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日本無「奇跡」

1、

日本是個的規則非常明晰的國家, 無論從法律、道德, 還是具體到生活。

他們把細節規定到了極致,

像我們熟知的垃圾分類, 哪裡扔紙,

哪裡扔瓶子, 哪裡扔塑膠……

像馬桶蓋這種發明, 把上廁所的每個步驟都想到了……

逛他們的藥妝店, 會發現他們發明了很多奇奇怪怪用途的東西……

細節控, 應該會喜歡日本。

再拿買房子舉例,

在國內, 我們說離地鐵口很近, 但“很近”其實是個挺模糊的概念,

200米很近, 800米也不遠。

日本不是這個樣, 它做了非常細緻的規定:1分鐘=80米,

比如我去看的一個房子, 到新宿三丁目, 徒步7分鐘, 到新宿, 徒步15分鐘,

很好折算, 到新宿三丁目560米, 到新宿, 1200米。

另, 很多人問到在日本找哪個仲介比較合適。

日本法律對房產仲介行業也作了極為嚴苛細緻的規定, 所有的仲介必須持牌上崗,

包括仲介費, 統一規定為總價的3%, 不可能出現國內為了競爭, 而降低仲介費的情況。

每個步驟, 都有清晰的操作流程。

所以, 大部分時候, 在日本買房子, 買家和賣家是不見面的, 全部由雙方仲介出面協商。

所以, 只要找到當地持牌的仲介機構, 買房子幾乎不會出現被坑的情況(未持牌的協力廠商除外), 因為他們不會冒著被摘牌的風險來作假(悄悄打個廣告, 我合作的仲介很不錯, 這次我看東京房產的時候, 特意去他們大本營轉了轉)。

在整個日本社會,

人人各司其職, 如齒輪一樣轉動, 維護著整個國家機器地運轉。

2、

過去二十年, 我們稱日本為“失去的二十年”。

一定程度上, 是的。

如以上的這些例子, 這個社會太講規則了, 人的每個步驟, 好像都有固定的模式。

關於這一點, 作為外國人, 我覺得挺不自在的。

做什麼事感覺都有雙眼睛在背後盯著, 生怕冒犯他們的規則。

把什麼都規定好了, 說嚴重點, 可能叫做“墨守成規”。

所以, 整個社會挺沒活力的,

我在日本, 見到最有活力的兩個地方,

一個是遊戲機廳, 一個是菜市場。

如果和日本人結婚, 是不是件挺boring的事?

從個人的角度看, 作為年輕人, 他們也沒什麼房子、車子、丈母娘的壓力,

所以, 也懶得有所追求, 是個低欲望社會。

或者說也不需要怎麼追求,

很多情況下, 一個人可以在一個公司裡待到退休,

而且, 不像中國, 日本各種工作的貧富差距並不算太大, 社會地位上也相對平等。

一個人的出身如何, 通過後天的努力, 能改變的並不多。

類似《東京女子圖鑒》那樣的生活軌跡, 在整個日本社會並不算主流。

所以, 在泡沫經濟破滅的二十年, 日本以一種相對保守的方式, 安全地運行了二十年。

沒有奇跡, 只有安穩。

這樣的效應, 在日本的房地產上, 也有所體現。

相對而言, 過去的二十年, 則是中國高速發展的二十年。

相比於日本的低欲望, 我們活得更有煙火氣息。

日本人講規則, 我們講打破規則。

我們用“互聯網思維”打破規則。

讓我們彎道超車的互聯網時代, 日本人是錯過了。

我們在一個人人都能通過自己努力而上升的國家, 每個人對“錢”都充滿了欲望。

這樣的效應, 在中國的房地產上, 也有所體現。

但另一方面, 說日本是“失去的二十年”,

一定程度上, 也不是的。

這二十年是日本經濟泡沫覆滅後的二十年,

所以, 他們對泡沫很敏感,

也許, 這也是他們錯過互聯網時代的原因。

相對而言, 他們更看重的是硬實力——科技。

過去這二十年, 在科研領域, 日本並沒有“失去”, 而在“進擊”,

不論是傳統強項電子產業, 還是醫療、消費行業……全方面地“進擊”。

核心技術世界一流, 專利排名世界一流。

這是一個正向迴圈(貼吧上有個日本科技的匯總貼, 從2013年更新到現在, 目前已經75頁了, 雖然看不太懂, 但是不明覺厲, 我放在文末“閱讀原文”裡)。

這樣的科技投入, 雖然不至於一時半會就見到效果,

但靠著這核心競爭力, 可以把生意長久地做下去, 長盛不衰。

世界上的百年企業, 日本數量最多, 甚至還有千年企業。

有了核心技術, 擁有了一道長長的護城河。

不至於敵人一擊即潰敗, 正中命門,比如中興。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我們也懂。

只不過,在享受過低端製造業,和土地經濟帶來的高速發展的甜頭之後,

要拿出一大筆錢來研發技術,是短期之內看不到利益的“虧本行為”。

所以,很多企業不願意做,或者說,拖著不做。

日本經歷過我們正在經歷的泡沫,

他們接受了教訓,敬畏規則。

加上他們一以貫之的“苛刻”、細節控和工匠精神,達到了極致。

一定程度上,

我們透支了未來,他們投資了未來。

正中命門,比如中興。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我們也懂。

只不過,在享受過低端製造業,和土地經濟帶來的高速發展的甜頭之後,

要拿出一大筆錢來研發技術,是短期之內看不到利益的“虧本行為”。

所以,很多企業不願意做,或者說,拖著不做。

日本經歷過我們正在經歷的泡沫,

他們接受了教訓,敬畏規則。

加上他們一以貫之的“苛刻”、細節控和工匠精神,達到了極致。

一定程度上,

我們透支了未來,他們投資了未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