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節點資本王明遠:區塊鏈為什麼能改變世界|清華x

啦啦啦, 本週四由清華x-lab及校研團委創新創業中心聯合打造的面向清華大學全體學生、教師、校友的“區塊鏈”系列公開課程第二節課正式開始,

這一講的嘉賓是來自Node Capital的王明遠老師。 大資料文摘為不能來到現場的同學們帶來了講座實錄, 請大家來先睹為快吧!

區塊鏈投資現狀

大家好, 很高興能給還在讀書的朋友們來分享一個話題, 關於我對區塊鏈的一些看法——為什麼區塊鏈能改變世界。

現在是萬物復蘇的季節, 比較適合多出來走動走動, 今天特別希望跟大家交流分享區塊鏈的知識、原理、和應用, 來一塊兒來感受區塊鏈。

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叫王明遠, 來自Node Capital, 目前作為合夥人, 專注在數位資產管理的應用開發領域。

最早的時候我是在同濟大學念的建築工程, 後面去了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管理和電腦。 畢業第一份工作是在騰訊手機QQ遊戲中心做產品經理, 接著來到了北京, 加入了華興資本, 之後創業一年, 做了一家企業服務的SaaS公司, 一年之後加盟了中國第一家大資料征信公司閃銀做消費金融的業務, 去年下半年的時候, 因為感受到了區塊鏈的大潮, 所以加盟了Node Capital。

從我的經歷大家可以看得出來的, 一路都是挺折騰的。 我最喜歡的一首歌曲就是加勒比海盜裡的, 有一個叫Why join the navy if you can be a pirate, 如果你能成為海盜, 為什麼要加入海軍。 基於這樣的熱情和想法, 我加入了Node Capital。

下面我講講區塊鏈的投資現狀。

從整個宏觀來說, 區塊鏈行業目前是非常的火熱,

我相信大家即便在學校裡也能有所體會。 尤其是在虛擬貨幣、底層技術研發和金融的領域發展非常迅猛, 2016年整個一年的區塊鏈項目是2.7萬個, 2017年上半年已經有2.5萬個, 下半年至少在3-4萬個, 目前已經發行Token的專案裡, 2017年全球合計1286個, 中國是占4.6%, 排全球第三, 這裡的資料可能不太準確, 因為有非常多的項目是中國人主導的,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到了海外, 比如在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去做區塊鏈的項目。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講, 區塊鏈行業目前呈現爆發式的增長, 2017年區塊鏈專項基金有124個, 並且這個數字目前還在迅速的增長, 非常多的傳統VC, 他們也非常希望能夠進入區塊鏈的投資領域, 去設立自己的數字貨幣基金。

目前來說2018年整個資本市場中,

區塊鏈項目所占所有的專案比例大約有40%, 2017年整個投資額超過400億元, 也就是最近幾年, 開始呈現指數級的增長。 包括投資數量、投資金額增速都超過了100%, 2016年有大概3倍的增長率。 整個行業是高速發展的, 尤其是數位資產表現非常突出, 2017年整個數字資產總市值上升到6304億元, 單日交易額達到556億, 這個是和納斯達克單位日的交易量是相當的。 2017年相對2016年漲了96倍, 2017年數字資產收益率提升707%。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剛才從宏觀層面給大家做了一個普及, 回到今天的主題,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大家已經上了一次課了, 對區塊鏈或多或少有一些基本的瞭解。 從去年下半年一直到今年, 它一直都是非常火熱的一個話題。

當你跟身邊朋友去討論區塊鏈的時候,三三兩兩站在一塊兒就會出現兩個人聊的非常嗨,旁邊一個人完全的一臉迷糊的狀態,你們到底在說什麼,雖然還是聽不懂,還是要表面說你講的非常有道理,區塊鏈是人類的未來,是革命性的顛覆。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是歷史不可篡改的資料庫。為了實現這樣一個目的,採用了三個方法,第一個叫做Decentralization,有人翻譯叫去中心化,最近有不同的解釋,理解為叫分散化會更好一些,大家一起來維護這個資料庫,以前的話是單個節點維護資料庫,比如大公司像騰訊、阿裡他們都有自己的伺服器的群。但是如果這個節點出現問題沒有辦法找到替代性的節點,會給整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不可篡改的資料庫有三條,第一個是去中心化。第二個是Motivatoin(激勵機制),比特幣包括很多區塊鏈的項目,通過POW、POS的共識機制激勵人們完成記帳的動作。第三個是Consensus(共識機制),從一開始約定了一定的規則和協定,大家都願意遵照這個規則去劃定合理以及不合理的界線。這個是從定性的角度給區塊鏈嘗試下一個定義,但是我們需要有更深入的一個理解,去穿透區塊鏈的本質。

電驢大家應該都用過,非常著名的一個網上的下載工具。從電驢上面下載的檔,它不是從中心化的伺服器下載的,更多的是通過點對點,網路有非常多的節點,大家都可以從自己附近的節點去下載想要的東西。還比如快播就是非常典型的P2P的下載工具,所有的檔並不是存在快播的伺服器上面,是從附近的節點進行下載。區塊鏈也是這樣P2P的網路,比如比特幣也是類似P2P網路,大家把所有的交易資訊,包括歷史的帳本存在分散式各種各樣的節點上面,可以從任何全節點下載所有的資料。即便有單個節點退出,或者說崩潰了,也不會影響整個網路,整個生態的健全。

區塊鏈在傳統的P2P網路上更進了一步,把交易資訊組成區塊,一個一個首尾的相連。原始的P2P網路,例如電驢、快播可以傳遞的東西是資訊,比如可以傳遞一個檔,或者說是一個視頻。但是區塊鏈的網路可以傳遞價值。我所傳遞的東西以前可以被拷貝無限份的,但現在我是單一的,我傳給你了,我自己就沒有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非常好的解決金融領域“雙花”的問題,即雙重支付問題。

區塊鏈是一個非常龐大的P2P的網路。在這個網路體系裡面,把區塊組成鏈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技術。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有非常多的技術,區塊鏈是其中有創新的一項,所以我們把它拿出來單獨指代整個的東西。其他的技術,像密碼學、雜湊演算法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總結來說區塊鏈是大規模協同的P2P網路、密碼學、數學、經濟學的創造性的集合。

大家可能會想一個問題,這樣的網路有什麼用呢?它的價值在哪裡呢?點對點轉移的資訊我們可以稱之為叫價值。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想法,你有一個想法,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你,你擁有了兩個想法,如果你把你的想法告訴我,我也擁有了兩個想法,這個過程當中idea的互換是資訊拷貝的過程。假設我有一個蘋果,我把這個蘋果給了你,這個蘋果完全進行了轉移,我不再擁有這個蘋果。蘋果就屬於價值的一個概念,區塊鏈就可以在虛擬的網路裡類比整個過程。

在目前的互聯網上,資訊的傳遞是非常普遍的。例如用微信發一條消息,其實這個資訊可能在本地,在騰訊的伺服器上面都被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拷貝,同時在我發給你一條資訊,在你的手機上也會有拷貝。這個是資訊的傳遞。在互聯網上面價值的傳遞能不能實現呢?目前來說也是可以的,比如說用支付寶,A給B轉了一筆錢,那相當於是在支付寶的伺服器上面,A的帳戶減少了10塊,B的帳戶增加了10塊,也能實現價值的轉移,但這個是依賴於中心化的機構,就是支付寶、阿裡巴巴,離開了他們我們是沒有辦法去實現這樣的一個價值轉移的。

