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風采|衷中篤西,圓中西醫結合之夢——記我校張騰教授

按:

2016年, 學校對已獲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分設不同層面的准入條件和考核目標, 實施以業績為導向的“協定薪酬”制, 構建“學術榮譽體系”。 通過構建“學術榮譽體系”, 學校實現引進人才與本土人才同台競技、協同發展, 助力拔“尖”人才與頂“尖”團隊脫穎而出, 打造拔尖人才引領、高峰人才湧現的人才高地, 為建設“世界一流中醫藥大學”提供智力支撐與人才保障。

學校在中藥學Ⅰ類高峰、中醫學Ⅱ類高峰、中西醫結合Ⅰ類高原學科的引進人才和本土人才中, 首批共遴選出7名首席教授、24名講席教授和36名特聘教授;在科技史Ⅰ類高原和中醫傳統基礎學科中遴選文科資深教授1名、文科骨幹教授5名。

校報特辟專欄刊登, 以期廣大師生從專家們的成長經歷中發現閃光點並有所受益。

張騰, 教授,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我校“學術榮譽體系”講席教授, 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副所長(主持工作),

上海高校特聘教授(東方學者, 跟蹤計畫)、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 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代謝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科協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研院所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藥理學會補益藥藥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虹口區僑聯副主席、我校僑聯副主席和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從1984年到2000年, 張騰系統學習中醫學11年, 承擔中醫內科學教學工作5年。 獲得中醫內科學博士學位後, 張騰先後在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進行了10年的生命科學、分子醫學和心臟病學的研究工作。 2010年夏, 懷著對中醫學的熱愛, 張騰紮根在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 開始了相關的科研、臨床和教學工作。

在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的建設過程中, 張騰組建了一支由來自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學、中藥學、生物學等不同領域的研究和技術人員組成的專職研究團隊。 張騰和年輕的團隊成員們一點一滴從頭做起, 使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和可持續研究能力。 張騰帶領團隊開展了從高血壓的病理形成新機制到傳統中醫藥干預相關系統性疾病和病理狀態新的藥效、藥理學機制的系列研究,

2014年在國際上首次發表論文提出了microRNA-505與高血壓病理形成的相關性, 為高血壓發生發展及靶器官損傷相關機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為開展深入的機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與此同時, 張騰在臨床上堅持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 採用中藥複方治療高血壓, 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目前, 張騰團隊正致力於開展中醫藥防治高血壓的效應優勢及深入的機制研究。 在中醫藥干預相關疾病新的藥效、藥理學機制研究方面, 張騰和團隊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深入探討, 從微小核苷酸參與調控的角度,
揭示了相關複方、中藥有效組分及單體化合物新的效應相關分子機制, 發表相關SCI論文16篇。 研究專案的開展推動和促進了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所技術平臺的建設以及專職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培養。 目前團隊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 上海市及學校各級各類人才項目15項, 授權專利5項。 近年來, 團隊成員作為主要成員獲得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上海中西醫結合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 張騰指導的碩博士研究生多人次獲得國家獎學金以及“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的榮譽稱號, 其中1名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獲評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學位論文)。

在積極投入中西醫結合科研工作及中醫藥臨床工作的同時,張騰還承擔了岳陽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內科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先後作為編委、副主編和主編分別參與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及國家衛生計生委“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導論(英文版)》的編寫工作。

對於其熱愛的中西醫結合工作,張騰認為,中醫藥學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結合科學的方法探尋和挖掘中醫藥寶藏,不僅將拓展和優化中醫學的臨床應用,也會為很多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和治療帶來新的思路和突破。

在積極投入中西醫結合科研工作及中醫藥臨床工作的同時,張騰還承擔了岳陽臨床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內科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先後作為編委、副主編和主編分別參與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內科學》及國家衛生計生委“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導論(英文版)》的編寫工作。

對於其熱愛的中西醫結合工作,張騰認為,中醫藥學是一座豐富的寶藏,結合科學的方法探尋和挖掘中醫藥寶藏,不僅將拓展和優化中醫學的臨床應用,也會為很多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和治療帶來新的思路和突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