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虎父無犬子,細數歷史上10大父子名將,最後一位將軍歷史爭議最大

俗話說, 打虎親兄弟, 上陣父子兵。 在歷史上, 虎父無犬子, 有很多父子均為名將, 名留青史, 今天就聊一聊歷史那些父子虎將。

一、岳飛和岳雲

嶽雲是抗金名將, 民族英雄岳飛的兒子。 岳雲和嶽飛一樣是非常有才華的將領, 也是岳家軍最主要的將領之一。 這位小將的兵器, 與李元霸相似, 是兩隻大鐵錘。

16歲的岳雲隨父出征, 去收復被金國佔領的隨州、鄧州等地。 在這次戰鬥中, 嶽雲手持鐵錐槍, 衝鋒在前, 勇不可擋, 第一個登上久攻不克的隨州城。 後又隨軍北征, 收復鄧州。 從此軍中皆稱他為“贏官人”(官人為宋代對男子的尊稱, “贏”此指常勝不敗的意思)。

有人說岳雲不是岳飛親生的兒子, 而是岳飛的養子, 其實這一點是誤傳。 在許多文獻和古籍中都提到了, 岳雲是岳飛的前妻劉氏所生的兒子。

一次, 嶽飛在檢閱部隊, 而嶽雲的因為受驚了, 馬失前蹄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於是嶽飛就要軍法處置, 身邊的將領門紛紛為嶽雲求情。 但是嶽飛卻說軍法如山, 不能不懲罰他, 而嶽雲自己也甘願接受懲罰, 最後嶽飛打了嶽雲幾十軍棍以示懲戒。 後來岳雲也不辱父命, 立下了許多戰功, 在戰場上殺敵勇猛, 就連金兀術也稱讚岳雲勇猛非常,

有萬夫莫開之能。

最終嶽雲是因為秦儈的誣陷而入獄, 在嶽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在大理寺監獄裡面被殺害之後, 嶽雲被斬首示眾。 這就是這一對忠烈的父子的結局, 當然時至今日, 陷害岳飛和岳雲的秦儈等人, 還有在背後操縱的宋高宗都受到了世人的譴責。

二、王翦和王賁

王翦是一名軍事家, 秦國的一個名將, 戰績眾多, 是幫助秦國滅五國的大將, 而他的兒子王賁也是協助秦始皇平定六國的大將。

王賁跟隨其父為秦朝效力, 在外征戰, 立下無數戰功。 西元前226年, 秦始皇派遣王賁率兵攻打楚國,

王賁大敗楚軍, 攻陷楚國十幾座城池。

西元前225年, 王賁率軍攻打魏國, 採用水攻之計將黃河之水引來灌淹魏國都城大樑, 取得重大成就。 西元前222年, 秦始皇大舉興兵, 派王賁與李信率軍攻打燕國的遼東, 王賁與李信奪取遼東並俘獲了燕王喜, 燕國滅。同年,王賁又率兵攻打代地,俘虜趙國代王趙嘉,徹底消滅趙國。

三、周勃和周亞夫

周勃于秦二世元年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拜為將軍, 賜爵威武侯。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屢建戰功。

周亞夫是周勃的次子,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

周勃、周亞夫父子二人都曾經拜將,也都曾經拜相,實際上他們都是非常職業化的軍人,只適合當將領,不適合做丞相,作將領他們戰則能勝,作丞相他們無所適從。

究其原因,這是他們性格使然,他們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現代軍隊裡的狙擊手,勇敢、沉靜、專注、耐心,他們可以隱蔽接敵,然後全神貫注地盯住前面的敵人,但是狙擊手的最大弱點在他們的背後,他們缺乏防範來自自己人特別是自己上級暗箭的感覺和能力。

