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西道地藥材的未來在哪?

江西地處中國東南部, 東鄰浙江省、福建省, 南連廣東省, 西接湖南省, 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長江。 江西省地形地貌以紅土丘陵為主, 比較適合發展山地農業經濟, 是個不折不扣的農業大省, 同時也是古代藥材加工集散地之一, 以“樟幫”和“南城幫”最為出名, 全省藥材經濟氛圍濃厚。

江西的藥材眾多, 分佈有車前子、枳殼、枳實、梔子、海金沙、粉防己、吳茱萸、夏天無、金櫻子等藥材, 其中車前子、梔子、吳茱萸、枳殼被稱為江西的四大道地藥材, 至今已有多年種植歷史, 品質也深受業界認同。 但正是這江西四大道地藥材,

讓當地種植戶是悲喜交加, 這其中究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我將一一介紹。

一、擴種的吳茱萸

說起吳茱萸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2016年開始進入上升通道, 2017年更是達到了500元/kg的歷史高價, 一舉成為了商戶茶餘飯後的話題, 也成為了這兩年藥材市場上閃耀的明珠, 然而很多人都只看到了現在吳茱萸的高價, 卻忘記了吳茱萸低價時的悲狀。

如今吳茱萸不僅是成品受到熱捧, 就連吳茱萸苗現在也是供不應求, 產地種植戶的追漲現象依然很嚴重, 看到吳茱萸的高價紛紛開始買苗種植吳茱萸, 不少種植戶甚至親自到產地預定苗子, 都不一定買的到, 苗子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吳茱萸苗也從3塊多錢一株漲到7塊多一株,

好的嫁接苗年前高峰期甚至賣到了10多塊錢一株, 這些苗子大多賣給了廣西和湖南的種植戶, 現在廣西吳茱萸的種植規模已經接近江西吳茱萸的規模, 目前還在處於增長中, 未來可能會成為全國吳茱萸種植規模最大的產區。

圖1:基地裡的吳茱萸苗

吳茱萸這種火爆程度放在2010年簡直是無法想像, 當時吳茱萸19-20元/kg, 種植戶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包地種植的大戶嚴重虧本, 不少人紛紛砍伐吳茱萸改種枳殼和黃梔子等藥材, 有的甚至將基地低價轉讓, 有的直接任其荒廢, 這就為2016-2017年的高價打下了基礎, 今年的高價讓不少吳茱萸種植戶喜笑顏開, 但按照目前吳茱萸的發展情況來看, 再過幾年吳茱萸恐將回歸到2010年的爛市景象, 主要原因有這幾點:

1、苗子大賣的背後, 是各個副產區的急劇擴張, 廣西、湖南等地目前種植面積已經接近江西產區, 再加上廣東等零星產區, 吳茱萸種植規模已經足足擴大了幾倍。

2、吳茱萸本來就是個小品種, 年使用量在800-1000噸, 而吳茱萸此次的高價,

並非全部都是供應不足引起的, 這當中不乏人為因素, 後期行情不容樂觀。

3、受政策影響, 不少地區開展精准扶貧專案, 藥材種植成扶貧專案, 吳茱萸種植面積還將擴大。

吳茱萸種植面積大大擴增以是事實, 謹防吳茱萸後市爛市!!!

二、低迷的車前子

江西車前子又稱為鳳眼車前, 以泰和縣和新幹縣所產最為道地, 是江西四大道地藥材之一, 其無論品種還是含量都要比其他產區的高, 因此備受各大藥廠青睞。

江西省種植車前子已經有很多年歷史, 產區基本家家戶戶都會種車前子, 在2014-2015年車前子40元/kg高價時, 車前子種植面積更是成倍增長, 產地湧現出了很多包地大戶, 整個江西省種植面積達到空前的4萬畝左右。 但由於車前子的週期較短,

大面積的擴種導致了2015年產新時貨源大量上市, 市場行情轟然崩塌, 車前子行情一度從40元下滑到了16元。 車前子需要投入大量人工, 行情如此低迷, 讓種植戶虧損嚴重, 不少人紛紛棄種, 產區種植面積在以每年20%的幅度減少, 2016年行情再次下滑, 更是讓種植戶看不到曙光, 有的產區減種幅度達到了50%, 產地種植積極性非常消極, 如果2018年車前子行情持續低迷, 種植面積還會持續減少。

2017年車前子產區大幅減種消息還是給市場帶來了一定波動,不少客商紛紛視低價入手,拉動了行情小幅上升,目前車前子即將迎來產新,但由於市場庫存巨大,產地仍有不少存貨,所以在無資本介入的情況下,車前子今年行情不會太大波動,按目前情況來看,未來行情傾向於小幅上漲,大幅上漲還需要外力因素參與才能實現。投資需謹慎!

