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輕芒為什麼向所有內容創作者重提“答題”這碗“冷飯”

對於內容創作者, 技術進步總是「危」「機」並存, 這就好像衝浪, 每一個內容創作者都是飆網者, 必須在海浪逐漸靠近時調整板頭方向, 順水而劃, 始終保持在海浪之前, 才能完成一次與海浪完美的追逐。

2012 年微信公眾號正式發佈, 那些早年積極擁抱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創作者也大多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發展到今天, 公眾號平臺優勢已經進入發展拐點, 內容創作者普遍面臨流量和用戶活躍度明顯下降的困境。 根據資料平臺侯斯特統計, 公眾號圖文打開率越來越低, 今年 2 月, 這個數字僅為 2.07%。

去年, 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式,

正是針對之前公眾號在內容展示和使用者互動形式極度單一而推出的加大的技術平臺。 內容創作者應該如何與新的浪潮搏擊?

今天, 在已有社群互動、內容聚合、內容分享和內容付費四個模組基礎上, 輕芒小程式+ 又增加了答題互動模組, 説明那些不具備技術和設計實力的內容創作者免費、快捷地生成品牌專屬答題遊戲。 新增答題模組延續輕芒風格, 在確保使用簡單和設計精美上繼續下足功夫, 內容創作者上午給題、下午就能發佈。 輕芒小程式+ 為知曉程式、51公積金、HIGO、眉州東坡、少數派、橄欖古典音樂、水滴互助、醫學界、差評、英語流利說、住范兒等涵蓋 10 個領域的 11 家合作夥伴生成的品牌專屬答題遊戲,

也在今天正式發佈。 早在內測期間, 新華社通過輕芒小程式+ 答題互動模組生成的「新華答題」, 上線 3 天后, 就獲得了 30 多萬用戶, 產生了 100 多萬場對戰;騰訊企鵝輔導通過輕芒小程式+ 生成的「經典詩詞」答題遊戲, 分享率高達 43%, 平均每 5 個人中就有 2 個人進行了分享。

久違了的好資料

兩會閉幕當天, 新華社就發佈了使用輕芒小程式+ 答題互動模組生成的「新華答題」, 並推出「2018 兩會專場」題庫, 題目囊括了 2018 兩會中關於憲法、監察法、政府工作報告等核心要點內容。 上線三天內即獲得 30 萬用戶, 用戶合計玩了 100 萬場。 目前, 排行榜前三十名至少要玩 1000 場, 按照每場 1 分半鐘來算, 大約累計要玩 25 小時, 這樣的用戶粘性是非常驚人的。

新華社小程式團隊負責人焦旭鋒回饋說:「利用問答的形式,

使受眾以『強互動』的形式接收新聞。 這種新聞的傳播到達率更高, 更令人印象深刻。 一些大家曾覺得比較硬的時政新聞在這裡也可以實現很好的傳播。 」

另一個例子是騰訊企鵝輔導通過輕芒小程式+ 答題互動模組生成的「經典詩詞」答題遊戲,

他們同時發起了「古詩詞大會」有獎活動, 活動主辦者在答題競賽中設置了針對高成績獲得者和分享者的獎勵機制, 最終它在用戶活躍程度、分享率方面都表現得很好, 比如這個答題競賽人均參加場次為 9.8 次, 答題時長 10 分鐘, 人均分享率達到了 43%, 就是說每 5 個參加的人中就會有 2 個人分享。

公眾號圖文不能成為「內容」的代名詞

什麼是「內容」?怎麼定義「內容創造」?當問及這些問題的時候, 我們的頭腦中會產生出很多割裂的場景, 比如視頻綜藝節目《奇葩說》是內容, 友鄰優課的音訊節目《夏說英文晨讀》是內容, 姜思達主持的短視頻採訪《透明人》也是內容, 郭旭崢帶著自己北師大附中的師弟師妹們製作的公眾號《附中人》也是內容。 可是所有的這些內容都沒有脫離創作者只能按照平臺劃定好的內容樣式框架進行創作的模式, 特別是公眾號, 它內容呈現形式相對單調, 主要為圖文, 大部分公眾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次。 這些我們頭腦中已經約定俗成的「內容的樣子」恰恰就是內容創作者陷入困境的原因,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僅內容展現形式非常單一,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平臺將一些很重要的內容形式排除在外,比如答題、比如人們在閱讀過程中的「劃重點」,而這些可以互動的內容形式是能夠大幅提升使用者使用頻率、使用時長以及分享等活躍資料的。

