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從542到33111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戰略成功的啟示

最近, 中美之間的摩擦似乎有繼續升級的趨勢。 貿易爭端一波未平, 中興斷供一波又起, 一家營收超千億的中國企業因為一紙制裁, 一夜之間將面臨著覆滅的危機。

而在中興突然被升級制裁前不到兩周前, 中興剛剛聯合中國移動撥通了國內首個5G電話。 路透社近日載文直截了當地點明, 美國其實就是擔心被“中國製造2025”戰略超越, 才會選擇先發制人。

美國的反應恰好說明了“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正確性和必要性。 以重點的汽車產業為例, 中國不僅計畫到2025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取得80%的份額, 並且要產生一批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世界級新能源車企。 對於美國而言, 這樣雄心勃勃的計畫顯然讓他們感受到了危機。

實際上, 中國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連續三年全球第一, 而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

有一家企業始終站在領先的位置, 那就是比亞迪。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 比亞迪就帶來了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最新成果。

北京車展重磅亮相的背後

有人說通過北京車展展臺的人氣就能看出這個品牌在市場終端的受歡迎程度。

比亞迪的展臺從早上9點一直到閉館, 一直都是人潮湧動, 水泄不通的狀態 , 一位元觀展的比亞迪經銷商用一句話表達了他對這個品牌的預期:“這些新車都不愁賣。 ”在此次北京車展上, 比亞迪正式亮相了三款全新重磅車型:全新一代唐、秦Pro和E-SEED純電動概念車。 採用全新Dragon Face設計語言, 萬眾矚目的全新一代唐正式開啟了預售, 其中DM(雙模)版預售價為補貼後25萬-30萬, 燃油版預售價15萬-18萬。

由比亞迪設計總監沃爾夫岡•艾格全程主導設計的E-SEED純電動概念車, 引發關注熱潮。 E-SEED是Electronic (電動)、Sports (運動)、Experience(體驗)、Environmental Device (環保裝置)這五個單詞的縮寫。 除了引人眼球的全新DUAL BLADE雙刀鋒設計語言, E-SEED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展示了比亞迪全新的純電技術路線。 據瞭解, 這款E-SEED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將超過600公里,

搭載電四驅系統, 百公里加速僅需3.9秒。 除此之外, 比亞迪還推出了全新的“e平臺”和“DiLink系統”。

憑藉著數款熱銷車型, 已連續三年奪得全球銷量冠軍的比亞迪一季度再次衛冕中國新能源車銷冠。 值得一提的是, 全新一代唐在公佈預售價前就已用強大的產品力收割了一大波粉絲,

訂單量突破萬輛, 上市之後想必也會如那位經銷商所說:不愁賣。

用“7+4”“542”對接中國製造2025

比亞迪之所以能夠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取得成功, 關鍵在於比亞迪極具前瞻性的戰略佈局。

早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首次提出的2014年, 比亞迪就針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提出了“542”科技戰略。 一年後, 比亞迪又正式發佈新能源汽車“7+4”全市場戰略, 從技術到產業鏈形成了完整的戰略佈局。

“7+4”戰略實際上是比亞迪對原有的全產業鏈戰略的完善,意味著比亞迪將會在私家車、公交、計程車等七大常規領域以及倉儲、礦山、機場、港口四大特殊領域進行全面的車型投放,其目標就是把中國道路交通領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電解決。

“542”戰略則被更多的人所知曉,這是比亞迪針對新能源汽車在動力性、通過性和油耗這幾個衡量汽車水準的重點指標領域所進行的規劃。5代表著百公里加速不超過5秒,4代表全時電四驅,2則意味著混動車型的百公里油耗要低於2L。

