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在ABB面前,捷豹E

文/米朵

在ABB面前, 似乎二線豪華陣營的刺兒頭們依舊沒有找到好的方式去打這一場反擊戰。 捷豹E-PACE所要面臨的競爭處境更為激烈和艱難。

聽到捷豹E-PACE將會以“直接國產”的形式在中國投產上市, BC君內心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終於可以查到單月銷量了……”

從捷豹路虎公佈的3月在華銷量資料來看, 從去年同期12261量增長10.9%, 達到13596輛, 第一季度累計銷售37306輛, 同比增長20%, 中國市場繼續佔據捷豹路虎全球最大的市場地位。 在這張耀眼的成績單背後, 卻找不到捷豹旗下首款SUV具體的銷量資料, 從上市開始便是如此。

一直以來, 在捷豹路虎公佈的銷量報表裡, 往往對捷豹F-PACE的銷量是這樣寫道, “得益於如E-Pace和路虎攬勝Velar等產品, 以及XFL等中國特有的車型, 我們再次實現了同比銷售額的增長……”

但和這份報表措辭相對應的卻是, “你在路上見過幾輛F-PACE”的疑問。

作為捷豹品牌首款SUV車型, 捷豹F-PACE理所當然地被寄予厚望。 甚至還被捷豹路虎全球首席執行官施韋德稱之為, “保時捷MACAN迎來了最強勁的對手”。

在中國市場, F-PACE如同石子入水。 除了上市之初, “對標保時捷MACAN”的口號在豪華車市泛起了絲絲漣漪之外, 其他皆是風平浪靜。 “居然在路上看到一輛F-PACE,

很新鮮”, 這種驚訝之喜給了捷豹路虎最深沉的尷尬。

作為一款主力SUV車型, 如果在市場上沒有聲音, 那就意味著“失敗”。

“從上市初期的加價到還是有較為可觀的終端優惠, 還不到半年。 ”目前捷豹F-PACE全系車型終端優惠已經超過13萬元, 這款曾將2017年世界汽車大獎中榮膺世界年度車、世界年度最佳設計兩項大獎攔在懷中, 被捷豹路虎稱為“極好”的車型, 在最為重要的中國市場完全打不開局面。

這也能理解為什麼捷豹路虎對F-PACE在華銷量始終選擇一帶而過了。 如果說F-PACE因為進口方式而導致銷量薄弱, 那麼BC君實在就不能理解國產極光為什麼也如同石沉大海般, 隱了蹤跡。

路虎極光, 是典型的“一手好牌被打爛”的車型。 自從國產上市之後, 風波不斷, 一記3.15的變速箱投訴, 給了捷豹路虎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直接造成了一次巨大的打擊, “起步價39.8萬元”的售價, 讓路虎極光排隊加價的榮光漸失。

眼看它起高樓, 眼看它宴賓客, 眼看它樓塌了。

曾紅極一時排隊加價、4年來擁有達8.5萬輛車主甚至根本買不到的進口攬勝極光,

在國產以後竟然淪落為“無人問津”甚至過時的車型, 單月銷量幾乎快跌出1000輛。 在SUV整體排名裡, 前100名已經難覓極光蹤影。

說到這, 鋪墊了很多, 才要進入正題。

因為接下來的主角捷豹E-PACE將會面臨的局面和難關, 將會和老大哥捷豹F-PACE、路虎極光有著些許類似之處。 老大哥邁不過去的坎兒,捷豹E-PACE也未必可以。

無論是進口的捷豹F-PACE,還是國產的路虎極光,都用親身經歷書寫著一個血的教訓,“在品牌溢價力不足的時候,千萬別在定位和定價上太自信”。

因為就像凱迪拉克前任全球總裁約翰·德·尼琛說過的那樣,“在中國市場,凱迪拉克沒有定價權,ABB才有”。同樣,已經失去二線陣營榜首的捷豹路虎也沒有定價權。這種“被統治”的局面,讓捷豹路虎、凱迪拉克都有些被綁住了手腳,想要打破,無可厚非,但要慎重。

