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秘小說經典情節:古人咬舌自盡的真相

我們在看電視或者電影時,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節。 當一個犯人在監獄中經受不住嚴刑拷打時, 他們通常都會做出咬舌自盡的舉動。 那時小編還想:“生命可真脆弱, 只需咬斷舌頭, 一輩子就那樣玩完了。 ”可是, 最近一位醫學生朋友告訴小編:“咬舌, 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死的”。 果然,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那古人為何都以為咬斷舌頭就會死呢?那是因為古代人醫學觀念淡薄。 他們認為, 只要咬斷舌頭, 一定會有三種情況發生。 第一種就是大量出血, 最後因失血過量而產生死亡;第二種就是咬斷舌頭時產生的劇痛感, 這種疼痛的感覺也是會把人給疼死的;第三種就是咬斷的半截舌頭會堵住自己的呼吸道, 從而讓人產生窒息的感覺, 最後在窒息、失血的情況下死亡。

那實際情況又是怎樣呢?首先咱們說說大出血的問題。 當你咬斷舌頭後, 確實會流血, 但舌頭上的血量並不多。

那點血也不能導致人體的死亡, 頂多是讓人暈過去而已;

其次, 人體的各個器官中對疼痛最敏感的是眼角膜、耳鼓膜和牙髓。 而舌頭上的痛感神經末梢並不豐富, 它對於疼痛的感覺只能說一般。 也就是說, 光靠疼是疼不死人的;

最後, 說說舌頭堵住咽喉窒息而亡的問題。 窒息確實是會導致人的死亡, 但是大部分咬舌自盡的人都是在監獄中, 獄卒是不會給你窒息的時間的。 他們通常在你咬斷舌頭後就會立刻把你的那半截舌頭給拔出來, 所以這樣的犯人通常是死不成還損失了自己的舌頭。

有人要問了, 既然咬舌不能自盡, 那古人幹嘛還一直那麼幹?我想大概有三個原因。

第一, 受演義小說的影響。 別以為只有現代人才看小說, 古代人也一樣看。 而且古代還有很多說書人專門講小說故事。 古代的小說家為了塑造一些英雄的形象, 通常在劇中人物被捕後會給他安排一個咬舌自盡的結局。 老百姓聽的多了, 自然就信以為真。

第二, 咬斷舌頭後就不能說話了, 可以保守一些重要的秘密。 既然敢咬舌自盡的人, 那肯定是視死如歸。 他們要保守秘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能開口說話。

第三, 咬斷舌頭就不好進食, 時間長了可以達到絕食而亡的目的。

總之, 咬舌自盡只是小說中的說法。 大家聽聽就行,

不用太當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