可別小看這幾個簡單的數字。在目前的傳統汽車產業中,BBA也好,大眾豐田也好,除了尺寸,給一輛車分檔次定級別的核心指標依舊是動力,百公里加速低於5秒的成績即使在豪車中也是很罕見的,更不要說是一台家用車。而在傳統燃油車上,能夠顯著提升通過性的全時四驅技術同樣是高端車型才能“享用”的技術。即使能夠擁有強大的加速性能和四驅技術,這與低油耗又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

所以,比亞迪“542”戰略的提出不可謂不大膽,一旦成功,將意味著中國車企首次在技術指標方面具備與國外品牌掰手腕的實力。但是比亞迪真的做到了,而且是在售價親民的家用車上實現了,比如熱銷的比亞迪宋DM和唐。而此次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全新一代唐DM採用的第三代雙模技術同樣也具備了542特徵。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憑藉著“542”戰略,比亞迪一家車企就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提升到了世界級的高度。

比亞迪的底氣

就像很多人看不懂股神巴菲特為什麼會看中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比亞迪一樣,今天很多人同樣看不懂幾年前的比亞迪怎麼就有信心能夠搞出“542”,甚至佈局“7+4”,因為正如王傳福在此次車展上介紹比亞迪全新的“e平臺”時所說,一家企業要同時吃透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難度之大、門檻之高,超乎想像。

其實,如果你細讀過“中國製造2025”戰略,就會發現,全篇只寫了四個字,那就是“獨立自主”。而比亞迪的底氣正是來源於此——用王傳福的話說——來源於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十幾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堅持正向開發。

做研發起家的王傳福非常清楚對於一家企業來說,自主研發意味著什麼,所以比亞迪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如今,比亞迪已成為了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家能夠同時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以及充電基礎設施和整車技術的車企。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技術積累,比亞迪才能夠在短短幾年間就攻克無數技術難關,在家用車上實現了“542”黑科技。

更重要的是,比亞迪的自主創新並沒有止步於“542“。在此次車展上,比亞迪就推出了以”33111“為核心技術特徵的”e平臺“。兩個3分別代表著驅動系統的電機、電控、變速器3合1高度集成和高壓系統的DC-DC、充電器、配電箱3合1,三個1則分別代表1塊集成了儀錶、空調、音響、智慧鑰匙等控制模組的PCB板、1個搭載了“DiLink智慧生態系統”的智慧自動旋轉大屏以及1塊長續航、性能穩定的電池。

其中,“DiLink智慧生態系統”還是全球範圍內,首次大規模開放汽車的傳感系統、執行系統,旨在向全球開發者提供一個多維的開放平臺,推動自動駕駛行業的加速發展。

王傳福認為,電動化是汽車變革的上半場,下半場更多的將是智能化和網聯化,而比亞迪佈局下半場的策略就是開放。在汽車產業正面臨規模空前變革的當下,比亞迪在全球率先推出全新“e平臺”和“DiLink系統”,目的就是要開啟國際化、電動化、智慧網聯的“造車新時代”,最終全面重塑行業格局和人類出行方式。

總結

看看陷入危局的中興,再看看北京車展上光芒四射的比亞迪展臺,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同,不管是一家企業還是一個國家,想要向上突破,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研發和創新。而當我們為中興的遭遇感到惋惜、沮喪甚至憤怒之時,我們也應該慶倖:有比亞迪這樣的企業,中國製造2025,能成!

關注“自主汽車”,或者添加微信公眾號:zizhuche,每日收穫不一樣的汽車行業評論。如有爆料,請發郵箱mail@zizhuauto.com,如有購車需求請點擊下方“我要買車”

“7+4”戰略實際上是比亞迪對原有的全產業鏈戰略的完善,意味著比亞迪將會在私家車、公交、計程車等七大常規領域以及倉儲、礦山、機場、港口四大特殊領域進行全面的車型投放,其目標就是把中國道路交通領域所有用油的地方,全部用電解決。