在定價戰略上翻船,捷豹路虎的教訓已經夠寫上一本書。捷豹F-PACE高達50多萬的起步價並沒有很大吸引力,路虎在SUV端也因價格昂貴日漸淪落為小眾……這些同門師兄的前車之鑒,足以給小兄弟捷豹E-PACE提一個醒,“定價請慎重,容易傷不起”。

好吧,現在說定價還有點為時過早。畢竟捷豹E-PACE也只是剛剛在國內首發,國產上市還需要時日。捷豹路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給捷豹E-PACE找到一個好的定位,這是確定上市價格的前提。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BC君有些上了年紀,並不太能欣賞“轎跑SUV”這一定位。給SUV加個尾巴,就像是傳統SUV細分市場的插班生,是“不會唱歌的演員就不是好主持人”一樣的即視感。

但不能否認,“轎跑SUV”的風潮越刮越大。隨著中國車市消費生力軍從穩健派70後,已經變成了80後、90後,對於車型顏值的需求也邁向了新階段。隨著消費風向的轉變,近幾年各家車企也“識時務”,紛紛推出轎跑SUV產品,跨界已然成為廠家和消費者的新寵。

追溯轎跑SUV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豪華品牌寶馬和賓士,在轎跑SUV領域進行了首次的嘗試,寶馬X6、X4,賓士GLC、GLA等車型甚至銷量遠超預期。

這一細分市場的開拓,在豪華SUV市場或將漸漸失去黃金時代的當下,顯然是一個新的生門,有望成為SUV細分市場中的下一個風向標。

“豪華轎跑SUV市場是目前增長比較快但是我們還沒有涉足的市場”,施韋德認為,轎跑SUV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此時佈局E-PACE頗為合時宜,搶佔市場先機很重要。

不過,有一個難題不能忽視。這一細分市場目前還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並未走向爆發,此時向市場投放產品,利弊都很明顯。

拿到先發優勢,容易佔領市場制高地。而來得早,這一細分市場還未被充分開發,目前還屬於“小眾市場”,這對於需要用E-PACE來提升整體銷量的捷豹路虎來說,“時機”,是一個值得斟酌的問題。

“畢竟車企推出跨界車型的初衷還是完善企業SUV產品線,從車企的產品規劃來講,他們並不要求每款產品都要達到很高的產銷量,有些產品就是用來拔高品牌形象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另外一個難題,對於捷豹路虎來說是一個老話題。如何在ABB嚴防死守的細分市場裡撕出一道口子,成為市場新選擇,是捷豹路虎孜孜不倦的追求。

無論是一心想要打開豪華C級車市大門的捷豹XFL,還是希望能夠與奧迪A4L、寶馬3系、賓士C級同台對壘的捷豹XEL,都在突破ABB防線上費盡心思,但結果不盡如意。“捷豹路虎第四款國產車型XEL三月環比增長超80%”的銷量報表,在奧迪A4L單月突破2萬輛面前,散發著“臣妾做不到”的無奈。

在ABB面前,似乎二線豪華陣營的刺兒頭們依舊沒有找到好的方式去打這一場反擊戰。捷豹E-PACE所要面臨的競爭處境更為激烈。

ABB早已經在轎跑SUV市場布下三枚大將,奧迪Q3、賓士GLC、寶馬X2,將會是捷豹E-PACE通關首先要打的BOSS,緊隨其後的凱迪拉克XT4、富豪XC40都在覬覦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這些都是能夠和捷豹E-PACE旗鼓相當的對手。

在這樣的競爭氛圍之下,捷豹E-PACE很難形成無法替代的優勢。

雖然在海外市場中,E-PACE已經在多數國家上市。不過在中國,捷豹品牌的SUV車型並未形成廣泛的市場基礎,口碑基礎也不成熟,捷豹E-PACE如何闖關,不只是定價,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帳面資料看,捷豹E-PACE在車身尺寸、空間表現上並不佔據絕對優勢,體格不大,優勢是運動性能可圈可點。不過,凱迪拉克XT4也即將到來,其運動性能不輸捷豹E-PACE,捷豹E-PACE的戰鬥力還有待觀察。

