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明白這4點,你才不會養出白眼狼!

經常聽身邊的老人說“我兒子女兒都孝順, 工作再忙, 也要回家看看, 做東做西的。 把我們老兩口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 ”說這話的老人, 臉上不言而喻的露出甜蜜的笑容。 同時, 也有一些老人, 經常嘮叨“我就當沒養過這敗家玩意, 供養大了, 翅膀硬了, 一分錢不給我就算了, 還算計我哪點退休金。 ”說這話時, 老人臉上充滿怨氣, 恨不得從來沒生過這孩子。 同樣是生兒育女, 為什麼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局呢?不錯, 是兒時的教育出了問題。 作為寶媽, 為了避免養個白眼狼, 一定要明白這4件事!

​第一, 做個知道感恩的爸爸媽媽!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這雖說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 可是卻代代受用。 為人父母, 要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不難, 在孩子面前, 表現的大義凜然, 表現出自己積極的向上的, 正能量的一面。 孩子再耳濡目染中就會學會父母的一言一行。
諸如, 不要把所有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卸給父母, 不要每天沒錢花時就向父母求救, 不要看見父母明明年邁體弱, 還視而不見。 第二, 做個大氣父母!什麼是大氣?把自己擁有的拱手讓給別人?別人欺負到頭上不聞不問?都不是!大氣的父母是不會在蠅營狗苟的事情上鑽牛角尖, 在養育兒女上想的更長遠, 而不是為眼前他打你孩子一巴掌, 你絕對要孩子還回兩巴掌那麼簡單粗暴的解決方法。 大氣的父母, 養育出的孩子更有格局, 考慮問題更長遠, 當然也更有內涵, 試想, 一個有內涵的孩子, 會不孝順嗎?第三, 做個迂回有度的父母好多80後父母, 兒時生活在貧窮年代, 過著穿衣服要撿剩下的穿, 吃著粗糧淡飯的日子長大的。 這群人對兒時的苦特別印象深刻,
所以, 當有了自己的孩子後, 所有的溺愛都集結到孩子身上。 吃喝玩樂樣樣滿足, 甚至還給孩子準備小金庫。 孩子活在無憂無慮中, 一直以為, 所有人都和他們一樣, 沒錢了, 會有人定期給。 沒飯吃, 會有人免費提供。 從來沒感覺到錢是需要自己賺, 而賺錢是需要努力需要智慧, 更需要付出的。 兒時習慣了有錢的日子, 長大後自然覺得父母該養自己老。 於是, 慵懶索取的孩子就這樣誕生了!第四, 做個“不付出”的父母!父母一味的付出, 孩子一味的索取, 這是多少家長們的通病?既然是通病就得治, 孩子3歲後就要學會獨立了, 衣服自己穿, 屁股自己擦, 自己的小被子也要學會自己疊。 換下來的衣服更要自己疊起來放在固定位置。
養成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慢慢的循規蹈矩的培養。 一旦習慣養成, 父母就沒必要樣樣為孩子付出了, 讓他們學會解決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問題。 其實做個懶惰一點的父母, 未嘗不是件好事。 獨立的孩子更有擔當, 更懂得萬事來之不易。 養孩子是個慢功夫, 不是今天想起來這麼養就這麼樣, 明天想起來那個方法更適合, 於是又換個方法。 而是嚴於律己後多讀讀聖賢書, 多瞭解孩子在哪方面欠缺, 然後因地制宜的給孩子恰到好處的引導。 每個父母都會變成白髮蒼蒼的老人, 年邁後, 可以不求孩子成為明震江湖的大孝子, 但也不能哀歎自己養了個白眼狼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