三、即將爛市的枳殼

江西枳殼以聞名全國的菊花型商洲枳殼最為出名,產於新幹三湖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貌特點以及豐沛的水資源孕育了江西枳殼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良道地藥材品種,其外觀表現出皮青肉厚、色白質堅、芳香純正、果肉翻肚如口盆、果瓤橫切似菊花的特點,優質的品質和高含量,讓其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

枳殼行情自2014年後便開始進入上升通道,行情多年來一直以44-45元左右的價格平穩運行,相比其他藥材波動不斷的行情,枳殼多年來的平穩行情,讓種植戶更願意選擇種植枳殼樹,有的村鎮更是免費提供枳殼苗,讓村民大量種植枳殼樹,增加農戶致富管道。在這種背景下,江西枳殼種植面積正在大幅增加,2017年行情開始出現下滑,但是這並沒有減少種植戶種植枳殼的熱情,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

據統計從2014年-現在,江西枳殼面積已經足足增加了上萬畝,這個面積現在還在不斷的增加中,上千畝的枳殼基地也在不斷湧現,這種瘋狂式的增長讓枳殼苗也變得熾手可熱,江西地區的枳殼苗這幾年就出售了上百萬株,主要銷往江西各個地區以及湖南廣西等地,當3年後這些苗都結果時,到時候的枳殼行情可想而知。

圖:江西某個1800畝枳殼基地

圖:江西某個3000畝枳殼基地

在枳殼這麼瘋狂的增長下,依然還有不少人加入種植枳殼的行列,這究竟是為何?

1、補貼高。在某些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江西枳殼的補貼高達1000元一畝,並會提供大型基地的基礎建設,這一利好讓不少大型企業紛紛介入枳殼基地種植模組。

2、行情近幾年平穩。枳殼的行情平穩,而且價格處在高價位,相對於江西其他藥材,枳殼種植戶種植效益比較高,種植面積在逐漸增加。

3、管理粗放,收益年限長。枳殼樹管理相對於吳茱萸來說,要粗放的多,枳殼樹結果量隨著樹齡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當管理的好的情況下,一棵枳殼樹可採收幾十年之久,同時枳殼種植間隙比較大,可套種其他一年生藥材,增加收入。

市面上的枳殼魚目混雜,不僅有江西枳殼,還有湖南枳殼、重慶枳殼、浙江代代果等品種,這些產區未來也會對枳殼行情造成很大衝擊,所以種植枳殼需謹慎考慮。

目前枳殼種植面積已經大幅度增加,謹防枳殼後市爛市!!!

更多枳殼資訊,請關注康美中藥網。

四、荒廢的梔子

梔子是藥食兩用大宗藥材,分野生與家種,目前市場流通的主要以家種為主,占總需求量的80%,年用量在1萬噸左右。江西梔子為道地藥材,又稱黃梔子、燈籠梔子,品質最佳,基本用於藥廠提取,目前江西梔子主要分佈在樟樹、九江、撫州等地。

梔子這幾年經歷了暴雨、冰凍、減產、人為砍伐等災害,這些災害使得梔子的行情每年忽高忽低猶如過山車一般,市場關注度非常高,2016年的減產更是吸引了不少商家紛紛介入,然而好景不長,梔子在2017年就遭遇了斷崖式暴跌,江西梔子從最高的32元/kg跌倒了17元/kg,產地產新前更是跌倒了13元/kg,這波跌價讓不少商家措手不及,2017年產地加工戶還有市場商家虧本的占大多數。

低迷的行情讓不少豐城和金溪的梔子加工戶紛紛選擇加工市場流通較快的福建梔子,在當下兩票制的醫藥環境下,不少藥企為了降低採購成本紛紛採購含量達標的福建梔子,這無疑讓江西梔子雪上加霜。原本的市場行情低迷已經讓江西種植戶基本沒有什麼利潤,現在再加上福建梔子的低價衝擊,江西梔子的效益是每況日下,不少梔子種植大戶和基地苦不堪言,紛紛放棄梔子管理,甚至砍伐梔子樹,從新種植效益更高的藥材。

圖:已經被砍伐的梔子

圖:已經荒廢的2000畝梔子基地

福建梔子正在逐步替代江西梔子,江西梔子的市場份額在逐步減小,如果行情持續低迷,那江西梔子迎來的就只有被砍伐的命運。目前現有江西梔子樹大多是5-10年樹齡的老樹,要是繼續按照現在的形勢發展下去,未來江西梔子有可能會被產量高、流通快的福建梔子取代,並逐步退出主產區行列。

江西梔子的發展值得每一個中藥人深思,同時也警惕枳殼成為下一個梔子!!

在追求藥材道地性的今天,卻發現道地藥材離我們越來越遠,這當中有經濟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曾經名聲在外的江西四大道地藥材,現在卻淪落到這般困境,這當中的過往值得深思!!

江西道地藥材的未來在哪?

PS:點擊下列的“瞭解更多”,即可進入康美中藥網官網,查詢中藥材價格漲跌、行情趨勢、市場分析等。如果您對以上文章觀點有疑問,歡迎留言。

2017年車前子產區大幅減種消息還是給市場帶來了一定波動,不少客商紛紛視低價入手,拉動了行情小幅上升,目前車前子即將迎來產新,但由於市場庫存巨大,產地仍有不少存貨,所以在無資本介入的情況下,車前子今年行情不會太大波動,按目前情況來看,未來行情傾向於小幅上漲,大幅上漲還需要外力因素參與才能實現。投資需謹慎!

