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城市奇遇——廈門,我一直想回去

文/等風來

今天騰出來一點時間, 寫寫那個我呆了三年的城市。

2018年4月27日, 打開QQ空間, 翻開一個叫做“南普陀和海邊落日全景”的相冊。

拍攝時間是2013年, 我去廈門念書的第一年。

“又到鳳凰花開的路口, 想起某個好久不見老朋友”, 剛到學校時, 校門口的鳳凰花開得絢爛。

我是到了廈門才知道鳳凰花的寓意的。 第一節課老師就說了, 你看我們校門口的鳳凰花, 一年會開兩季, 開學的時候開, 學期結束的時候再開一次, 迎接新生來, 又送別老生。

後來畢業季的時候, 宿舍裡大家都反反復複聽林志炫的《鳳凰花開的路口》, 眼前一幕幕又變得鮮活起來。

這是學校裡冬天開的桂花。 在圖書館讀書讀得累了, 在校園裡隨意走, 不禁聞到淡淡的桂花香。 咦??這是冬天, 怎麼會有桂花?北方的孩子, 大概不知道冬天也會有桂花飄香吧。

也算是泡了三年的圖書館吧, 每天早上六點風雨無阻的在圖書館門前等候開門。

我在宿舍的小書桌。

我是學設計的, 跟著老師學了畫畫, 自己平時無聊也畫一些。

廈門的水果太便宜啦,隔兩天就出去買一堆,如果沒記錯的話,圖上這一堆應該十幾塊左右的樣子。學校裡種滿了芒果樹!!

廈門的天是我見過最藍的天,夏天的海風吹得人微醺。住在廈門的三年,是我最愛拍照的三年。無論怎麼拍都是一副美麗的畫。放兩張學校的藍天,大愛。

這是宿舍門前的一片空地,後來我們在這下賣弄搭上架子,曬起了被子。

學校裡午休的兩條黃狗。

颱風要來之前的天美的不像在人間——

粉紅色天空,而且不是霧霾,簡直太美了!

夜晚學校門口的路燈,像一幅油畫——

提到廈門,就必須提廈大,鼓浪嶼,必不可少。在廈門的三年也是我最愛旅遊的三年,甚至為了去廈門市花園,看三角梅海,連續走八個小時腳程。

最愛的山是南普陀,因為爬半個小時的山就可以看海,就可以看到對門的鼓浪嶼。最靈的山是仙嶽山。最愛的一片海域叫做五緣灣。五緣灣濕地公園,那一片木棧道是我最愛的地方。

有一次去五緣灣,比較早,看到一位老爺爺坐著看報紙

對了南普陀山下面的普陀寺也很喜歡,下面的開放公園區的鴿子也是不怕生人的,如果恰好是黃昏,你也許會有一種在布拉格廣場的感覺。還會有很多老烏龜老王八悠閒的曬著太陽。

廈大並沒有學院的感覺,更像是旅遊景點,學校的建築是歐式紅頂建築風格,廈大門口也有著火紅的鳳凰花。

廈大門口就是白城海灘。

鼓浪嶼還是清明左右,四五月份去最好。那時候的風最柔和,陽光也溫柔,旅人也沒有那麼多。

至於吃食,我是覺得所有地方都比較符合我的口味。我是個北方人,剛去廈門是極其不適應的,大概呆了一年左右,口味完全變得清淡,一直到現在。關於傳說中的各種厝沙坡尾……這些地方很可惜,沒有去過。所以也沒有辦法介紹。

海上衝浪~

去鼓浪嶼上呢,個人建議不要跟著旅遊攻略走,就跟著自己的心思,鼓浪嶼像是一個小山,沿著很多小道走。

島上的別墅區(不對外開放的)——

偶爾會有幾家很有意思的小店,還有很多地方是不對遊客開放的。上面還有一所藝術學院,在這裡就學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無論什麼時候去,都會有很多人拍婚紗照。

鼓浪嶼上的花花草草,只認得紅的是木棉花——

在內陸住的孩子,第一次見到大海都是拼命的撿貝殼,而長期在海邊生活的孩子,樂趣都是在於在海邊尋找活物。

廈門的高架橋簡直是美極了,穿插交錯,上面還糾纏著美麗的三角梅。四季開著,在BRT上也可以在廈門的夜景中沉醉。

在廈門過馬路是我經受過最優的待遇,從來都是車讓著行人。一次我在玩手機,過路沒看過往車輛,有位車主居然就一直等著我慢悠悠的走過去,實在覺得不好意思。

一年過年後返學,恰逢元宵節,一路掛滿了花燈,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種。聽同學說,他們都自己做花燈拿去公園裡展示。

