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氣功外氣療法》發功手式

五雷指式

【手式】手四指(食、中、無名、小指)屈曲, 握向手掌心, 拇指屈曲自然壓在四指的指甲處, 做握拳狀。

【要領】四指屈曲微上頂, 拇指下壓與四指緊密結合, 拳中空虛。 運氣蓄力於拳心。 要經常練習其運氣蓄氣的功夫。

【應用】本式是古代“勒符”運氣蓄力的指法, 當變式發氣時, 先呼一口氣, 五指突然甩出伸開變成平掌式, 或探爪式或龍含式。 也可以食指、中指伸出變劍指式或中指獨立式。 當用以上手式發完氣後, 再吸一口氣將五指收攏成五雷指式蓄氣於掌中。

金剛指式

【手式】手小指屈曲, 無名指屈曲壓在中指的第一指骨背上,

食指屈曲壓住中指指甲處, 拇指屈曲壓在食指、小指的指甲上, 用力握成一團, 然後中指自然壓在拇指上。

【要領】握好金剛指式後, 主要是食指、無名指、拇指、小指用力握緊, 蓄勁運氣於盤起的四指之間;中指自然屈曲, 不可用力, 但要使氣直達中指端。

【應用】本式是古代“勒符”運氣發氣的主要指法。 發氣前先呼一口氣, 四指搬動, 運氣於中指, 伸開發氣;也可變中指獨立式發氣。 收式時吸一口氣, 蓄氣於掌, 歸於丹田。

一指禪式

【手式】食指伸直, 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屈曲, 拇指屈曲輕壓在中指、無名指背側。

【要領】食指伸直, 氣蓄中指與無名指之間, 以拇指下壓及中指、無名指外撐之力來調節食指的外氣發放。

【應用】本式是向穴位及痛點上發氣的主要功式。

多以線形、點形、螺旋、冷熱、五行導氣法導氣, 並通過推、拉、顫、引等手法接觸或離開治療部位發氣。

平掌式

【手式】五指自然伸直, 成平掌式。

【要領】五指自然張開伸直, 不可用力, 以腕關節和五指的輕微屈伸、弛張, 調節手掌的鬆緊度。

【應用】本式是向經絡、穴位與部位上發氣的主要手式。 以線形、點形、圓形、冷熱、五行等多種導氣, 通過推、拉、旋、顫、引、定等多種手法接觸或離開治療部位發氣。 發氣時可先以五雷指式運氣, 變換為平掌式, 氣蓄手掌, 掌周形成導氣的發功線, 內勞宮為集中的發功點。 用單掌或雙掌同時發氣。

劍指式(劍訣式)

【手式】食、中指自然伸直併攏, 拇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屈曲。 拇指輕壓在無名指、小指甲部。

【要領】拇指緊壓無名、小指指甲, 無名指與小指併攏自然屈曲, 用力外撐, 三指形成環形, 氣蓄其間, 以用力之大小調節食、中指的緊張程度, 運氣於食、中指端。

【應用】本式是古代“勒符”運氣發氣的主要手式。 食指為肝木, 中指為心火, 兩指併攏, 木火同發, 其氣屬陽, 是運陽熱之氣的手式。 以線形、點形、熱、五行導氣法導氣, 通過推、拉、引、定等手法接觸或離開治療部位發氣。 發氣時氣蓄無名指、小指、拇指形成的環內, 以食、中指尖為發氣點。

中指獨立式

【手式】中指自然伸直, 余指自然屈曲, 食指與無名指、小指自然貼於中指之兩側。

【要領】腕關節自然屈曲或伸直, 以食、無名、小指屈曲力的大小來調節中指的放鬆和緊張程度, 控制氣的運行。

【應用】本式是以金剛指式變換而來, 故發氣時可先以金剛指式運氣, 然後變換為中指獨立式發氣。 用線形、點形、熱、五行導氣法導氣, 通過推、拉、顫, 引、定等手法離開或接觸治療部位發氣。

探爪式

【手式】五指自然伸開, 指間關節屈曲呈探爪勢。

【要領】五指自然伸直成平掌式, 然後五指指間關節屈曲, 掌指關節伸直, 以腕關節和指間關節輕度屈伸, 調節手掌與手指的緊張與放鬆度。

【應用】本式先以五雷指式運氣, 變平掌式, 然後轉換而成。 氣蓄掌心, 發氣於五指, 當氣發至受氣點時, 則形成直線。 以線形、點形、冷熱、五行導氣法導氣, 通過推、拉、顫、旋等手法接觸或離開治療部位發氣。

龍含式(龍銜式)

【手式】食、中、無名、小指併攏, 或食、中指併攏,

與拇指對稱成龍含物狀。

【要領】五指伸開要自然, 拇指與食、中指或四指對稱似龍含珠, 以拇指與其餘的指間關節的輕微屈伸蠕動, 調節對稱指之間氣與力的大小。

【應用】本式由五雷指式運氣, 變換而成。 拇指與余指形成發氣線, 蓄氣於對稱指之間, 以線形、點形、圓形、冷熱、五行導氣, 通過推、拉、顫、旋、定等手法接觸或離開發功體發氣。 本式多用於針刺之針體或身體某些特殊部位, 如腫塊、指、耳、肩等。

雀嘴式

【手式】拇指與食指或中指或無名指或小指伸直對稱, 呈雀嘴狀。

【要領】五指伸直, 拇指與其中一指對稱, 做雀嘴含食的樣子, 其餘三指伸直上翹, 以其緊張與放鬆來調節拇指與對稱指之間的緊張度。

【應用】五指與五行、五臟相配, 分別是:拇指為土配脾,食指為木配肝,中指為火配心,無名指為金配肺,小指為腎配水。金與水合,為陰方,木與火合,為陽方。故食、中指相合代表陽,無名指、小指相合代表陰;而腎陽為陰中之陽,肝陰為陽中之陰,故又分為陰、陽。拇指為土,屬脾,和合于四指金、水、木、火四象,則成五行攢簇之氣。所以拇指(土)與任何一指,都可組成發氣之手式,並可發出帶有五行、陰陽屬性之氣。如拇指與中指合成雀嘴式發放的氣,是心中之陽氣,故有益陽、調心之作用。

本式是以龍含式變換而來,故先以龍含式蓄氣於掌,變成本式的各種功式,再配合以線形、點形、圓形、冷熱,五行導氣法導氣,通過推、拉、旋、顫,引、定等手法接觸或離開發功體發氣。本式多用於向針體或身體某些穴位或部位發氣。

分別是:拇指為土配脾,食指為木配肝,中指為火配心,無名指為金配肺,小指為腎配水。金與水合,為陰方,木與火合,為陽方。故食、中指相合代表陽,無名指、小指相合代表陰;而腎陽為陰中之陽,肝陰為陽中之陰,故又分為陰、陽。拇指為土,屬脾,和合于四指金、水、木、火四象,則成五行攢簇之氣。所以拇指(土)與任何一指,都可組成發氣之手式,並可發出帶有五行、陰陽屬性之氣。如拇指與中指合成雀嘴式發放的氣,是心中之陽氣,故有益陽、調心之作用。

本式是以龍含式變換而來,故先以龍含式蓄氣於掌,變成本式的各種功式,再配合以線形、點形、圓形、冷熱,五行導氣法導氣,通過推、拉、旋、顫,引、定等手法接觸或離開發功體發氣。本式多用於向針體或身體某些穴位或部位發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