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從“芯”出發 地平線如何賦能自動駕駛?

隨著人工智慧、大資料、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與汽車的融合逐漸深入, 推動汽車從傳統功能車向智慧汽車升級, 設計專業的AI處理器,

來應對自動駕駛汽車日趨複雜的計算需求, 提升自動駕駛系統的可靠性、魯棒性, 於整個行業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因為未來自動駕駛汽車一旦上路, 將無法避免地要與大量的道路使用者近距離接觸, 同他們在開放的、複雜的環境裡博弈。 這種情況下, 僅僅依靠像英特爾CPU、英偉達GPU這樣的通用處理器, 遠不能達到自動駕駛汽車為精准感知周邊環境所需的複雜計算能力, 且資料處理和輸出的即時性也很難保證。 只有研發麵向專門計算的AI晶片, 才有可能在算力、可靠性、即時性、功耗效率等多個維度, 更好地保證自動駕駛系統的正常運行。

是故放眼市場, 包括穀歌、英特爾、英偉達、地平線在內的科技公司, 以及特斯拉、零跑汽車這樣的新造車企業,

都在積極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專用的AI晶片。 其中地平線, 作為國內AI領域少數幾家同時專注於演算法和處理器的企業之一, 已於2017年底發佈了第一代自動駕駛處理器“征程”1.0。 之後經過進一步的升級, 於剛剛開幕的2018北京車展上, 這家公司又面向公眾展示了其新一代自動駕駛處理器——征程2.0架構, 並發佈了基於征程2.0處理器架構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atrix1.0, 該平臺可支援L3及L3+自動駕駛系統。

Matrix1.0亮相 基於征程2.0架構打造

“架構先行”是地平線自2015年成立以來, 一直在對外界傳達的理念。

早在成立之初, 地平線就提出自主研發AI專用處理器架構BPU, 並規劃了高斯、伯努利和貝葉斯三代BPU架構, 明確後續處理器產品的研發,

必須緊跟著這三代架構來開展。 而地平線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在該公司去年底正式發佈基於第一代BPU架構——高斯架構的“征程”1.0處理器之前, 地平線曾在Intel的FPGA平臺上先行展現了該處理器架構的深度學習計算性能, 並在具體的ADAS產品上進行了相關的結果演示, 驗證處理器架構的可行性。

“這次先在Matrix平臺上展示我們的BPU 2.0架構是一樣的道理——我們地平線一直以來的策略是應用場景決定演算法, 演算法軟體驅動晶片設計。 你可以看到, 無論是去年底發佈的‘征程’1.0, 還是這次的2.0架構, 都是讓架構先在產品上落地, 展示處理結果和性能, 並根據演示詳情在應用層做充分的優化, 然後再推出我們自己的處理器。 ”地平線相關負責人表示。

具體來看, Matrix可同時支援多個攝相機圖像輸入, 以及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資訊輸入, 實現感測器融合, 且能夠基於稀疏和定點神經網路, 實現20種不同類型物體的圖元級語義分割, 精准識別每一個圖元點的類別, 讓汽車更好地理解複雜的駕駛場景,

特別是應對高度遮擋、快速回應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挑戰。 比如當行人或車輛被路邊的樹木或者其他物體遮擋, 通過圖元級的識別, 即使只檢測到部分目標內容, 系統也能識別出目標究竟是人還是車, 從而快速做出回應。

不僅如此, Matrix平臺還能實現三維的車輛檢測, 識別場景中的深度資訊,進行距離的識別和判斷,以及識別行人骨骼,判斷行人朝向,從而對行人運動軌跡進行預測。據瞭解,在Cityscapes評測集下,Matrix平臺IoU分數全球領先,且在實現圖元級語義分割、三維物體檢測、人體骨骼識別等功能的同時,仍能在31W的低功耗下運行。

可以說,Matrix1.0通過地平線的BPU架構,最大化了嵌入式AI計算性能,該平臺目前已經達到嵌入式自動駕駛應用和產品化水準,能夠滿足自動駕駛場景下高性能和低功耗的需求。而于自動駕駛開發者、車企或零部件企業,基於Matrix平臺以及地平線自主研發的工具鏈,他們可以快速部署神經網路模型,進行開發、驗證、優化和部署自動駕駛相關功能也成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Matrix平臺已經可以和車企及自動駕駛相關的產品開發商展開合作。此外我們自己基於征程2.0架構的新一代處理器——征程2.0,也正在研發中,通過對軟硬體的協同設計和優化,征程2.0處理器預計將會有更強大的性能,可以支援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乃至無人駕駛功能。”

產品何時落地?如何落地?