目前的形勢是,豪華車市即便榨去水分但依然火熱,目前二線豪華品牌陣營幾乎全部越過“10萬輛門檻”,所以與ABB基本穩定的產品格局相較,第二陣營仍存在較大變數。

毋庸置疑,隨著捷豹E-PACE的加入後,豐富了產品結構後將會進一步提升捷豹品牌的競爭力。凱迪拉克XT4的重要性和捷豹E-PACE並無二致,也是起到緩解XT5單兵作戰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而言,2018年二線頭牌的較量甚至可以看作是捷豹E-PACE和凱迪拉克XT4之間的比拼,誰能更快地吸收市場將有很大可能決定2018年二線榜首的歸屬權。

想要有所作為,最終還是要看價格。目前,捷豹E-PACE在美國市場的起售價為3.86萬美元,歐洲市場的起售價為3.495萬歐元,都是不到30萬元的起售價,國產上市之後,預計售價也不會突破30萬元。

不過,前文也提到,在ABB面前,價格優勢並不意味著一定能拿到很多銷量。比如謳歌CDX、英菲尼迪QX30售價雖然不到25萬元,但在細分市場裡幾乎是個隱形的存在。而尷尬的是,未來國產捷豹E-PACE的最大優勢也是在於價格……

“如果是30萬我會選擇買XC40,甚至買領克01”,那麼你呢?

老大哥邁不過去的坎兒,捷豹E-PACE也未必可以。

無論是進口的捷豹F-PACE,還是國產的路虎極光,都用親身經歷書寫著一個血的教訓,“在品牌溢價力不足的時候,千萬別在定位和定價上太自信”。

因為就像凱迪拉克前任全球總裁約翰·德·尼琛說過的那樣,“在中國市場,凱迪拉克沒有定價權,ABB才有”。同樣,已經失去二線陣營榜首的捷豹路虎也沒有定價權。這種“被統治”的局面,讓捷豹路虎、凱迪拉克都有些被綁住了手腳,想要打破,無可厚非,但要慎重。

在定價戰略上翻船,捷豹路虎的教訓已經夠寫上一本書。捷豹F-PACE高達50多萬的起步價並沒有很大吸引力,路虎在SUV端也因價格昂貴日漸淪落為小眾……這些同門師兄的前車之鑒,足以給小兄弟捷豹E-PACE提一個醒,“定價請慎重,容易傷不起”。

好吧,現在說定價還有點為時過早。畢竟捷豹E-PACE也只是剛剛在國內首發,國產上市還需要時日。捷豹路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給捷豹E-PACE找到一個好的定位,這是確定上市價格的前提。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BC君有些上了年紀,並不太能欣賞“轎跑SUV”這一定位。給SUV加個尾巴,就像是傳統SUV細分市場的插班生,是“不會唱歌的演員就不是好主持人”一樣的即視感。

但不能否認,“轎跑SUV”的風潮越刮越大。隨著中國車市消費生力軍從穩健派70後,已經變成了80後、90後,對於車型顏值的需求也邁向了新階段。隨著消費風向的轉變,近幾年各家車企也“識時務”,紛紛推出轎跑SUV產品,跨界已然成為廠家和消費者的新寵。

追溯轎跑SUV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豪華品牌寶馬和賓士,在轎跑SUV領域進行了首次的嘗試,寶馬X6、X4,賓士GLC、GLA等車型甚至銷量遠超預期。

這一細分市場的開拓,在豪華SUV市場或將漸漸失去黃金時代的當下,顯然是一個新的生門,有望成為SUV細分市場中的下一個風向標。

“豪華轎跑SUV市場是目前增長比較快但是我們還沒有涉足的市場”,施韋德認為,轎跑SUV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此時佈局E-PACE頗為合時宜,搶佔市場先機很重要。