四、曹操和曹彰

三國曹彰從小就非常擅長駕車、射箭,更能徒手和猛獸搏鬥,臂力較常人更為孔武有力。在隨其父曹操的行軍出征中,表現的非常膽識過人,曹操曾評價他“不勝讀書,只好騎馬射箭”,並督促他讀《詩經》等博論史書。某一次曹操詢問曹丕、曹彰等幾個兒子的志向,唯獨曹彰說“願作將軍,臨危不懼,勇猛殺敵,過者賞,罪者罰”,曹操大笑不語。

曹彰在西元216年被封為鄢陵侯,曹彰曾以步兵一千人以應對烏丸族幾千騎兵的進攻,此時曹彰採用軍師田豫的堅守陣地要塞的計策,敵軍大敗潰逃,曹彰親自上陣指揮軍隊乘勝追擊,一直將叛軍逼到距離代郡二百餘裡的桑乾河。當時的鮮卑族首領率兵在旁觀望曹彰和叛軍的作戰,因被曹彰的所向披靡折服,而向曹操請求臣服。曹彰可謂有勇有謀,反觀劉備,孫權的後代,簡直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五、蒙驁、蒙武、蒙恬

蒙驁本為齊國人,後投奔秦國,官拜上卿,還是秦國著名將領,其子蒙武、其孫蒙恬都是秦國名將。

蒙驁歷經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戰功無數,曾奪韓二城、設立三川郡,奪魏二十城、設立東郡,為日後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定的基礎。三代名將是很少有的。

六、孫堅和孫策

孫堅和孫策可以稱得上是戰神級父子,孫堅本人就有“萬人敵”的本領,十七歲就隨父親出兵,曾經孤身一人在船上抓捕江賊,當場殺了賊人的首領。

漢靈帝熹平元年,會稽郡發生了道教徒許生的起義,許生自稱陽明皇帝,孫堅任吳郡司馬,招募精勇壯丁千余人,與州郡官兵聯合,鎮壓了許生的起義。

靈布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發生,漢朝派遣軍隊鎮壓,攜以孫堅為佐軍司馬,孫堅原有鄉里少年數百人,又募得商旅及淮、泗精兵千餘人,跟隨征戰,積功至別部司馬。討伐董卓時,諸侯敬畏孫堅的勇猛,合力推舉他為大軍的先鋒,他也不負所托,一路攻必克,伐必取。

孫堅死後,兒子孫策才十七歲,羽毛未豐,只好投奔袁術,袁術雖然一輩子都很糊塗,但是看孫策看得還是比較准,經常歎息著對手下說:“我要是有個兒子跟孫策一樣,我死了也值了!”(這還真有點兒像後來曹操說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呢)

七、李廣和李敢

李廣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有子三,幼子李敢常隨軍出征,李廣死時,李敢正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征戰。元狩四年,李敢以校尉身份隨霍去病擊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甚多,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李廣為郎中令。

不久,因懷恨父親之死擊傷大將軍衛青,但衛青沒有聲張。後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宮狩獵,被驃騎將軍霍去病射殺。當時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寵,武帝辨說:“鹿觸殺之”。

八、薛仁貴和薛訥

薛仁貴,一生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深得唐太宗和唐高宗倚重。

長子薛訥也是唐朝大將,薛訥也就是是《說唐演義》中著名的薛丁山的原型。薛訥在薛仁貴死前他只是個小縣令,49歲被武則天提拔為幽州太守,屬於大器晚成的將軍,唐玄宗比較喜歡他,追封其為羽林大將軍。唐玄宗時他曾大破突厥,複封平陽郡公。《新唐書》說他:“性沉勇寡言,其用兵,臨大敵益壯。”

九、楊業和楊延昭

驍勇善戰的楊業深受北漢君主的器重,被任命為守邊將領。史書載,由於他軍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稱之為“無敵”。

楊延昭在北宋歷史上的亮相,是在伐遼的戰爭中開始的。這一年,宋軍分山西、河北兩線進攻遼軍。楊業為副帥,28歲的楊延昭為先鋒。宋軍在楊家父子的率領下,在雁門關外進攻遼軍,取得了節節勝利,收復了許多城池。楊延昭的勇敢也初次讓遼軍見識。史籍記載,在攻擊朔州時,楊延昭擔任先鋒攻打遼軍城池,胳膊不慎被流矢射穿,但他仍然堅持戰鬥而且越戰越勇,並最終率軍頑強地攻下了敵城。

