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隱形貧困人口背後的焦慮

既“佛系青年”之後, 最近又一熱詞傳開, 那就是“隱形貧困人口”。 這個詞剛一出現, 便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並紛紛自嘲認領。 雖然看似自嘲, 但卻呈現地異常真實。

所謂的“隱形貧困人口”, 根據百度百科詞條的釋義, 就是“那些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 但實際上非常窮的人”。 或許你會認為這個詞語與“佛系青年”一樣, 矯情並悲觀, 是現代青年“不思進取”而又“驕奢無度”的藉口,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 這個詞的出現同樣反映出了現代的消費文化心態與傳統財富觀的針鋒相對。

在經濟學家看來, 中國傳統財富觀念中保守的儲蓄意識逐漸瓦解, 中國從一個高儲蓄國家淪為高負債國家風險加劇, 為此難免憂心忡忡。 但是,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 現在自嘲為“隱形貧困人口”的這些人, 並不是沒有消費能力, 而是利用最大的杠杆達成了新的收支平衡, 通過“消費升級”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這些行為在老一輩的人看來或許是“揮霍浪費”, 但是對於年輕人來說卻更多的只是一種“生活狀態”。

另外, 換個角度來看, “隱形貧困人口”顯性奢侈的背後, 也反映出了一種融入城市、尋求安全感的焦慮。 在城市生活中, 擁有一兩件奢侈品, 選擇看電影、健身的生活模式, 是一種品味的彰顯, 也是一種有效談資的收集, 有助於融入相應的圈層, 獲得更優質的人脈, 或許也可以算是一種向更高社會層級躍升的投資, 雖然有著壓力, 但是也有著前進的動力。

當然, 無論是背後還有什麼複雜原因, “隱形貧困人口”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生存現狀, 而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去分析產生的原因, 而是為其找出路。

一方面, 提升增加收入的能力是重中之重, 能力提升了, 能夠承擔的風險也就更高。 另一方面, 可以按照如今流行的“三分法”打理已有資金:消費的錢、應急的錢、閒置的錢。 尤其是應急用錢, 應嚴格隔離於消費用錢, 不到緊急時刻絕對不動, 畢竟難免會出現看病等緊急情況。

當然, 這些錢並不是坐等貶值, 通過投資理財進行保值增值才是王道。 能賺能花不是高手, 能賺能花還能收放自如才是關鍵。 一時的“隱形貧困”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世的“隱形貧困”, 而這都是生活態度和人生觀的可選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