三、即將爛市的枳殼

江西枳殼以聞名全國的菊花型商洲枳殼最為出名,產於新幹三湖鎮,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貌特點以及豐沛的水資源孕育了江西枳殼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良道地藥材品種,其外觀表現出皮青肉厚、色白質堅、芳香純正、果肉翻肚如口盆、果瓤橫切似菊花的特點,優質的品質和高含量,讓其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盛譽。

枳殼行情自2014年後便開始進入上升通道,行情多年來一直以44-45元左右的價格平穩運行,相比其他藥材波動不斷的行情,枳殼多年來的平穩行情,讓種植戶更願意選擇種植枳殼樹,有的村鎮更是免費提供枳殼苗,讓村民大量種植枳殼樹,增加農戶致富管道。在這種背景下,江西枳殼種植面積正在大幅增加,2017年行情開始出現下滑,但是這並沒有減少種植戶種植枳殼的熱情,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

據統計從2014年-現在,江西枳殼面積已經足足增加了上萬畝,這個面積現在還在不斷的增加中,上千畝的枳殼基地也在不斷湧現,這種瘋狂式的增長讓枳殼苗也變得熾手可熱,江西地區的枳殼苗這幾年就出售了上百萬株,主要銷往江西各個地區以及湖南廣西等地,當3年後這些苗都結果時,到時候的枳殼行情可想而知。

圖:江西某個1800畝枳殼基地

圖:江西某個3000畝枳殼基地

在枳殼這麼瘋狂的增長下,依然還有不少人加入種植枳殼的行列,這究竟是為何?

1、補貼高。在某些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江西枳殼的補貼高達1000元一畝,並會提供大型基地的基礎建設,這一利好讓不少大型企業紛紛介入枳殼基地種植模組。

2、行情近幾年平穩。枳殼的行情平穩,而且價格處在高價位,相對於江西其他藥材,枳殼種植戶種植效益比較高,種植面積在逐漸增加。

3、管理粗放,收益年限長。枳殼樹管理相對於吳茱萸來說,要粗放的多,枳殼樹結果量隨著樹齡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當管理的好的情況下,一棵枳殼樹可採收幾十年之久,同時枳殼種植間隙比較大,可套種其他一年生藥材,增加收入。

市面上的枳殼魚目混雜,不僅有江西枳殼,還有湖南枳殼、重慶枳殼、浙江代代果等品種,這些產區未來也會對枳殼行情造成很大衝擊,所以種植枳殼需謹慎考慮。

目前枳殼種植面積已經大幅度增加,謹防枳殼後市爛市!!!

更多枳殼資訊,請關注康美中藥網。

四、荒廢的梔子

梔子是藥食兩用大宗藥材,分野生與家種,目前市場流通的主要以家種為主,占總需求量的80%,年用量在1萬噸左右。江西梔子為道地藥材,又稱黃梔子、燈籠梔子,品質最佳,基本用於藥廠提取,目前江西梔子主要分佈在樟樹、九江、撫州等地。

梔子這幾年經歷了暴雨、冰凍、減產、人為砍伐等災害,這些災害使得梔子的行情每年忽高忽低猶如過山車一般,市場關注度非常高,2016年的減產更是吸引了不少商家紛紛介入,然而好景不長,梔子在2017年就遭遇了斷崖式暴跌,江西梔子從最高的32元/kg跌倒了17元/kg,產地產新前更是跌倒了13元/kg,這波跌價讓不少商家措手不及,2017年產地加工戶還有市場商家虧本的占大多數。

低迷的行情讓不少豐城和金溪的梔子加工戶紛紛選擇加工市場流通較快的福建梔子,在當下兩票制的醫藥環境下,不少藥企為了降低採購成本紛紛採購含量達標的福建梔子,這無疑讓江西梔子雪上加霜。原本的市場行情低迷已經讓江西種植戶基本沒有什麼利潤,現在再加上福建梔子的低價衝擊,江西梔子的效益是每況日下,不少梔子種植大戶和基地苦不堪言,紛紛放棄梔子管理,甚至砍伐梔子樹,從新種植效益更高的藥材。

圖:已經被砍伐的梔子

圖:已經荒廢的2000畝梔子基地

福建梔子正在逐步替代江西梔子,江西梔子的市場份額在逐步減小,如果行情持續低迷,那江西梔子迎來的就只有被砍伐的命運。目前現有江西梔子樹大多是5-10年樹齡的老樹,要是繼續按照現在的形勢發展下去,未來江西梔子有可能會被產量高、流通快的福建梔子取代,並逐步退出主產區行列。

江西梔子的發展值得每一個中藥人深思,同時也警惕枳殼成為下一個梔子!!

在追求藥材道地性的今天,卻發現道地藥材離我們越來越遠,這當中有經濟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曾經名聲在外的江西四大道地藥材,現在卻淪落到這般困境,這當中的過往值得深思!!

江西道地藥材的未來在哪?

PS:點擊下列的“瞭解更多”,即可進入康美中藥網官網,查詢中藥材價格漲跌、行情趨勢、市場分析等。如果您對以上文章觀點有疑問,歡迎留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