因為支付寶做的規模非常的大,大家都相信它作為一個協力廠商的信用,所以說我不擔心把錢轉給別人之後,我的這筆錢沒有到達對方的手裡,我也不擔心這筆錢可能會被轉給多個人,因為我相信他。同樣的,作為接收錢的一方來講,他同樣相信支付寶接收到這筆錢只是他自己收到了。所以說問題來了,假如哪一天中心化的機構不靠譜了怎麼辦?如果說他單個節點崩潰了,或者說他不再做這個生意了,以及他可能要收取非常昂貴的手續費,這個時候怎麼辦?大家進行價值轉移會比較麻煩。這個是支付寶作為互聯網應用的一個例子,大到一個國家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比如說美國,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就開始各種印鈔票,因為美元霸權,所以說全世界都得跟著一塊承受通貨膨脹,相當於是把通貨膨脹輸出向全世界,刺激了自己的經濟,但是讓全世界去買單。假如說可以在電腦的世界裡面不依賴任何的協力廠商,只是通過比特這樣的一種資訊的載體,來類比價值的轉移,理論上全世界任何價值的類型,包括貨幣,包括金融裡面的各種資產,比如說債權、股權、保險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可以通過區塊鏈來進行轉移。以及一些像現實當中的實物,比如像房子、車,等實物資產,可以通過跟虛擬世界區塊鏈的映射來實現價值的轉移。

虛擬的資產,金融類的資產,實物的資產,包括現在有一些服務,比如說我想要使用一次打車的服務,預定一次酒店等等,都可以通過區塊鏈進行映射。

區塊鏈的開端,從2009年1月份第一個比特幣區塊鏈被挖出來到現在已經9年了,比特幣經歷暴漲暴跌,再暴漲再暴跌,整個過程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打擊,但是它依然保持著非常蓬勃頑強的生命力,並且愈發的壯大,來迫使大家重新去審視區塊鏈,並且我們現在特別開心的看到,非常多主流的機構開始去認可區塊鏈的技術,並且逐漸在這個全社會形成這樣一種共識。

到現在區塊鏈到什麼程度了呢?舉一個應用的案例,是關於酒店預訂的專案,現在酒店預訂是通過,攜程、去哪兒等這樣APP去預定,但是有一個問題,這樣的公司叫做OTA,他們相當於把持著流量,擁有流量端,把這些流量賣給提供服務的酒店等等這樣一些機構,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收取的手續費非常的高,仲介費大概能到50%,也就是說在這樣的OTA上面,我們花200美金預定酒店,有一半的錢,100美金都要付給這個OTA,只有剩下的100美金才會給到提供服務的酒店。相當於是我用200美金只享受了100美元的服務,所以說這裡面存在大量的資訊不對稱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整個互聯網發展過程從90年代一直到現在,從完全集中的狀態不斷走向去仲介化的狀態,因為大家思路潛意識裡,對仲介沒有太多的好感,有一句廣告語非常流行,叫“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大家對中間商總有不太好的觀感,因為他們僅僅是起到撮合的作用,沒有實際的去創造價值。現在全世界各地有非常非常多的區塊鏈創業者,希望能夠用這一技術去解決這個問題

在傳統的酒店預訂的領域,從最初的消費者要經過消費者的銀行,這個銀行可能還會有信用卡的品牌商,接著還有一家OTA的銀行,最後再把這個服務,交易的資訊再轉到OTA的平臺,直到最後才到了服務提供者。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在手機上面感受到是非常便捷的一種操作,但實際上他們中間可能會有非常多的環節,也就是說我們支付的每一筆費用都會有部分浪費在中間環節上。

區塊鏈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說整個區塊鏈還處在非常早期。有點像1993、1994年的互聯網,那個時候很多的底層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TCPIP協議互聯網的基礎剛剛開始普及,現在的區塊鏈像那個時候的狀態。具體來說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交易速度慢(TPS),比特幣的網路,乙太坊的網路能夠處理交易的次數,比中心化的機構還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的。

支付寶一秒鐘大概是幾十萬筆賬的量級,所以說它能扛住每年的“雙十一”非常密集大規模併發的時間節點。現在比特幣的網路一秒只能支援7筆,乙太坊大概是幾十筆,目前新的一些,例如EOS號稱是一秒鐘能達到百萬級、到後來的幾千筆,主網到今年6月份才能上線,還是非常非常初級的階段。也就是說底層基礎設施不完善,想在這個鏈上去運行各種各樣的應用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第二個問題是:調不了bug,比如像乙太坊的網路,一旦所有的代碼寫好,智慧合約,所有的框架在鏈上面進行一個約定,發佈了之後,全世界所有的節點都同步,出現了問題修改不了。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即便是天才寫出來的程式也不可能沒有bug,乙太坊發展歷史上出現了一次分叉的現象,ETH是分叉之後的乙太坊,最早有一個項目叫做DAO,有駭客利用乙太坊的漏洞竊取了部分錢財。當時乙太坊的創始人非常著急想把漏洞重新補上。

但是社區有兩種意見,一種覺得代碼就是法律,這個東西既然寫了,就昭告天下,不能去改,這是一種意見,我們稱“區塊鏈原教旨主義者”;但另一派他們認為新生事物要經過不斷發展、不斷替代完善自己的,在兩派相持的狀態下乙太坊進行了硬分叉,把漏洞給堵上了。但是有一批人他們不認可這次分叉,維持ETC。所以區塊鏈有這樣的問題改不了bug,怎麼反覆運算呢?舉EOS的例子,他們嘗試通過投票等等這樣的共識機制來去完善鏈上的一些代碼。

最後是安全性的問題,這裡安全指每一筆帳目都公開可查,有不少人可能都持有比特幣或者乙太坊,只要別人知道你的錢包位址,相當於是銀行帳號,就可以在乙太坊或者比特幣的網路上面查到餘額是多少,曾經有人做了比特幣全世界的排行,從排名第一的帳戶擁有的比特幣數量一直排到第十,大概可以看到比特幣的集中程度,這有可能會存在安全性的問題,畢竟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資產餘額是多少被別人知道。

區塊鏈人才部分,同樣類似互聯網早年的時候,1993、1994年,那個時候崛起一批人,有非常多的站長以及一批程式師,比如像雷軍、張小龍都是在那一代成長起來的。對於區塊鏈來講也是類似的,現在我們在經歷同樣的這樣一個技術荒蕪的狀態。整個中國區塊鏈的開發人才可能只有幾千人左右。

整個比特幣包括區塊鏈發展歷史才九年。在這樣的時代就需要這些開發者、程式師具備技術的基礎,同時有對人性的洞察,再加上商業的一個理解,這是我們比較看好的。區塊鏈還是理解門檻比較高的東西,現在大家人人都在談區塊鏈,但是實現原理還是比較難懂。

認真聽課的同學

區塊鏈的實現原理

剛才是從宏觀層面給大家做了介紹,下面以比特幣為例給大家介紹區塊鏈的實現原理,技術是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和我們之前經歷的幾次像O2O,包括團購等等商業層面的創新還不一樣。區塊鏈是自下而上的底層技術的改變。

2008年的時候中本聰發表了這一篇論文叫做《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這裡面並沒有提到區塊鏈的概念。而是關於比特幣,這一他所想要創造的電子現金進行了一個非常完善系統的闡述。這篇論文被區塊鏈從業者當作“聖經”一樣,自從有了這篇論文,整個區塊鏈的世界就誕生了。誰也沒想到,從這篇論文誕生之後,能夠掀起這麼大的一個波瀾。

