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這個小方子對胸脘部的疼痛,竟有這麼神奇的作用!

丹參, 很多人以為就是紅色的參。 其實, 中藥裡的參大多是五加科植物或者是桔梗科植物, 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但是, 丹參就有點不一樣了, 丹參是唇形科植物, 而且沒有益氣健脾的補益作用, 卻是一個十分好的活血化瘀藥物。 丹參當中含有的丹參酮有抗菌、消炎、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等多方面的作用。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個以丹參為主要藥物的小方子。

這個方子出自《時方歌括》, 叫做丹參飲, 對於心胸刺痛和胃脘疼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方子由丹參30g、檀香6g、砂仁6g等三位藥物組成。 千萬別小看這個只有三味藥物的小方子, 它有很好的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作用。 先來看看這個幾個藥物各自的特點吧!

丹參, 味苦、性微寒, 歸心、肝經。 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的作用。 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等病症。

一般煎服用量為9~15g。

檀香, 味辛、性溫, 歸脾、胃、心、肺經。 具有行氣溫中、開胃止痛的作用。 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絞痛等病症。 煎服一般用量為2~5g。

砂仁, 味辛、性溫, 歸脾、胃、腎經。 具有化濕和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作用,

用於治療濕阻中焦、脘腹痞悶、食少納呆、嘔吐腹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等病症。 煎服一般用量為3~6g。

中醫認為產生疼痛的原因有兩個, “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 前者是實邪阻滯為實痛, 後者是氣血虛弱不能濡養為虛痛。 瘀血阻滯心胸部或胃脘部, 則瘀阻處經絡不通, 出現瘀血疼痛, 痛有定處, 拒按。 但瘀血為有形之邪, 可阻滯無形之氣的運行, 進而出現氣滯血瘀。 丹參飲當中丹參使用了30g, 能入心、肝經, 可活血化瘀止痛而不傷氣血, 使瘀血去而新血生而痛自止;配伍辛溫芬芳的檀香、砂仁行氣而止痛, 還能以行氣助行血, 增強丹參的化瘀作用。 三味藥物搭配, 氣血通暢, 疼痛自然也就沒有了。

這方子作為基礎方被廣泛地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官能症等辨證屬血瘀氣滯的情況。 但是方子中丹參有活血的作用, 且用量達到30g之多, 所以有出血性疼痛的慎用本方, 孕婦忌用。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者柳池,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