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航盛產品技術展暨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零部件將是汽車行業下一個藍海

4月27日, 2018航盛產品技術展暨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智慧·網聯·共築未來”。 深圳市航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 是中國汽車電子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公司註冊資本2.4億元, 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物流配送於一體, 為汽車整車企業開發生產車載資訊娛樂系統、車身控制集成系統、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控制系統等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在本屆論壇上, 有多位領導出席論壇。 他們分別是: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先生、中國汽車報社社長何偉先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先生、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先生、工信部電子司處長楊旭東先生、中國軟體測評中心副主任劉法旺博士、國際公司副總工程師王文揚先生。 他們在現場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

風口來臨之時, 望航盛走的更堅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表示, 本屆論壇是兩任中國汽車工程協會理事長, 同時出席一家零部件汽車企業的會議, 極為罕見。 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汽車工程協會對汽車電子技術, 以及對航盛高度的欣賞和關心。

目前, 國內具有高技術含量科技型企業, 特別是汽車電子技術的企業太少。 我們中國的自主品牌確實進步很大, 但是我們的核心技術仍然缺失。 跟國際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相比, 技術的差距仍然很大。 就像之前中興的缺芯受到美國制裁的問題, 包括華為事件中吸取足夠的教訓。 航盛是我國汽車電子技術的開拓者, 希望航盛做系統和技術的提供商, 在技術變革、產品反覆運算風口來臨之時, 走的更堅實, 起到帶頭作用。

彙集國內科技型企業 共築美好未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先生表示:依中國汽車發展來看, 我們經歷了過去的艱辛的歷程, 又來到了一個新的艱辛的歷程。 過去我們沒有機械, 沒有發動機, 依靠合資來吸收國外技術。 之後便開始是了新能源汽車創業, 現在我們又迎來了汽車電子創業, 這將是繼新能源創業之後, 又一個藍海。

眾人拾柴火焰高, 汽車工程學會要做的事情是, 當自主企業遇到挑戰的時候, 遇到困難的時候, 給予幫助。 未來或將舉行中國的CES大會,

將致力於智慧汽車、互聯網汽車發展的企業團結起來, 共同的找到未來智慧網聯汽車的發展之路, 共築汽車行業的未來。

零部件技術決定整車發展 合資股比限制不是我們定的

中國汽車行業近些年發展非常迅速, 整車銷量保持多年的高速增長, 去年我們銷量達到了3%的增速,今年預測還將達到3%。但是繼續往後,汽車行業將進入低速平穩增長階段。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太看重整車銷量資料,但這麼多年發展過程中,零部件產業卻一直落後于整車發展。明明整車發展是需要零部件產業支援的,但為什麼整車發展迅速,零部件卻落後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當前,我們太沉醉於成績上,沉浸于整車的發展,沒有踏踏實實發展零部件產業。中國品牌汽車的前途和希望不僅僅局限于整車,零部件也將是品牌發展的重點。

最近股比放開事件非常火,現階段有些整車企業對該政策的實施還是有些擔憂。這就是因為我們過去的基礎打得不牢固。當初建立合資品牌時,股比不是我們國家設立的。是國外車企要求不控股的,因為我國當時汽車行業風險太大,控股將面臨這種風險。以一汽大眾為例,外方占比40%,但利潤遠遠超過我方,因為產品由大眾提供、零部件也由其提供,我們只佔有銷售權。銷售權也是人家不要的,因為銷售存在風險。賺錢了大家分,而賠了錢我方也要承擔。現在回頭看,汽車行業發展為外資付出了很多犧牲

航盛產品介紹 智慧網聯解決方案

回顧汽車工業簡單的發展歷史,從早期的機械時代到電器再到數位時代,現在的車聯網已經發展到大資料和智慧時代。在數位生活的時代下面,汽車面對的對象可能不再是以前的駕駛者,而是帶有一個數字生活的消費者,因此汽車要變得更智慧才能適應當今市場。

航盛產品經過25年的沉澱,從一個初創期為主的產品,走向了現在全系列產品。本次航盛為我們帶來的是一套車聯網3.0系統,新系統採用全新架構,性能更好。

該系統可以把移動設備類的體驗帶入我們的車內。該系統除了傳統的資訊娛樂功能以外,還具集成了智慧交互的助手、AI引擎和語音引擎等功能。360全景泊車、道路的偏移、盲區的監測、移動物體的識別等功能都可以在該系統上實現。

