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她重用2小人 做2件大事 權力大過皇帝

(說歷史的女人——第159期)

人們常說, 人生之路雖然漫長, 成功之路雖然艱辛, 但是如果遇見那一兩個對的人, 你就很快能夠改變眼前的黴運。 接著再做幾件對的事, 那麼就會取得不俗的成績。 這個說法放在武則天身上, 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那麼這話怎麼說呢?我們且來看看武則天的成功之路。

武則天在14歲左右入宮, 被封為才人。 根據史料來看, 這個女孩不僅長得漂亮, 而且非常有心機, 但是她跟著第一任老公李世民過了12年, 卻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 她的心機在這位霸氣十足的老皇帝面前絲毫展不開, 而她的美貌也沒有為她贏得足夠多的臨幸時間, 以生個一兒半女。 所以, 在李世民去世後, 她就成了一個光棍寡婦, 一無所有, 只好被打發到感業寺去吃齋念經。

不過武則天這個女人的心機雖然沒有在李世民身上發揮出來, 卻在李世民的兒子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把奶油小生皇帝李治拿捏得服服帖帖。 一是讓李治冒著大不敬的風險把她從尼姑庵裡接回皇宮, 而且還一下就給封了一個二品的昭儀之銜。 二是還給李治生了兒子。

但是武則天並不滿足做一個二品的昭儀, 或許在她看來, 要做就要做老大, 做第一, 做第二是沒什麼意思的, 後宮如此, 以後在朝堂她也將如此。 但是她能從屬李世民的尼姑變成李治的皇妃, 這已經是極限, 已經是對當時倫理的挑戰了。 但是武則天不管那麼多, 她還繼續用女人的手段和心機慫恿李治繼續向天下人挑戰, 她要做皇后。 其實從這時候開始, 武則天就已經不再是那個和李治談情說愛的女人了, 她開始有了野心。 那麼武則天能從老二變成老大?能從後宮來到朝堂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她能, 不僅能, 而且還能的很出彩。 不過她想實現這個目的, 還要借助於或重用2個人, 以及還要幹2件事。 我們來看看這2個人都是誰, 以及這2件事又是什麼。

先說2個人, 這2個人, 一個是李義府, 一個是許敬宗。 李義府這個人屬於寒微階層, 他是憑著自己的才華上位的, 據說他很會通過寫文章來拍馬屁吹捧人, 所以或許因這個緣故, 他深受李治的欣賞。 當然這也不是說李治沒眼光, 但好聽話畢竟人人都愛聽, 不然歷代皇帝身邊都會有忠臣但也會有小人。 李治在做太子時, 這個李義府就是李治的跟班了。

許敬宗這個人跟李義府不同, 許敬宗在隋朝時還考過功名, 後來還參加過大名鼎鼎的瓦崗軍起義, 瓦崗軍老大李密欣賞許敬宗的才華, 讓他給自己做記室, 類似于秘書之類的工作。 李密兵敗後, 許敬宗和李密一起都投奔了李淵。 李世民很欣賞許敬宗的才學, 把他召入秦王府, 後來李世民做了皇帝後, 封許敬宗為著作郎、中書舍人等職,

參與了李世民時期的史書撰寫工作。 另外, 許敬宗這個人起草的詔書也讓李世民極其滿意。 李治登基後, 他的官職是禮部尚書, 正三品的部級幹部。 所以許敬宗這個人要比李義府更有才能, 而且經歷官場之事也更多, 比李義府更有城府, 或說更成熟。 因此, 許敬宗是第二個吃螃蟹的人。 為何?

因為武則天在從昭儀之位往皇后之位跨越的時候, 出現了相當大的阻力, 甚至可以說, 這種阻力基本上是極其難以對付的。 因為反對甚至阻攔李治封武則天為皇后的勢力, 全都是唐朝的開國元老, 比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 而且這兩個人, 還是李世民留給李治的托孤重臣, 身份、地位、影響力都是不容置疑的, 一個個都在李世民時期已經長成了大樹,動一動,就會影響一大片,所以李治幾乎都被這些元老們打敗了。這時候,李義府冒出來了。李義府冒出來的目的,是説明武昭儀。當然看似也在幫助李治。李義府冒出來大呼“廢王立武”是英明決策,因此李義府也讓李治和武則天看到希望和突破口。這說明什麼?說明朝中之人並非都是反對立武則天為後的。所以李義府立即就被升官。

而許敬宗則是敏銳看到這種微妙情況的第一個人,所以他在李義府之後,也立即表示了支持。但許敬宗的支持效果卻要大於李義府,因為許敬宗好歹是個部級官員,他的身份和影響力還是有的。所以,許敬宗的支持引發了更多的支持。這種朝中大形勢,最終促成了武則天被立為皇后。因此,李義府和許敬宗被武則天視為心腹之人,此後更是加以重用。

但是武則天做了皇后,她滿足了嗎?不,她沒有。那麼她要幹什麼?在當時,恐怕李治也不知道武則天心裡在想什麼,或者說她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武則天做了28年皇后,在這28年中,她可沒有閑著,但她可不是忙後宮那些破事,她忙的是天下事,不過卻沒人在乎。她主要做了2件很重要的大事:

