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趙德漢演戲?《人民的名義》中候亮平是怎麼從炸醬麵裡看出來的

最近朋友圈被《人民的名義》刷爆了, 一部主旋律反貪反腐正劇屏霸我的朋友圈, 這一度讓我懷疑我可能有了一個假的朋友圈, 為了追一追熱點, 我就在廚房潛心研究烹飪技法的同時看了兩眼這部熱播反貪劇, 沒想到第一集還沒看完就有兩個小小的感觸。

第一個小感觸就是真實。 趙德漢在小房子裡吸溜吸溜的就著大蒜吃麵條, 背著媳婦每月給老家老母親寄300塊錢生活費, 騎自行車上班, 佯裝成一個樸實廉潔的國家幹部, 當侯亮平帶著人到他家裡搜查的時候他還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吃著他那碗白不呲咧的麵條, 心理素質那叫一個過硬, 不愧是our party“栽培”出來的好同志!

看到趙德漢吃麵條我就想起了我家社區的一戶人家, 平時和鄰里相處都特別友善, 時不時還會給同一個單元的鄰居送一些家鄉土特產, 後來有一天這家人突然消失了, 再也沒有土特產送到我家, 再也聽不到“你瞅瞅人家, 你再瞅瞅你”這樣的話。

就這樣平靜的度過了一年, 那家人也淡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後來突然有一天他家的對門找到物業, 說是他家臭氣熏天, 從門縫還流出來了帶著惡臭的不明液體, 物業敲門沒人開門,

知得求助妖妖靈, 妖妖靈破門而入後就傻眼了:

屋子食物腐敗的味道, 像被打劫了一樣, 地上全是散落的雜物, 冰箱裡都是臭了的肉, 滿地都是長了毛又幹了的液體, 誰也聯繫不上這家人, 最後在雜亂無章的臥室地上, 發現了一些牛皮紙碎片。

拼好得知是國家某部委的信封, 妖妖靈調查後得知, 這戶人家的男主人, 是某部委某任高官, 貪污受賄金額不詳, 然後帶著老婆孩子跑路了, 走的也特別突然, 家裡親戚都不知道。

第二個小感觸還是趙德漢吃麵條, 這裡我要吐槽一下製片, 白不呲咧的哪裡能叫炸醬麵呢?分明是清湯掛麵。

趙德漢要是吃清湯掛麵假裝窮人, 估計火眼金睛侯亮平還能被糊弄過去;但深諳美食精髓的侯亮平深知, 炸醬麵才是麵食料理中最為奢華的, 想必他也就是從這一碗看似不起眼的炸醬麵中看出了趙德漢搞事情的端倪。

對於侯亮平從一碗炸醬麵就能看出端倪, 我是這樣分析的, 大學畢業前, 我有同學參加過公務員考試, 大家大概也都應該知道公務員的考題有多逆(bian)天(tai), 可我那位牛B閃閃的同學就考!過!了!

但是至今他還是在某銀行做風控, 並沒有加入公務員的行列, 我問他為什麼不去當公務員, 他是這樣回答我的“待遇好的單位家裡沒人進不去啊, 我總不能去居委會調節家庭矛盾吧?”由此可以看出, 侯亮平父輩也是官居顯赫,自然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不會差,所以他小時候吃的炸醬麵絕對是奢華版的

大概應該是這樣的:

這樣的

再不濟也得是這樣的

大貓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從會吃飯就吃炸醬麵;至於大蒜,呵呵,聽我爺爺奶奶說我一歲半我媽就給我啃大蒜了,那時候大蒜可不便宜啊,所以其實二十多年前我也是個有錢人家的大小姐。

今天我就代表low米和列位吃貨細數老北京炸醬麵到底有多講究~

炸醬麵看似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麵條,先撇開麵條和炸醬不說,單單這個菜碼就有很多講究和規矩,還流傳了一個歌謠:

青豆嘴兒、香椿芽兒,

焯韭菜切成段兒;芹菜末兒、萵筍片兒,

狗牙蒜要掰兩瓣兒;豆芽菜,去掉根兒,

頂花帶刺兒的黃瓜要切細絲兒;心裡美,切幾批兒,

焯江豆剁碎丁兒,小水蘿蔔帶綠纓兒;

辣椒麻油淋一點兒,芥末潑到辣鼻眼兒。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碼兒。

就算這首歌謠你已經爛熟於心,但要讓炸醬麵排場十足,閃耀著鑽石的光芒還遠遠不夠,還要根據時令、二十四節氣調整和搭配不同的新鮮蔬菜才能稱得上是炸醬麵之王。

炸醬麵的精髓其實還是在那一小碗炸醬上面,北京人吃炸醬麵,講究的是小碗乾炸,炸醬製作過程中不加一滴水。

所謂的小碗就是醬不能多,量多了就像大鍋飯,少了炸醬麵的精緻,好的炸醬講究的是筷子從醬中間劃開,中間那道縫不合上,豬油順勢填進縫隙,這樣的小碗乾炸才是極品。

說完“小碗乾炸”的成品性狀,再說說醬。

提到黃醬,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六必居,其實天源的,桂馨齋的,都有不同的風味。這裡面也有講究。

