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從成為管理者,我天天加班,員工卻一下班就走了!

每一個管理者並非生來就會管理。

在微信中搜索關注:【獵聘人才官】, 回復【流程圖】免費領取HRD吐血整理的超全人力資源工作流程圖!

都會有一個不斷調整、不斷成長的過程,

尤其在心理層面。

或許下面這些不良管理狀態, 你會似曾相識。 不妨讓我們從問題的源頭, 即人類心理上尋找肇因和解決方法。

一、忙到無暇顧及大局

“沒法按時完成工作, 下屬的電話和郵件如雪片般紛紛飛來, 應接不暇”

“老闆不斷地給我壓工作, 但下屬又不能很好地分擔”

“每天沒有停歇, 但一天下來好像也沒幹成幾件事”

管理者過度的忙碌, 反而會降低績效和生產力。 並會令你變得容易忘事和疲倦, 從而更容易做出糟糕的決策。

還會讓你早晨起床上班憂心重重, 滿腹焦慮而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而一名成功的管理者則會在“高產”和“瞎忙”之間踩出一條清晰的界限來。

首先, 忙並不是壞事。

忙, 說明你是一個活躍、高產、積極的人, 只要你不是為了忙而忙。

並且心理學研究證明, 人們忙起來的時候感覺會更好, 相對於無所事事, 人們更願意做點什麼。

其次, 找到問題根源。

忙碌的背後一定有原因。 先冷靜下來想一想問題出在哪:

“我太關注細節, 以至於無法看清大局?”

“我承擔了額外的工作, 因為我認為親自做的結果會更好, 或者教別人做無異於浪費時間?”

“我不願意把工作分配給下屬, 是因為我希望他們喜歡我, 尊重我?”

最後, 通過行動改變自己。

關注細節是必要的, 但決不能成為一個管理者的常態。

管理者最該關注的不是單一的任務或某一細節的問題, 而是統籌全域, 縱觀八路。

並且一個過度關注細節的管理者會變得不容易相信下屬,

而親力親為直至惡性循環。

同樣, 帶教和下屬工作任務的合理分配和安排是作為管理者最基礎的能力。 可能短期內你需要為此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也會打亂你個人的工作計畫和步驟, 甚至讓下屬倍感壓力。

但若沒有這樣的意識和行動, 管理者個人會因為陷入事務性工作和細節中, 而得不到管理能力的提升, 從而失去對大局的預測和判斷。

二、超載的大腦

首先, 確認自己的大腦是否處於超飽和狀態。

“是不是比以前更容易發脾氣?”

“是不是經常顯得焦慮和比平常更缺乏耐心?”

“更容易忘事, 且一遍又一遍重複做著毫無意義的事情?”

這些症狀表明, 你在逼迫大腦同時處理太多事情,

而且你的做事效率基本上肯定會降低。

其次, 打破固有的認知。

很多人會覺得我精力充沛, 我思考能力迅速, 行動力超強, 可以同時做好多件事情。

但據心理學研究證明, 高效能的多重任務處理能力就像真正的過目不忘能力一樣罕見。

以為自己能夠同時完成好幾件事情的人, 實際上每件事做得都不如專心致志時那樣好。

因為人的大腦真的沒辦法同時專注於一件(極少情況下是兩件)以上的認知工作。

心理學中有一個“意識-勝任力”模型。

即人的一些意識的無察覺或錯誤意識會讓自己陷入一種慣性思維, 以為自己的狀態是沒有問題的, 是可以勝任的。

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你需要密切關注自己的工作量, 及時察覺和反思,

提高並保持自我的覺知。

最後, 做好目標任務的管理。

最簡便的方式之一, 是做任務清單。

這是很多超級忙碌的人最酷愛的任務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

包括我自己, 每天在工作開始之前, 一定都會列好今天工作的任務清單。 一是讓大腦騰出空間;二是更有條理, 事情需要一件件來完成;三是每次完成一件就會打鉤一次, 看著全部打鉤完的任務清單, 會有滿滿地充實和成就感。

