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醫說失眠(二)

回顧上期, 我們將繼續為大家講解中醫對失眠的認識。

失眠與臟腑的關係

失眠病位主要在心, 與肝、脾(胃)、腎密切相關。 失眠的病機不外乎心肝膽脾腎臟腑功能失調,

陰陽氣血失和, 以致心神失養或心神被擾。 如急躁易怒而不寐, 多為肝火內擾;脘悶苔膩而不寐, 多為胃腑宿食, 痰濁內盛;心煩心悸, 頭暈健忘而不寐, 多為陰虛火旺, 心腎不交;面色少華, 肢倦神疲而不寐, 多為脾虛不運, 心神失養。

◇失眠與心的關係

《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心者,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故心主神明, 心藏神。 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 則睡眠安穩, 若心主神明功能失常, 則失眠多夢。

◇失眠與肝的關係

肝主疏泄, 主調暢情志, 肝藏魂。 《格致余論·陽有餘陰不足論》中指出:“司疏泄者肝也。 ”肝氣不暢, 鬱而化火, 或痰熱鬱結於肝經, 魂不能藏, 火擾心神, 神魂不守而失眠。 《血證論·臥寐》曰:“肝經有痰, 擾其魂而不得臥者……”。

◇失眠與脾(胃)的關係

脾藏意, 主思。 《類證治裁·不寐》雲:“思慮傷脾, 脾血虧虛, 經年不寐”。 《張氏醫通·不得臥》有“脈滑數有力不得眠者, 中有素食痰火, 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也”的記載, 可見思慮過度, 或飲食失調, 傷及脾胃運化功能, 氣機失調, 陽浮於外, 脾血虧虛, 心神失養, 最終導致失眠。

◇失眠與腎的關係

腎藏精。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腎者主蟄, 封藏之本, 精之處也。 ”《景嶽全書·不寐》雲:“真陰精血之不足, 陰陽不交, 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腎氣虧, 則腎陰不足, 故腎水不濟心火, 心腎不交而失眠。

失眠的危害

本病以虛證多見, 病程較長, 病情較複雜, 治療難以速效。 若積極對症治療, 辨證求本, 迅速消除病因, 多可治癒, 預後較好。 若病因不除或治療不當,

可使病情更為複雜。 若失治誤治, 可進一步損傷心脾, 脾虛不化濕, 加之心膽氣虛, 濕阻氣機, 痰濁上逆, 蒙蔽心竅, 神志迷蒙, 不能自主而轉為癲證;若肝鬱化火, 或心火熾盛, 久治不愈, 結為痰火, 擾亂心神, 上蒙心竅, 神志逆亂, 可發為狂證;若久治不愈, 勞心傷神耗血, 亦可演變為虛勞。

晚上9點到淩晨3點是養肝護膽的最佳時間。 人如果長時間過子時(23點-1點)不睡, 久而久之就會傷膽傷肝。 初期表現為眼圈黑, 眼睛乾澀、疲倦、內凹, 頭暈、頭痛, 精神疲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 嚴重的還會出現臟腑失衡和各種病症。

(1)目病:肝開竅于目, 過子時不睡易引起肝虛, 出現視力模糊、老花、迎風流淚等症狀, 還會形成青光眼、白內障、眼底動脈硬化、視網膜病變等眼疾。

(2)血證:肝有藏血、調節血液的功能, 過子時不睡, 會造成肝血不足, 還會引起吐血、流鼻血、皮下出血、牙齦出血、眼底出血、耳出血等出血症狀。

(3)肝膽方面疾病:子時膽要更替膽汁, 膽經旺時人若不睡, 膽汁更替不利, 過濃而結晶成石, 久之即得膽結石。

(4)情志方面的疾病:過子時不睡易耗傷膽氣, 《黃帝內經》認為“氣以壯膽”, 膽氣一虛人就容易惕惕不安, 多疑、膽怯, 久之則形成抑鬱症、焦慮症等情志方面問題, 甚至厭世、自殺。

(5)心血管系統疾病:過子時不睡覺, 可引起肝血不足。 由於心主一身之血脈, 肝的儲藏和調節血液的功能受損, 會造成心臟供血不足, 從而引起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

(6)肺臟方面:過子時不睡覺,

無法滋陰潛陽, 肝陰虧損, 引起肝火過盛而灼肺, 出現乾咳或咳嗽、咳痰血等木火刑金的症狀, 還易導致牛皮癬等各種皮膚病。

(7)腎臟方面:亥、子、丑時(21點-3點)為一天的冬季。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冬季應腎, 腎主藏精, 肝腎同源, 過子時不睡覺易耗傷肝氣、腎氣, 從而容易引起骨質疏鬆、糖尿病、腎衰竭、不孕不育等疾病, 嚴重的還會影響下一代。

失眠的治療原則

“安神定志”為基本治法。實證宜清心瀉火,清火化痰,清肝瀉熱;虛證宜補益心脾,滋陰降火,益氣鎮驚。實證日久,氣血耗傷,亦可轉為虛證,虛實夾雜者,治宜攻補兼施。

(1)辨證基礎上佐以安神之品。

(2)用藥注重調整陰陽,補虛瀉實,使陰平陽秘,氣血調和。

(3)治療結合情志調暢。

(當歸 半夏 忘憂)

失眠的治療原則

“安神定志”為基本治法。實證宜清心瀉火,清火化痰,清肝瀉熱;虛證宜補益心脾,滋陰降火,益氣鎮驚。實證日久,氣血耗傷,亦可轉為虛證,虛實夾雜者,治宜攻補兼施。

(1)辨證基礎上佐以安神之品。

(2)用藥注重調整陰陽,補虛瀉實,使陰平陽秘,氣血調和。

(3)治療結合情志調暢。

(當歸 半夏 忘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