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成都,世人皆羨你多變,我獨鐘意你未變!

變, 變, 變。

改革開放四十年, 成都一變再變。 從省會城市, 到區域中心城市, 再到國家中心城市, 變中攀升內陸城市發展新高度, 變中書寫中國城市發展大情懷。

尤其自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 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 直面新需求、問脈老問題, 沿著城市發展規律去矯正城市發展路徑, 去撬動城市千年空間格局, 去重塑城市產業經濟地理。 成都之變, 成為中國城市奮鬥新時代的典型表達。

變。 變在發展視野, 變在發展目標, 變在發展能級, 變在發展可持續力。

變。 變出城市新空間, 變出經濟新動能, 變出開放新境界, 變出城鄉融合新格局, 變出綠色發展新路徑。

然而, 縱使千變萬化, 我卻看到那始終依然的城市特質——

依然潮、潮、潮。

古有世界上最早的奢侈品蜀錦輸出, 今有國際時尚大牌的相繼落戶。 前不久, 米蘭時裝周中國行成都落地, Chanel品牌系列發佈會成都舉行……

依然買、買、買。

從“揚一益二”一路走來, 成都“商貿中心”、“消費城市”的名頭始終響亮。 上月底, 剛剛落幕的第98屆糖酒會創造歷史記錄, 累計入場人次突破40萬, 是迄今為止糖酒會歷史上展覽面積最大的一屆。

依然年輕、年輕、年輕。

不夜城、不老城, 休閒、安逸的標籤下, 跳動著一顆不“安分”的心。 今年剛一開年, 美國每日精英網站(Elite Daily)發佈了全球最炫酷8大城市榜單, 成都強勢上榜。 “酷”代表什麼, 地球人都知道。 4月18日, 仲量聯行重磅發佈的《中國12強:全球格局下的中國城市》研究報告中, 成都的“未來競爭力”被高度認可, 就是“酷”的最佳注解。

成都, 就是這麼“拽”。

縱使萬化千變, 我卻看到那從來未變的城市靈魂——

創新、創新、創新, 從來未變。

成都, 既擁有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

又擁有共和國第一檔股票。 3月26日,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出爐, 成都成為中西部唯一上榜的城市;3月30日, 《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018)》顯示, 成都數位經濟指數位元列全國第五位, 居全國新一線城市榜首;7月21日, 中美創投峰會將在美舉辦, 成都新經濟是峰會重要內容。

時尚、時尚、時尚, 從來未變。

卓文君當壚賣酒, 薛濤巧制香箋, 成都自古優雅;“天下詩人例入蜀”, 成都就是詩與遠方。 如今, 成都文創的關注指數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列全國第三, 全市文創產值占GDP5.2%。 紅星路、少城國際區、人民南路、東郊記憶、西村大院、安仁等文博文創集聚區遍地開花, 國際詩歌周、國際音樂節一個接著一個。 3月31日, 200餘名國內頂級歌唱家更是齊齊唱響錦江之畔。

包容、包容、包容, 從來未變。

前不久, 成都躋身“海歸就業創業最愛城市”第三位,首獲“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稱號, 榮登《財富》雜誌“大學生和青年求職者吸引力城市”榜首……有人說, 杜甫草堂就是中國首套人才公寓。 那麼, 杜甫草堂的“隔壁子”, 位於清江中路50號, 將於今年9月下旬正式開園運營的成都人才園區, 就是這個首套人才公寓的10.0版, 目標:大庇天下人才俱歡顏。

開放、開放、開放, 從來未變。

從古南方絲綢之路起點, 到“一帶一路”重要節點, 成都走向世界的腳步從未停留。 4月12日上午, 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 首列直發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蓉歐快鐵(中歐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開出。 至此, 蓉歐快鐵已開通成都至羅茲、紐倫堡、蒂爾堡、莫斯科等16條國際班列線路。

