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讓中國新能源驚醒你 全球媒體大咖秀第二季

您好讀者朋友, 喜歡就點擊關注我們呦, 驚喜不斷

可能你認為全球大咖秀的欄目只局限于燃油車, 但其實不然, 這次還加入了新能源車型;而本季的大咖秀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全部都是自主生產, 就好像有些外國人喜歡中國菜一樣, 到了中餐館不是宮保雞丁就是北京烤鴨, 那今天就讓他們好好的品嘗這些地道“中國菜”。

在這次大咖中我們有很多熟悉面孔的老朋友, 同時也加入了一些新人, 他們更想瞭解中國汽車的現狀, 而這次不單單只有燃油車提供品鑒, 新能源車型對於他們來說更為新鮮, 畢竟純電車在海外的選擇性比較局限, 而當下中國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已經讓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那這麼多花樣的純電車“洋朋友”們有什麼看法呢, 我們拭目以待。

今天共有7款純電車型, 分別是知豆D2S、比亞迪宋 EV300、LITE、騰勢500、眾泰芝麻eZ、榮威ERX5、江淮IEV7S;可能你會納悶為什麼會選擇這些車讓大咖們試駕,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車型上市時間不算很長;由於是賽道駕駛所以車輛的續航能力不能很好的展現, 而更多的是車輛舒適度、操控、動力方面。

其實在昨天這些洋大咖已經嘗試了一些熱度較高的自主燃油車型, 連結如下↓↓↓

比亞迪宋 EV300

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一直比較強勢, 雖然在設計上和做工方面有些地方不如人意, 但它憑藉出色的性能和不錯的續航打下一片天地, 在大咖秀的活動中, 大部分外媒對它的動力都表示強烈認可。

海外媒體大咖的對比亞迪宋有肯定也有批評,而對於像續航不會隨駕駛模式變化這個問題,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因為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車都沒有注意到這一細節,但這是很有必要的,你需要對續航做出一個預判告訴駕駛者不同的駕駛方式,可能的續航是多少,這就讓使用者心理上更踏實,而這我認為這也是海外媒體提供的非常有價值的一個改善建議。

LITE

來自美國的Bradley berman,它創立了兩家新能源汽車網站,摸爬滾打15年,都沒有同時見到過這麼多純電動車,令他很興奮。在今天一眾新能源車當中,LITE的關注度非常高,許多嘉賓都對它的設計給予充分肯定,像這種微型車卻設計的虎頭虎腦,再加上自頻寬體的視覺效果,反差很大給人驚喜。

吸引嘉賓的不只是萌萌的外表,在駕駛方面,LITE的表現也同樣有肯定的回答,其中最多出現的詞彙就是樂趣。雖然LITE只是一個微型車,驅動形式卻是後驅,那種滑動並不會讓你緊張,反而會上癮,這一定程度上就它再次加分。

其中中國品牌純電動車,像LITE這種微型車並不受主流消費者青睞,反而國外人對於這種小巧的身段更加看重,畢竟在歐洲的小街小巷穿梭的話,尺寸太大真的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國外人對於汽車的理解很到位,什麼車幹什麼事,這種微型電動車作為上下班代步最為合適。

上汽榮威ERX5

榮威ERX5在今年3月份新能源車型的銷量中排在前十位中,月銷達2303輛。要知道這台EV400型經過國家補貼後最便宜的價格也要19.88萬元,到底是什麼因素能夠令榮威ERX5斬獲如此高的關注人氣?這台車能不能獲得閱車無數的外國媒體的認可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榮威ERX5使用的是容量為48.3千瓦時的三元鋰電池包。電動機最大功率85千瓦,最大扭矩255牛米。在活動現場有幾位媒體在對榮威ERX5進行閒聊時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大眾的途觀,他們認為無論是車身尺寸還是車內的做工以及用料水準都和大眾途觀不相上下。