這三年也是我大膽聽粵語的三年,校園裡播放的是陳奕迅的歌。聽粵語大家都不會覺得奇怪,後來再北上,聽港樂都是偷偷摸摸戴著耳機聽。

……一些合照已經模糊,還有太多太多美好的記憶都記不真切了,記憶的零碎寫下這篇記錄。想起來再補過。

這是一段精緻的過度了的記憶,去年一場颱風刮過,連帶著我的記憶也一起刮遠了。

廈門的水果太便宜啦,隔兩天就出去買一堆,如果沒記錯的話,圖上這一堆應該十幾塊左右的樣子。學校裡種滿了芒果樹!!

廈門的天是我見過最藍的天,夏天的海風吹得人微醺。住在廈門的三年,是我最愛拍照的三年。無論怎麼拍都是一副美麗的畫。放兩張學校的藍天,大愛。

這是宿舍門前的一片空地,後來我們在這下賣弄搭上架子,曬起了被子。

學校裡午休的兩條黃狗。

颱風要來之前的天美的不像在人間——

粉紅色天空,而且不是霧霾,簡直太美了!

夜晚學校門口的路燈,像一幅油畫——

提到廈門,就必須提廈大,鼓浪嶼,必不可少。在廈門的三年也是我最愛旅遊的三年,甚至為了去廈門市花園,看三角梅海,連續走八個小時腳程。

最愛的山是南普陀,因為爬半個小時的山就可以看海,就可以看到對門的鼓浪嶼。最靈的山是仙嶽山。最愛的一片海域叫做五緣灣。五緣灣濕地公園,那一片木棧道是我最愛的地方。

有一次去五緣灣,比較早,看到一位老爺爺坐著看報紙

對了南普陀山下面的普陀寺也很喜歡,下面的開放公園區的鴿子也是不怕生人的,如果恰好是黃昏,你也許會有一種在布拉格廣場的感覺。還會有很多老烏龜老王八悠閒的曬著太陽。

廈大並沒有學院的感覺,更像是旅遊景點,學校的建築是歐式紅頂建築風格,廈大門口也有著火紅的鳳凰花。

廈大門口就是白城海灘。

鼓浪嶼還是清明左右,四五月份去最好。那時候的風最柔和,陽光也溫柔,旅人也沒有那麼多。

至於吃食,我是覺得所有地方都比較符合我的口味。我是個北方人,剛去廈門是極其不適應的,大概呆了一年左右,口味完全變得清淡,一直到現在。關於傳說中的各種厝沙坡尾……這些地方很可惜,沒有去過。所以也沒有辦法介紹。

海上衝浪~

去鼓浪嶼上呢,個人建議不要跟著旅遊攻略走,就跟著自己的心思,鼓浪嶼像是一個小山,沿著很多小道走。

島上的別墅區(不對外開放的)——

偶爾會有幾家很有意思的小店,還有很多地方是不對遊客開放的。上面還有一所藝術學院,在這裡就學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

無論什麼時候去,都會有很多人拍婚紗照。

鼓浪嶼上的花花草草,只認得紅的是木棉花——

在內陸住的孩子,第一次見到大海都是拼命的撿貝殼,而長期在海邊生活的孩子,樂趣都是在於在海邊尋找活物。

廈門的高架橋簡直是美極了,穿插交錯,上面還糾纏著美麗的三角梅。四季開著,在BRT上也可以在廈門的夜景中沉醉。

在廈門過馬路是我經受過最優的待遇,從來都是車讓著行人。一次我在玩手機,過路沒看過往車輛,有位車主居然就一直等著我慢悠悠的走過去,實在覺得不好意思。

一年過年後返學,恰逢元宵節,一路掛滿了花燈,不是千篇一律的那種。聽同學說,他們都自己做花燈拿去公園裡展示。

這三年也是我大膽聽粵語的三年,校園裡播放的是陳奕迅的歌。聽粵語大家都不會覺得奇怪,後來再北上,聽港樂都是偷偷摸摸戴著耳機聽。

……一些合照已經模糊,還有太多太多美好的記憶都記不真切了,記憶的零碎寫下這篇記錄。想起來再補過。

這是一段精緻的過度了的記憶,去年一場颱風刮過,連帶著我的記憶也一起刮遠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