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趙匡胤為什麼能杯酒釋兵權,因為他有一個超人的特徵

五代十國親兵作亂是困擾了中國很久的一個難題, 無論是藩鎮牙兵還是中央禁軍, 都是驕兵悍將, 兵變換主是家常便飯, 可以說親兵作亂是五代亂世的根源。

五代歷史上很多君主都試圖改革這一弊端, 但是卻沒有一個人能解決這個問題, 不僅沒有解決, 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被親兵反噬, 最終慘死。

我們都知道, 後來是宋太祖趙匡胤通過著名的“杯酒釋兵權”一舉改變了這種局面, 從北宋開始, 很少再有親兵作亂以下犯上的事情發生。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 為什麼從唐末到宋初上百年的難題被趙匡胤解決了,

真的僅僅是杯酒釋兵權這麼簡單嗎?這後面還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因素呢?趙匡胤有什麼過人之處?

唐末五代的親兵交橫跋扈以下犯上是出了名的, 那段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的兵變, 以沙陀系侍衛親軍, 魏博藩鎮牙兵為代表的親軍部隊,

在基層軍官的鼓動下就能廢掉節度使甚至皇帝, 作威作福, 無人可制, 時人稱“長安天子, 魏博牙兵”。

這種局面直到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才被徹底解決, 我們都知道, 趙匡胤是後周的殿前都點檢, 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 篡奪了後周, 建立了北宋。

這位依靠兵變上臺的職業軍人決心改變親兵作亂的歷史, 他召集軍隊骨幹將領們赴宴, 席間趙匡胤說“假如有一天你們的部下也要把黃袍披到你們身上怎麼辦呢?”此言一出, 眾將惶恐, 趙匡胤趁機奪了眾人兵權, 只是賜給他們榮華富貴。

然後, 趙匡胤對宋軍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在全國招募精兵, 凡是孔武高大, 英勇善戰的士卒全部送到首都編入中央禁軍, 地方從此再也沒有強大的軍隊威脅中央。

對於中央禁軍趙匡胤對他們嚴格管制, 將指揮權和調兵權分開, 實現了“兵不識將, 將不識兵”, 徹底剷除了基層將領煽動士卒兵變的根基。

另外, 趙匡胤又把禁軍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留守首都, 一部分分派各地, 兩批軍隊又相互輪換, 保證了內外制衡, 既不會有藩鎮尾大不掉, 也不會出現中央一爛釜底抽薪。

通過趙匡胤的改革, 從根本上革除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和親兵作亂的局面, 徹底實現了軍隊和王朝的穩定。

那麼, 趙匡胤為什們能一舉解決這些百年難題呢?

首先, 趙匡胤是職業軍人, 從基層軍官一直做到後周殿前都點檢, 對於軍隊和軍人的所有問題他都清清楚楚, 他經歷了郭威兵變和陳橋兵變, 對於這類問題認識的十分深刻, 這為他改革軍隊弊端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 趙匡胤軍中威望極高, 沒有將領敢反對他。 趙匡胤是從高平之戰中崛起的將軍, 一戰擊敗北漢契丹聯軍, 率領軍隊陣斬北漢名將張元徽, 後來又三征南唐,

北伐幽州, 趙匡胤的軍功使得同時代所有將領都要臣服於他。

第三, 趙匡胤武藝超群, 是當時天下第一武功高手, 沒有武人敢反抗他。 趙匡胤是軍人世家, 早年遍訪名師學習武藝, 他創立的太祖長拳和棍法直到現在都是一門絕學, 明代戚繼光練兵仍以宋太祖長拳訓練軍隊。 趙匡胤青年時是標準的江湖俠客, 從軍後又是軍中頭號猛將, 征戰中無數次斬將奪旗, 生擒敵將。 趙匡胤做皇帝後, 有一次召集全國的節度使打獵, 期間他將自己和所有將領的部下侍衛都支開, 然後他對眾將說“現在只有我們自己了, 你們如果認為我不配做這個皇帝, 你們就來殺了我, 我認栽, 然後你們來做皇帝。 但如果你們不敢殺我, 那麼以後必須老老實實聽我的話。 ”結果眾節度使無不五體投地,大氣也不敢出。

”結果眾節度使無不五體投地,大氣也不敢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