小澤浩二表示到這台車開起來整體很有高級感,內飾設計給人第一印象是豪華。在體驗過程中他特意觀察到榮威ERX5提供有四種駕駛模式可以選擇,不過通過場地道路體驗來看,這四種駕駛模式之間體會不到明顯的區別差異,綜合來看可以給打80分。

美國HybirdCars.com的Bradley Berman是一名專業評測電動車的資深媒體人,在體驗過榮威ERX5後對榮威ERX5的儀錶盤不太滿意。他認為一款電動車最主要的是要清晰地告訴駕駛員這台車的電量和續航里程,不過ERX5並沒有在儀錶盤最明顯的地方將這兩個資訊展示出來。

富士電視臺岩月謙幸IWATSUKI NORIYUKI駕駛過這台車後表示出了非常強烈的好感度,他認為這款車在駕駛感受和舒適度方面都非常不錯,如果這款車在日本有售賣的話可能會考慮自己買一輛。

互聯網汽車身份也是榮威ERX5的一大賣點,全系三款車型都配置有上汽集團和阿裡巴巴共同研發的斑馬智行系統,車內配有基於YunOS打造的斑馬智行系統的超大液晶中控屏,其互動式語音控制的表現更是令人滿意。

騰勢500

騰勢在國內純電動汽車裡基本可以算是標杆級的產品,此前的騰勢400就已經取得了很強的口碑和優秀的產品力,而在不久以前騰勢又推出了騰勢500,整車進一步大幅升級,那麼借此機會,我們也帶了這款騰勢500供外國媒體來體驗。

騰勢這個品牌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陌生,畢竟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建樹也不可忽略,所以和戴姆勒集團合作的騰勢自然也是他們關注的對象。對於騰勢500來說,他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究竟續航里程能有多長,不過受條件所限,我們也沒有機會去實際測試,只能聽聽他們對於駕駛方面的感受。

總結來看,他們對於騰勢500的評價普遍都是車重過大,所以優秀的底盤調校和轉向設定都被無限弱化,動力的表現雖然不錯,但是車輛在高速並且激烈的駕駛中,表現的略顯笨重,懸架幾乎被沉重的電池組壓到極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它的動態回應。

騰勢500相比於騰勢400來說,設計方面有了明顯的變動,外國媒體們評價說在照片中很難想像它為什麼這樣難看,不過見到實車卻反而覺得有些歐洲車的感覺,內飾也同樣如此,質感和設計感都不弱。不過和大多數電動車一樣,騰勢500的空間表現也是它的軟肋,乘坐空間一般,後備廂也不大,實用性有些折扣。

江淮iEV7S

第二天的活動以純電動車為主,將主要講述江淮iEV7S,一款純電動小型SUV。這款車搭載一台永磁同步電動機,電動機最大功率為85千瓦、峰值扭矩為270牛米。車輛採用三元鋰電池,容量為39千瓦/時,工信部所公示的車輛續航里程為280公里。

來自美國PlugInCars.com的創始人兼主編Bradley Berman是本次活動中唯一一位元專門報導新能源車的海外媒體大咖,在交談中我瞭解到Berman目前已經幾乎開遍了所有的美國本土出現過的純電動/混動/插電式混動/氫燃料/天然氣燃料等等新能源車。

不過本次來到中國依舊讓Berman感到大開眼界,因為本次活動中的所有車輛他都沒有試駕過。不過在此之前Berman曾經造訪過中國,也曾試駕過來自比亞迪的e6純電動MPV。

這款江淮iEV7S給Berman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見到車輛外觀上被保留的燃油注射口時,他表示對這樣的設計給予理解,不過讓他有些不解的是既然保留了燃油注射口,為什麼不能把充電口設置在此呢?