大家知道非常多的技術要麼是誕生在大學,或者一些研究機構的實驗室裡面。包括其他的像軍方,比如像互聯網最早期是在軍隊誕生的,後面才實現了軍轉民,但區塊鏈非常有意思,最早先有比特幣,後面大家覺得比特幣的底層技術非常好,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區塊鏈,比特幣的發明者是一個沒有任何人見過並且活躍一段時間又消失的人,叫做中本聰,中本聰消失之後整個比特幣運行非常穩健,價格不斷攀升歷史高位。

普及一下知識點,首先是函數,給一個x能夠映射y。第二個是雜湊函數,現實當中任意的字串,所有的資訊都可以通過雜湊這樣的一個函數去把它變成一長串非常規律的字元。在比特幣整個實現裡面雜湊函數是反復出現的一個名詞。比如說一本書,或者是說一部辭海,包括一部電影等等,在電腦的網路裡面都可以變成0和1組成的一長串的代碼,這個代碼通過雜湊函數都可以變成高度格式化的一串資料,這個東西我們又叫做“資料指紋”,像每個人指紋可以代表我們整個人一樣。基於雜湊函數,以及橢圓曲線方程、非對稱加密等等組合成為了區塊鏈比特幣網路所使用的加密演算法。

私密金鑰、公開金鑰和位址,私密金鑰可以簡單理解為就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的,它是一個PIN碼,本質上來說是亂數,256位的二進位數字字,64位元十六進位的數位,是由比特幣網路或者說一些軟體隨機生成的,也就是說一旦我們大家在網上下載了一個錢包,就會幫你生成這樣的私密金鑰。私密金鑰的數量有大概有10的70次方這麼多,這個數量超過了整個宇宙原子數量的總和,也就是說隨機產生的私密金鑰基本上不存在重複的可能,這樣也保證了比特幣整個網路的安全。通過私密金鑰我們可以生成公開金鑰,通過一系列的加密演算法,這個公開金鑰它可以生成比特幣的位址,可以類似的理解為是一個銀行帳戶的位址,一般來說是1開頭。

通過私密金鑰可以得到公開金鑰,公開金鑰通過單向的雜湊函數可以得到比特幣的位址,這個過程是單向的,順著可以,反過來是不行的,也就是所謂的非對稱加密。比特幣的交易當中,交易是整個比特幣系統最重要的部分,交易的本質是一個資料結構。比特幣採用UTXO的交易結構,整個比特幣最大的創新,一部分是區塊鏈結構,另外一個就是UTXO,每一筆交易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我要查某一個位址所擁有的餘額,我相當於是把所有跟這個交易相關的位址裡面UTXO遍歷一遍,進行一個相加,最後得出的是“帳戶”裡面的餘額。比特幣區塊鏈是全球總的帳本,每一筆交易在上面都可以查詢。

交易過程:從自己的錢包裡發起一筆交易,接著會用自己的私密金鑰進行簽名,把這筆交易在整個比特幣的P2P網路裡面進行廣播,接收到這條資訊的節點會進行一個驗簽,用的是交易發出者的公開金鑰位址,用私密金鑰進行簽名,用公開金鑰進行驗簽,達到一定的規則要求之後會有挖礦節點,把這筆交易進行一個記錄,然後記在整個比特幣的帳本裡,後續的區塊進行確認,進行迴圈,這筆交易永久保存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面。

整個區塊鏈像是一個“帳本”,每一個區塊就是帳本當中的一頁,其中包含了交易資訊、表頭,以及各種各樣的資料,把首尾相連組成了區塊鏈。第一個區塊鏈是2009年1月份的時候誕生了創世區塊鏈,中本聰用自己的電腦挖出了第一個區塊。

整個區塊鏈的結構,有區塊0、區塊1、區塊2……在單個區塊裡包含不同的資訊:一部分叫做區塊大小,會存區塊自己的大小;另一部分是區塊頭,簡單理解為表頭(會計記帳的時候會有表頭)。區塊頭裡面有副區塊(上一個區塊)的雜湊值,整個區塊也是一連串的各種資訊。如果把它做一次雜湊,雜湊值會被存在下一個區塊裡面。還有當前區塊的版本號以及Merkle的樹根,也是資料結構。把區塊兩兩進行雜湊,最後存在樹根上面。雜湊的好處是原來資料量可能很大,雜湊之後儲存為一連串的數位,大小被大大壓縮了。交易最後會形成一個Merkle的樹根,包含交易的記數器。

創世區塊的日期是2009年1月3日晚上6點,當時中本聰把第一個區塊挖出來之後,他獲得50個比特幣的獎勵。現在的獎勵每一個區塊是12.5個比特幣,把單個區塊進行連接起來,即為所謂的區塊鏈。把整個的區塊進行雜湊,存在下一個區塊鏈上面,首尾相連。如果想改其中任何一筆交易資料,就需要更改它所對應的雜湊,以及跟它所有相連區塊的雜湊都要改一遍,這個就是所謂區塊鏈難以篡改的根本原因。

挖礦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挖礦是計算滿足條件雜湊值的過程,過程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機器,最早的CPU包括後面的GPU,以及專業的礦機。你可能難以想像,居然原始的挖礦是通過枚舉的方式算出來雜湊數,能夠滿足當前比特幣網路的要求,算前面有多少個0,可以滿足當前比特幣網路的要求。我爭到了記帳權,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挖礦”是最早玩比特幣的人發揮想像力造的一個詞,挖比特幣非常像金屬的挖礦過程。挖金子難度很大,這個金子的總量是有限的,且在不斷地減少。比特幣也如此,總量2100萬枚,2140年 所有的比特幣都會被挖完。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總量有限、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力、難以造假、不能篡改、能夠進行價值的轉移、容易分割等。這些特徵都非常像黃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比特幣是數字黃金的一個原因。

我們繪出了從最初的2009年,2010年逐漸形成的整個比特幣貨幣供應量的曲線,預計在2030一直到往後2140年供應量逐漸逼近2100萬個的數量。

共識機制。在傳統中心化的機構裡面,我們會相信一個中心化的組織,比如銀行,它具有發行貨幣等等這樣的工作屬性。一些商業銀行,他們在最好的地段租用最好的辦公室、雇傭最貴的一些人員,就是為了建立這樣的一個信任,讓大家願意把錢放在這。在一個去中心化的、沒有單個節點可以被大家所信賴的網路裡面,我們怎麼達成一致呢?由誰進行記帳,或者進行發行的過程?所以大家要有一個叫做共識機制的東西。這是我們大家都相信,在這樣的規則下面所產生的單個節點,由他們去進行一個記帳。並且記帳的動作不被單個節點壟斷,是不停在變的。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這樣一個網路進行操作。共識機制是整個比特幣網路全世界1萬多個節點遵循的簡單的規則,完成非同步交互自發形成的產物。每一個節點根據綜合一整套的標準來對單個交易進行驗證。完成工作量的證明就是剛才所做的挖礦,不停算亂數,直到我算到為止,算出來我的工作就可以得到全網的認可。

認可後挖礦節點會將交易記錄打包進新的區塊。每一個節點會獨立對新的區塊進行校驗,並且把他們放在區塊鏈裡面。這個過程當中不排除搗亂的節點或者偽造的節點,自己偽造的資料嘗試加入這個鏈條裡面,但是每個節點會對區塊鏈進行選擇。選擇在這個工作量證明機制下面最長的那個鏈條中完成,這叫做比特幣主鏈,基於比特幣主鏈有非常多的分叉,大家可以想像成一棵樹,樹幹有非常多的分叉幣,他們自己都有非常強大的算力,去獨立創造新的比特幣。