三、傲到看不見問題

能當上領導嘛, 都會有超強的自信和骨子裡的傲氣。

不能在下屬面前丟臉, 不能在下屬面前顯得自己沒能力處理某些問題, 不能覺得自己的觀點或決策是錯誤的。

認為自己的想法最好, 不肯採納他人的建議, 死抓住一個想法不放, 且過於依賴從前的成功經驗,不肯考慮不同的模式、選擇或方案。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看待有悖於自己觀點的思想、假說或者信念的時候,總是高標準、嚴要求的。會主動尋找支援自己看法或信念的資訊,重視那些確認性的資訊,同時也讓我們不去注意那些有悖於我們觀點的資訊,或是把它們的說服力打個折扣。

這是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

它會顯著的影響我們的生活,能慫恿消費者買下既不想買也不需要的東西,同樣也會令管理者們無法看到議題的各個方面,阻礙他們從一切可能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冷靜而客觀地評估局勢,從而有可能做出不明智甚至糟糕的決策。

管理者若能放下姿態,認真傾聽下屬的觀點,即便他的看法與你的完全相悖,但願意深入思考不同的觀點,並且接受它,並不會傷及自尊或破壞他人對你的尊敬,反而能為你建立起一段更加牢固和富有成效的人際關係。

不落入“傲到看不見問題”,就請謹記住這條規則:人有兩隻耳朵,但只有一張嘴,所以請多聽,少說。

四、怕到不敢犯錯

沒有人會不犯錯,管理者同樣如此。管理者害怕或擔心犯錯,是因為他身上的擔子更重,影響和責任更大。

但一個懼怕某種特定風險的領導者會因為過度害怕犯錯而管的太細,或是不斷懷疑自己的團隊,從而不但會傷害自己,還會影響團隊中所有人的進度,妨礙大家順利完成工作。

而這種過於關注細節,怕到不敢犯錯的心理,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效能感”不足。

“自我效能”指的是一個人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某個特定的成果。

相當確信自己有能力的人,會把艱難的任務視作有待攻克的挑戰,而不是避開的威脅。

一個人的能力、態度和認知技能構成了他的自我體系,而這個體系決定了此人在特定環境下如何感知和反應。

你就像一台發動機,而自我效能就是燃料。

好的管理者自我效能感會非常強。

敢於做出承諾,也能在受挫後迅速恢復正常狀態,面對挫折和成就,都能展現出高度的責任心。

敢於冒險,和嘗試新穎的做事方法,對自己的決策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感到自信。

而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呢。

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個:

--親身經歷

人總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印象深刻,尤其是重大的事件。

同樣,管理者如果之前有過成功完成困難任務或挑戰的經歷,在面臨下一次任務和挑戰的時候,會更從容和自信。

同樣,如果過往完成的任務總是不那麼順利,或大多決策並不正確的時候,這種自我效能感則會降低,也就容易失去自信。

提高效能感需要我們從易到難,不斷沉澱自己,直至積累更多的成功經驗。

--間接體驗

間接體驗,就是看見過別人在類似情況下做成功了。

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我就看見他用這種方法做對了,我相信我也可以這樣操作成功”。

當他可以仔細的回顧這樣的間接體驗,單是這種行為就可以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這就是我們經常說想要變得優秀,就是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因為可以獲得對我們有益的間接體驗。

--言語上的鼓勵

每一個人都害怕失敗,我們需要鼓勵,管理者也不例外。

鼓勵可以讓我們更相信自己,心態更積極,更願意參與或嘗試。

為了提升自我效能感,除了多鼓勵別人,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讚賞,同樣不要忘記,自己也可以鼓勵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

--情緒與身體狀態

人的情緒和身體狀態對工作成效的影響也非常關鍵。

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狀態,當出現一些不良信號或徵兆的時候,我們需要機警地意識到。

不要過於擔憂自己做的不好,不要過於害怕失敗,不要過度糾結、質疑;多鍛煉身體,學會適時的解壓和調整情緒,自我效能才能提升。

好,最後總結一下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是以上狀態的反面:

第一,不要忙到無暇顧及大局;

第二,不要讓自己的大腦超載;

第三,不要自傲的看不見問題;

第四,不要怕到不敢犯錯。

▌ 版權聲明

作 者:黃蘭蘭,國家人力資源管理師及企業培訓師師,十多年人力資源從業經驗;在多家人力資源專業網站發表原創文章。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獵聘人才官保留文章之所有權利。