對於車輛的續航里程以及操控性Berman給出了這樣的看法,他認為這輛車是一個在駕駛中很靈活的車,彎道中與加速的表現都很符合主流水準,如果能夠讓動力爆發的更迅速一些那就更好了。

來自日本Ozawa同樣也對這輛車表現出了濃郁的興趣,不過Ozawa表示車輛的後排空間有些局促(Ozawa先生身高180釐米,將前排座椅調整到他的安全駕駛坐姿後,他本人能夠坐進第二排,只是頭部與腿部的剩餘空間會有些小)。

部分媒體大咖對於中國的國情很瞭解,不過對於電動車的政策由於地方性政策的不同他們都表示不是很瞭解,但是介紹給他們各地政策之後,他們認為如果純電動車的後期使用便利性能夠有所保證的話,那麼一台江淮iEV7甚至是在場的所有電動車都將是一個不錯的代步之選。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吧,不僅從生活習慣上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即便是在生活用車方面,從本次的活動中我感受到了很強烈的文化差異。從一輛車的定義到車輛的使用,大部分媒體大咖們自己的國家有著自己的獨特行事方式,有些是與中國相同的,有些則是與其他西方國家相同的。

眾泰芝麻eZ

隨著傳統能源的日益減少,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開始蓬勃發展。昨天帶著大咖們感受了自主品牌的汽油車,今天為這些大咖們準備的是一頓新能源大餐。眾泰芝麻eZ是眾泰汽車在今年4月16日剛剛上市的一款純電動微型車。作為眾泰芝麻系列的最新車型芝麻eZ的功率和續航均有提升,同時芝麻eZ也是中國電動微型車的一個代表,國際汽車媒體人對它的印象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

通過這次對眾泰芝麻eZ的體驗後大咖們一致表示芝麻有耐看的外觀、小巧的車身,最重要的它非常環保210公里的續航能力也是它的一個優點,再加上它較低的價格大咖們都覺得在城市中代步,眾泰芝麻eZ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吉利知豆

知豆D2S是一台比較小巧的車型,適合於日常近距離代步使用。這台車官方指導價為18.88萬元,結合北京市和國家兩級新能源車型補貼後實際成交價為5.98萬元;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好入手,換句話說占指標是個很好的選擇。

洋大咖試駕完後覺得知豆D2S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比如說駕駛感受上需要增強,雖然只是作為代步使用,但產品力的提升才能給其帶來好的銷量,同時有些人也比較期待知豆以後改變,對於充電方面他們並不是很擔心速度問題,這點很可能與各自國情有關,因為國外基本是一人一台車的狀態,像美國地區又是別墅居多,所以即使這台車需要充電,還會有其它車可以使用。

結語:新能源的發展在國內的確速度驚人,放在十年前能上牌的新能源汽車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時候有台混動汽車都算是稀有物種,直到今日滿大街的電動車已經見怪不怪,所以這也是這些洋大咖所驚訝的地方,中國發展太快,執行能力太強,只要有一個好點子好想法,就會讓很多人去想辦法實現,他們也非常期待未來中國新能源的發展。(圖/文/攝 網通社 2018全球媒體大咖秀報導團隊)

海外媒體大咖的對比亞迪宋有肯定也有批評,而對於像續航不會隨駕駛模式變化這個問題,是很有啟發意義的,因為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車都沒有注意到這一細節,但這是很有必要的,你需要對續航做出一個預判告訴駕駛者不同的駕駛方式,可能的續航是多少,這就讓使用者心理上更踏實,而這我認為這也是海外媒體提供的非常有價值的一個改善建議。

LITE

來自美國的Bradley berman,它創立了兩家新能源汽車網站,摸爬滾打15年,都沒有同時見到過這麼多純電動車,令他很興奮。在今天一眾新能源車當中,LITE的關注度非常高,許多嘉賓都對它的設計給予充分肯定,像這種微型車卻設計的虎頭虎腦,再加上自頻寬體的視覺效果,反差很大給人驚喜。

吸引嘉賓的不只是萌萌的外表,在駕駛方面,LITE的表現也同樣有肯定的回答,其中最多出現的詞彙就是樂趣。雖然LITE只是一個微型車,驅動形式卻是後驅,那種滑動並不會讓你緊張,反而會上癮,這一定程度上就它再次加分。