整體來說比特幣的網路底層叫做資料層,對整個資料區塊通過一些非對稱加密等等方式把它做一個記錄,在一個分散式的P2P的網路進行廣播,通過PoW、PoS這樣大家都認可的共識機制,完成這樣的一個確權、上鏈的過程,最後網路會對完成工作機制、工作量證明的人進行獎勵,發行新的比特幣或者說數位貨幣。

再往上比如像以乙太坊為代表的一類公鏈,可以把智慧合約放進去。原本的鏈可能只是一個只能存東西的資料庫,但現在鏈可以程式設計,是完備的,可以進行迴圈、跳轉,所有的邏輯、結構都可以放在上面。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有人稱乙太坊是“一台世界電腦”,沒有任何人能控制,它在穩健地獨立運轉,並且這個鏈上面是可以跑程式的。

總而言之,區塊鏈是歷史記錄不可篡改的資料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採用三個手段的集合:

第一個是去中心化共同維護無法篡改的這樣一個資料庫。

第二個是通過獎勵機制,激勵大家有動力進行挖礦的操作。這個也是比特幣在經濟層面上的突破。在比特幣之前有非常多的電子現金的一些嘗試,但只有比特幣成功了,因為它成功的利用了人性的特點,把激勵機制加了進來。

第三個是所謂的共識機制,可以非常有效的杜絕作弊,所有節點都能完成非同步的共識。

如何學習區塊鏈

整個區塊鏈的知識體系可以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跟技術相關的,首先是數學,有基礎的概念。比特幣、區塊鏈的網路是建立在數學以及密碼學的基礎上的。比如有一些投資機構,他們口號就是我們相信數學,一切都是可以被定量去描述的。區塊鏈就是這樣的一個網路。密碼學是區塊鏈的生命線,每一筆價值進行對外傳播時可以不被篡改,都是依賴於這個很多前人學者總結出來的一些加密演算法,如果說這個加密演算法被攻破了,整個比特幣區塊鏈的網路會崩塌。

但是不要緊,有一些新的破解當前加密演算法的一些方法出來,我們還會有反破解,一物降一物,是一個迴圈的過程。第三塊是P2P網路。第四個是資料庫技術,區塊鏈是巨大的去中心化的資料庫;第五最好嘗試掌握一門程式設計的語言,比如像Python、Go, 理解代碼邏輯,才能看懂智慧合約。程式設計不單單是學電腦的同學要學習的,理工科甚至學文科的同學都可以學習一下。這是整個技術層面的一些東西。

所以從這個角度,經濟學也是非常有必要去學習一下。比如宏觀經濟學,推薦兩本書,一個叫做《貨幣的非國家化》,這個是哈耶克在幾十年前寫的一本書,同時有一本叫做《價值的起源》。第二是金融的東西,因為區塊鏈的一些應用,有一些區別傳統金融不同的玩法出現,比如證券的很多玩法。

第三部分是整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互聯網是資訊傳遞網路,區塊鏈作為價值傳遞網路跟當初的互聯網發展有非常多的一致性。比如最初TCP/IP協定,當初點對點傳遞資訊如何建立這樣的一個共識,區塊鏈也會有非常類似的發展路徑。

學習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嘗試一開始接觸大量的名詞,用好搜尋引擎,用很多不理解的名詞,不斷刺激自己的大腦。逐漸看到一定程度,會把這些知識串聯起來,接著尋找相關的素材。比如你看到了雜湊函數、加密演算法等等各種各樣的名詞,可以嘗試找一本密碼學的教材,或者說書籍去看,比較系統的去學。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篩選出來一個最佳的知識來源,比如會有一兩本非常經典的書。接著去深入把這個經典給讀透,整個去建立屬於自己的一個知識體系。這是給大家的一個學習路徑。

兩本書,第一本是《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剛才我所講的各種各樣的知識,更深入的一些細節都可以在這書裡面去找,目前看下來這個應該是市面上比較全面系統的一本。第二個叫做《數字黃金》講整個比特幣數字社區發展歷程,大家像看小說一樣把它讀完,最初的比特幣如何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興起、衰落,最早的一批極客怎麼樣捍衛比特幣這樣的價值。

關於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十年的圖景,真正十年左右的時間會走入人們的生活,走向千家萬戶,未來的我們手機裡面裝的APP大部分都是DApp,去中心化的應用,不是依賴任何協力廠商機構的應用。公司、團體,甚至說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Token,真正屬於開發者的時代。非常感謝區塊鏈把我們帶到類似90年代互聯網那樣一個狀態,只要大家敢於嘗試,有非常多屬於年輕人的機會。

在這個行業裡不需要依賴太多的經驗,你只要有技術、有願意學習的心態,就可以非常好的實現彎道超車。所以說從去年下半年有一大批這樣的年輕人崛起起來,他們非常聰明,也有自己很廣泛的人脈,反應速度非常快,同時有冒險精神。最關鍵是他們並不缺錢,這是跟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有差別的一點。希望大家以這樣的講座為契機,開始學習、瞭解區塊鏈這樣一個行業,如果有機會的話甚至可以投身它。我們非常堅定的相信,區塊鏈就是未來,未來屬於你們!

部分現場問答

Q:我看到Node Capital有投資庫神這一冷錢包公司,你怎麼看未來冷錢包的發展?可能市場有很多方案,拿一個離線手機直接轉過去,主要是錢包每次用的特別麻煩,未來技術成熟之後會不會像現在微信支付這樣這麼方便?

A:剛才同學提到的關於冷錢包,冷錢包相比熱錢包有什麼不同,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主流?庫神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項目,冷錢包的概念是指私密金鑰永不觸網,從根本上避免了數位貨幣被盜的風險。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掌握一定技術能力之後可以去網上直接下軟的錢包也能夠保護自己的資產。假如說你可能圖個心安拿一個實體在手上,當然也可以選擇冷錢包,並且根據我的瞭解,冷錢包,實體錢包在安全加密層面有非常多的創新,這塊市場上有一定的需求,從我個人的角度我覺得兩種都會有。

Q:比特幣增值價值來源在哪裡?為什麼它的價值被炒這麼高,甚至2萬美元以上,為什麼波動這麼大?能不能夠解釋比特幣的價值跟法幣的價值之間關聯關係?

A:比特幣價值基礎的問題,我們都不願意相信一幫極客在家裡的電腦上面搞出來這麼一個東西,居然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我個人是這麼看,你理解一個新出現的東西,不能用之前的一套知識體系去理解它,可能就完全的是超越我們認知邊界的一個東西。我嘗試類比黃金,比如黃金有什麼價值,黃金的價值在哪裡?可能是大家認可得多了,自然就有了價值。如果說從供需關係來講,傳統經濟學的分析,比特幣的供需關係來講,比特幣總量總量有限,並且不斷有丟失的,越來越少。但是知道它的人越來越多,從這個角度它的價格也是在不斷的攀升,這是第二種解釋方式,從供需關係的角度。第三種就是有一批比特幣的愛好者,或者數字貨幣的愛好者,他們叫永不下車,把所有的法幣都換成數字貨幣,對他們來講沒有變現的概念,認為數字貨幣是不斷在增值的,變現是把法幣換成數字貨幣,有這麼一幫人,他們所謂叫信仰。從這三個層面,關於價值的一個來源的問題,這個東西你相信它,它就有,你不信它也不一定,可能那些相信它的人就把它炒起來了。

學生提問

Q:您學習區塊鏈過程是什麼樣的,大概花多長時間學到您現在這樣的程度,您有什麼好的方法?

