多文旅專案存在的問題是有資源缺品牌,有元素缺整合,有文脈缺主題,有潛力缺驅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