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郫都區簽約打造首批10個傳統川西林盤

原標題:簽約打造首批10個傳統川西林盤

昨日上午, 郫都區德源街道舉辦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品牌推介會, 現場推出“德之源”大蒜、袁隆平種業基地“蒜香稻米”、德源川西林盤三大特色農業品牌, 同時舉行首批10個川西林盤項目簽約, 39家省內外實力企業前來考察合作, 6家企業就德源林盤項目簽訂了意向性合作協定, 總投資額達到24億元。

傳承“稻蒜輪作”耕作傳統

打造有機蒜香稻米

記者從推介會上瞭解到, 德源大蒜種植已有300多年歷史, 主打品種為“紅七星”大蒜, 種植規模達9600畝, 輻射帶動友愛等周邊地區種植5000餘畝, 年產值達3億元以上。 同時, 借助袁隆平國際雜交水稻種業矽谷入駐德源街道的優勢, 德源街道傳承“稻蒜輪作”耕作傳統, 正在打造高品質綠色有機蒜香稻米, 已建成蒜稻、稻魚共生模式7000餘畝, 年產高品質蒜香稻米3000餘噸, 推動傳統農產品逐步向高端品種、高端品質、高端品牌“三位一體”的生態都市現代農業發輾轉型。

“德源街道是首批全國雙創示範基地, 屬成都市萬億級電子資訊產業功能區,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創業聚集區核心區。 在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生態優勢、產業優勢等各個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德源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在現有的“萬畝大蒜種源”基地的基礎上, 依託袁隆平國家雜交水稻種業矽谷科研優勢, 將建設標準化、平臺化、機械化的綠色無公害“稻蒜輪作”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創新研發衍生產品, 延伸農業產業鏈。

發揮種業矽谷創新旅遊等新功能

打造鄉村旅遊新亮點

據瞭解, 按照市委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 以“農業+旅遊”推動鄉村振興的部署,

德源街道將探索鄉村旅遊發展路徑, 推動“一三互動”, 特別是實施灌區輪作系統及川西林盤保護工程, 推廣蒜-稻、稻-蝦、稻-魚共生模式, 打造規模大地景觀, 發展觀光體驗農業等鄉村旅遊業, 帶動農戶持續增收致富。

現場, 袁隆平國際雜交水稻種業矽谷與德源街道簽訂“蒜香稻米”種源基地種植合作協定,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負責人彭甦表示, 種業矽谷項目建成後, 不僅將帶動當地一產業的提升發展, 更多的還要發揮種源矽谷創新、創業、科普、交流、觀光、體驗等三產業功能, 與德源轄區生態資源融合打造成為成都又一個鄉村旅遊新亮點。

打造坐落在川西林盤中的

雙創總部聚集高地

活動中, 德源街道還面向社會推出了首批10個林盤項目, 受到投資者和企業關注。 地處成都上風上水, 岷江水潤、茂林修竹……記者獲悉, 經過前期的實地摸底, 德源轄區內保留有上百個傳統的川西林盤資源和一批產業發展空間, 目前首批成功規劃包裝出10個林盤, 並面向社會資源招商。 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首批10個林盤的規劃定位將充分發揮菁蓉鎮創新創造活力和成都市萬億級電子資訊產業功能區、創新創業聚集區核心區的品牌優勢, 打造坐落在川西林盤中的雙創總部聚集高地, 延伸發展新經濟產業研發總部配套、文創藝創、農業體驗、會議論壇、特色民宿、酒店餐飲等配套產業, 推進“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集體建設用地變產業基地”,

通過農村區域與城區形成產業互補, 發展生產型和生活型服務業, 實現農商文旅融合發展。 張渝

(責編:羅娟、高紅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