A:一開始嘗試接收一切能觸達到的資訊,因為現在網路特別發達。嘗試先不要管它是什麼,有點像阿裡巴巴戰略委員會曾鳴教授說過一句話,一開始如果拿的是一把刀,你先不要管往哪個部位去捅,只要胡亂捅,白刀子進來紅刀子出來就OK,這個比較血腥,但是比較容易理解,一開始能接觸到什麼就吸收,逐漸你會發現怎麼有一個名詞總是出現,就把這些知識給串聯起來了。每一個名詞背後代表的都是一個相關的學科,再去找一些比較系統的教科書去學習。整個過程把所有知識串聯起來。我個人大概從整個參與區塊鏈的投資,包括自己操作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時間,並不長。

總會是有一些人非常敏銳捕捉到一些機會,他當時沒想明白,誤打誤撞碰到這樣一些東西,這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整個區塊鏈的發展是從邊緣到中心的一個過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並不是從社會主流中心舞臺出現。所以變化非常的劇烈,這個過程未來還會繼續的縮短,比如從現在2018年看未來一到兩年的話,變化速度會超過我們的預期。在這個行業是非常非常直接的一個感受。每天要補充各種各樣的知識,比如今天有一個專案的共識機制,叫Poc,明天有一個叫Pot,你也不知道到底是忽悠還真的是存在,只能是不斷學習。

當你跟身邊朋友去討論區塊鏈的時候,三三兩兩站在一塊兒就會出現兩個人聊的非常嗨,旁邊一個人完全的一臉迷糊的狀態,你們到底在說什麼,雖然還是聽不懂,還是要表面說你講的非常有道理,區塊鏈是人類的未來,是革命性的顛覆。

一句話概括,區塊鏈是歷史不可篡改的資料庫。為了實現這樣一個目的,採用了三個方法,第一個叫做Decentralization,有人翻譯叫去中心化,最近有不同的解釋,理解為叫分散化會更好一些,大家一起來維護這個資料庫,以前的話是單個節點維護資料庫,比如大公司像騰訊、阿裡他們都有自己的伺服器的群。但是如果這個節點出現問題沒有辦法找到替代性的節點,會給整個系統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不可篡改的資料庫有三條,第一個是去中心化。第二個是Motivatoin(激勵機制),比特幣包括很多區塊鏈的項目,通過POW、POS的共識機制激勵人們完成記帳的動作。第三個是Consensus(共識機制),從一開始約定了一定的規則和協定,大家都願意遵照這個規則去劃定合理以及不合理的界線。這個是從定性的角度給區塊鏈嘗試下一個定義,但是我們需要有更深入的一個理解,去穿透區塊鏈的本質。

電驢大家應該都用過,非常著名的一個網上的下載工具。從電驢上面下載的檔,它不是從中心化的伺服器下載的,更多的是通過點對點,網路有非常多的節點,大家都可以從自己附近的節點去下載想要的東西。還比如快播就是非常典型的P2P的下載工具,所有的檔並不是存在快播的伺服器上面,是從附近的節點進行下載。區塊鏈也是這樣P2P的網路,比如比特幣也是類似P2P網路,大家把所有的交易資訊,包括歷史的帳本存在分散式各種各樣的節點上面,可以從任何全節點下載所有的資料。即便有單個節點退出,或者說崩潰了,也不會影響整個網路,整個生態的健全。

區塊鏈在傳統的P2P網路上更進了一步,把交易資訊組成區塊,一個一個首尾的相連。原始的P2P網路,例如電驢、快播可以傳遞的東西是資訊,比如可以傳遞一個檔,或者說是一個視頻。但是區塊鏈的網路可以傳遞價值。我所傳遞的東西以前可以被拷貝無限份的,但現在我是單一的,我傳給你了,我自己就沒有了,從這個角度來講可以非常好的解決金融領域“雙花”的問題,即雙重支付問題。

區塊鏈是一個非常龐大的P2P的網路。在這個網路體系裡面,把區塊組成鏈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技術。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有非常多的技術,區塊鏈是其中有創新的一項,所以我們把它拿出來單獨指代整個的東西。其他的技術,像密碼學、雜湊演算法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成熟的。總結來說區塊鏈是大規模協同的P2P網路、密碼學、數學、經濟學的創造性的集合。

大家可能會想一個問題,這樣的網路有什麼用呢?它的價值在哪裡呢?點對點轉移的資訊我們可以稱之為叫價值。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想法,你有一個想法,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你,你擁有了兩個想法,如果你把你的想法告訴我,我也擁有了兩個想法,這個過程當中idea的互換是資訊拷貝的過程。假設我有一個蘋果,我把這個蘋果給了你,這個蘋果完全進行了轉移,我不再擁有這個蘋果。蘋果就屬於價值的一個概念,區塊鏈就可以在虛擬的網路裡類比整個過程。

在目前的互聯網上,資訊的傳遞是非常普遍的。例如用微信發一條消息,其實這個資訊可能在本地,在騰訊的伺服器上面都被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拷貝,同時在我發給你一條資訊,在你的手機上也會有拷貝。這個是資訊的傳遞。在互聯網上面價值的傳遞能不能實現呢?目前來說也是可以的,比如說用支付寶,A給B轉了一筆錢,那相當於是在支付寶的伺服器上面,A的帳戶減少了10塊,B的帳戶增加了10塊,也能實現價值的轉移,但這個是依賴於中心化的機構,就是支付寶、阿裡巴巴,離開了他們我們是沒有辦法去實現這樣的一個價值轉移的。

因為支付寶做的規模非常的大,大家都相信它作為一個協力廠商的信用,所以說我不擔心把錢轉給別人之後,我的這筆錢沒有到達對方的手裡,我也不擔心這筆錢可能會被轉給多個人,因為我相信他。同樣的,作為接收錢的一方來講,他同樣相信支付寶接收到這筆錢只是他自己收到了。所以說問題來了,假如哪一天中心化的機構不靠譜了怎麼辦?如果說他單個節點崩潰了,或者說他不再做這個生意了,以及他可能要收取非常昂貴的手續費,這個時候怎麼辦?大家進行價值轉移會比較麻煩。這個是支付寶作為互聯網應用的一個例子,大到一個國家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比如說美國,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就開始各種印鈔票,因為美元霸權,所以說全世界都得跟著一塊承受通貨膨脹,相當於是把通貨膨脹輸出向全世界,刺激了自己的經濟,但是讓全世界去買單。假如說可以在電腦的世界裡面不依賴任何的協力廠商,只是通過比特這樣的一種資訊的載體,來類比價值的轉移,理論上全世界任何價值的類型,包括貨幣,包括金融裡面的各種資產,比如說債權、股權、保險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可以通過區塊鏈來進行轉移。以及一些像現實當中的實物,比如像房子、車,等實物資產,可以通過跟虛擬世界區塊鏈的映射來實現價值的轉移。

虛擬的資產,金融類的資產,實物的資產,包括現在有一些服務,比如說我想要使用一次打車的服務,預定一次酒店等等,都可以通過區塊鏈進行映射。

區塊鏈的開端,從2009年1月份第一個比特幣區塊鏈被挖出來到現在已經9年了,比特幣經歷暴漲暴跌,再暴漲再暴跌,整個過程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打擊,但是它依然保持著非常蓬勃頑強的生命力,並且愈發的壯大,來迫使大家重新去審視區塊鏈,並且我們現在特別開心的看到,非常多主流的機構開始去認可區塊鏈的技術,並且逐漸在這個全社會形成這樣一種共識。