一般的講,南城人喜歡六必居的,北城喜歡天源,回民都用桂馨齋。炸醬有肉醬、素醬、桂花醬;素醬沒什麼說的,桂花醬就是雞蛋炸醬。但說起炸醬麵,90%的人想到的還是肉醬。

炸醬一定要用豬腹部的帶皮五花肉,帶皮五花肉講究的是五花三層,標準的五花三層是皮一層,膘一層,精肉一層,膘一層,精肉一層,層次越多,肥瘦分佈、厚度越均勻越是上等五花肉,這樣的五花肉再加上幾個“無公害”、“天然糧”、“散養”、“土家黑豬”的tag,大概多少錢一斤誰心裡還沒點譜兒?

炸醬製作過程講究也不少,大火起鍋,鍋熱了不能放油,提前切好小丁的肥肉下鍋轉小火,慢慢的耗出豬油。

炸醬就是用的這碗豬油,而不是豆油、花生油、橄欖油、亞麻籽油什麼奇奇怪怪的油,別說豬油不健康,姆們覺著好吃!香!姆們樂意!

同樣一碗小碗乾炸的醬,南城北城的口味也不一樣,早年間的老北京以前三門大街分南城和北城,北城旗人多,有做官的有做買賣的,反正就是有錢有勢的人多,南城住的大都是做小買賣的人。

南城的老百姓每日為了生計奔波,也賺不了多少錢,吃口飽飯就是天大的事了,所以醬做的鹹一點好下面,所以南城的炸醬發黑,味道偏鹹,那是因為南城人通常都會多放一些醬油,而北城做的炸醬是不放醬油的,放了醬油做出來的炸醬黑乎乎的,端到桌子上顯得不體面,好像特意不想給多吃兩口似的。

所以我分析,侯亮平一眼看到趙德漢那碗炸醬麵油亮發紅,斷定趙德亮是個大貪官,才那麼堅持!

最後再說說這個面,不用說,炸醬麵必須得用手擀面,有人會說手擀面有什麼難的,誰都會做;但勁道爽滑的手擀面,真不是誰都做得出來的。

這一點我不得不佩服我媽,她擀的麵條勁道,有嚼勁,又不硬,粗細均勻,特別是吃到最後一根的時候,噘著嘴一吸溜,滑溜溜的口感很像蒟蒻。

做出這種手擀面,第一步和麵就是一個技術活,甭管多冷的天,和麵都得用涼水,面要硬,麵條煮出來才成型,所以和麵這一步至關重要。

面和水的比例、鹽的比例、雞蛋的比例,最後還要做到盆乾淨、面乾淨、手乾淨,我問過我媽她是怎麼做的,她給我的回答是“我跟你說不明白,自己研究著做去吧,這都是經驗,沒個二三十年的,根本做不出來。”

再來看看趙德漢吃麵條這張動圖,麵條duang duang的,一看就知道出自老師傅的手,試問請老師傅上門做一碗炸醬麵得多少錢?所以趙伯(bai)伯(bai),吃炸醬麵假裝窮人這招你真的用錯啦!

寫到這我決定今兒晚上吃面,就醬!

拜拜!

/ 本 / 文 / 作 / 者 /

/ 猜 / 你 / 喜 / 歡 /

他從TVB劇集裡,搬出了一間原汁原味的香港茶餐廳

每個在深夜與饑餓纏鬥的靈魂,都需要一張肉餅來撫慰

他做HR主管17年,卻辭職開了一家咖啡店

- 一個最有人味兒的美食指南 -

商務合作 / 投稿

marketing@5wjs.com / tougao@5wjs.com

侯亮平父輩也是官居顯赫,自然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不會差,所以他小時候吃的炸醬麵絕對是奢華版的

大概應該是這樣的:

這樣的

再不濟也得是這樣的

大貓我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從會吃飯就吃炸醬麵;至於大蒜,呵呵,聽我爺爺奶奶說我一歲半我媽就給我啃大蒜了,那時候大蒜可不便宜啊,所以其實二十多年前我也是個有錢人家的大小姐。

今天我就代表low米和列位吃貨細數老北京炸醬麵到底有多講究~

炸醬麵看似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麵條,先撇開麵條和炸醬不說,單單這個菜碼就有很多講究和規矩,還流傳了一個歌謠:

青豆嘴兒、香椿芽兒,

焯韭菜切成段兒;芹菜末兒、萵筍片兒,

狗牙蒜要掰兩瓣兒;豆芽菜,去掉根兒,

頂花帶刺兒的黃瓜要切細絲兒;心裡美,切幾批兒,

焯江豆剁碎丁兒,小水蘿蔔帶綠纓兒;

辣椒麻油淋一點兒,芥末潑到辣鼻眼兒。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碼兒。

就算這首歌謠你已經爛熟於心,但要讓炸醬麵排場十足,閃耀著鑽石的光芒還遠遠不夠,還要根據時令、二十四節氣調整和搭配不同的新鮮蔬菜才能稱得上是炸醬麵之王。

炸醬麵的精髓其實還是在那一小碗炸醬上面,北京人吃炸醬麵,講究的是小碗乾炸,炸醬製作過程中不加一滴水。

所謂的小碗就是醬不能多,量多了就像大鍋飯,少了炸醬麵的精緻,好的炸醬講究的是筷子從醬中間劃開,中間那道縫不合上,豬油順勢填進縫隙,這樣的小碗乾炸才是極品。

說完“小碗乾炸”的成品性狀,再說說醬。

提到黃醬,大部分人想到的是六必居,其實天源的,桂馨齋的,都有不同的風味。這裡面也有講究。

一般的講,南城人喜歡六必居的,北城喜歡天源,回民都用桂馨齋。炸醬有肉醬、素醬、桂花醬;素醬沒什麼說的,桂花醬就是雞蛋炸醬。但說起炸醬麵,90%的人想到的還是肉醬。

炸醬一定要用豬腹部的帶皮五花肉,帶皮五花肉講究的是五花三層,標準的五花三層是皮一層,膘一層,精肉一層,膘一層,精肉一層,層次越多,肥瘦分佈、厚度越均勻越是上等五花肉,這樣的五花肉再加上幾個“無公害”、“天然糧”、“散養”、“土家黑豬”的tag,大概多少錢一斤誰心裡還沒點譜兒?

炸醬製作過程講究也不少,大火起鍋,鍋熱了不能放油,提前切好小丁的肥肉下鍋轉小火,慢慢的耗出豬油。

炸醬就是用的這碗豬油,而不是豆油、花生油、橄欖油、亞麻籽油什麼奇奇怪怪的油,別說豬油不健康,姆們覺著好吃!香!姆們樂意!

同樣一碗小碗乾炸的醬,南城北城的口味也不一樣,早年間的老北京以前三門大街分南城和北城,北城旗人多,有做官的有做買賣的,反正就是有錢有勢的人多,南城住的大都是做小買賣的人。

南城的老百姓每日為了生計奔波,也賺不了多少錢,吃口飽飯就是天大的事了,所以醬做的鹹一點好下面,所以南城的炸醬發黑,味道偏鹹,那是因為南城人通常都會多放一些醬油,而北城做的炸醬是不放醬油的,放了醬油做出來的炸醬黑乎乎的,端到桌子上顯得不體面,好像特意不想給多吃兩口似的。

所以我分析,侯亮平一眼看到趙德漢那碗炸醬麵油亮發紅,斷定趙德亮是個大貪官,才那麼堅持!

最後再說說這個面,不用說,炸醬麵必須得用手擀面,有人會說手擀面有什麼難的,誰都會做;但勁道爽滑的手擀面,真不是誰都做得出來的。

這一點我不得不佩服我媽,她擀的麵條勁道,有嚼勁,又不硬,粗細均勻,特別是吃到最後一根的時候,噘著嘴一吸溜,滑溜溜的口感很像蒟蒻。

做出這種手擀面,第一步和麵就是一個技術活,甭管多冷的天,和麵都得用涼水,面要硬,麵條煮出來才成型,所以和麵這一步至關重要。

面和水的比例、鹽的比例、雞蛋的比例,最後還要做到盆乾淨、面乾淨、手乾淨,我問過我媽她是怎麼做的,她給我的回答是“我跟你說不明白,自己研究著做去吧,這都是經驗,沒個二三十年的,根本做不出來。”

再來看看趙德漢吃麵條這張動圖,麵條duang duang的,一看就知道出自老師傅的手,試問請老師傅上門做一碗炸醬麵得多少錢?所以趙伯(bai)伯(bai),吃炸醬麵假裝窮人這招你真的用錯啦!

寫到這我決定今兒晚上吃面,就醬!

拜拜!

/ 本 / 文 / 作 / 者 /

/ 猜 / 你 / 喜 / 歡 /

他從TVB劇集裡,搬出了一間原汁原味的香港茶餐廳

每個在深夜與饑餓纏鬥的靈魂,都需要一張肉餅來撫慰

他做HR主管17年,卻辭職開了一家咖啡店

- 一個最有人味兒的美食指南 -

商務合作 / 投稿

marketing@5wjs.com / tougao@5wjs.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