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基層團團點子多 探索幫扶新模式

精准扶貧是“三大戰役”之一, 也是當下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 基層團組織結合自身工作特點, 為幫扶開創了不少新的特點, 呈現出鮮明的青年特色。 幫扶不再是一個部門的單打獨鬥, 而是擴展到多部門聯合行動, 還會引入社工等專業力量;幫扶對象不只是經濟困難青少年, 而是擴展到困境青少年, 包括在個人成長中遇到問題的青少年;幫扶也不只是物質幫扶, 還包括精神生活層面的幫扶;幫扶方式也多種多樣, 心願卡、愛心超市都成為幫扶的新方式。

幫扶機制創新

多部門聯合開展愛心救助、引入專業社工

以往的幫扶, 有時候是一個部門的單打獨鬥, 但在面臨一些特殊問題時, 幫扶效果就會打折扣。 北青報記者從東城區團委瞭解到, 多部門聯合幫扶的模式已經被運用, 去年10月, 一個名叫欣欣為落實好《北京內蒙古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 團市委確定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通遼市奈曼旗作為團市委重點對接支持貧困縣, 充分動員團市委聯繫的各類社會力量, 對內蒙古進行精准結對子幫扶。

近日, 團市委先後帶領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團組, 赴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興和縣、通遼市奈曼旗, 就助力扶貧攻堅工作進行現場對接。 北京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分別代表團市委與興和縣、奈曼旗人民政府簽訂三年協作幫扶框架性協定,

市青企協首批安排40家會員企業與興和縣17個深度貧困村和23個重點貧困村結對、市青聯首批安排30家委員企業與奈曼旗30個重點貧困村結對, 簽訂“萬企幫萬村”對口幫扶協議。

下一步, 團市委將結合當地在冊貧困戶的實際需求, 指導市青企協和市青聯, 在產業幫扶、產品推廣、商貿幫扶、貧困救助、勞動就業等方面, 為對接貧困村實現脫貧目標提供必要的資金、人才和項目支援, 形成有效溝通、對接、投入、監督機制, 確保“幫的真、幫的准、有實效、可持續”, 打造“萬企幫萬村”工作典範。 同時, 團市委還將在貧困學生資助、旅遊專案推介、教育幫扶、公益專案支持、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

動員北京各類社會力量, 積極支持受援地青少年工作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