到現在區塊鏈到什麼程度了呢?舉一個應用的案例,是關於酒店預訂的專案,現在酒店預訂是通過,攜程、去哪兒等這樣APP去預定,但是有一個問題,這樣的公司叫做OTA,他們相當於把持著流量,擁有流量端,把這些流量賣給提供服務的酒店等等這樣一些機構,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他收取的手續費非常的高,仲介費大概能到50%,也就是說在這樣的OTA上面,我們花200美金預定酒店,有一半的錢,100美金都要付給這個OTA,只有剩下的100美金才會給到提供服務的酒店。相當於是我用200美金只享受了100美元的服務,所以說這裡面存在大量的資訊不對稱等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整個互聯網發展過程從90年代一直到現在,從完全集中的狀態不斷走向去仲介化的狀態,因為大家思路潛意識裡,對仲介沒有太多的好感,有一句廣告語非常流行,叫“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大家對中間商總有不太好的觀感,因為他們僅僅是起到撮合的作用,沒有實際的去創造價值。現在全世界各地有非常非常多的區塊鏈創業者,希望能夠用這一技術去解決這個問題

在傳統的酒店預訂的領域,從最初的消費者要經過消費者的銀行,這個銀行可能還會有信用卡的品牌商,接著還有一家OTA的銀行,最後再把這個服務,交易的資訊再轉到OTA的平臺,直到最後才到了服務提供者。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在手機上面感受到是非常便捷的一種操作,但實際上他們中間可能會有非常多的環節,也就是說我們支付的每一筆費用都會有部分浪費在中間環節上。

區塊鏈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說整個區塊鏈還處在非常早期。有點像1993、1994年的互聯網,那個時候很多的底層基礎設施還不是特別完善,TCPIP協議互聯網的基礎剛剛開始普及,現在的區塊鏈像那個時候的狀態。具體來說有三個問題,第一個是交易速度慢(TPS),比特幣的網路,乙太坊的網路能夠處理交易的次數,比中心化的機構還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差距的。

支付寶一秒鐘大概是幾十萬筆賬的量級,所以說它能扛住每年的“雙十一”非常密集大規模併發的時間節點。現在比特幣的網路一秒只能支援7筆,乙太坊大概是幾十筆,目前新的一些,例如EOS號稱是一秒鐘能達到百萬級、到後來的幾千筆,主網到今年6月份才能上線,還是非常非常初級的階段。也就是說底層基礎設施不完善,想在這個鏈上去運行各種各樣的應用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第二個問題是:調不了bug,比如像乙太坊的網路,一旦所有的代碼寫好,智慧合約,所有的框架在鏈上面進行一個約定,發佈了之後,全世界所有的節點都同步,出現了問題修改不了。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為即便是天才寫出來的程式也不可能沒有bug,乙太坊發展歷史上出現了一次分叉的現象,ETH是分叉之後的乙太坊,最早有一個項目叫做DAO,有駭客利用乙太坊的漏洞竊取了部分錢財。當時乙太坊的創始人非常著急想把漏洞重新補上。

但是社區有兩種意見,一種覺得代碼就是法律,這個東西既然寫了,就昭告天下,不能去改,這是一種意見,我們稱“區塊鏈原教旨主義者”;但另一派他們認為新生事物要經過不斷發展、不斷替代完善自己的,在兩派相持的狀態下乙太坊進行了硬分叉,把漏洞給堵上了。但是有一批人他們不認可這次分叉,維持ETC。所以區塊鏈有這樣的問題改不了bug,怎麼反覆運算呢?舉EOS的例子,他們嘗試通過投票等等這樣的共識機制來去完善鏈上的一些代碼。

最後是安全性的問題,這裡安全指每一筆帳目都公開可查,有不少人可能都持有比特幣或者乙太坊,只要別人知道你的錢包位址,相當於是銀行帳號,就可以在乙太坊或者比特幣的網路上面查到餘額是多少,曾經有人做了比特幣全世界的排行,從排名第一的帳戶擁有的比特幣數量一直排到第十,大概可以看到比特幣的集中程度,這有可能會存在安全性的問題,畢竟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資產餘額是多少被別人知道。

區塊鏈人才部分,同樣類似互聯網早年的時候,1993、1994年,那個時候崛起一批人,有非常多的站長以及一批程式師,比如像雷軍、張小龍都是在那一代成長起來的。對於區塊鏈來講也是類似的,現在我們在經歷同樣的這樣一個技術荒蕪的狀態。整個中國區塊鏈的開發人才可能只有幾千人左右。

整個比特幣包括區塊鏈發展歷史才九年。在這樣的時代就需要這些開發者、程式師具備技術的基礎,同時有對人性的洞察,再加上商業的一個理解,這是我們比較看好的。區塊鏈還是理解門檻比較高的東西,現在大家人人都在談區塊鏈,但是實現原理還是比較難懂。

認真聽課的同學

區塊鏈的實現原理

剛才是從宏觀層面給大家做了介紹,下面以比特幣為例給大家介紹區塊鏈的實現原理,技術是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和我們之前經歷的幾次像O2O,包括團購等等商業層面的創新還不一樣。區塊鏈是自下而上的底層技術的改變。

2008年的時候中本聰發表了這一篇論文叫做《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這裡面並沒有提到區塊鏈的概念。而是關於比特幣,這一他所想要創造的電子現金進行了一個非常完善系統的闡述。這篇論文被區塊鏈從業者當作“聖經”一樣,自從有了這篇論文,整個區塊鏈的世界就誕生了。誰也沒想到,從這篇論文誕生之後,能夠掀起這麼大的一個波瀾。

大家知道非常多的技術要麼是誕生在大學,或者一些研究機構的實驗室裡面。包括其他的像軍方,比如像互聯網最早期是在軍隊誕生的,後面才實現了軍轉民,但區塊鏈非常有意思,最早先有比特幣,後面大家覺得比特幣的底層技術非常好,給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區塊鏈,比特幣的發明者是一個沒有任何人見過並且活躍一段時間又消失的人,叫做中本聰,中本聰消失之後整個比特幣運行非常穩健,價格不斷攀升歷史高位。

普及一下知識點,首先是函數,給一個x能夠映射y。第二個是雜湊函數,現實當中任意的字串,所有的資訊都可以通過雜湊這樣的一個函數去把它變成一長串非常規律的字元。在比特幣整個實現裡面雜湊函數是反復出現的一個名詞。比如說一本書,或者是說一部辭海,包括一部電影等等,在電腦的網路裡面都可以變成0和1組成的一長串的代碼,這個代碼通過雜湊函數都可以變成高度格式化的一串資料,這個東西我們又叫做“資料指紋”,像每個人指紋可以代表我們整個人一樣。基於雜湊函數,以及橢圓曲線方程、非對稱加密等等組合成為了區塊鏈比特幣網路所使用的加密演算法。

私密金鑰、公開金鑰和位址,私密金鑰可以簡單理解為就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的,它是一個PIN碼,本質上來說是亂數,256位的二進位數字字,64位元十六進位的數位,是由比特幣網路或者說一些軟體隨機生成的,也就是說一旦我們大家在網上下載了一個錢包,就會幫你生成這樣的私密金鑰。私密金鑰的數量有大概有10的70次方這麼多,這個數量超過了整個宇宙原子數量的總和,也就是說隨機產生的私密金鑰基本上不存在重複的可能,這樣也保證了比特幣整個網路的安全。通過私密金鑰我們可以生成公開金鑰,通過一系列的加密演算法,這個公開金鑰它可以生成比特幣的位址,可以類似的理解為是一個銀行帳戶的位址,一般來說是1開頭。