十、趙奢和趙括

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東方六國的八名將之一,著名的“紙上談兵”趙括的父親。趙奢曾經在闕與之戰中大破秦軍、與田單論兵而勝,曾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官拜上穀手。

趙奢之子趙括,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敗將,紙上談兵說的就是趙括。然後歷史真實的趙括,卻並非如此不堪,自幼熟讀兵書,又深得父親真傳,能夠被趙王啟用,也是有著原因的。長平之戰,面對的是戰國死神白起,無論是經驗還是實力,白起皆遠高於趙括(以歷史上任何一位名領,面對白起也是無百分百勝算)。

廉頗的長期固守戰略,本身就與趙國的實際情況不協調,固守並非長久之計,而趙括以初生牛犢之勢,勇創秦軍白起,輸在資訊不及時,才至於被後世嘲諷為紙上談兵。然而,趙括雖然戰敗,但是也給白起軍隊造成了重創,以至於白起戰勝後坑殺數十萬趙國士兵以洩憤。

燕國滅。同年,王賁又率兵攻打代地,俘虜趙國代王趙嘉,徹底消滅趙國。

三、周勃和周亞夫

周勃于秦二世元年隨劉邦起兵反秦,以軍功拜為將軍, 賜爵威武侯。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屢建戰功。

周亞夫是周勃的次子,軍事才華卓越,在吳楚七國之亂中,他統帥漢軍,三個月平定了叛軍,拯救了漢室江山。

周勃、周亞夫父子二人都曾經拜將,也都曾經拜相,實際上他們都是非常職業化的軍人,只適合當將領,不適合做丞相,作將領他們戰則能勝,作丞相他們無所適從。

究其原因,這是他們性格使然,他們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現代軍隊裡的狙擊手,勇敢、沉靜、專注、耐心,他們可以隱蔽接敵,然後全神貫注地盯住前面的敵人,但是狙擊手的最大弱點在他們的背後,他們缺乏防範來自自己人特別是自己上級暗箭的感覺和能力。

四、曹操和曹彰

三國曹彰從小就非常擅長駕車、射箭,更能徒手和猛獸搏鬥,臂力較常人更為孔武有力。在隨其父曹操的行軍出征中,表現的非常膽識過人,曹操曾評價他“不勝讀書,只好騎馬射箭”,並督促他讀《詩經》等博論史書。某一次曹操詢問曹丕、曹彰等幾個兒子的志向,唯獨曹彰說“願作將軍,臨危不懼,勇猛殺敵,過者賞,罪者罰”,曹操大笑不語。

曹彰在西元216年被封為鄢陵侯,曹彰曾以步兵一千人以應對烏丸族幾千騎兵的進攻,此時曹彰採用軍師田豫的堅守陣地要塞的計策,敵軍大敗潰逃,曹彰親自上陣指揮軍隊乘勝追擊,一直將叛軍逼到距離代郡二百餘裡的桑乾河。當時的鮮卑族首領率兵在旁觀望曹彰和叛軍的作戰,因被曹彰的所向披靡折服,而向曹操請求臣服。曹彰可謂有勇有謀,反觀劉備,孫權的後代,簡直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五、蒙驁、蒙武、蒙恬

蒙驁本為齊國人,後投奔秦國,官拜上卿,還是秦國著名將領,其子蒙武、其孫蒙恬都是秦國名將。

蒙驁歷經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戰功無數,曾奪韓二城、設立三川郡,奪魏二十城、設立東郡,為日後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定的基礎。三代名將是很少有的。

