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準確的斷命,來源於更全面的方法,更豐富的閱歷

在唐代的李虛中完善四柱算命以前, 秦漢三國魏晉時代, 品評當世名人的風氣一直存在的。 由於那時沒有科舉, 這種品評論斷甚至能成為朝廷選拔官員的重要依據。


其中, 有幾個經典的案例如下:

一是劉邦評漢初三傑, “運籌帷幄之中, 決勝千里之外, 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 安撫百姓, 不斷供給軍糧, 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 戰必勝, 攻必取, 吾不如韓信。 ”

二是蒯通勸韓信謀反時的說的話, 他點出了古人看相算命的一些技法, “貴賤在於骨法, 憂喜在於容色, 成敗在於決斷, 以此參之, 萬不失一。 相君之面, 不過封侯, 又危不安。 相君之背, 貴乃不可言。 ”

三是漢末許劭對曹操的評價。 一個版本是“君清平之奸賊, 亂世之英雄”(《後漢書·許劭列傳》);另一種版本是“子治世之能臣, 亂世之奸雄”(《三國志·武帝紀》)

另外, 諸葛亮的“隆中對”, 能對當時的形勢預判如此準確, 除了對社會形勢的分析, 還有對當權人物的分析。

相比以前的相面、相骨、相手, 四柱八字算命已經非常系統了, 但是命運的分析, 依然不能離開社會形勢的分析。

時勢造英雄, 對個人命運的分析, 要放到社會背景中;英雄造時勢, 對社會的分析, 又要著重看當權者的稟性。

以前, 我剛開始學習算命時, 取象水準總是不行, 老師說, 這不是技法的問題, 而是閱歷跟不上。 當時, 我就發現自己斷70、80、90後的八字還不錯, 斷50、60後人的八字就有些困難了。 之後, 我開始著重去瞭解建國後社會形勢變遷的細節, 慢慢補齊了這一塊(這種補充不只是瞭解歷史事件,

更多是瞭解每一個時代的社會風俗, 人心動向)。 另外, 不同區域的人(例如東北、中原、東南沿海、上海、北京)也有不同的特徵, 這些都要注意。

風土人情, 是四柱八字之外斷命的重要依據。 為什麼某些民間的算命先生斷得非常准, 因為他對當地的風土人情非常瞭解, 找他的人也大多是當地人, 他自然能斷得好。 如果命主來自算命先生不瞭解的遠方, 那麼有些事就無法說得很具備。

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 “你算命時, 你願意找盲派高手, 還是子平派的普通人?”

他說:“我更願意找一個閱歷豐富, 比我年齡大或相仿的普通人。 盲派有自己的技法, 在某些事上斷得很准, 但是我需要的是未來人生的指導。 盲人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們與這個社會的接觸少, 對我的瞭解少, 甚至不知我是做什麼的, 沒法給出具體的建議。 ”

這句話給我很大的啟發, 命主到底想要什麼, 不光是神秘莫測的斷命, 還有具體可行的人生指導。 古代那些輔助帝王的卿相, 不光是會看相算命, 更關鍵的是對社會、局勢的深刻洞察。同樣是算命先生,有人在街上擺攤,有人是達官貴人的座上賓,有人是某些重大決策背後的智囊、幕僚,差別不光是技法與水準,還有更多其他的因素。

更關鍵的是對社會、局勢的深刻洞察。同樣是算命先生,有人在街上擺攤,有人是達官貴人的座上賓,有人是某些重大決策背後的智囊、幕僚,差別不光是技法與水準,還有更多其他的因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