通過私密金鑰可以得到公開金鑰,公開金鑰通過單向的雜湊函數可以得到比特幣的位址,這個過程是單向的,順著可以,反過來是不行的,也就是所謂的非對稱加密。比特幣的交易當中,交易是整個比特幣系統最重要的部分,交易的本質是一個資料結構。比特幣採用UTXO的交易結構,整個比特幣最大的創新,一部分是區塊鏈結構,另外一個就是UTXO,每一筆交易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我要查某一個位址所擁有的餘額,我相當於是把所有跟這個交易相關的位址裡面UTXO遍歷一遍,進行一個相加,最後得出的是“帳戶”裡面的餘額。比特幣區塊鏈是全球總的帳本,每一筆交易在上面都可以查詢。

交易過程:從自己的錢包裡發起一筆交易,接著會用自己的私密金鑰進行簽名,把這筆交易在整個比特幣的P2P網路裡面進行廣播,接收到這條資訊的節點會進行一個驗簽,用的是交易發出者的公開金鑰位址,用私密金鑰進行簽名,用公開金鑰進行驗簽,達到一定的規則要求之後會有挖礦節點,把這筆交易進行一個記錄,然後記在整個比特幣的帳本裡,後續的區塊進行確認,進行迴圈,這筆交易永久保存在比特幣區塊鏈上面。

整個區塊鏈像是一個“帳本”,每一個區塊就是帳本當中的一頁,其中包含了交易資訊、表頭,以及各種各樣的資料,把首尾相連組成了區塊鏈。第一個區塊鏈是2009年1月份的時候誕生了創世區塊鏈,中本聰用自己的電腦挖出了第一個區塊。

整個區塊鏈的結構,有區塊0、區塊1、區塊2……在單個區塊裡包含不同的資訊:一部分叫做區塊大小,會存區塊自己的大小;另一部分是區塊頭,簡單理解為表頭(會計記帳的時候會有表頭)。區塊頭裡面有副區塊(上一個區塊)的雜湊值,整個區塊也是一連串的各種資訊。如果把它做一次雜湊,雜湊值會被存在下一個區塊裡面。還有當前區塊的版本號以及Merkle的樹根,也是資料結構。把區塊兩兩進行雜湊,最後存在樹根上面。雜湊的好處是原來資料量可能很大,雜湊之後儲存為一連串的數位,大小被大大壓縮了。交易最後會形成一個Merkle的樹根,包含交易的記數器。

創世區塊的日期是2009年1月3日晚上6點,當時中本聰把第一個區塊挖出來之後,他獲得50個比特幣的獎勵。現在的獎勵每一個區塊是12.5個比特幣,把單個區塊進行連接起來,即為所謂的區塊鏈。把整個的區塊進行雜湊,存在下一個區塊鏈上面,首尾相連。如果想改其中任何一筆交易資料,就需要更改它所對應的雜湊,以及跟它所有相連區塊的雜湊都要改一遍,這個就是所謂區塊鏈難以篡改的根本原因。

挖礦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挖礦是計算滿足條件雜湊值的過程,過程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機器,最早的CPU包括後面的GPU,以及專業的礦機。你可能難以想像,居然原始的挖礦是通過枚舉的方式算出來雜湊數,能夠滿足當前比特幣網路的要求,算前面有多少個0,可以滿足當前比特幣網路的要求。我爭到了記帳權,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獎勵。

“挖礦”是最早玩比特幣的人發揮想像力造的一個詞,挖比特幣非常像金屬的挖礦過程。挖金子難度很大,這個金子的總量是有限的,且在不斷地減少。比特幣也如此,總量2100萬枚,2140年 所有的比特幣都會被挖完。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總量有限、需要付出一定的勞動力、難以造假、不能篡改、能夠進行價值的轉移、容易分割等。這些特徵都非常像黃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比特幣是數字黃金的一個原因。

我們繪出了從最初的2009年,2010年逐漸形成的整個比特幣貨幣供應量的曲線,預計在2030一直到往後2140年供應量逐漸逼近2100萬個的數量。

共識機制。在傳統中心化的機構裡面,我們會相信一個中心化的組織,比如銀行,它具有發行貨幣等等這樣的工作屬性。一些商業銀行,他們在最好的地段租用最好的辦公室、雇傭最貴的一些人員,就是為了建立這樣的一個信任,讓大家願意把錢放在這。在一個去中心化的、沒有單個節點可以被大家所信賴的網路裡面,我們怎麼達成一致呢?由誰進行記帳,或者進行發行的過程?所以大家要有一個叫做共識機制的東西。這是我們大家都相信,在這樣的規則下面所產生的單個節點,由他們去進行一個記帳。並且記帳的動作不被單個節點壟斷,是不停在變的。

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這樣一個網路進行操作。共識機制是整個比特幣網路全世界1萬多個節點遵循的簡單的規則,完成非同步交互自發形成的產物。每一個節點根據綜合一整套的標準來對單個交易進行驗證。完成工作量的證明就是剛才所做的挖礦,不停算亂數,直到我算到為止,算出來我的工作就可以得到全網的認可。

認可後挖礦節點會將交易記錄打包進新的區塊。每一個節點會獨立對新的區塊進行校驗,並且把他們放在區塊鏈裡面。這個過程當中不排除搗亂的節點或者偽造的節點,自己偽造的資料嘗試加入這個鏈條裡面,但是每個節點會對區塊鏈進行選擇。選擇在這個工作量證明機制下面最長的那個鏈條中完成,這叫做比特幣主鏈,基於比特幣主鏈有非常多的分叉,大家可以想像成一棵樹,樹幹有非常多的分叉幣,他們自己都有非常強大的算力,去獨立創造新的比特幣。

整體來說比特幣的網路底層叫做資料層,對整個資料區塊通過一些非對稱加密等等方式把它做一個記錄,在一個分散式的P2P的網路進行廣播,通過PoW、PoS這樣大家都認可的共識機制,完成這樣的一個確權、上鏈的過程,最後網路會對完成工作機制、工作量證明的人進行獎勵,發行新的比特幣或者說數位貨幣。

再往上比如像以乙太坊為代表的一類公鏈,可以把智慧合約放進去。原本的鏈可能只是一個只能存東西的資料庫,但現在鏈可以程式設計,是完備的,可以進行迴圈、跳轉,所有的邏輯、結構都可以放在上面。這個是非常了不起的創新。有人稱乙太坊是“一台世界電腦”,沒有任何人能控制,它在穩健地獨立運轉,並且這個鏈上面是可以跑程式的。

總而言之,區塊鏈是歷史記錄不可篡改的資料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採用三個手段的集合:

第一個是去中心化共同維護無法篡改的這樣一個資料庫。

第二個是通過獎勵機制,激勵大家有動力進行挖礦的操作。這個也是比特幣在經濟層面上的突破。在比特幣之前有非常多的電子現金的一些嘗試,但只有比特幣成功了,因為它成功的利用了人性的特點,把激勵機制加了進來。