第1件是泰山封禪。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封禪是一件非常隆重而高貴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只有成就卓著的帝王才有資格去泰山封禪。像李治這樣的連資格都沒有。為什麼呢?我們看看歷史上去泰山封禪的皇帝都是誰,第一位是秦始皇,第二位是漢武帝,第三位是光武帝。可以說,這些帝王個個都是有著豐功偉績的,李治有什麼?不過是個帝二代,還是撿漏得來的。可李治在武則天的慫恿之下,也很搞笑地來封禪了,不過更搞笑的是,歷來封禪都是皇帝封禪,後宮之人是不能參與的,但武則天有辦法,什麼辦法,不知道,女人的手段花樣太多,總之不知道她是如何說服李治的,反正她也來了,開創了皇后參與封禪的先河。

那麼武則天為什麼要來參加封禪呢?這可不是很多大臣認為的愛出風頭,在古代,男人總是瞧不上女人,是時代局限使然。武則天參加封禪是深謀遠慮的,她在為自己製造輿論,製造影響力。而實際上,效果也非常明顯。因為她的參與不僅是在向天下證明自己的影響力,還在向很多人拋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她武則天也是說了算的。參加封禪之後,越來越多的朝中勢力朝武則天這方面傾斜,再加上李治又多病,武則天的實際影響力也隨之不斷增強。

但是這還不夠,她要繼續努力才行,這就是一個女人在古代想幹一件大事的不容易。她幹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編書。編書有什麼用呢?呵呵,這也正是朝中大臣,甚至李治都不在乎的事情。所以武則天向李治申請的時候,李治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於是一天天過去,武則天組織的北門學士們編寫著《列女傳》等無聊的東西。這時候的北門學士也沒什麼地位,更沒什麼參加朝堂政治討論的權利。但這畢竟是暫時的,而編書這種破事也不過是表面的。直到一天,北門學士忽然出現在朝堂之上的時候,朝中大臣甚至李治才忽然意識到武則天在幹什麼。但這時候的武則天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很大的實權,李治基本處於被半架空的狀態。

結語:武則天雖為女子,但其天生的對政治的敏感度、認知度、運用能力,都遠遠超過了很多古代男性帝王,這也是她為什麼能夠在眾多男人把控的大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一個個都在李世民時期已經長成了大樹,動一動,就會影響一大片,所以李治幾乎都被這些元老們打敗了。這時候,李義府冒出來了。李義府冒出來的目的,是説明武昭儀。當然看似也在幫助李治。李義府冒出來大呼“廢王立武”是英明決策,因此李義府也讓李治和武則天看到希望和突破口。這說明什麼?說明朝中之人並非都是反對立武則天為後的。所以李義府立即就被升官。

而許敬宗則是敏銳看到這種微妙情況的第一個人,所以他在李義府之後,也立即表示了支持。但許敬宗的支持效果卻要大於李義府,因為許敬宗好歹是個部級官員,他的身份和影響力還是有的。所以,許敬宗的支持引發了更多的支持。這種朝中大形勢,最終促成了武則天被立為皇后。因此,李義府和許敬宗被武則天視為心腹之人,此後更是加以重用。

但是武則天做了皇后,她滿足了嗎?不,她沒有。那麼她要幹什麼?在當時,恐怕李治也不知道武則天心裡在想什麼,或者說她的野心到底有多大。武則天做了28年皇后,在這28年中,她可沒有閑著,但她可不是忙後宮那些破事,她忙的是天下事,不過卻沒人在乎。她主要做了2件很重要的大事:

第1件是泰山封禪。我們都知道,在古代,封禪是一件非常隆重而高貴的事情,甚至可以說只有成就卓著的帝王才有資格去泰山封禪。像李治這樣的連資格都沒有。為什麼呢?我們看看歷史上去泰山封禪的皇帝都是誰,第一位是秦始皇,第二位是漢武帝,第三位是光武帝。可以說,這些帝王個個都是有著豐功偉績的,李治有什麼?不過是個帝二代,還是撿漏得來的。可李治在武則天的慫恿之下,也很搞笑地來封禪了,不過更搞笑的是,歷來封禪都是皇帝封禪,後宮之人是不能參與的,但武則天有辦法,什麼辦法,不知道,女人的手段花樣太多,總之不知道她是如何說服李治的,反正她也來了,開創了皇后參與封禪的先河。

那麼武則天為什麼要來參加封禪呢?這可不是很多大臣認為的愛出風頭,在古代,男人總是瞧不上女人,是時代局限使然。武則天參加封禪是深謀遠慮的,她在為自己製造輿論,製造影響力。而實際上,效果也非常明顯。因為她的參與不僅是在向天下證明自己的影響力,還在向很多人拋出了一個信號,那就是她武則天也是說了算的。參加封禪之後,越來越多的朝中勢力朝武則天這方面傾斜,再加上李治又多病,武則天的實際影響力也隨之不斷增強。

但是這還不夠,她要繼續努力才行,這就是一個女人在古代想幹一件大事的不容易。她幹的另一件大事就是編書。編書有什麼用呢?呵呵,這也正是朝中大臣,甚至李治都不在乎的事情。所以武則天向李治申請的時候,李治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於是一天天過去,武則天組織的北門學士們編寫著《列女傳》等無聊的東西。這時候的北門學士也沒什麼地位,更沒什麼參加朝堂政治討論的權利。但這畢竟是暫時的,而編書這種破事也不過是表面的。直到一天,北門學士忽然出現在朝堂之上的時候,朝中大臣甚至李治才忽然意識到武則天在幹什麼。但這時候的武則天基本上已經掌握了很大的實權,李治基本處於被半架空的狀態。

結語:武則天雖為女子,但其天生的對政治的敏感度、認知度、運用能力,都遠遠超過了很多古代男性帝王,這也是她為什麼能夠在眾多男人把控的大唐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