比如爆紅的答題競賽,在大多數人眼中它都會被定義為「遊戲」,但輕芒的理解有所不同,如果從做內容的視角出發,「答題」是一個能夠將內容知識點高度精煉、碎片化並以互動競賽的形式呈現給使用者的內容「乾貨」。輕芒聯合創始人王俊煜介紹到「當我們看到答題這樣的模式時,我們沒有把它理解成是一個遊戲,我們是把它理解成了一種新的你跟使用者互動和展現內容、去呈現內容的手段,這是我們在看到答題玩法和模式的時候我們在關注的東西。」接下來,輕芒致力於為同樣追求高品質的內容創作者持續提供更多新穎的內容互動形式,推陳出新,不斷為讀者帶來新的驚喜。

免費,而且簡單得像擰開自來水龍頭

輕芒小程式+ 是在去年的 7 月份正式推出的。輕芒發現大多內容創作者才華橫溢,但是他們往往沒有任何產品設計和研發背景。輕芒小程式+ 就是要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免費的、無需代碼、快速生成用戶互動平臺的小程式,目前主要提供 5 大功能模組:知識答題、社群互動、內容聚合、內容分享和內容付費。輕芒把這些基礎設施做得足夠簡單,對內容創作者而言就像擰開自來水龍頭那麼簡單,在推出 4 個月後就有超過 10,000 個小程式通過輕芒小程式+ 生成。

而今天,輕芒小程式+ (http://qingmang.me/wechat)正式發佈答題互動模組,即使沒有任何開發能力的內容創作者,通過答題互動模組,也可以快速生成品牌專屬答題遊戲,上午給題、下午就能發佈。通過輕芒小程式+ 答題互動模組生成的答題遊戲,設計優雅、體驗流暢,而且還是免費的。

如果你也想通過輕芒小程式+ 答題互動模組生成自己的答題遊戲,歡迎發郵件到 hello@qingmang.me,即刻開始生成你的答題遊戲。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僅內容展現形式非常單一,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平臺將一些很重要的內容形式排除在外,比如答題、比如人們在閱讀過程中的「劃重點」,而這些可以互動的內容形式是能夠大幅提升使用者使用頻率、使用時長以及分享等活躍資料的。

比如爆紅的答題競賽,在大多數人眼中它都會被定義為「遊戲」,但輕芒的理解有所不同,如果從做內容的視角出發,「答題」是一個能夠將內容知識點高度精煉、碎片化並以互動競賽的形式呈現給使用者的內容「乾貨」。輕芒聯合創始人王俊煜介紹到「當我們看到答題這樣的模式時,我們沒有把它理解成是一個遊戲,我們是把它理解成了一種新的你跟使用者互動和展現內容、去呈現內容的手段,這是我們在看到答題玩法和模式的時候我們在關注的東西。」接下來,輕芒致力於為同樣追求高品質的內容創作者持續提供更多新穎的內容互動形式,推陳出新,不斷為讀者帶來新的驚喜。

免費,而且簡單得像擰開自來水龍頭

輕芒小程式+ 是在去年的 7 月份正式推出的。輕芒發現大多內容創作者才華橫溢,但是他們往往沒有任何產品設計和研發背景。輕芒小程式+ 就是要為內容創作者提供免費的、無需代碼、快速生成用戶互動平臺的小程式,目前主要提供 5 大功能模組:知識答題、社群互動、內容聚合、內容分享和內容付費。輕芒把這些基礎設施做得足夠簡單,對內容創作者而言就像擰開自來水龍頭那麼簡單,在推出 4 個月後就有超過 10,000 個小程式通過輕芒小程式+ 生成。

而今天,輕芒小程式+ (http://qingmang.me/wechat)正式發佈答題互動模組,即使沒有任何開發能力的內容創作者,通過答題互動模組,也可以快速生成品牌專屬答題遊戲,上午給題、下午就能發佈。通過輕芒小程式+ 答題互動模組生成的答題遊戲,設計優雅、體驗流暢,而且還是免費的。

如果你也想通過輕芒小程式+ 答題互動模組生成自己的答題遊戲,歡迎發郵件到 hello@qingmang.me,即刻開始生成你的答題遊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