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假如秋瑾留學去了歐洲會怎樣?

文|陳卿美

秋瑾, 一個俠女、一個烈女。 她是一個敢於反抗封建禮教、立志革命的豪俠女子。 不愛紅裝愛武裝, 應該說, 秋瑾就是中國封建女人中的一個另類。 一個江南女子, 性格本應溫婉, 為何如此剛烈?

分析秋瑾性格的養成, 可能有兩個原因。 一是從小養成的性格。 秋瑾喜歡穿男裝, 行俠仗義, 這點來看, 就是人們俗稱的“假小子”。 秋瑾早期的照片, 也完全是男版秋瑾的模樣。 一般家庭中出現這種孩子, 或是父母將女孩當男孩養, 或是女孩常跟男孩一起玩耍。 長此以往, 女孩的性別意識就比較模糊。 還有一種可能,

就是性格天生叛逆, 什麼事都和大人對著幹, 反傳統反禮教, 特立獨行。 一個人的性格養成是非常複雜的, 你不知道哪個成長中的細節會刺激到小孩, 讓他(她)性格發生變異。 “假小子”秋瑾的性格養成也難以逃脫以上幾點原因。

秋瑾像

另一個原因很可能與秋瑾去日本留學有關。

清末的日本, 是國內年輕人嚮往的地方。 大批具有革命思想在國內待不下去的, 都跑去了日本。 說日本是反清的大本營, 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一點不為過。 那時在日本的年輕人, 沒有幾個能安心讀書的, 整天熱衷於各種政治活動, 開大會、寫文章、搞宣傳。 年輕人在這種環境下, 非常容易受到鼓動。 從很多去日本的留學生經歷來看, 無不如此。 個個都是熱血青年, 心中激情澎湃, 腦中革命思想激蕩。

秋瑾在國內的各種叛逆的行為一直遭到社會的嘲諷、批判, 但到了日本就完全不同。 日本的這種革命環境正好是秋瑾需要的, 一入日本, 秋瑾就有如魚得水的感覺。 她與孫中山促膝長談, 她加入同盟會、三合會、天地會,

發起共愛會、組織十人會, 創辦《白話報》。 可見, 秋瑾在日本相當活躍。 秋瑾最經典的照片, 就是身著日本裝束, 手提一把刀的形象, 完全一副女俠客、女武士的樣子。 這也可以看出, 日本的革命氛圍對她的影響有多大。

秋瑾在日本的時間, 加起來大概只有一年左右的時間, 但卻是對她人生影響最大的。 因為在去日本前, 她雖然有強烈的反抗精神與志向, 但只是星星之火, 一個小小的火種而已。 到了日本, 結識了各種革命仁人志士, 包括孫中山等人, 人脈資源迅速拓展, 登上了更高的平臺。 小火種被迅速點燃。 或許是女革命者比較稀缺, 也或許是男革命者的荷爾蒙也需要女人來調劑, 總之, 秋瑾的成長速度異常驚人。

秋瑾去日本的目的, 本是自費留學, 但並沒有真正學習, 大部分時間都在參加各種政治活動。

秋瑾的人生軌跡, 自從到了日本後, 便被固定在革命的軌道上, 同時還賦予了一種加速度。

我們再看另一個女人的人生軌跡。 同樣是去日本, 同樣是女人, 同樣是立志革命, 吳弱男也曾和秋瑾一樣。 吳弱男比秋瑾小9歲, 早於秋瑾三年到日本, 她也曾被日本的革命熱情感染, 也曾立志投身革命, 拯救國家與民族的命運。 在日本期間, 吳弱男也熱衷各種政治活動, 搞宣講、寫文章。 吳弱男也曾與秋瑾一樣, 與孫中山相識、加入同盟會。 更有一點相似的是, 吳弱男與秋瑾同為女人, 她們都反抗壓迫婦女, 追求女權, 致力男女平等。

