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季度寧德市12315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75萬元

甯德網消息記者從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獲悉, 今年第一季度, 全市12315投訴舉報資訊系統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38件, 已辦結382件,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75.12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 消費者投訴的, 既有“鄉村有約”理財產品這類新騙局, 也有“免費”送手機等老花招。

警惕“鄉村有約”理財產品

據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工作人員介紹, 第一季度共接到關於福建鄉村有約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來電諮詢、投訴、舉報件15件。

接到投訴舉報後, 工商部門認為其拉人頭、交入門費, 其行為涉嫌傳銷, 已移送公安部門處理。 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提醒,

金融理財目前管理部門責任不清, 也沒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 還處於監管盲區, 監管和維權難度大, 投資風險巨大, 消費者須提高警惕, 切莫上當受騙。

沒有“免費餐” 莫貪小便宜

還有一些諸如“免費”送手機、中獎抵扣買“金鑲玉”等老騙局, 同樣讓一些消費者上了當。 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通信運營商和手機銷售者“利益聯姻”, 經營者利用“免費”送手機的噱頭, 誘導不知情的消費者簽訂包含隱形消費的合同, 消費者使用“免費”的手機一段時間後, 才發現自己的話費莫名其妙地增多, 偏僻鄉村消費者及老人被“免費”居多。

比如, 寧德市一消費者投訴稱, 家裡老人至營業廳交話費時, 營業員未向老人說明情況就贈送手機,

並開通保底消費, 老人子女知道此事後, 致電工商部門投訴通訊部門違規操作, 要求停止保底。 經調解, 經營者退還多收保底收費160元並收回贈送手機。

該工作人員表示, “免費”送手機的經營行為具備合同章程, 在廣告宣傳合規、且告知消費者相關事宜等前提條件下, 此類行為並未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提醒消費者要提高自律和防範意識, 莫貪小便宜, 輕信商家承諾。

此外, 央視“3·15”晚會曝光的“金鑲玉”騙局, 在寧德市也有出現, 福安、周寧、古田、寧德等地均有商家被投訴。 如甯德市一消費者訴稱, 今年2月12日在某超市購物, 買單完超市門口有抽獎活動並抽中1000元獎券, 抽獎工作人員說可以去指定珠寶行買東西抵扣。

後消費者在指定珠寶行買了一個金鑲玉標價1399.9元, 抵扣1000元的中獎券, 實際花費399.9元。 消費者看到央視“3·15”晚會後, 認為與晚會上曝光的騙局一摸一樣, 隨後致電12315, 要求調處予以退款, 工商部門介入後, 商家均予以退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