我們以航盛目前已經量產的產品為例,該產品可提供語音喚醒、智慧語音交互體驗。內部集成豐富的線上資源以及靈活的定制應用:車場可以定制語音辨識、導航、音樂、電臺、新聞、天氣、即時通訊社交、維修保養、道路救援等眾多功能。設備具有埠訪問限制,可保護車場和使用者資料的安全。

該產品目前已經搭載在啟辰品牌的車型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系統內部安裝了啟辰汽車官方應用。

新能源領域佈局 可為車企提供電子控制器及電池管理系統

航盛不僅在軟體方面擁有重大成就,在軟硬體結合方面也有重要的突破。集團早在2010就組建新能源團隊,歷時兩年開發第一代產品,2015年開始批量應用。

研發電動產品,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嚴格按照安全體系流程的開發,適應汽車工況複雜性。第二建立模組化,第三個是集成化,在減少成本的同時,高集成化還可以提高整車裝配的效率,進一步縮小成本。

航盛作為零部件企業,是在國內為數不多能夠具有同時開發三核心電控的廠家,因為有成熟平臺,所以和車廠在需求端開發時和功能規劃時,可以快速利用成熟的平臺和產品。

上圖就是航盛集團研發的整車控制器,該控制器可實用於當前市場中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新能源車。VCU為整車的核心住控制單元,通過採集駕駛員操作和整車各零部件系統狀態資訊,監控整車控制系統的狀態並判斷駕駛員意圖,從而做出合理、安全的指令和動作,控制整車驅動和保護。

上圖為牽引電機控制器,電機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整車控制器的指令,控制牽引電機,實現牽引驅動、駐破、主動放電和能量回收等功能。

上圖裝置是新能源車低速行人警示器,因為純電動車在低速行駛的過程中非常安靜,行人很難發現。蜂鳴器的作用是在低速時發出蜂鳴聲來警示行人。提高行車和車輛周邊行人安全。目前最新上市的電動車都安裝了該蜂鳴器。

航盛集團產品目前市場佔有率為25%,也就是每四台車中就有一台搭載了航盛集團研發的零部件,說其是行業的領軍企業一點也不為過。但同樣是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身上也肩負著更加艱巨的任務。目前隨著智慧化和新能源化給我們的啟發,汽車產業未來應該向著共用和開放共贏的方向發展,只有企業更開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為行業的事情不是一個人能幹的,要善於發現行業中其他企業的強項,發揮自身強項,聯合起來有所分工的打造更強的產品。比亞迪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之前汽車電子這塊都是自己在做,每一個零部件都是自己研發生產,最大利用化,賺所有產業的錢。但是專業分工做不到,因此產品向高品質發展受到了制約。比亞迪意識到了問題,改變了打法。走訪了長城也走訪了長安。內部結構也在重新調整,爭取讓企業更加開放。這足以證明,更佳開放的思維才能讓我們的企業快速發展。航盛也應該聯合行業內的朋友,實現強強聯手,互相協作創造更好產品,這樣才能把我們中國的汽車產業做的更強。

去年我們銷量達到了3%的增速,今年預測還將達到3%。但是繼續往後,汽車行業將進入低速平穩增長階段。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太看重整車銷量資料,但這麼多年發展過程中,零部件產業卻一直落後于整車發展。明明整車發展是需要零部件產業支援的,但為什麼整車發展迅速,零部件卻落後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當前,我們太沉醉於成績上,沉浸于整車的發展,沒有踏踏實實發展零部件產業。中國品牌汽車的前途和希望不僅僅局限于整車,零部件也將是品牌發展的重點。

最近股比放開事件非常火,現階段有些整車企業對該政策的實施還是有些擔憂。這就是因為我們過去的基礎打得不牢固。當初建立合資品牌時,股比不是我們國家設立的。是國外車企要求不控股的,因為我國當時汽車行業風險太大,控股將面臨這種風險。以一汽大眾為例,外方占比40%,但利潤遠遠超過我方,因為產品由大眾提供、零部件也由其提供,我們只佔有銷售權。銷售權也是人家不要的,因為銷售存在風險。賺錢了大家分,而賠了錢我方也要承擔。現在回頭看,汽車行業發展為外資付出了很多犧牲