與秋瑾不同的是,

吳弱男到日本留學, 也是真正學知識去的。 她學的是英語, 還做了孫中山的英文秘書。 而這點或許是兩人最大的差別, 也決定了兩人不同的人生命運。

英語何以讓兩人不同呢?先從吳弱男的丈夫章士釗說起。 章士釗早年在國內也是一個革命派, 與黃興組織華興會, 還曾遭到官府的逮捕。 但章士釗流亡到日本後, 就選擇了主修英語, 認真學習西文化。 他的思想發生了巨大轉變, 他認為, 自己才疏學淺, 才短力脆, 原來的革命行為是幼稚的, 革命救國行不通, 立志求學救國。 同是學英語的吳弱男便結識了章士釗, 吳弱男邀請章士釗加入同盟會, 遭到了章的拒絕。

兩人相戀後, 先後赴英國留學。 英國與日本的環境截然不同, 少了革命的鼓噪,多了求學的渴望。吳弱男從一個立志革命的積極分子變成了刻苦學習鑽研科學知識的學者。當時的英國,不僅有世界先進的政治制度,還有最為發達的工業體系。更重要的是,英國是一個崇尚科學的國度。更更重要的是,歐美很多國家都信奉基督教,眾多大學裡也有漂亮的大教堂。正是這種文化信仰改變了吳弱男。吳弱男初到英國,還常因政治觀點不同與人辯論、爭吵,這正是受日本的影響。慢慢的,吳弱男就變成了溫婉的儒雅女才俊。英國是一個盛產紳士的國度,身邊的大學老師、同學、牧師都有很涵養,潛移默化中就影響了吳弱男。

再說秋瑾,從日本回國後,思想更為激進,或是串聯、或是暗殺、或是起義。最終在紹興老家組織起事時被抓,壯烈犧牲,年僅30歲,可謂英年早逝。

不能否定秋瑾投身革命的積極意義,但如果秋瑾像吳弱男一樣,多學一些西方文化,再到歐洲留學,那必會改變秋瑾的革命思想,秋瑾的人生命運肯定就會是另一個樣子。革命思想沒有錯,總要有人為革命犧牲,但更應該提倡少流一點血,少一些犧牲。章士釗的改變也是如此,他後來改變了革命思想,批評孫文的激進主義錯誤,希望建立一種寬容、調和為基礎的多元互動的社會制度。

歷史不能假設,但人人都樂見他人成為秋瑾,自己卻希望成為吳弱男。所以說,我們給秋瑾的假設還是很有意義的。

少了革命的鼓噪,多了求學的渴望。吳弱男從一個立志革命的積極分子變成了刻苦學習鑽研科學知識的學者。當時的英國,不僅有世界先進的政治制度,還有最為發達的工業體系。更重要的是,英國是一個崇尚科學的國度。更更重要的是,歐美很多國家都信奉基督教,眾多大學裡也有漂亮的大教堂。正是這種文化信仰改變了吳弱男。吳弱男初到英國,還常因政治觀點不同與人辯論、爭吵,這正是受日本的影響。慢慢的,吳弱男就變成了溫婉的儒雅女才俊。英國是一個盛產紳士的國度,身邊的大學老師、同學、牧師都有很涵養,潛移默化中就影響了吳弱男。

再說秋瑾,從日本回國後,思想更為激進,或是串聯、或是暗殺、或是起義。最終在紹興老家組織起事時被抓,壯烈犧牲,年僅30歲,可謂英年早逝。

不能否定秋瑾投身革命的積極意義,但如果秋瑾像吳弱男一樣,多學一些西方文化,再到歐洲留學,那必會改變秋瑾的革命思想,秋瑾的人生命運肯定就會是另一個樣子。革命思想沒有錯,總要有人為革命犧牲,但更應該提倡少流一點血,少一些犧牲。章士釗的改變也是如此,他後來改變了革命思想,批評孫文的激進主義錯誤,希望建立一種寬容、調和為基礎的多元互動的社會制度。

歷史不能假設,但人人都樂見他人成為秋瑾,自己卻希望成為吳弱男。所以說,我們給秋瑾的假設還是很有意義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