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會不會早已經死亡?打開棺材,真相浮出水面

提起萬曆皇帝, 人們最感興趣的是它身上的兩個重要標籤:陵墓被發掘和長達28年不上朝。 眾所周知, 萬曆皇帝定陵是首個被主動考古發掘的帝王陵。

人們在發掘出大量珍貴文物同時, 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至於萬曆皇帝28年不上朝, 曾引起了一個爭論, 這個爭論出自一個問題:萬曆皇帝會不會早已去世, 28年不上朝只是掩人耳目?這個問題看似有一定的可能, 實則是無稽之談。

萬曆皇帝即位時, 剛滿10歲, 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朝政。 在張居正的輔助下, 尤其是一系列的有效改革措施, 讓明朝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 尤其是“萬曆三大征”更是被後人屢屢提及。

萬曆皇帝是從何時不上朝呢?史書記載, 從萬曆十四年開始, 萬曆皇帝就斷斷續續不上朝, 到了萬曆十六年後, 朝堂連萬曆皇帝的影子都看不到。 如果說從這時起, 萬曆皇帝就去世了, 顯然是站不住腳。

最起碼每年的祭天大典皇帝是必須要出面的, 退一步說, 如果萬曆皇帝真的早早去世了, 那麼朝堂文武大臣的爭權奪利勢必鬧得腥風血雨。 因此 , 萬曆皇帝不是去世了, 而是真的28年不上朝。

這裡要注意, 萬曆不上朝並不是說他不見大臣, 要不然怎麼會有“萬曆三大征”。

萬曆皇帝不上朝, 在他看來是對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 萬曆皇帝認為, 我是皇帝我說了算, 可文官集團的卻處處阻攔皇帝。

正如黃仁宇在名著《萬曆十五年》結尾處說的那樣, “1587年, 是為萬曆15年, 歲次丁亥, 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

無事可記, 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 ”

另一個原因是萬曆皇帝患有腿疾, 他的遺詔有這樣一句話, “比緣多病靜攝有年, 郊廟弗躬, 朝講希禦, 封章多滯。 ”面對文為大臣們的指責, 萬曆皇帝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解釋, “腰痛腳軟, 行立不便。 足心疼痛、步履艱難。 ”

然而, 萬曆皇帝再多的解釋, 也是枉然。 直到1956年, 當考古人員打開萬曆皇帝的棺材後, 人們才恍然大悟, “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 還是屍骨復原後, 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 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

參考資料:《萬曆十五年》、《詔對錄》、《明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