不過,有一個難題不能忽視。這一細分市場目前還處於蓄勢待發的狀態,並未走向爆發,此時向市場投放產品,利弊都很明顯。

拿到先發優勢,容易佔領市場制高地。而來得早,這一細分市場還未被充分開發,目前還屬於“小眾市場”,這對於需要用E-PACE來提升整體銷量的捷豹路虎來說,“時機”,是一個值得斟酌的問題。

“畢竟車企推出跨界車型的初衷還是完善企業SUV產品線,從車企的產品規劃來講,他們並不要求每款產品都要達到很高的產銷量,有些產品就是用來拔高品牌形象的。”業內資深人士表示。

另外一個難題,對於捷豹路虎來說是一個老話題。如何在ABB嚴防死守的細分市場裡撕出一道口子,成為市場新選擇,是捷豹路虎孜孜不倦的追求。

無論是一心想要打開豪華C級車市大門的捷豹XFL,還是希望能夠與奧迪A4L、寶馬3系、賓士C級同台對壘的捷豹XEL,都在突破ABB防線上費盡心思,但結果不盡如意。“捷豹路虎第四款國產車型XEL三月環比增長超80%”的銷量報表,在奧迪A4L單月突破2萬輛面前,散發著“臣妾做不到”的無奈。

在ABB面前,似乎二線豪華陣營的刺兒頭們依舊沒有找到好的方式去打這一場反擊戰。捷豹E-PACE所要面臨的競爭處境更為激烈。

ABB早已經在轎跑SUV市場布下三枚大將,奧迪Q3、賓士GLC、寶馬X2,將會是捷豹E-PACE通關首先要打的BOSS,緊隨其後的凱迪拉克XT4、富豪XC40都在覬覦這一細分市場的潛力,這些都是能夠和捷豹E-PACE旗鼓相當的對手。

在這樣的競爭氛圍之下,捷豹E-PACE很難形成無法替代的優勢。

雖然在海外市場中,E-PACE已經在多數國家上市。不過在中國,捷豹品牌的SUV車型並未形成廣泛的市場基礎,口碑基礎也不成熟,捷豹E-PACE如何闖關,不只是定價,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帳面資料看,捷豹E-PACE在車身尺寸、空間表現上並不佔據絕對優勢,體格不大,優勢是運動性能可圈可點。不過,凱迪拉克XT4也即將到來,其運動性能不輸捷豹E-PACE,捷豹E-PACE的戰鬥力還有待觀察。

目前的形勢是,豪華車市即便榨去水分但依然火熱,目前二線豪華品牌陣營幾乎全部越過“10萬輛門檻”,所以與ABB基本穩定的產品格局相較,第二陣營仍存在較大變數。

毋庸置疑,隨著捷豹E-PACE的加入後,豐富了產品結構後將會進一步提升捷豹品牌的競爭力。凱迪拉克XT4的重要性和捷豹E-PACE並無二致,也是起到緩解XT5單兵作戰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而言,2018年二線頭牌的較量甚至可以看作是捷豹E-PACE和凱迪拉克XT4之間的比拼,誰能更快地吸收市場將有很大可能決定2018年二線榜首的歸屬權。

想要有所作為,最終還是要看價格。目前,捷豹E-PACE在美國市場的起售價為3.86萬美元,歐洲市場的起售價為3.495萬歐元,都是不到30萬元的起售價,國產上市之後,預計售價也不會突破30萬元。

不過,前文也提到,在ABB面前,價格優勢並不意味著一定能拿到很多銷量。比如謳歌CDX、英菲尼迪QX30售價雖然不到25萬元,但在細分市場裡幾乎是個隱形的存在。而尷尬的是,未來國產捷豹E-PACE的最大優勢也是在於價格……

“如果是30萬我會選擇買XC40,甚至買領克01”,那麼你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