“542”戰略則被更多的人所知曉,這是比亞迪針對新能源汽車在動力性、通過性和油耗這幾個衡量汽車水準的重點指標領域所進行的規劃。5代表著百公里加速不超過5秒,4代表全時電四驅,2則意味著混動車型的百公里油耗要低於2L。

可別小看這幾個簡單的數字。在目前的傳統汽車產業中,BBA也好,大眾豐田也好,除了尺寸,給一輛車分檔次定級別的核心指標依舊是動力,百公里加速低於5秒的成績即使在豪車中也是很罕見的,更不要說是一台家用車。而在傳統燃油車上,能夠顯著提升通過性的全時四驅技術同樣是高端車型才能“享用”的技術。即使能夠擁有強大的加速性能和四驅技術,這與低油耗又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

所以,比亞迪“542”戰略的提出不可謂不大膽,一旦成功,將意味著中國車企首次在技術指標方面具備與國外品牌掰手腕的實力。但是比亞迪真的做到了,而且是在售價親民的家用車上實現了,比如熱銷的比亞迪宋DM和唐。而此次北京車展上亮相的全新一代唐DM採用的第三代雙模技術同樣也具備了542特徵。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憑藉著“542”戰略,比亞迪一家車企就將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提升到了世界級的高度。

比亞迪的底氣

就像很多人看不懂股神巴菲特為什麼會看中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比亞迪一樣,今天很多人同樣看不懂幾年前的比亞迪怎麼就有信心能夠搞出“542”,甚至佈局“7+4”,因為正如王傳福在此次車展上介紹比亞迪全新的“e平臺”時所說,一家企業要同時吃透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難度之大、門檻之高,超乎想像。

其實,如果你細讀過“中國製造2025”戰略,就會發現,全篇只寫了四個字,那就是“獨立自主”。而比亞迪的底氣正是來源於此——用王傳福的話說——來源於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十幾年來堅持自主創新,堅持正向開發。

做研發起家的王傳福非常清楚對於一家企業來說,自主研發意味著什麼,所以比亞迪從一開始就非常重視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如今,比亞迪已成為了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家能夠同時掌握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以及充電基礎設施和整車技術的車企。也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技術積累,比亞迪才能夠在短短幾年間就攻克無數技術難關,在家用車上實現了“542”黑科技。

更重要的是,比亞迪的自主創新並沒有止步於“542“。在此次車展上,比亞迪就推出了以”33111“為核心技術特徵的”e平臺“。兩個3分別代表著驅動系統的電機、電控、變速器3合1高度集成和高壓系統的DC-DC、充電器、配電箱3合1,三個1則分別代表1塊集成了儀錶、空調、音響、智慧鑰匙等控制模組的PCB板、1個搭載了“DiLink智慧生態系統”的智慧自動旋轉大屏以及1塊長續航、性能穩定的電池。

其中,“DiLink智慧生態系統”還是全球範圍內,首次大規模開放汽車的傳感系統、執行系統,旨在向全球開發者提供一個多維的開放平臺,推動自動駕駛行業的加速發展。

王傳福認為,電動化是汽車變革的上半場,下半場更多的將是智能化和網聯化,而比亞迪佈局下半場的策略就是開放。在汽車產業正面臨規模空前變革的當下,比亞迪在全球率先推出全新“e平臺”和“DiLink系統”,目的就是要開啟國際化、電動化、智慧網聯的“造車新時代”,最終全面重塑行業格局和人類出行方式。

總結

看看陷入危局的中興,再看看北京車展上光芒四射的比亞迪展臺,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認同,不管是一家企業還是一個國家,想要向上突破,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研發和創新。而當我們為中興的遭遇感到惋惜、沮喪甚至憤怒之時,我們也應該慶倖:有比亞迪這樣的企業,中國製造2025,能成!

關注“自主汽車”,或者添加微信公眾號:zizhuche,每日收穫不一樣的汽車行業評論。如有爆料,請發郵箱mail@zizhuauto.com,如有購車需求請點擊下方“我要買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