航盛產品介紹 智慧網聯解決方案

回顧汽車工業簡單的發展歷史,從早期的機械時代到電器再到數位時代,現在的車聯網已經發展到大資料和智慧時代。在數位生活的時代下面,汽車面對的對象可能不再是以前的駕駛者,而是帶有一個數字生活的消費者,因此汽車要變得更智慧才能適應當今市場。

航盛產品經過25年的沉澱,從一個初創期為主的產品,走向了現在全系列產品。本次航盛為我們帶來的是一套車聯網3.0系統,新系統採用全新架構,性能更好。

該系統可以把移動設備類的體驗帶入我們的車內。該系統除了傳統的資訊娛樂功能以外,還具集成了智慧交互的助手、AI引擎和語音引擎等功能。360全景泊車、道路的偏移、盲區的監測、移動物體的識別等功能都可以在該系統上實現。

我們以航盛目前已經量產的產品為例,該產品可提供語音喚醒、智慧語音交互體驗。內部集成豐富的線上資源以及靈活的定制應用:車場可以定制語音辨識、導航、音樂、電臺、新聞、天氣、即時通訊社交、維修保養、道路救援等眾多功能。設備具有埠訪問限制,可保護車場和使用者資料的安全。

該產品目前已經搭載在啟辰品牌的車型上,我們可以看到,在系統內部安裝了啟辰汽車官方應用。

新能源領域佈局 可為車企提供電子控制器及電池管理系統

航盛不僅在軟體方面擁有重大成就,在軟硬體結合方面也有重要的突破。集團早在2010就組建新能源團隊,歷時兩年開發第一代產品,2015年開始批量應用。

研發電動產品,最重要的是安全,因此嚴格按照安全體系流程的開發,適應汽車工況複雜性。第二建立模組化,第三個是集成化,在減少成本的同時,高集成化還可以提高整車裝配的效率,進一步縮小成本。

航盛作為零部件企業,是在國內為數不多能夠具有同時開發三核心電控的廠家,因為有成熟平臺,所以和車廠在需求端開發時和功能規劃時,可以快速利用成熟的平臺和產品。

上圖就是航盛集團研發的整車控制器,該控制器可實用於當前市場中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新能源車。VCU為整車的核心住控制單元,通過採集駕駛員操作和整車各零部件系統狀態資訊,監控整車控制系統的狀態並判斷駕駛員意圖,從而做出合理、安全的指令和動作,控制整車驅動和保護。

上圖為牽引電機控制器,電機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接收整車控制器的指令,控制牽引電機,實現牽引驅動、駐破、主動放電和能量回收等功能。

上圖裝置是新能源車低速行人警示器,因為純電動車在低速行駛的過程中非常安靜,行人很難發現。蜂鳴器的作用是在低速時發出蜂鳴聲來警示行人。提高行車和車輛周邊行人安全。目前最新上市的電動車都安裝了該蜂鳴器。

航盛集團產品目前市場佔有率為25%,也就是每四台車中就有一台搭載了航盛集團研發的零部件,說其是行業的領軍企業一點也不為過。但同樣是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身上也肩負著更加艱巨的任務。目前隨著智慧化和新能源化給我們的啟發,汽車產業未來應該向著共用和開放共贏的方向發展,只有企業更開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因為行業的事情不是一個人能幹的,要善於發現行業中其他企業的強項,發揮自身強項,聯合起來有所分工的打造更強的產品。比亞迪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之前汽車電子這塊都是自己在做,每一個零部件都是自己研發生產,最大利用化,賺所有產業的錢。但是專業分工做不到,因此產品向高品質發展受到了制約。比亞迪意識到了問題,改變了打法。走訪了長城也走訪了長安。內部結構也在重新調整,爭取讓企業更加開放。這足以證明,更佳開放的思維才能讓我們的企業快速發展。航盛也應該聯合行業內的朋友,實現強強聯手,互相協作創造更好產品,這樣才能把我們中國的汽車產業做的更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