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個老人吃酒樓,有魚有鴨還有牛肉粉蒸肉,12道菜老闆只收200元

近日山城晴雨交加, 63歲的重慶晚報讀者徐湧爺爺沒有出門, 他在家中回憶起上個月跟老朋友去江西旅遊的美好時光。

他翻出了兩張一模一樣的名片, 上面寫著不算熟悉的名字:邵紅軍。 這是一個餐廳老闆, 此前, 他們在這家吃了一頓既暖胃又暖心的晚餐。

珍藏的兩張名片

這是一條來自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的線索, 4月26日下午記者聯繫到報料人徐湧爺爺, 老人不太擅言辭, 記性也不太好。 但言語間, 回憶起此事的老人還是既感動又激動。 徐爺爺強調, 自己在那頓晚餐後, 特地帶了兩張老闆的名片回重慶好好保存,

而今天的的故事也從名片開始。

這是一張看起來不會讓人印象深刻的名片:棕黃色的背景, 略帶印花。 上面寫著:漁村故事、董事長:邵紅軍, 並留下了相應的手機號碼、訂餐電話。 為什麼徐爺爺要一個外地餐飲老闆的名片回來呢?

原來, 在今年3月底, 徐爺爺和一群老朋友相約南京、上海、安徽、江西等地旅遊。 3月29日晚, 他們來到江西省上饒市紫陽鎮歇腳, 晚上7點多鐘, 天色已晚, 累了一天的8個老人正在盤算著吃點什麼填飽肚子, 在外旅遊, 對於的年輕人而言, 嘗遍美食是件大事, 可對於一群老年人而言, 他們想法卻不一樣。

“在外地, 人生地不熟的, 總體思路是簡單、節約、吃飽。 當時我們有兩種意見, 一種是吃碗面算數,

一種是出門在外, 稍微吃好點。 ”徐爺爺告訴記者, 就在大家討論時, 同行的王安蘭招呼大家去一家酒樓吃飯, 即便在重慶主城, 這酒樓也算得上洋氣, 三層樓, 門頭掛著一個大大的螃蟹, 寫著:漁村故事。 有人猶豫起來, 這個消費會不會高了?“老闆說了, 他給我們配菜, 一共只收200元, 吃嘛……”王安蘭說道。

當日老人們就餐的酒樓

“這麼大個酒樓, 人均消費25元吃晚餐?”

“畢竟口說無憑, 莫不是黑店?”

“人在外地, 要是被敲棒棒, 投訴無門, 也只有認了。 ”

一行8人, 未必是8個想法, 但至少他們做好了比較壞的思想準備……

耿直的酒樓老闆

進店後, 大家見到了這位拍胸承諾200元吃飽吃好、保證大家滿意的老闆。 這是一個有些發福, 相貌和善的中年人, 沒有和大家過多言語, 便開始安排員工上菜。

好心的酒樓老闆

除了家常的番茄炒雞蛋、酸辣土豆絲、小炒肉, 魚肉、鴨肉、粉蒸肉也慢慢端上桌來……既來之, 則安之。 大家本以為這頓飯, 大約也就吃個五六個菜, 但1個小時下來, 桌上已經堆了12個餐盤。 確實如老闆所說, 吃飽了也吃好了。

“整個用餐過程, 上菜就沒停過, 真是感覺像吃宴席一樣, 後來還端了一大盆牛肉上來, 大家實在是吃不下了, 服務員才沒有上菜了。 ”徐爺爺回憶。

共同用餐的王興科爺爺告訴記者, 就在王安蘭去呼喚大家的時候, 他當時還在跟老闆商量價格,

自己本來砍價到150元, 老闆也都應承了下來。 但到了結帳的時候, 大家心頭過意不去, 不想讓這位好心的老闆吃虧, 給了200元後準備多加100元給他, 但老闆執意不收。

“我們在那裡推來推去, 老闆最後把錢強行按在我手中, 要‘趕’大家走了, 這事才算告一段落。 吃飯的時候聽服務員說, 這個老闆對父母也是孝敬得很, 我要是文化高點, 回酒店就寫個感謝信送去了。 回重慶後, 大家商量這樣的好心人應該讓更多人曉得, 所以才來麻煩你們重慶晚報了。 我活到71歲, 還是第一回遇到這樣的好事…….”王興科說起來, 止不住激動。 關於這件事, 這8個老人也是逢人就說, 似乎外地旅遊也沒有想像中可怕, 不是到哪裡都有天價的青島大蝦……

老闆:老人在外不容易,他們就像父母

4月26日,記者聯繫到了邵紅軍老闆,起初他不願意接受採訪,“只是很小一件事啦,沒有什麼好說的……”但在記者告訴他是老人們的意思後,邵紅軍決定配合採訪。

“我的父母親和這些老人差不多大,老一輩的人勤儉節約慣了,我父母也是這個樣子,所以很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同樣把他們當父母看待。”邵紅軍說,既然老人們能從重慶來到他店裡,這也是一種緣分。因此,在他們問價時,自己也看出了老人們的顧慮,也想好了不管老人們給多少錢,都一定要把他們招待好。

當日老人們消費的功能表

在記者要求下,邵紅軍找出了當日消費的菜單,共計消費了308元。他也坦言,徐爺爺他們那頓晚餐,自己做好了不賺錢的準備,但事實上也算不上虧本。沒想到老人們還對這件事這麼上心,搞得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歡迎老人們再去店裡,再好好招待他們…….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翰

老闆:老人在外不容易,他們就像父母

4月26日,記者聯繫到了邵紅軍老闆,起初他不願意接受採訪,“只是很小一件事啦,沒有什麼好說的……”但在記者告訴他是老人們的意思後,邵紅軍決定配合採訪。

“我的父母親和這些老人差不多大,老一輩的人勤儉節約慣了,我父母也是這個樣子,所以很能理解他們的心情,同樣把他們當父母看待。”邵紅軍說,既然老人們能從重慶來到他店裡,這也是一種緣分。因此,在他們問價時,自己也看出了老人們的顧慮,也想好了不管老人們給多少錢,都一定要把他們招待好。

當日老人們消費的功能表

在記者要求下,邵紅軍找出了當日消費的菜單,共計消費了308元。他也坦言,徐爺爺他們那頓晚餐,自己做好了不賺錢的準備,但事實上也算不上虧本。沒想到老人們還對這件事這麼上心,搞得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歡迎老人們再去店裡,再好好招待他們…….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