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螳螂門《十八羅漢功法》詮釋(四)

三回:圖(51)

滿腹壓住一口氣。 手腳蹬盡全身力,

前撲後跳連三拱, 胸脯懸地手按地,

狼行虎步悠悠轉, 圓轉尾閭肛門閉,

呼吸定息手當胸, 兩腳合合併貼立,

提起蹬力挺脊力, 千金壓頂有何懼。

四回:圖(52)

提起一口氣, 抖抖兩膀力,

用雙手抱月, 蹬膝腳踏地,

丹田使氣滿, 驚天賽玉柱,

收功開雙手, 攢拳貼兩閉,

氣血能調養, 圓轉筋骨處。

第十四回陳摶大睡

一回:圖(53)

老僧仿學陳摶眠, 起腳蹬力膝玄玄,

滿腹提盡丹田氣, 曲腰而枕休懨煩,

鋪腿下腰立後脊, 日月生光在目前,

玉兔東升還未醒, 金鳥西墜卻入禪,

生平受盡盡字累,

善於偷光非等閒,

若能志堅功夫大, 陰陽兩分莫心貪。

二回:圖(54)

僧入禪堂不怠慢, 功成一畢卻方眠,

尋常不敢伸足睡, 一床錦被半床閑,

唯有不坐不安分, 每夜發狂欠安然,

一場好夢不得作, 須要忙裡且貪閑,

人生大地無樂處, 重整鴛鴦且合歡,

雙手抱住心猿意, 一腿長伸一腿捲。

三回:圖(55)

老僧作禪不計年, 龍虎交合莫膽寒,

雙手抱定日合月, 陰陽合合雞抱卵,

賁門分開陰陽路, 瓜熟蒂落左右旋,

天氣下降地氣轉, 兩手推送頂梁懸,

二十四股節節分, 加蹬鐵壁到泥丸。

四回:圖(56)

彭祖壽活八百年, 豈是俗人大非凡,

總是陳摶作一夢, 複陰還陽卻回返,

懶懶身體伸伸足, 渺渺暝暝在眼前,

抖抖精神調元氣, 功夫重正時不閑,

若人習成懶漢睡, 坐臥行立不計年。

編者注:陳摶, 字圖南, 號扶搖子, 唐末宋初人。 他能在不食不飲、不蓋不動的情況下, 睡上數日、數十日, 甚至一百多日, 方才醒來。 弟子們稱他為“睡仙”。 陳摶的這種“睡功”被稱為“蜇龍法”, 又稱“胎息法”。 它要求把呼吸控制到出入近乎無息, 脈搏達到仿佛六脈俱無的程度, 似睡非睡地進入一個寂靜的狀態, 使身體的體能消耗減少到最低限度。 陳摶有首詩,

是專寫練“睡功”的:

至人本無夢, 其夢乃遊仙。

真人亦無睡, 睡則浮雲煙。

爐中長存藥, 壺中別有天。

欲如睡夢裡, 人間第一玄。

說明他的“睡”, 其實是練功。 據傳陳摶活了一百多歲, 還能預測自己的死期。

彭祖, 傳說中的養生家。 據古代典籍記載, 彭祖是顓頊的玄孫, 相傳他歷經唐虞夏商等代,

活了八百多歲。 《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

彭祖還精于烹飪, 尤善製作一種叫作“雉羹”的食物, 是用雛雞加上各種滋補佐料燒制而成的湯羹。 屈原在(楚辭•天問)中寫道:“彭鏗斟雉, 帝何饗?受壽永多, 夫何久長?”反映了彭祖在推動我國飲食文化進步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宋代洪興祖曰:“彭祖姓錢名鏗, 帝顓頊玄孫, 善養氣, 能調鼎, 進雉羹于堯, 封于彭城”。 中國烹飪史略稱彭祖“是我國第一位壽命最長的職業廚師”, 尊彭祖為廚師行的祖師爺。

第十五回父子三請禮(注)

一回:圖(57)

提氣扭腰崩捶掌, 返身左右十家闖,

終須自然功有成, 何必努力使勉強,

挺挺腳心蹬滿力, 轉轉腰腎細回想,

陰陽兩分有何慮, 總是調氣要修養。

二回:圖(58)

拔盡氣力蹬千斤, 吸起氣分虛其心,

陰陽交合遍身走, 氣行百節須要侵,

一處不到一處迷, 唯恐氣息調不真,

功成便得十二竅, 一竅不明暗沉吟,

智慧全在一時刻, 不滿功成不灰心。

三回:圖(59)

轉身回頭腳並立, 扣住雙手提滿氣,

扣腰棚捶忙掙腿, 提步蹬盡全身力,

左右還轉高拱手, 下氣一定閉肛門,

氣血合合筋骨強, 十二時刻應節氣,

地氣上升天氣降, 陰陽交合轉太極。

四回:圖(60)

回身拔力伸筋骨, 拽弓搬弦須兩分,

掙開兩腳氣要滿, 氣行未至血不均,

周身三百六十節, 功成乏力氣不真,

分開陰陽調氣息, 惟恐子午定不親,

酒氣財色不能戒, 妄費徒勞一片心。

編者注:清人張鵬翮撰其三蘇祠聯曰:“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蘇:指蘇洵〔父〕, 蘇軾〔兄〕,蘇轍〔弟〕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 為世人稱為“三蘇”, 四大家:把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軾稱為“四大家”。 也有“千古文章八大家”的說法。 這裡借用父子三請禮的故事, 只為作形象的比喻。

