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用大資料改善校園生活

智慧校園餐飲設備、人臉識別應用系統、節約型校園節能監管平臺……日前, 在首屆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上, 一大波校園“黑科技”令人驚歎不已。 在互聯網、大資料等新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 高校後勤管理如何順勢而為、提供更好的服務, 又如何助力校園文化、達到後勤育人的良好效果, 都值得深入探究。

“刷臉”食堂成了“網紅”

新學期一開學, 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第二食堂就成了“網紅”, 其人氣爆棚的原因正在於可以“刷臉支付”。 “只要第一次來時, 在餐廳門口的人臉識別機上進行註冊, 並綁定校園卡, 之後就可以自動結算。 不僅如此, 系統還能將帳單詳情、卡路里測算、營養成分報告等通過微信小程式發送到我們手機上。 ”浙大學生對這個“刷臉”食堂很是喜歡。

“不少學校食堂飯菜經常被學生拿到網上吐槽, 就餐體驗差、衛生條件難保證、食材搭配很奇葩……如何實現食堂更有效的監管?”浙江校聯資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俊彥說:“利用科技降低對人員的依賴,

是一條捷徑。 比如智慧排菜系統, 首先會按照營養健康食譜自動排菜, 然後一鍵轉化為食材採購資料, 最後菜品原料訂單會按供應商類別分別下單。 這一套流程能大大提高食堂管理的科學化和便捷性。 ”

如今, 這樣的方便快捷已融入校園生活各個方面。 在北京交通大學, 大資料能對就餐、洗浴等進行精准即時掌控, 只要瞅一眼手機, 大家就知道現在哪個食堂人多、哪個浴室人少。 在揚州大學, 一條宿舍報修資訊發出, 維修負責人便會第一時間派工, 接單人員根據報修專案和圖片, 帶上零件即刻出發, 省時省力;在山東大學,

人臉識別通道管理系統, 實現了對學生宿舍進出許可權的監控和記錄, 宿舍安全更有保障……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師生生活需求提高, 校園服務呈現多樣化、個性化趨勢, 後勤作為學校運作的基本保障, 更需要不斷適應、不斷創新, 用新技術促進後勤服務設施條件的改善。 ”中國教育後勤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聚慧表示, 今後要在後勤的生產、服務、管理中更多引入資訊化、智慧化技術, 利用大資料建立起校園服務管理決策支撐系統, 進一步引導和支援智慧餐飲、智慧公寓、智慧物業、智慧能源等項目的創建。

“節能教室”宣導新風

現代技術與校園後勤結合, 給校園生活帶來巨大變化, 這種變化不僅體現在後勤服務能力和效率提升上,

更重要的是使學生獲得了技術創新與應用的體驗感。

不少學生對校園裡的智慧快遞櫃很熟悉, 這一為個人提供快遞代收代發及臨時寄存服務的平臺, 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校園快遞“最後100米”的問題。 “校園智慧快遞的出現不僅僅方便了學生, 我們還希望能在教學與實踐結合、在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 ”近鄰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慶元說:“比如, 我們與北京郵電大學合作成立了電子商務與物流研究院;與學生團隊合作開發的彩虹智慧攬件台——基於‘互聯網+’的智慧快遞設備, 獲得了全國‘互聯網+’快遞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與一些學校也形成了戰略合作, 開展現代學徒制班級,

支援教育教學升級等。 ”

科技感十足的校園後勤產品, 也將許多值得宣導的理念與文化潤物無聲地表達出來。 北京交通大學後勤集團副總經理郝志如介紹, 學校的智慧後勤節能系統, 讓節能節水、綠色環保漸漸成為每個交大人的習慣。 “智慧教室通過監測自習室內人數、光照強度、室內溫度, 自動開啟或關閉燈光, 自動調節空調溫度, 從而達到節電目的;中水處理系統將洗浴汙水處理後排入校園內的明湖儲存, 用於景觀湖補水和綠化用水, 年節水約7萬立方米;浴水餘熱回收系統將洗浴廢水的熱量提取出來, 用於加熱新的洗浴水……智慧後勤時時刻刻都傳遞著育人的理念。 ”