在去年12月份地平線發佈征程1.0時,地平線曾為自己定下了“小目標”——到2020年,地平線BPU賦能上億物聯網智慧感知終端,而到2025年,實現三千萬輛汽車內置地平線自動駕駛BPU,推動中國自動駕駛大規模落地。那麼,地平線具體將如何實現這個“小目標”呢?答案是三個字:當地語系化。

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這條路上,地平線始終堅持的是“當地語系化”,產品的當地語系化,方案的當地語系化。以中國市場為例,在地平線看來,中國的自動駕駛場景和商業驅動力,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地都不同,這就需要有專門的解決方案,如果直接用國外公司的方案,在落地上會非常困難。特別是自動駕駛處理器,作為未來自動駕駛車輛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中國如果想贏得這個領域的戰略制高點,必須要有自己的處理器產品,讓中國企業在這個領域有足夠的話語權,不再像PC時代一樣在晶片上受制於人。

正因為如此,自創立地平線就致力於補齊中國在自動駕駛處理器領域的短板,通過“演算法+晶片+雲”的發展策略,實現軟硬體的協同優化,從而開發真正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開放的嵌入式人工智慧晶片和解決方案,為汽車裝上“大腦”,賦予它們感知、交互、理解到決策的智慧,推動自動駕駛在中國的大規模商業化。

發展到現在,地平線不僅成功發佈了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中國芯”,此次車展上地平線還透露,基於征程1.0處理器,該公司面向智慧駕駛的ADAS產品——地平線“星雲”也即將量產上市。這款產品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標誌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標進行精准的即時監測與識別,準確率大於99%。並且還可以滿足車載設備嚴苛的環境要求,以及複雜環境下的視覺感知需求,支援L2級別ADAS功能。

與此同時,地平線與奧迪、長安等整車企業,博世這樣的頂級Tier1的合作也在同步推進。其中,地平線與奧迪正在共同研發無人駕駛原型車此次在展臺展出。不久前奧迪駐北京發言人約翰娜·巴斯(Johanna Barth)在採訪中表示,奧迪已經為中國專案挑選地平線公司為合作夥伴,公司將在採取下一步措施前評估其結果。地平線業務負責人也表示,正在同奧迪一起推動無人駕駛的研發和落地,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落地合作。

地平線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蓋世汽車關於企業定位問題時稱:“地平線定位於一家全球化企業,目前也有很多國際客戶。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是,地平線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在全球四大汽車市場——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都同頂級汽車Tier1s和OEMs建立了合作關係的智慧駕駛創業公司。”

不僅如此,對於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的中國公司依賴美國芯,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在北京車展上透露,其實地平線已經成功做到了讓美國公司用中國芯,雖然美國公司做4級自動駕駛是世界上最領先的公司,但有些企業用的卻不是美國公司的處理器,而是地平線的處理器。這方面進一步消息,餘凱表示地平線在今年下半年會跟相關合作夥伴分享。

當前,自動駕駛正處於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特別是中國市場,進入2018年多家企業紛紛宣佈開展自動駕駛試運營,國家在政策層面也進行了大幅度的鬆綁,為自動駕駛商業化提速。在此背景下,地平線也確立了2018年目標:進行新一輪融資和產品的大規模商業化落地,至於在去年底那一場發佈會之後,地平線還將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震撼,一起拭目以待吧!