十六回鯉魚打挺勢

一回:圖(61)

手腳抓地翻身挺, 蹬盡氣力血氣湧;

凹腰腆肚合骨節,功成未滿力不猛;

身堅體壯非容易,調調氣息再重整;

十八門路用不盡,各有奧妙竅未醒,

尋師不及訪友妙,靈心常存成一統。

二回:圖(62)

抓牆貼壁似彎弓,仰面朝天氣挺胸,

腳蹬平地蹬滿力,挽轉尾閭腰懸空,

要訣總是養血氣,肋壯實不非是輕,

莫嫌此功無畏處,能戒酒色速成功。

十七回張遼獻袍勢計四回

一回:圖(63)

提肩推掌起單膝,挺挺湧泉轉尾閭,

丹田閉住一口氣,湧開兩腎串後脊,

氣行血足功成滿,四時用功莫心急,

呼吸定息養神氣,曲膝下腰緊伏底。

二回:圖(64)

疊膝蹬力腿鋪地,推送雙手提滿氣,

提起兩腎忙下腰,緊咬牙關肛門閉,

伸開百節生氣血,合合筋骨全身力,

功夫常存按時行,力舉千斤有何慮。

三回:圖(65)

搬腰度盡兩膀力,胯襠提滿丹田氣,

緊咬牙關推雙手,折摺腰腎腿鋪地,

下腰伸腿疊單膝,一來一往似抽拒,

合合節骨神氣合,氣行血走肛門閉。

四回:圖(66)

提肩勒綱蹬千斤,手起落緊隨身體,

掙開兩腿提滿氣,湧開氣分並血分,

功行百日陰陽轉,氣行百節血養筋,

春夏四季應節氣,行節應節節節親。

十八回金鉤掛玉瓶

一回:圖(67)

半夜用功身勞苦,起定陰陽分子午,

調滿氣血腿交脛,雙手捧日伸筋骨,

舒筋和血善修養,一翻一推兩手撲,

心猿意馬鎖不住,氣虛力怯血不足,

安定方寸養神氣,竟見效驗成功速。

二回:圖(68)

婉轉尾閭慢折腰,雙手併合奔腳稍,

滿腹壓盡一口氣,運動水火陰陽交,

拔力伸筋行血氣,僧入禪堂夜難熬,

晝夜行功按時刻,不滿功成豈肯消。

三回:圖(69)

力學擎天柱,氣滿身子壯,

蹬盡兩腿力,百節節骨響,

血走陰陽合,氣行精神爽,

功成三冬暖,力怯莫勉強,

時時得勤苦,總是要修養。

凹腰腆肚合骨節,功成未滿力不猛;

身堅體壯非容易,調調氣息再重整;

十八門路用不盡,各有奧妙竅未醒,

尋師不及訪友妙,靈心常存成一統。

二回:圖(62)

抓牆貼壁似彎弓,仰面朝天氣挺胸,

腳蹬平地蹬滿力,挽轉尾閭腰懸空,

要訣總是養血氣,肋壯實不非是輕,

莫嫌此功無畏處,能戒酒色速成功。

十七回張遼獻袍勢計四回

一回:圖(63)

提肩推掌起單膝,挺挺湧泉轉尾閭,

丹田閉住一口氣,湧開兩腎串後脊,

氣行血足功成滿,四時用功莫心急,

呼吸定息養神氣,曲膝下腰緊伏底。

二回:圖(64)

疊膝蹬力腿鋪地,推送雙手提滿氣,

提起兩腎忙下腰,緊咬牙關肛門閉,

伸開百節生氣血,合合筋骨全身力,

功夫常存按時行,力舉千斤有何慮。

三回:圖(65)

搬腰度盡兩膀力,胯襠提滿丹田氣,

緊咬牙關推雙手,折摺腰腎腿鋪地,

下腰伸腿疊單膝,一來一往似抽拒,

合合節骨神氣合,氣行血走肛門閉。

四回:圖(66)

提肩勒綱蹬千斤,手起落緊隨身體,

掙開兩腿提滿氣,湧開氣分並血分,

功行百日陰陽轉,氣行百節血養筋,

春夏四季應節氣,行節應節節節親。

十八回金鉤掛玉瓶

一回:圖(67)

半夜用功身勞苦,起定陰陽分子午,

調滿氣血腿交脛,雙手捧日伸筋骨,

舒筋和血善修養,一翻一推兩手撲,

心猿意馬鎖不住,氣虛力怯血不足,

安定方寸養神氣,竟見效驗成功速。

二回:圖(68)

婉轉尾閭慢折腰,雙手併合奔腳稍,

滿腹壓盡一口氣,運動水火陰陽交,

拔力伸筋行血氣,僧入禪堂夜難熬,

晝夜行功按時刻,不滿功成豈肯消。

三回:圖(69)

力學擎天柱,氣滿身子壯,

蹬盡兩腿力,百節節骨響,

血走陰陽合,氣行精神爽,

功成三冬暖,力怯莫勉強,

時時得勤苦,總是要修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