其中中國品牌純電動車,像LITE這種微型車並不受主流消費者青睞,反而國外人對於這種小巧的身段更加看重,畢竟在歐洲的小街小巷穿梭的話,尺寸太大真的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國外人對於汽車的理解很到位,什麼車幹什麼事,這種微型電動車作為上下班代步最為合適。

上汽榮威ERX5

榮威ERX5在今年3月份新能源車型的銷量中排在前十位中,月銷達2303輛。要知道這台EV400型經過國家補貼後最便宜的價格也要19.88萬元,到底是什麼因素能夠令榮威ERX5斬獲如此高的關注人氣?這台車能不能獲得閱車無數的外國媒體的認可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榮威ERX5使用的是容量為48.3千瓦時的三元鋰電池包。電動機最大功率85千瓦,最大扭矩255牛米。在活動現場有幾位媒體在對榮威ERX5進行閒聊時都不約而同的提到了大眾的途觀,他們認為無論是車身尺寸還是車內的做工以及用料水準都和大眾途觀不相上下。

小澤浩二表示到這台車開起來整體很有高級感,內飾設計給人第一印象是豪華。在體驗過程中他特意觀察到榮威ERX5提供有四種駕駛模式可以選擇,不過通過場地道路體驗來看,這四種駕駛模式之間體會不到明顯的區別差異,綜合來看可以給打80分。

美國HybirdCars.com的Bradley Berman是一名專業評測電動車的資深媒體人,在體驗過榮威ERX5後對榮威ERX5的儀錶盤不太滿意。他認為一款電動車最主要的是要清晰地告訴駕駛員這台車的電量和續航里程,不過ERX5並沒有在儀錶盤最明顯的地方將這兩個資訊展示出來。

富士電視臺岩月謙幸IWATSUKI NORIYUKI駕駛過這台車後表示出了非常強烈的好感度,他認為這款車在駕駛感受和舒適度方面都非常不錯,如果這款車在日本有售賣的話可能會考慮自己買一輛。

互聯網汽車身份也是榮威ERX5的一大賣點,全系三款車型都配置有上汽集團和阿裡巴巴共同研發的斑馬智行系統,車內配有基於YunOS打造的斑馬智行系統的超大液晶中控屏,其互動式語音控制的表現更是令人滿意。

騰勢500

騰勢在國內純電動汽車裡基本可以算是標杆級的產品,此前的騰勢400就已經取得了很強的口碑和優秀的產品力,而在不久以前騰勢又推出了騰勢500,整車進一步大幅升級,那麼借此機會,我們也帶了這款騰勢500供外國媒體來體驗。

騰勢這個品牌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陌生,畢竟比亞迪在新能源技術方面的建樹也不可忽略,所以和戴姆勒集團合作的騰勢自然也是他們關注的對象。對於騰勢500來說,他們最感興趣的就是究竟續航里程能有多長,不過受條件所限,我們也沒有機會去實際測試,只能聽聽他們對於駕駛方面的感受。

總結來看,他們對於騰勢500的評價普遍都是車重過大,所以優秀的底盤調校和轉向設定都被無限弱化,動力的表現雖然不錯,但是車輛在高速並且激烈的駕駛中,表現的略顯笨重,懸架幾乎被沉重的電池組壓到極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它的動態回應。

騰勢500相比於騰勢400來說,設計方面有了明顯的變動,外國媒體們評價說在照片中很難想像它為什麼這樣難看,不過見到實車卻反而覺得有些歐洲車的感覺,內飾也同樣如此,質感和設計感都不弱。不過和大多數電動車一樣,騰勢500的空間表現也是它的軟肋,乘坐空間一般,後備廂也不大,實用性有些折扣。

江淮iEV7S

第二天的活動以純電動車為主,將主要講述江淮iEV7S,一款純電動小型SUV。這款車搭載一台永磁同步電動機,電動機最大功率為85千瓦、峰值扭矩為270牛米。車輛採用三元鋰電池,容量為39千瓦/時,工信部所公示的車輛續航里程為280公里。