再加上開通國際(地區)航線106條, 國內第三個擁有雙機場, 駐蓉領事機構達17家, 今天的成都, 是不折不扣的國家泛歐泛亞開放門戶城市。

友善、友善、友善, 從來未變。

杜甫“但逢新人民”的感慨穿越千年, 與張藝謀“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隔空呼應、齊奏交響。 如今的成都, 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志願者之城”, 是連續5年蟬聯榜首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是中國最有安全感城市。

成都, 就是這樣子的成都——

樂章再紛繁, 你一耳朵就能聽出成都的調性, 萬紫又千紅, 你一呼吸就能嗅到成都的氣息。 無論走得再遠, 驀然回首, 依然第一時間就能認出:看, 那是成都;無論離開再久, 一臨近家門,就再無懷疑:沒錯,這是成都。

為什麼?雨打風吹,潮來潮往,成都始終不變的,就是內裡的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

是的,就是這十六個字,就是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煉的這十六字。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不僅創新提出“天府文化”,更以這十六個字,梳理成都人精神脈絡,凝練成都人文化基因。

當然,成都的城市文化、成都人的精神特質,並非僅僅靠一次會議、一份報告就一下子脫穎而出,而是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是優越的自然條件、深厚的歷史積澱、獨特的文化底蘊共同培育。但,這十六個字,卻是對成都城市文化最具認同的一次總結,是對成都人文化自信最具號召力的激發,是最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弘揚。

從世界文明史發展進程看,城市的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力、創造力決定,所有偉大城市都是文化名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新時代“三步走”的成都,要靠文化自信,實現大城崛起。

看成都,這個新時代挺立潮頭的城市,正因時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用一個個城市之“變”回應“時代之問”。變則通,通則達。但萬變不離其宗,天府文化的傳承始終不變。催生天府文化的土壤是古老的,弘揚天府文化的,則是“苟日新,日日新”的八面來風。對新思想、新理念的全面貫徹落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正在為成都深厚的精神積澱注入嶄新的時代氣息,為成都城市氣質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

看成都,這個3000年最具煙火氣的城市,這個2000多年城址不變、城名不改的城市,正在用最最絢爛的天府文化,為成都文創產業提供不竭源泉,推動成都經濟全面轉型,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蓄力造勢,凝聚抵達成都新時代“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磅礴力量。

成都商報評論員 劉琴

一臨近家門,就再無懷疑:沒錯,這是成都。

為什麼?雨打風吹,潮來潮往,成都始終不變的,就是內裡的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

是的,就是這十六個字,就是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煉的這十六字。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不僅創新提出“天府文化”,更以這十六個字,梳理成都人精神脈絡,凝練成都人文化基因。

當然,成都的城市文化、成都人的精神特質,並非僅僅靠一次會議、一份報告就一下子脫穎而出,而是從歷史深處一路走來,是優越的自然條件、深厚的歷史積澱、獨特的文化底蘊共同培育。但,這十六個字,卻是對成都城市文化最具認同的一次總結,是對成都人文化自信最具號召力的激發,是最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對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和弘揚。

從世界文明史發展進程看,城市的高度往往由城市文化力、創造力決定,所有偉大城市都是文化名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文化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四個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新時代“三步走”的成都,要靠文化自信,實現大城崛起。

看成都,這個新時代挺立潮頭的城市,正因時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用一個個城市之“變”回應“時代之問”。變則通,通則達。但萬變不離其宗,天府文化的傳承始終不變。催生天府文化的土壤是古老的,弘揚天府文化的,則是“苟日新,日日新”的八面來風。對新思想、新理念的全面貫徹落實,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正在為成都深厚的精神積澱注入嶄新的時代氣息,為成都城市氣質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

看成都,這個3000年最具煙火氣的城市,這個2000多年城址不變、城名不改的城市,正在用最最絢爛的天府文化,為成都文創產業提供不竭源泉,推動成都經濟全面轉型,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蓄力造勢,凝聚抵達成都新時代“三步走”戰略目標的磅礴力量。

成都商報評論員 劉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