作者:蓋世汽車 熊薇

識別場景中的深度資訊,進行距離的識別和判斷,以及識別行人骨骼,判斷行人朝向,從而對行人運動軌跡進行預測。據瞭解,在Cityscapes評測集下,Matrix平臺IoU分數全球領先,且在實現圖元級語義分割、三維物體檢測、人體骨骼識別等功能的同時,仍能在31W的低功耗下運行。

可以說,Matrix1.0通過地平線的BPU架構,最大化了嵌入式AI計算性能,該平臺目前已經達到嵌入式自動駕駛應用和產品化水準,能夠滿足自動駕駛場景下高性能和低功耗的需求。而于自動駕駛開發者、車企或零部件企業,基於Matrix平臺以及地平線自主研發的工具鏈,他們可以快速部署神經網路模型,進行開發、驗證、優化和部署自動駕駛相關功能也成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Matrix平臺已經可以和車企及自動駕駛相關的產品開發商展開合作。此外我們自己基於征程2.0架構的新一代處理器——征程2.0,也正在研發中,通過對軟硬體的協同設計和優化,征程2.0處理器預計將會有更強大的性能,可以支援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乃至無人駕駛功能。”

產品何時落地?如何落地?

在去年12月份地平線發佈征程1.0時,地平線曾為自己定下了“小目標”——到2020年,地平線BPU賦能上億物聯網智慧感知終端,而到2025年,實現三千萬輛汽車內置地平線自動駕駛BPU,推動中國自動駕駛大規模落地。那麼,地平線具體將如何實現這個“小目標”呢?答案是三個字:當地語系化。

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這條路上,地平線始終堅持的是“當地語系化”,產品的當地語系化,方案的當地語系化。以中國市場為例,在地平線看來,中國的自動駕駛場景和商業驅動力,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地都不同,這就需要有專門的解決方案,如果直接用國外公司的方案,在落地上會非常困難。特別是自動駕駛處理器,作為未來自動駕駛車輛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中國如果想贏得這個領域的戰略制高點,必須要有自己的處理器產品,讓中國企業在這個領域有足夠的話語權,不再像PC時代一樣在晶片上受制於人。

正因為如此,自創立地平線就致力於補齊中國在自動駕駛處理器領域的短板,通過“演算法+晶片+雲”的發展策略,實現軟硬體的協同優化,從而開發真正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開放的嵌入式人工智慧晶片和解決方案,為汽車裝上“大腦”,賦予它們感知、交互、理解到決策的智慧,推動自動駕駛在中國的大規模商業化。

發展到現在,地平線不僅成功發佈了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中國芯”,此次車展上地平線還透露,基於征程1.0處理器,該公司面向智慧駕駛的ADAS產品——地平線“星雲”也即將量產上市。這款產品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標誌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標進行精准的即時監測與識別,準確率大於99%。並且還可以滿足車載設備嚴苛的環境要求,以及複雜環境下的視覺感知需求,支援L2級別ADAS功能。

與此同時,地平線與奧迪、長安等整車企業,博世這樣的頂級Tier1的合作也在同步推進。其中,地平線與奧迪正在共同研發無人駕駛原型車此次在展臺展出。不久前奧迪駐北京發言人約翰娜·巴斯(Johanna Barth)在採訪中表示,奧迪已經為中國專案挑選地平線公司為合作夥伴,公司將在採取下一步措施前評估其結果。地平線業務負責人也表示,正在同奧迪一起推動無人駕駛的研發和落地,特別是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落地合作。

地平線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蓋世汽車關於企業定位問題時稱:“地平線定位於一家全球化企業,目前也有很多國際客戶。一個值得驕傲的成績是,地平線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家在全球四大汽車市場——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都同頂級汽車Tier1s和OEMs建立了合作關係的智慧駕駛創業公司。”

不僅如此,對於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的中國公司依賴美國芯,地平線創始人兼CEO余凱在北京車展上透露,其實地平線已經成功做到了讓美國公司用中國芯,雖然美國公司做4級自動駕駛是世界上最領先的公司,但有些企業用的卻不是美國公司的處理器,而是地平線的處理器。這方面進一步消息,餘凱表示地平線在今年下半年會跟相關合作夥伴分享。

當前,自動駕駛正處於引領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特別是中國市場,進入2018年多家企業紛紛宣佈開展自動駕駛試運營,國家在政策層面也進行了大幅度的鬆綁,為自動駕駛商業化提速。在此背景下,地平線也確立了2018年目標:進行新一輪融資和產品的大規模商業化落地,至於在去年底那一場發佈會之後,地平線還將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震撼,一起拭目以待吧!

作者:蓋世汽車 熊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