第三個是所謂的共識機制,可以非常有效的杜絕作弊,所有節點都能完成非同步的共識。

如何學習區塊鏈

整個區塊鏈的知識體系可以包括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跟技術相關的,首先是數學,有基礎的概念。比特幣、區塊鏈的網路是建立在數學以及密碼學的基礎上的。比如有一些投資機構,他們口號就是我們相信數學,一切都是可以被定量去描述的。區塊鏈就是這樣的一個網路。密碼學是區塊鏈的生命線,每一筆價值進行對外傳播時可以不被篡改,都是依賴於這個很多前人學者總結出來的一些加密演算法,如果說這個加密演算法被攻破了,整個比特幣區塊鏈的網路會崩塌。

但是不要緊,有一些新的破解當前加密演算法的一些方法出來,我們還會有反破解,一物降一物,是一個迴圈的過程。第三塊是P2P網路。第四個是資料庫技術,區塊鏈是巨大的去中心化的資料庫;第五最好嘗試掌握一門程式設計的語言,比如像Python、Go, 理解代碼邏輯,才能看懂智慧合約。程式設計不單單是學電腦的同學要學習的,理工科甚至學文科的同學都可以學習一下。這是整個技術層面的一些東西。

所以從這個角度,經濟學也是非常有必要去學習一下。比如宏觀經濟學,推薦兩本書,一個叫做《貨幣的非國家化》,這個是哈耶克在幾十年前寫的一本書,同時有一本叫做《價值的起源》。第二是金融的東西,因為區塊鏈的一些應用,有一些區別傳統金融不同的玩法出現,比如證券的很多玩法。

第三部分是整個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互聯網是資訊傳遞網路,區塊鏈作為價值傳遞網路跟當初的互聯網發展有非常多的一致性。比如最初TCP/IP協定,當初點對點傳遞資訊如何建立這樣的一個共識,區塊鏈也會有非常類似的發展路徑。

學習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嘗試一開始接觸大量的名詞,用好搜尋引擎,用很多不理解的名詞,不斷刺激自己的大腦。逐漸看到一定程度,會把這些知識串聯起來,接著尋找相關的素材。比如你看到了雜湊函數、加密演算法等等各種各樣的名詞,可以嘗試找一本密碼學的教材,或者說書籍去看,比較系統的去學。在這個過程當中可以篩選出來一個最佳的知識來源,比如會有一兩本非常經典的書。接著去深入把這個經典給讀透,整個去建立屬於自己的一個知識體系。這是給大家的一個學習路徑。

兩本書,第一本是《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剛才我所講的各種各樣的知識,更深入的一些細節都可以在這書裡面去找,目前看下來這個應該是市面上比較全面系統的一本。第二個叫做《數字黃金》講整個比特幣數字社區發展歷程,大家像看小說一樣把它讀完,最初的比特幣如何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興起、衰落,最早的一批極客怎麼樣捍衛比特幣這樣的價值。

關於區塊鏈未來的發展,十年的圖景,真正十年左右的時間會走入人們的生活,走向千家萬戶,未來的我們手機裡面裝的APP大部分都是DApp,去中心化的應用,不是依賴任何協力廠商機構的應用。公司、團體,甚至說個人都會擁有自己的Token,真正屬於開發者的時代。非常感謝區塊鏈把我們帶到類似90年代互聯網那樣一個狀態,只要大家敢於嘗試,有非常多屬於年輕人的機會。

在這個行業裡不需要依賴太多的經驗,你只要有技術、有願意學習的心態,就可以非常好的實現彎道超車。所以說從去年下半年有一大批這樣的年輕人崛起起來,他們非常聰明,也有自己很廣泛的人脈,反應速度非常快,同時有冒險精神。最關鍵是他們並不缺錢,這是跟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有差別的一點。希望大家以這樣的講座為契機,開始學習、瞭解區塊鏈這樣一個行業,如果有機會的話甚至可以投身它。我們非常堅定的相信,區塊鏈就是未來,未來屬於你們!

部分現場問答

Q:我看到Node Capital有投資庫神這一冷錢包公司,你怎麼看未來冷錢包的發展?可能市場有很多方案,拿一個離線手機直接轉過去,主要是錢包每次用的特別麻煩,未來技術成熟之後會不會像現在微信支付這樣這麼方便?

A:剛才同學提到的關於冷錢包,冷錢包相比熱錢包有什麼不同,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主流?庫神是我們投資的一個項目,冷錢包的概念是指私密金鑰永不觸網,從根本上避免了數位貨幣被盜的風險。這個問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掌握一定技術能力之後可以去網上直接下軟的錢包也能夠保護自己的資產。假如說你可能圖個心安拿一個實體在手上,當然也可以選擇冷錢包,並且根據我的瞭解,冷錢包,實體錢包在安全加密層面有非常多的創新,這塊市場上有一定的需求,從我個人的角度我覺得兩種都會有。

Q:比特幣增值價值來源在哪裡?為什麼它的價值被炒這麼高,甚至2萬美元以上,為什麼波動這麼大?能不能夠解釋比特幣的價值跟法幣的價值之間關聯關係?

A:比特幣價值基礎的問題,我們都不願意相信一幫極客在家裡的電腦上面搞出來這麼一個東西,居然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我個人是這麼看,你理解一個新出現的東西,不能用之前的一套知識體系去理解它,可能就完全的是超越我們認知邊界的一個東西。我嘗試類比黃金,比如黃金有什麼價值,黃金的價值在哪裡?可能是大家認可得多了,自然就有了價值。如果說從供需關係來講,傳統經濟學的分析,比特幣的供需關係來講,比特幣總量總量有限,並且不斷有丟失的,越來越少。但是知道它的人越來越多,從這個角度它的價格也是在不斷的攀升,這是第二種解釋方式,從供需關係的角度。第三種就是有一批比特幣的愛好者,或者數字貨幣的愛好者,他們叫永不下車,把所有的法幣都換成數字貨幣,對他們來講沒有變現的概念,認為數字貨幣是不斷在增值的,變現是把法幣換成數字貨幣,有這麼一幫人,他們所謂叫信仰。從這三個層面,關於價值的一個來源的問題,這個東西你相信它,它就有,你不信它也不一定,可能那些相信它的人就把它炒起來了。

學生提問

Q:您學習區塊鏈過程是什麼樣的,大概花多長時間學到您現在這樣的程度,您有什麼好的方法?

A:一開始嘗試接收一切能觸達到的資訊,因為現在網路特別發達。嘗試先不要管它是什麼,有點像阿裡巴巴戰略委員會曾鳴教授說過一句話,一開始如果拿的是一把刀,你先不要管往哪個部位去捅,只要胡亂捅,白刀子進來紅刀子出來就OK,這個比較血腥,但是比較容易理解,一開始能接觸到什麼就吸收,逐漸你會發現怎麼有一個名詞總是出現,就把這些知識給串聯起來了。每一個名詞背後代表的都是一個相關的學科,再去找一些比較系統的教科書去學習。整個過程把所有知識串聯起來。我個人大概從整個參與區塊鏈的投資,包括自己操作差不多有一年多的時間,並不長。

總會是有一些人非常敏銳捕捉到一些機會,他當時沒想明白,誤打誤撞碰到這樣一些東西,這是為什麼我們看到整個區塊鏈的發展是從邊緣到中心的一個過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並不是從社會主流中心舞臺出現。所以變化非常的劇烈,這個過程未來還會繼續的縮短,比如從現在2018年看未來一到兩年的話,變化速度會超過我們的預期。在這個行業是非常非常直接的一個感受。每天要補充各種各樣的知識,比如今天有一個專案的共識機制,叫Poc,明天有一個叫Pot,你也不知道到底是忽悠還真的是存在,只能是不斷學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