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鵝嶺巔上 那些記憶裡的貳廠味道

在鵝嶺之巔, 藏著一個老廠區, 它隱在一堆破舊的老樓裡, 在城市的車水馬龍中, 始終保留著獨有的純粹靜謐。 這座文藝的文創園內, 不僅有別具一格的建築風格, 還有大量重慶美食深藏其中, 所謂心動不如行動, 這個五一小長假, 何不約上三五好友, 來貳廠開啟你的文藝之旅。

鵝嶺貳廠文創園

新貳廠的外部未動一磚一瓦, 但內部入駐的店鋪都經過翻修, 它們既保留了獨棟舊樓原有的風貌, 又加入了現代設計的藝術風格, 老與新的糅合, 再加上現代加工的貳廠, 雖然讓舊廠房變了原始模樣, 但卻還是保留了不少老重慶的記憶。

鵝嶺貳二廠文創園

1937年建立之初, 這裡被稱為“民國時期的中央銀行印鈔廠”, 專印鈔券、稅票、郵票等有價證券和政府檔;1953年才正式成為重慶印製二廠, 也就是曾經是重慶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業的彩印巨頭, 到了上世紀50至70年代的時候, 重慶市場上的彩色紙片兒, 差不多都是從這裡印刷出去。 幾十年過去了, 曾經的印製二廠早已倒閉, 現在這裡被稱為“貳廠文創公園”, 都是源於一群有關藝術、設計、策劃、品牌、媒體的創作人聚集在於此, 被沉積七十餘年的人文痕跡深深吸引,

從而萌生的用文創重生印製貳廠的計畫。

記憶中的老重慶鵝嶺貳廠

鵝嶺公園位於重慶半島的最高處, 登樓遠眺, 兩江風光盡收眼底, 倘若你選擇在傍晚的時候觀燈海, 那更是別有一番滋味。 走進鵝嶺貳廠的一棟老廠房, 你可以看見那些被常年踩踏過的石梯以及已經掉漆的扶手,

而這些景象, 往往都很容易把人拉回到十幾年前, 就好像回到以前讀書的時候, 每天上下樓梯都要經常的路一樣。 另外, 鵝嶺貳廠隨處可見的木箱子數量繁多, 但每一個都顯得十分獨特, 他們有的被塗上了色彩和圖案, 有的則直接以最本真的模樣示人, 甚至有些看似參差不齊地擺放, 其實都是很用心的在設計。 所以, 這裡的每個角落都非常適合拍外景寫真了, 要是試想在陽光初夏的午後, 將畫面定格在相機裡, 就在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 便會成為你永久的回憶。

民國中央銀行印鈔廠舊址

老印製二廠

重慶夜景

除了“拍照”勝地,貳廠還有很多值得一嘗的重慶美食。街邊的蒼蠅館子—“大王油茶”,就是老重慶人早餐的首選,一碗撒了饊子的油茶配上一份炸春捲,就可以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吃完後再來一杯秘制酸梅湯,便使人更加神清氣爽。而這家開在貳廠門口的大王油茶,紅色調的裝修風格非常引人矚目。

大王油茶

小麵館“花和海的椒”就開在大王油茶的隔壁,這家名字如此文藝的小麵館,內部裝修也很清新文藝,雖然口味不一定比得過街邊的老字型大小蒼蠅館子,但它勝在乾淨衛生,擺盤好看。另外,酸菜米線的美味讓每個重慶人都欲罷無能,開在貳廠邊邊的這家“嶺居酸菜雞米線”不僅景觀很好,其酸辣口的酸菜配上燉過的筍子雞招的酸菜筍子雞米線,更是鹹香十足。

“花和海的椒”的美食

嶺居酸菜雞米線

八大菜系中的川菜,對於重慶人來說就是家常菜,注重辣味與麻味的調和,這家裝修風格很“貳廠”的川小館,溫馨又文藝,對於朋友聚餐來說是不二的選擇。其中,招牌菜秘制鴨掌讓人垂涎欲滴,濃郁的湯汁滲透進肥肥的鴨掌裡面,麻辣鮮香。而外婆耗兒魚,更是肉質細嫩,入味十足。

“川小館”整體風格

“川小館”菜品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記者 吳思倩

老印製二廠

重慶夜景

除了“拍照”勝地,貳廠還有很多值得一嘗的重慶美食。街邊的蒼蠅館子—“大王油茶”,就是老重慶人早餐的首選,一碗撒了饊子的油茶配上一份炸春捲,就可以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吃完後再來一杯秘制酸梅湯,便使人更加神清氣爽。而這家開在貳廠門口的大王油茶,紅色調的裝修風格非常引人矚目。

大王油茶

小麵館“花和海的椒”就開在大王油茶的隔壁,這家名字如此文藝的小麵館,內部裝修也很清新文藝,雖然口味不一定比得過街邊的老字型大小蒼蠅館子,但它勝在乾淨衛生,擺盤好看。另外,酸菜米線的美味讓每個重慶人都欲罷無能,開在貳廠邊邊的這家“嶺居酸菜雞米線”不僅景觀很好,其酸辣口的酸菜配上燉過的筍子雞招的酸菜筍子雞米線,更是鹹香十足。

“花和海的椒”的美食

嶺居酸菜雞米線

八大菜系中的川菜,對於重慶人來說就是家常菜,注重辣味與麻味的調和,這家裝修風格很“貳廠”的川小館,溫馨又文藝,對於朋友聚餐來說是不二的選擇。其中,招牌菜秘制鴨掌讓人垂涎欲滴,濃郁的湯汁滲透進肥肥的鴨掌裡面,麻辣鮮香。而外婆耗兒魚,更是肉質細嫩,入味十足。

“川小館”整體風格

“川小館”菜品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記者 吳思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