來自美國PlugInCars.com的創始人兼主編Bradley Berman是本次活動中唯一一位元專門報導新能源車的海外媒體大咖,在交談中我瞭解到Berman目前已經幾乎開遍了所有的美國本土出現過的純電動/混動/插電式混動/氫燃料/天然氣燃料等等新能源車。

不過本次來到中國依舊讓Berman感到大開眼界,因為本次活動中的所有車輛他都沒有試駕過。不過在此之前Berman曾經造訪過中國,也曾試駕過來自比亞迪的e6純電動MPV。

這款江淮iEV7S給Berman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見到車輛外觀上被保留的燃油注射口時,他表示對這樣的設計給予理解,不過讓他有些不解的是既然保留了燃油注射口,為什麼不能把充電口設置在此呢?

對於車輛的續航里程以及操控性Berman給出了這樣的看法,他認為這輛車是一個在駕駛中很靈活的車,彎道中與加速的表現都很符合主流水準,如果能夠讓動力爆發的更迅速一些那就更好了。

來自日本Ozawa同樣也對這輛車表現出了濃郁的興趣,不過Ozawa表示車輛的後排空間有些局促(Ozawa先生身高180釐米,將前排座椅調整到他的安全駕駛坐姿後,他本人能夠坐進第二排,只是頭部與腿部的剩餘空間會有些小)。

部分媒體大咖對於中國的國情很瞭解,不過對於電動車的政策由於地方性政策的不同他們都表示不是很瞭解,但是介紹給他們各地政策之後,他們認為如果純電動車的後期使用便利性能夠有所保證的話,那麼一台江淮iEV7甚至是在場的所有電動車都將是一個不錯的代步之選。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差異吧,不僅從生活習慣上能夠明顯的感覺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即便是在生活用車方面,從本次的活動中我感受到了很強烈的文化差異。從一輛車的定義到車輛的使用,大部分媒體大咖們自己的國家有著自己的獨特行事方式,有些是與中國相同的,有些則是與其他西方國家相同的。

眾泰芝麻eZ

隨著傳統能源的日益減少,近幾年新能源汽車開始蓬勃發展。昨天帶著大咖們感受了自主品牌的汽油車,今天為這些大咖們準備的是一頓新能源大餐。眾泰芝麻eZ是眾泰汽車在今年4月16日剛剛上市的一款純電動微型車。作為眾泰芝麻系列的最新車型芝麻eZ的功率和續航均有提升,同時芝麻eZ也是中國電動微型車的一個代表,國際汽車媒體人對它的印象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

通過這次對眾泰芝麻eZ的體驗後大咖們一致表示芝麻有耐看的外觀、小巧的車身,最重要的它非常環保210公里的續航能力也是它的一個優點,再加上它較低的價格大咖們都覺得在城市中代步,眾泰芝麻eZ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吉利知豆

知豆D2S是一台比較小巧的車型,適合於日常近距離代步使用。這台車官方指導價為18.88萬元,結合北京市和國家兩級新能源車型補貼後實際成交價為5.98萬元;所以相對來說比較好入手,換句話說占指標是個很好的選擇。

洋大咖試駕完後覺得知豆D2S的發展空間還有很大,比如說駕駛感受上需要增強,雖然只是作為代步使用,但產品力的提升才能給其帶來好的銷量,同時有些人也比較期待知豆以後改變,對於充電方面他們並不是很擔心速度問題,這點很可能與各自國情有關,因為國外基本是一人一台車的狀態,像美國地區又是別墅居多,所以即使這台車需要充電,還會有其它車可以使用。

結語:新能源的發展在國內的確速度驚人,放在十年前能上牌的新能源汽車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時候有台混動汽車都算是稀有物種,直到今日滿大街的電動車已經見怪不怪,所以這也是這些洋大咖所驚訝的地方,中國發展太快,執行能力太強,只要有一個好點子好想法,就會讓很多人去想辦法實現,他們也非常期待未來中國新能源的發展。(圖/文/攝 網通社 2018全球媒體大咖秀報導團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