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十句古詩詞,是穿越千年的絕世孤獨

忘記曾經在哪裡看到過一句話說:黑夜是白天的一種慰藉。

後來, 我想, 也許, 每個人一開始便活在孤獨當中, 但白天時我們感受不到這種孤獨, 而夜讓我們離開現實的生活。 在黑夜裡, 我們找不到白天的喧囂, 找不到白天時的那種五彩斑斕絢麗, 你也找不到白天時候的光環。 沒有任何人陪著我們, 哪怕是枕邊人。 當你的枕邊人鼾聲四起的時候, 我們只能睜大眼睛望著那漆黑的夜, 也許在那時也只有黑夜陪伴著我們, 其實與其說是黑夜陪伴著我們還不如說是孤獨陪伴著我們。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清平樂》-黃庭堅

有人說, 這不是惜春的詞作嗎?跟孤獨有什麼關係, 但我們要知道, 我們讀詩詞, 要讀出自己的感受, 要有一種生生不已的啟發。 不是照本宣科, 詩詞的直接反映作者內心的, 黃庭堅一生歷經滄桑, 幾經貶謫, 孤獨是其內心寫照。

“草原盡頭我兩手空空, 悲痛時握不住一顆淚滴”《姐姐, 今夜我在德令哈》-海子

海子是中國最孤獨的現代詩人之一, 這點瞭解海子的都應該明白, 我之所以選這句, 是因為看到了他孤獨的緣由, 一是理想上的, 二是愛情上的。

春未綠, 鬢先絲。 人間別久不成悲。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薑夔

一句人間別久不成悲, 真是道盡了人世間離別的苦楚。 時間是溫柔的, 溫柔地撫平思念的痛苦和哀傷, 時間是殘酷的, 殘酷地讓你把曾經最深刻的感情, 曾經認為今生難忘的人, 慢慢淡忘, 慢慢麻木。

“二十餘年如一夢, 此身雖在堪驚。

”《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陳與義

亡國之音何以哀?

“眾裡尋它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辛稼軒

辛稼軒屈指可數的達到無我之境的詞作, 但很多人把它當愛情詩, 這也證明了他的詞登峰造峰造極之處。 借用上面他自己那句“無人會,

登臨意”來評價這首最合適不過。

“獨立小橋風滿袖, 平林新月人歸後。 ”《鵲踏枝》—馮延巳

馮正中和南唐中主李璟是從小玩到大的夥伴, 長大後也是好基友, 李璟做皇帝, 馮正中就做宰相。 所以馮正中的悲劇就在於此, 在必亡的南唐做宰相, 君主是自己的好基友, 最重要的是,儘管是好基友,但是卻不能說,其心何以悲?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小重山》-岳飛

岳武穆以往給我們的印象,好像就是個鐵骨錚錚又愚忠的英雄人物,他率領的岳家軍,讓金兵膽寒。當我們給他貼上“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忠君愛國”的標籤,就模糊了他生而為人該有的獨立精神和思考,模糊了他是一個個性鮮明活生生的人,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他是個心憂天下,且明智的人。奈何這樣的人,生錯了時代。而且他不是孤例,韓侂胄也是被投降派直接殺掉了,還有辛棄疾,只是辛棄疾命好一點。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其二》-杜甫

在現在很多人眼裡,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千金散盡還複來、千金裘五花馬”,這樣的李白過得很瀟灑,他卓爾不群,他豪放不羈,他是

仙蹤十友之一,他不是孤獨者。但其實大錯特錯,放眼整個唐朝,李白都是最孤獨的詩人之一。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於毛,不罹於裡。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弁》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思其人而不見,仿佛處處遇之。然與父母的關係,卻是無所依存,這恐怕是天地間最孤立的。

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軾·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其一》

歷來真正的文人,哲人都愛這句。所謂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老年參禪的蘇軾,頗有點得意,不藏又怎樣,藏又怎樣?得意是因為,有了超脫之心。

最重要的是,儘管是好基友,但是卻不能說,其心何以悲?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小重山》-岳飛

岳武穆以往給我們的印象,好像就是個鐵骨錚錚又愚忠的英雄人物,他率領的岳家軍,讓金兵膽寒。當我們給他貼上“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忠君愛國”的標籤,就模糊了他生而為人該有的獨立精神和思考,模糊了他是一個個性鮮明活生生的人,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他是個心憂天下,且明智的人。奈何這樣的人,生錯了時代。而且他不是孤例,韓侂胄也是被投降派直接殺掉了,還有辛棄疾,只是辛棄疾命好一點。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夢李白·其二》-杜甫

在現在很多人眼裡,李白“煙花三月下揚州、千金散盡還複來、千金裘五花馬”,這樣的李白過得很瀟灑,他卓爾不群,他豪放不羈,他是

仙蹤十友之一,他不是孤獨者。但其實大錯特錯,放眼整個唐朝,李白都是最孤獨的詩人之一。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於毛,不罹於裡。天之生我,我辰安在。——《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小弁》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思其人而不見,仿佛處處遇之。然與父母的關係,卻是無所依存,這恐怕是天地間最孤立的。

萬人如海一身藏。——蘇軾·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其一》

歷來真正的文人,哲人都愛這句。所謂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老年參禪的蘇軾,頗有點得意,不藏又怎樣,藏又怎樣?得意是因為,有了超脫之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