“實現校園服務管理模式的轉型升級, 是教育後勤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也是不斷激發學生創新、服務、節約、奉獻等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必須站位更高來談後勤、想後勤、做後勤。”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的陳明君表示。

後勤育人不可小覷

《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可見,學校後勤是立德樹人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走進北京大學,教學樓裡大片的自習討論區域、自習桌椅上鋪設的電源介面、可以提供飲料簡餐的咖啡廳,讓人不禁讚歎這裡開放的教學氛圍;宿舍樓裡的信報櫃、休閒桌椅、微波爐,樓道裡的精緻壁報、風景畫,也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而這些,都是北大後勤在建設品質校園、為服務育人提供良好硬體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學校就像一個龐大而精密的機器,要維持有條不紊的運作,後勤是最基礎的保障。北大校長林建華表示,學校正經歷著從“溫飽”到“小康”的轉變,怎樣在滿足基本食宿條件外,為師生提供休閒、交流空間,建設安靜、使人放鬆的環境是後勤各部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後勤的每一項工作都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潛移默化影響。綠樹成蔭的道路、窗明几淨的宿舍、舒適智能的自習室,是印刻在學生心中的美好記憶;溫暖的宿管阿姨、和善的食堂小哥、高效的維修師傅,讓學生懂得尊重、關愛與理解……“後勤工作與學生的學、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在為學生提供服務保障過程中,勢必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後勤工作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在育人中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西安交大後勤保障部黨委書記張西亞說,在認清後勤所蘊含的教育功能後,後勤工作人員就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單單是一個管理者、服務者,更是一個教育者。

針對大學學術與後勤的關係,曾有這樣一個比喻:如果我們要有攀登學術珠峰的世界一流學者,也要有能給其提供補給的人,這個人也要具備相應的能力。中國教育後勤協會會長程天權表示,今後要把以人為本、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理念融入後勤工作,將後勤與育人結合起來,為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創建一流大學做出應有貢獻。

也是不斷激發學生創新、服務、節約、奉獻等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我們必須站位更高來談後勤、想後勤、做後勤。”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的陳明君表示。

後勤育人不可小覷

《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可見,學校後勤是立德樹人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

走進北京大學,教學樓裡大片的自習討論區域、自習桌椅上鋪設的電源介面、可以提供飲料簡餐的咖啡廳,讓人不禁讚歎這裡開放的教學氛圍;宿舍樓裡的信報櫃、休閒桌椅、微波爐,樓道裡的精緻壁報、風景畫,也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氣息。而這些,都是北大後勤在建設品質校園、為服務育人提供良好硬體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學校就像一個龐大而精密的機器,要維持有條不紊的運作,後勤是最基礎的保障。北大校長林建華表示,學校正經歷著從“溫飽”到“小康”的轉變,怎樣在滿足基本食宿條件外,為師生提供休閒、交流空間,建設安靜、使人放鬆的環境是後勤各部門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事實上,後勤的每一項工作都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著潛移默化影響。綠樹成蔭的道路、窗明几淨的宿舍、舒適智能的自習室,是印刻在學生心中的美好記憶;溫暖的宿管阿姨、和善的食堂小哥、高效的維修師傅,讓學生懂得尊重、關愛與理解……“後勤工作與學生的學、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在為學生提供服務保障過程中,勢必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後勤工作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它在育人中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西安交大後勤保障部黨委書記張西亞說,在認清後勤所蘊含的教育功能後,後勤工作人員就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單單是一個管理者、服務者,更是一個教育者。

針對大學學術與後勤的關係,曾有這樣一個比喻:如果我們要有攀登學術珠峰的世界一流學者,也要有能給其提供補給的人,這個人也要具備相應的能力。中國教育後勤協會會長程天權表示,今後要把以人為本、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等理念融入後勤工作,將後勤與育人結合起來,為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為創建一流大學做出應有貢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