且過於依賴從前的成功經驗,不肯考慮不同的模式、選擇或方案。

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看待有悖於自己觀點的思想、假說或者信念的時候,總是高標準、嚴要求的。會主動尋找支援自己看法或信念的資訊,重視那些確認性的資訊,同時也讓我們不去注意那些有悖於我們觀點的資訊,或是把它們的說服力打個折扣。

這是心理學中的“確認偏誤”。

它會顯著的影響我們的生活,能慫恿消費者買下既不想買也不需要的東西,同樣也會令管理者們無法看到議題的各個方面,阻礙他們從一切可能的角度看問題,不能冷靜而客觀地評估局勢,從而有可能做出不明智甚至糟糕的決策。

管理者若能放下姿態,認真傾聽下屬的觀點,即便他的看法與你的完全相悖,但願意深入思考不同的觀點,並且接受它,並不會傷及自尊或破壞他人對你的尊敬,反而能為你建立起一段更加牢固和富有成效的人際關係。

不落入“傲到看不見問題”,就請謹記住這條規則:人有兩隻耳朵,但只有一張嘴,所以請多聽,少說。

四、怕到不敢犯錯

沒有人會不犯錯,管理者同樣如此。管理者害怕或擔心犯錯,是因為他身上的擔子更重,影響和責任更大。

但一個懼怕某種特定風險的領導者會因為過度害怕犯錯而管的太細,或是不斷懷疑自己的團隊,從而不但會傷害自己,還會影響團隊中所有人的進度,妨礙大家順利完成工作。

而這種過於關注細節,怕到不敢犯錯的心理,心理學家稱之為“自我效能感”不足。

“自我效能”指的是一個人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某個特定的成果。

相當確信自己有能力的人,會把艱難的任務視作有待攻克的挑戰,而不是避開的威脅。

一個人的能力、態度和認知技能構成了他的自我體系,而這個體系決定了此人在特定環境下如何感知和反應。

你就像一台發動機,而自我效能就是燃料。

好的管理者自我效能感會非常強。

敢於做出承諾,也能在受挫後迅速恢復正常狀態,面對挫折和成就,都能展現出高度的責任心。

敢於冒險,和嘗試新穎的做事方法,對自己的決策和批判性思考能力感到自信。

而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呢。

影響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四個:

--親身經歷

人總是對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印象深刻,尤其是重大的事件。

同樣,管理者如果之前有過成功完成困難任務或挑戰的經歷,在面臨下一次任務和挑戰的時候,會更從容和自信。

同樣,如果過往完成的任務總是不那麼順利,或大多決策並不正確的時候,這種自我效能感則會降低,也就容易失去自信。

提高效能感需要我們從易到難,不斷沉澱自己,直至積累更多的成功經驗。

--間接體驗

間接體驗,就是看見過別人在類似情況下做成功了。

就像我們經常聽到的“我就看見他用這種方法做對了,我相信我也可以這樣操作成功”。

當他可以仔細的回顧這樣的間接體驗,單是這種行為就可以提升他的自我效能感。這就是我們經常說想要變得優秀,就是多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因為可以獲得對我們有益的間接體驗。

--言語上的鼓勵

每一個人都害怕失敗,我們需要鼓勵,管理者也不例外。

鼓勵可以讓我們更相信自己,心態更積極,更願意參與或嘗試。

為了提升自我效能感,除了多鼓勵別人,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和讚賞,同樣不要忘記,自己也可以鼓勵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

--情緒與身體狀態

人的情緒和身體狀態對工作成效的影響也非常關鍵。

學會觀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狀態,當出現一些不良信號或徵兆的時候,我們需要機警地意識到。

不要過於擔憂自己做的不好,不要過於害怕失敗,不要過度糾結、質疑;多鍛煉身體,學會適時的解壓和調整情緒,自我效能才能提升。

好,最後總結一下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是以上狀態的反面:

第一,不要忙到無暇顧及大局;

第二,不要讓自己的大腦超載;

第三,不要自傲的看不見問題;

第四,不要怕到不敢犯錯。

▌ 版權聲明

作 者:黃蘭蘭,國家人力資源管理師及企業培訓師師,十多年人力資源從業經驗;在多家人力資源專業網站發表原創文章。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獵聘人才官保留文章之所有權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