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與關羽恩若兄弟,劉禪為什麼卻大肆貶低關羽?真相真是不簡單

劉備與關羽恩若兄弟, 劉禪為什麼卻大肆貶低關羽?真相真是不簡單

大家都聽說過“桃園三結義”這也是三國裡, 朝政腐敗的背景下劉備, 關羽, 張飛擁有相同的遠大志向而結拜, 也是蜀國創立的開始, 三個人按年齡大小排了兄弟。 劉備年長做了大哥, 關羽第二, 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關羽是東漢末年劉備勢力的重要將領。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死後受民間推崇, 又被歷代褒封, 直至“武帝”, 故也被稱為關聖帝君, 簡稱關帝君、關帝。 他隨劉備南征北戰三十餘年是劉備陣營中貨真價實的元老。 其個人驍勇善戰, 劉備稱漢中王后, 他被拜為左將軍, 對劉備更是忠心耿耿在劉備生死不知之時, 曹操為他系鞋帶, 賜給他赤兔馬仍打動不了他, 一心追隨劉備。 怎麼說也是劉備一舉打下江山的重要功臣, 後世理應尊重這個“元老”, 然而事情並沒有按預想的發展

西元260年, 後主劉禪先後對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進行了追封賞賜。 在當時, 諡號共分為三類, 即美諡、平諡、惡諡, 其中惡諡最含貶低、斥責之意, 沒有人會期待。 其他四人皆為美諡, 獨關羽得了個惡諡。 關羽被封“壯繆侯”, 是一個典型的惡諡。 這一諡號中的“壯”字倒是沒有貶義,

但是“繆”之一字, 含義卻極具貶義色彩——“武功不成曰繆, 武而不遂曰繆, 名與實爽曰繆”。 為什麼會這樣呢?小編認為關羽成也忠誠敗也忠誠, 雖然簡單直接但是做事簡單粗暴, 從不考慮原因後果在歷史上造成蜀國的損失真的不少, 一起來看看他因為自己的魯莽行為怎麼害了蜀國。

第一, 關羽失荊州破壞了蜀國的強大, 雖然直接原因是因為曹魏和東吳, 十余員名將與謀士共同針對他, 實屬必然, 但是引發引事的人, 卻是他自己。 孫權原本想通過聯姻的方式, 鞏固孫劉聯盟, 他卻將孫權得罪了個徹底。 而這還不算, 他發動襄樊之戰, 糧草不足, 便擅自搬空了孫權的兩座糧倉。 孫權好歹也是江東之主, 被如此折辱, 就算原本不想與曹魏勾結, 也必須要走上這條路了。 也就是說, 孫曹聯盟差不多是他一手促成的。 使得襄陽、樊城沒有攻下來, 反而丟失了南郡, 從此蜀漢的勢力, 徹底被清出荊州。 至此, 諸葛亮出山之前規劃的隆中對, 徹底化為泡影, 也間接滅絕了蜀漢入主中原的希望。

第二, 害死父親的間接兇手關羽不顧眾人勸阻, 毅然發動了夷陵之戰。 最後落得慘敗, 劉備幾度險象環生, 最終托孤白帝。 關於失荊州後被擒殺, 在三國裡劉備出兵的名義卻的確是為關羽報仇, 雖然不知劉備是否真為了這個原因, 劉備不可能親征,自然不會病逝于永安行宮。另外,除了劉禪的親生父親劉備之外,他的岳父張飛,也是為給關羽復仇再死的,也就是說,關羽間接導致了劉禪生父與岳父的死亡,雖然這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但是正如“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所以劉禪對關羽的印象又差了一層。

第三,關羽是個好勝的人,既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強,還不敬上級。面對劉備他都直接斥責。《三國志集注》中提到,劉備敗于當陽長阪,乘船前往江夏時,他便曾當著眾人的面,斥責主公劉備,雖說是拜把兄弟,但在朝政領導面前總歸要有個上下級的樣子,就算劉備不在意其兒劉禪肯定也受不了他人這樣如此不敬重自己的生身父親。

這樣看來,關羽,忠肝義膽這是劉備器重他的原因,但也是因為他的忠肝義膽有所過造成了他簡單粗暴,做事不經大腦的性格使得再好的武藝也被白白浪費,蜀國也大受損失。

劉備不可能親征,自然不會病逝于永安行宮。另外,除了劉禪的親生父親劉備之外,他的岳父張飛,也是為給關羽復仇再死的,也就是說,關羽間接導致了劉禪生父與岳父的死亡,雖然這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但是正如“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所以劉禪對關羽的印象又差了一層。

第三,關羽是個好勝的人,既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強,還不敬上級。面對劉備他都直接斥責。《三國志集注》中提到,劉備敗于當陽長阪,乘船前往江夏時,他便曾當著眾人的面,斥責主公劉備,雖說是拜把兄弟,但在朝政領導面前總歸要有個上下級的樣子,就算劉備不在意其兒劉禪肯定也受不了他人這樣如此不敬重自己的生身父親。

這樣看來,關羽,忠肝義膽這是劉備器重他的原因,但也是因為他的忠肝義膽有所過造成了他簡單粗暴,做事不經大腦的性格使得再好的武藝也被白白浪費,蜀國也大受損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