六、孫堅和孫策

孫堅和孫策可以稱得上是戰神級父子,孫堅本人就有“萬人敵”的本領,十七歲就隨父親出兵,曾經孤身一人在船上抓捕江賊,當場殺了賊人的首領。

漢靈帝熹平元年,會稽郡發生了道教徒許生的起義,許生自稱陽明皇帝,孫堅任吳郡司馬,招募精勇壯丁千余人,與州郡官兵聯合,鎮壓了許生的起義。

靈布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發生,漢朝派遣軍隊鎮壓,攜以孫堅為佐軍司馬,孫堅原有鄉里少年數百人,又募得商旅及淮、泗精兵千餘人,跟隨征戰,積功至別部司馬。討伐董卓時,諸侯敬畏孫堅的勇猛,合力推舉他為大軍的先鋒,他也不負所托,一路攻必克,伐必取。

孫堅死後,兒子孫策才十七歲,羽毛未豐,只好投奔袁術,袁術雖然一輩子都很糊塗,但是看孫策看得還是比較准,經常歎息著對手下說:“我要是有個兒子跟孫策一樣,我死了也值了!”(這還真有點兒像後來曹操說的“生子當如孫仲謀”呢)

七、李廣和李敢

李廣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有子三,幼子李敢常隨軍出征,李廣死時,李敢正跟隨驃騎將軍霍去病征戰。元狩四年,李敢以校尉身份隨霍去病擊左賢王,力戰,奪左賢王鼓旗,斬首甚多,被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代李廣為郎中令。

不久,因懷恨父親之死擊傷大將軍衛青,但衛青沒有聲張。後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宮狩獵,被驃騎將軍霍去病射殺。當時霍去病正被武帝所寵,武帝辨說:“鹿觸殺之”。

八、薛仁貴和薛訥

薛仁貴,一生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深得唐太宗和唐高宗倚重。

長子薛訥也是唐朝大將,薛訥也就是是《說唐演義》中著名的薛丁山的原型。薛訥在薛仁貴死前他只是個小縣令,49歲被武則天提拔為幽州太守,屬於大器晚成的將軍,唐玄宗比較喜歡他,追封其為羽林大將軍。唐玄宗時他曾大破突厥,複封平陽郡公。《新唐書》說他:“性沉勇寡言,其用兵,臨大敵益壯。”

九、楊業和楊延昭

驍勇善戰的楊業深受北漢君主的器重,被任命為守邊將領。史書載,由於他軍功卓著,所向無敵,國人稱之為“無敵”。

楊延昭在北宋歷史上的亮相,是在伐遼的戰爭中開始的。這一年,宋軍分山西、河北兩線進攻遼軍。楊業為副帥,28歲的楊延昭為先鋒。宋軍在楊家父子的率領下,在雁門關外進攻遼軍,取得了節節勝利,收復了許多城池。楊延昭的勇敢也初次讓遼軍見識。史籍記載,在攻擊朔州時,楊延昭擔任先鋒攻打遼軍城池,胳膊不慎被流矢射穿,但他仍然堅持戰鬥而且越戰越勇,並最終率軍頑強地攻下了敵城。

十、趙奢和趙括

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東方六國的八名將之一,著名的“紙上談兵”趙括的父親。趙奢曾經在闕與之戰中大破秦軍、與田單論兵而勝,曾亡命入燕,得到燕王信任官拜上穀手。

趙奢之子趙括,在歷史上是有名的敗將,紙上談兵說的就是趙括。然後歷史真實的趙括,卻並非如此不堪,自幼熟讀兵書,又深得父親真傳,能夠被趙王啟用,也是有著原因的。長平之戰,面對的是戰國死神白起,無論是經驗還是實力,白起皆遠高於趙括(以歷史上任何一位名領,面對白起也是無百分百勝算)。

廉頗的長期固守戰略,本身就與趙國的實際情況不協調,固守並非長久之計,而趙括以初生牛犢之勢,勇創秦軍白起,輸在資訊不及時,才至於被後世嘲諷為紙上談兵。然而,趙括雖然戰敗,但是也給白起軍隊造成了重創,以至於白起戰勝後坑殺數十萬趙國士兵以洩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